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8396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1刖言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和《水利工程施工》教学大纲的规定,本专业的学生有一周半时间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掌握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水力计算、CAD绘图、设计说明书编写等方面能得到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和截流设计,以下为导流设计的相应资料。

2基本资料

工程概况

本水电站位于XC市某村境内,系YJ干流水电建设规划的梯级电站之一,距XC市公路里程约80km。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水库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总库容亿m3,属日调

节水库。

本工程等级为一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

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左右岸挡水坝、中孔坝段和溢流坝段(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消力池、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右岸地下厂房装机4台600MW机组,总装机容量2400MW。

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附图。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咼程,最低建基面咼程1166m,最大坝咼,

最大坝底宽,坝顶轴线长516m;整个坝体共24个坝段,从左至右由左岸挡水坝1#〜9#坝段、左中孔10#坝段、溢流坝11#〜14#坝段、右中孔15#坝段和右岸挡水坝16#〜24#坝段组成;溢流坝段布置5孔溢流表孔,每孔净宽15m,溢流堰顶高程;放空中孔孔口底高程,孔口尺寸5X8m溢流坝段下游接消力池,消力池边墙为混凝土斜边墙,消力池边墙顶高程,建基高程分别为、,底板高程为,

消力池长145m。

气象条件

YJ流域属高原气候区,主要受高空西风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干、湿季分明。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日照多、湿度小、日温差大,降水很少,只占全年的5〜10%;5月至10月为雨季,气候湿润,日照少,湿度较大,日温差较小,降雨集中,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90〜95%。

在该电站附近设立了DL气象站,观测有1996年5月至今的气象资料。

据气象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77.4mm,雨季(5〜10月)降水量为1022.5mm,占全年的%;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天。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48.7mm

(20cm口径蒸发皿)。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最小值为%。

多年平均气温为18.6C,极端最高气温为39.4T,极端最低气温为0.5C。

水文条件

(1)径流

本流域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径流的年内变化及地区分布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据DL水文站1953年6月〜2002年5月共49年(水文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1416m3/s,折合年径流量451亿m3,径流深410mm。

6〜10月为丰水期,占全年的%,11〜5月为枯水期,仅占年水量的%,径流年内分配不均。

年最小流量一般发生在1〜3月,实测最小流量为304m3/s。

(2)洪水

本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

本流域暴雨一般出现在6〜9月,主要集中在7、8两月,且多连续降雨。

洪水过程多呈双峰或多峰型,一般单峰过程6〜10

天,双峰过程12〜17天。

洪水一般具有洪峰相对不高、洪量大、历时长的特点。

本水电站天然设计洪水直接采用DL水文站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和表2。

表1DL水文站设计洪水频率计算成果m3/s

项目

均值

Cv

Cs/Cv

各频率设计值(%)

P=

P=

P=

P=

P=

P=1

洪峰(m3/s)

6390

4

17500

16700

14800

14000

12800

11900

一日洪量(亿m3)

4

三日洪量(亿m3)

4

七日洪量(亿m3)

4

十五日洪量(亿m3)

4

177

168

148

139

127

118

表2各频率设计洪水过程线

时间

Qp(m3/s)

p=%

p=1%

p=2%

p=%

p=5%

p=10%

p=20%

0

8805

7932

7282

6721

6266

5868

5274

12

8630

7778

7140

6600

6145

5757

5175

24

8422

7592

6965

6435

5969

5614

5046

36

8422

7592

6965

6435

5969

5614

5046

48

8630

7778

7140

6600

6145

5757

5175

60

8848

7964

7315

6754

6266

5901

5304

72

9013

8118

7457

6886

6387

6012

5403

84

9691

8730

8013

7403

6859

6454

5800

96

11266

10163

9334

8624

7992

7526

6764

108

11594

10448

9596

8855

8233

7736

6953

120

11813

10667

9738

9009

8332

7835

7042

132

11813

10732

9858

9064

8387

7879

7082

144

11813

10667

9804

8998

8332

7835

7042

156

11266

10240

9411

8646

7970

7515

6754

168

11047

10010

9192

8448

7794

7349

6605

180

11047

10032

9236

8470

7849

7371

6625

192

11156

10152

9203

8591

7970

7492

6734

204

11484

10524

9760

8987

8420

7890

7092

216

12141

11050

10317

9592

8992

8542

7678

228

13016

11925

11245

10362

9717

9227

8293

240

14000

12800

11900

11000

10300

9780

8790

252

13234

12144

11463

10439

9794

9305

8363

264

12578

11378

10754

9911

9201

8664

7787

276

11922

10853

10044

9251

8574

8089

7270

288

11484

10404

9553

8822

8167

7702

6923

300

11047

9977

9160

8459

7871

7382

6635

312

10577

9518

8745

8074

7519

7050

6337

324

10063

9069

8330

7689

7156

6708

6029

336

9603

8654

7937

7337

6804

6398

5751

348

9198

8282

7609

7029

6508

6133

5512

360

8761

7888

7249

6688

6200

5846

5254

(3)分期设计洪水

①本水电站施工分期洪水成果见表3。

表3分期设计洪水成果

时段

均值

(m3/s)

Cv

Cs/Cv

Qp(m3/s)

P=2%

P=%

P=5%

P=10%

P=20%

1月

500

5

668

646

627

593

555

2月

412

2

520

507

497

476

453

3月

445

9

761

704

659

583

507

4月

704

5

1380

1270

1180

1020

862

5月

1250

4

2640

2410

2230

1910

1590

6〜9月

6390

4

11000

10300

9780

8790

7720

10月

2860

3

5600

5200

4870

4280

3650

11月

1270

5

1950

1850

1770

1630

1470

12月

743

2

1010

975

949

899

841

另外,11月〜4月分期洪水Qp=%=2210m3/s。

②本电站10〜12月分旬平均流量成果见表4

表4本电站10〜12月分旬平均流量

P

10月

11月

12月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上旬

中旬

下旬

10%

1930

1430

1160

981

810

702

609

20%

1710

1320

1110

946

775

679

580

(4)库容曲线

本水库的水位〜库容关系曲线见表5。

表5本水电站水位〜库容曲线

库水位(m)

1195

1210

1220

1230

1240

1250

1260

1270

1280

1290

库容(亿m3)

0

库水位(m)

1300

1310

1321

1324

1328

1330

1340

1350

1360

库容(亿m3)

(5)坝址天然水位关系曲线

坝址坝轴线处的天然水位关系曲线见表6

表6坝址天然水位关系曲线

水位(m)

流量(m3/s)

350

500

1000

2000

3000

4000

4930

6090

7060

水位(m)

流量(m3/s)

7340

8400

9390

9950

10600

11500

12400

13600

14400

地质条件

本水电站枢纽区属高山峡谷地形,坝址区河道由上游至下游从S750E逐渐变为EW向,河谷呈基本对称的“V”型河谷,临江坡高大于700m,左岸坡度40。

〜45。

,局部段达50°〜55°,右岸坡度35o〜45o,50o〜606枯水期江水位1205m时,水面宽90~110m,正常蓄水位1330m时,相应谷宽396~440m。

枢纽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上统玄武岩组(P2B),下游将涉及二叠系下统平川组(Pip)灰岩及砂岩,第四纪覆盖层分布较为广泛。

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现代河床冲积物以及分布于两岸谷坡的崩坡积,坡残积、少量冲沟内的洪积物,两岸的阶地堆积物零星分布。

河床覆盖层厚~35.8m。

玄武岩坚硬性脆,而且经受多次构造作用,加之成岩过程中发育有大量的原生节理,岩石各向异性比较突出,使节理发育规律性差,方向较分散。

枢纽区以中陡倾裂隙为主导优势,占裂隙总数80%以上,且分布普遍,缓倾角裂隙数量相对较少,但分布仍具有一定普遍性,裂隙产状在各部位差异较大,浅表部沿该组裂隙卸荷强烈,大部分充填次生泥。

上游围堰地基:

据钻孔揭示,河床覆盖层最厚约35m,基岩岩性为P2@1杏仁状玄武岩及斑状玄武岩和P2皆杏仁状玄武岩、致密状玄武岩,根据覆盖层结构特征由下至上主要分为三层。

I层:

卵砾石夹砂层,厚4〜10m,主要分布于河床中心,卵砾石成份主要为远源物质,如大理岩,花岗岩等,磨园度较好,砂为中粗砂,物质结构较紧密。

分布于河床底部。

U层:

孤块碎石夹砂砾石层,厚8〜19m,结构较松散,局部架空。

孤、块石较多,孤、块及碎石成份主要为斑状玄武岩,新鲜坚硬。

分布于河床中下部。

川层:

含漂卵砾石夹砂层,厚6〜17m,漂、块石较多,结构较松散,漂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卵砾石主要为砂岩、花岗岩、大理岩等。

分布于河床上部。

第I层厚度小,局部分布、川层厚度相对较大,分布连续,总体粗颗粒组成骨架,结构较松散,局部架空,根据注水资料河床覆盖层透水性为:

K=x10〜x10cm/s,可能为管涌土,透水性强,需采取适宜的防渗和排水措施以及合适的施工方法。

围堰两侧边坡整体稳定,但大致顺坡向的错动带及裂隙对局部边坡稳定不利。

由于P2®、P2陋岩体中裂隙发育,河床下部基岩为弱风化,基岩透水性为LU=〜12Lu,透水性强,应切实按照设计要求作好防渗措施。

下游围堰地基:

据勘测,河床覆盖层最厚约33m,由于施工弃渣原因,河床覆盖层厚度有所改变,结构特征与上围堰相近,但厚度略有差异。

I层:

卵砾石夹砂层,厚2〜5m,分布于河床底部。

U层:

块碎石夹砂砾石层,厚6〜14m,孤、块石较多,局部为含泥块碎石,分布于河床中下部。

川层:

含泥漂卵砾石夹砂层,厚13〜21m,块石及漂砾较多,局部夹细砂透镜体,厚〜0.4m,分布于河床上部。

根据注水资料河床覆盖层透水性为:

K=x10〜x10cm/s,可能为管涌土,由于土体结构较松散,透水性强,需采取适宜的防渗和排水措施以及合适的施工方法。

堰基岩体为P234角砾熔岩和F2®3-2火山角砾集块岩、枕状玄武岩,弱风化上段下限,在河床位置最低高程约1150m,厚4〜20m,下部弱风化基岩透水性为〜11Lu渗透性较强,应按设计方案做好防渗处理。

交通及场地

本工程有铁路、国道及其他简易公路可到达,对外交通运输较方便。

场内修建有进场公路、左右岸高线公路及其连接线、左右岸缆机平台公路、左右岸低线公路等,其中经左右岸低线公路可达到导流泄水建筑物进出口及上下游堰肩。

本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岸坡陡峻,阶地不发育,坝区附近可供利用的平缓山坡及滩地很少,除坝址附近库区沿江右岸黑水沟口至虎山滩分布有少量缓坡地带外,工程主要场地集中在大坝附近右岸的黑水沟内、竹子坝沟内,大坝下游

左岸2.5km打罗沟沟口,大坝下游左岸3.0km大桥沟沟口及沟内,大坝下游左岸10km大盐池等较为平缓地带。

材料、技术供应条件

本电站所需建筑材料包括当地天然建材和外来建材两部分。

天然建材主要为

混凝土砂石骨料和防渗土料。

通过对坝区周围的调查表明,坝区附近天然砂石料贫乏,远不能满足工程要求,但生产人工骨料的石料储量丰富,且距坝址较近。

石料场主要有在坝址右坝肩上侧、竹子坝沟上缘山体的玄武岩料场,储量约1925万m3;土料场有温泉堡料场,储量约万m3。

外来建材主要有水泥、粉煤灰、木材、钢筋、炸药及油料等,均在XC市可

购买,施工用电由某市电力系统供应。

施工工期

工程准备期从第一年3月导流工程施工及坝肩开挖准备工程开始至第三年2月具备下基坑条件,工期24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从第三年2月基坑开挖开始至第七年7月初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52个月;工程完建期从第七年7月到第八年7月,工期12个月。

本工程总工期88个月,即第一年3月〜第七年7月。

其中,大坝混凝土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1)大坝基础垫层常态混凝土浇筑开始日期:

第四年2月1日;

(2)大坝碾压混凝土浇筑开始日期:

第四年4月1日;

(3)1265m以下大坝及溢流面浇筑完成日期:

第六年4月30日;

(4)大坝常态和碾压混凝土浇筑完成日期:

第六年10月31日;

(5)放空中孔工作闸门安装完成日期:

第六年4月30日;

(6)放空中孔检修闸门安装完成日期:

第六年10月31日;

(7)大坝帷幕灌浆完成日期:

第六年10月31日;

(8)上游围堰拆除完成日期:

第六年10月31日;

(9)下游围堰拆除完成日期:

第六年4月30日;

(10)导流泄水建筑物下闸日期:

第六年11月初;

(11)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完成日期:

第七年4月30日;

(12)大坝表孔金属结构安装完成日期:

第七年4月30日;

(13)大坝完工日期:

第七年4月30日;

(14)1265m以上溢流面完工日期:

第六年8月31日;

(15)消力池完工日期:

第六年3月31日;

(16)第一台机组发电时间:

第七年7月1日。

3设计任务

根据本工程枢纽建筑物的布置及坝体断面结构形式,结合施工条件,进行施

工导流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选择导流方式(全段围堰法or分段围堰法隧洞导流or明渠导流)

(2)确定导流设计流量(包括选择导流标准和划分导流时段)

(3)选择导流方案(包括初期、中期和后期导流方案)

(4)导流建筑物布置及设计(包括导流挡水建筑物及导流泄水建筑物)

(5)导流水力计算(无压流、半有压流、有压流)

4成果要求

(1)设计说明书:

20〜30页。

应能简明扼要地表达出设计思路,包括设计基本资料的应用,导流方式选择、导流设计流量确定、导流建筑物设计及布置的理由,要求逻辑清楚,语句通顺;导流水力计算应包括计算公式、过程和成果。

(2)图纸:

A3图纸2张。

第1张为施工导流平面布置图,采用虚实线的方式绘出导流建筑物的布置位置;第2张为导流建筑物横剖面图。

应有正规图框。

(3)成果提交时间:

(4)答辩方式:

5参考资料

(1)讨论课所用资料(锦屏一级水电站可研报告)

(2)《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教材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第一卷施工规划第二篇施工导流

(5)《水力设计手册》第六篇水工隧洞的水力计算

(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王民寿编

(7)《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图集》

设计提示

(1)选择导流方式

主要参考《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教材第一章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第一卷施工规划第二篇施工导流第四章导流规划与设计P418〜419页,再结合本工程地形地质等资料来选择。

(2)确定导流设计流量

导流设计流量一般需要结合导流标准和导流时段的分析来决定。

划分导流时段,可参考《水利工程施工》(第5版)教材P30页。

选择导流标准,可参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教材P29页。

注意:

导流标准不仅包括初期导流标准,还应包括坝体挡水度汛标准,截流、下闸、封堵、蓄水标准。

由于资料所限,主要依据所给工程资料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来定性选择初期导流标准,不考虑导流标准风险决策。

另外,参考本流域上其他水电工程,初步拟定上游围堰最大堰高约55m,使用年限约3年。

(3)选择导流方案

参考所用资料(锦屏一级水电站可研报告)P18〜22页。

(4)导流建筑物布置及设计

围堰布置参考《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

导流泄水建筑物布置参考《水利工程施工》(第6版),或《手册》第一卷

施工规划第二篇施工导流有关章节。

导流建筑物设计参考资料(锦屏一级水电站可研报告)P25〜42页。

如果导流泄水建筑物确定为导流隧洞,以下要点可供设计时参考:

1选择隧洞断面形式:

参考《手册》P429页,定性比较;

2拟定隧洞断面尺寸:

由于资料所限,可不进行经济断面计算;隧洞断面尺寸按有压流设计,断面最大平均流速不超过20m/s来确定;

3隧洞衬砌:

衬砌厚度应根据地质资料和衬砌计算最终确定,由于所给地质

资料不详,洞身全长均暂按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取洞径或洞宽的

1/8〜1/12,参考《水工建筑物》(第5版)教材P396页;

4洞口位置:

取决于地形、地质条件,洞顶岩层厚度h应满足成洞要求,实际工程中,h可常取1〜倍洞门开挖宽度,参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水流控制》P66页表3-21;

5进口形式:

参考《水力设计手册》第六篇水工隧洞的水力计算P417页;

6进出口高程及底坡:

参考《手册》第一卷施工规划第二篇施工导流P429

页,出口高程不宜低于河床高程,底坡可取1%。

〜5%。

,底坡取大些,设计成陡

坡,可增大泄水能力,也会简化无压流的水力计算;

7导流隧洞进出口的绘制:

参考《水利水电施工导流图集》简单绘制。

如果导流挡水建筑物确定为不过水土石围堰,以下要点可供设计时参考:

1围堰尺寸:

在初步布置时,参考本流域上其他水电工程,初拟围堰最大高度为55m左右(最终数值要通过堰顶高程计算来确定),堰顶宽度可取,上下游坡比可按1:

来估算围堰底宽,最终尺寸要参考类似工程围堰断面来确定,要设置马道。

2堰顶高程计算:

要通过调洪计算确定下泄流量,再查下泄流量〜上游水位关系曲线(由导流水力计算求出)得到上游水位,查坝址天然水位关系曲线得到下游水位;波浪爬高可采用莆田试验站公式或官厅水库公式计算,计算公式见《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4m/s,上游吹程取500m,下游吹程取400m。

(5)导流水力计算(无压流、半有压流、有压流)

如果导流泄水建筑物确定为导流隧洞,导流水力计算《水力设计手册》第六篇水工隧洞的水力计算或《手册》第一卷施工规划第二篇施工导流第五章施工导流水力学计算P499〜521页。

以下要点可供导流水力计算时参考:

1只进行无压流和有压流的计算,半有压流部分光滑连接;

2导流隧洞底坡设计时,可取大些,如4%。

〜5%。

,设计成陡坡(要进行判断,可先假设为陡坡,再计算,最后检验),可简化无压流的水力计算;

3对于陡坡长洞无压流,其泄流能力不受洞长影响,可按短洞工作考虑。

在进行水力计算时,可先假定流态为自由出流,淹没系数6二1,0,由公式

3

Qmsbp2gHo2(流量系数m取)计算出Ho(Ho-H),再进行判断:

如果D―L0.75,则为自由出流,假设成立;否则为淹没出流,要进行试算

H

确定淹没系数匡和下泄流量Q,淹没系数&值可查看《水力设计手册》P403页图

6-1-8或《手册》第一卷施工规划P506表2-5-23。

4对于缓坡长洞无压流,一般要由隧洞出口向上游推求水面线,求得进口断面处的水深鮭,计算比较复杂,参考《水力设计手册》P403。

本此课程设计,可进行简化计算:

认为隧洞很长,洞内出现均匀流,此时隧洞进口断面处的水深拥等于正常水深ho,可联立均匀流公式Q-WCVKi和公式Q-nwb「可]I),用试算求法Q,参考《水力设计手册》P404o

5进行有压流计算时,流量系数卩的计算涉及到隧洞的进口形式、闸室、渐

变段、洞身的布置等,计算繁琐,由于时间关系,本次课程设计可初估卩=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