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备考策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183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备考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备考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备考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备考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备考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备考策略.docx

《高三备考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备考策略.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备考策略.docx

高三备考策略

2011年山东文综·政治高考分析及2012年备考策略

 

第一部分:

把握高考新形势,明确高考新方向

第二部分:

2011年山东文综政治命题特点分析

第三部分:

科学规划复习节奏,切实提高备考质量

第四部分:

2012年高考备考关注的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部分:

把握高考新形势,明确高考新方向

2011年高考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

具体表现:

2012年高考本科和高职要分成“两家”,普通本科入学和高职入学考试分别进行;在这一年,考生的体育成绩也将反映在高考录取中;2011年入校的高一新生,高中三年将不再文理分科。

2012年高考体育首次进入高考,2014年文理不分科,综合性考试改革,感受到今年高考的特殊性。

㈠2011至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山东省将从2012年起实行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

主要模式是:

高考一,普通本科入学考试,面向所有考生,为本科院校选拔人才同时也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考试成绩;高考二,高职入学考试,整合中职对口升高职考试和普通高中升高职考试,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也面向普通高中招生,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

山东省的高考将分为两部分,分别是6月份的普通高考和5月份的高职对口考试。

㈡2011年4月公布《2011-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1、逐步探索和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评价方式和多样化录取模式相结合。

2、坚持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实行依法招考、加强社会有效监督相结合。

通过推进高校自主招生、单独考试录取等多种形式和模式,不断扩大和完善高校招生自主权。

3、在考试内容、试卷结构、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确保高考命题工作科学、规范、安全、高效。

4、从2011年开始,在稳定“3+X+1”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和命题形式的调整,使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试题形式更加灵活,进一步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选修课程考试内容和形式要更加有利于选修课程的开设,彰显山东特色。

充分发挥“基本能力测试”的导向作用,加大命题内容、形式和比重的调整力度,进一步体现跨领域、跨学科、综合性的要求,使考试更加注重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考查。

5、将进一步强化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高考录取中的作用。

自2011年起,通过加强管理、改进评价过程和方法、调整评价内容,进一步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使评价过程更加科学、客观、公平、公正,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可信,确保考生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招生录取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2011年起,在认真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确保客观、公正、公平的前提下,在全省10所本科院校实行专家参与录取的招生模式试点,2012年扩大到20所,2013年扩大到30所,到2014年省内全部本科高校均实行专家参与录取。

建立保障省内各市学生入学机会公平的稳定平衡机制。

2011年起,充分考虑地区差异,加大招生指标宏观调控力度,保障各市学生高等学校入学机会相对稳定,确保教育公平。

6、加强考生体能和身体素质考核。

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地提高考生身体健康素质,从2012年开始,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考录取中充分体现考生体质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成绩的状况。

2012年高考录取中充分体现学生体质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成绩的状况。

2012年的高考不仅有一次体育考试的成绩,还将把学生平时体育锻炼的情况体现出来。

7、积极推进省属高校自主招生试点。

一是继续扩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录取规模。

在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考试录取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11年省属试点院校达到13所,招生规模5000人以上,以后逐年扩大规模。

二是进行省属普通本科院校自主招生试点。

对经过测试和面试合格的考生给予加分照顾;对特长显著或具有特殊才能、符合学校培养要求的可破格录取;对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学生,按规定程序实行推荐录取。

2012年高考将继续扩大省示范性、骨干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录取规模。

2012年招生规模7000人以上,2014年招生规模10000人以上。

从2012年起,我省将在省属本科院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

选择省属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进行试点,对经过试点院校测试和综合考核优秀的考生给予适当的分数照顾;自主招生计划控制在招生院校总招生计划的3%以内。

到2014年,试点院校将扩大到所有省属本科院校。

同时对特长显著或具有特殊才能、符合高校培养要求的考生破格录取,高中阶段全面发展表现优异的学生可推荐录取。

8、加强高考信息管理。

从2011年起,高考成绩数据不再向市、县发放,考生成绩通过高考招生信息网站、168声讯台、手机短信等形式通知。

9、改进命题评卷教师选聘和管理。

2011年起,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评卷教师聘任办法与选聘程序,通过采取高校和市教育局推荐制、资格审查、业务培训、监控等措施,逐步提高评卷教师业务水平,同时通过筛选逐步建立评卷教师专家库,保持优秀评卷教师队伍基本稳定,提高普通高中教师在命题、评卷中的比例。

㈢根据《山东省201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学生体育测试工作方案》:

2012年体育高考满分20分,项目设置为: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2012年高考3个项目由考生任选2项。

体育测试的项目分值为: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满分12分,立定跳远满分8分,掷实心球满分8分。

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标准与分值——高中三年级学生评分标准为依据,分数级差为0.5分。

测试全省统一安排在4月下旬进行,补测在测试后10日内完成。

㈣根据《山东省2012和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1、体育测试项目设置为: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

2012年高考3个项目由考生任选2项,以后每年由省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在12月底依据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取第二年体育测试项目,提前向社会公布。

2、身体残疾丧失运动能力、伤、病等考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可享受照顾,予以免试,成绩原则上按当年全省应届毕业生考生体育平均成绩计算。

不申请照顾的残疾考生,可进行测试,对参加测试的残疾考生进行加分奖励。

社会考生不计平时成绩,根据测试成绩按比例折合计算。

对于男50岁以上、女45岁以上的考生,可申请照顾,予以免试。

3、2012年高考录取中充分体现学生体质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和体育课成绩的状况。

2012年的高考不仅有一次体育考试的成绩,还将把学生平时体育锻炼的情况体现出来。

4、2014年高考把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平时成绩纳入高考,占一定比例分值。

5、关于2014高考模式大变

2011年入学的高一学生不再划分文理科,相应的高考政策也将有较大调整。

自2014年起,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科目设置和考试内容均有明显变化。

2014年,夏季高考将采用“3+X+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科目”模式。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X”指人文基础或科学基础。

人文基础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科学基础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报考文史类(含艺术文)的考生须参加人文基础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含艺术理和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科学基础的考试。

选考人文基础的考生,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技术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选考科学基础的考生,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政治、历史、地理和信息技术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2014年春季高考的考试内容和方式不作大的调整,将更加注重对考生专业技能的考核,适当扩大招生院校在专业基础考试中的自主权。

㈤省教育厅表示,2012年我省在本科一批实行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在规定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以填报若干个院校志愿,无论哪一志愿录取,对录取院校均为第一志愿。

“比如说过去本科一批一志愿只能选一个学校,实行平行志愿的话,可以同时选报若干所档次相当的学校。

”招生专家分析说,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不被这所学校录取,就被那所学校录取,而且这些学校档次差不多。

实行平行志愿后,我省高考录取将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即在录取时将全省高考大排名,优先满足分数最高考生的志愿,然后依次进行。

教育部2008年2月公开表示推广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方式。

不过,由于各省份具体情况不同,是否实行平行志愿由各省份自主决定。

到今年为止,全国已有24个省份实行“平行志愿”。

几点启示:

1、考试制度逐渐改革,多元化考试方式是一必然趋势。

2、高考试题将更加突出素质教育,贯彻新课改理念。

考试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试题形式更加灵活。

试题将会更多体现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选择性等特征。

探究性题目、研究性学习相关题目要引起重视。

3、从2012年来看,基本能力不是考不考的问题,而是要加强、加大。

加大命题内容、形式和比重的调整力度,进一步体现跨领域、跨学科、综合性的要求,使考试更加注重综合素养和基本能力考查。

4、试题将进一步突出对地方素材的考查,彰显山东特色。

4、试题将突出综合能力、综合素养方面进行考查,着力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生活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将高考成绩、日常学习有机结合起来,⑴2012年的高考不仅有一次体育考试的成绩,还将把学生平时体育锻炼的情况体现出来。

在高考录取中充分体现考生体质健康、参加体育活动及体育课成绩的状况。

⑵在高考录取中,要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相信,《2011-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山东省2012和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会给2012年高考命题发挥引领作用,更会引发命题理念及试题呈现方式的诸多变化。

第二部分:

2011年山东文综政治命题特点分析

高考试题对于复习备考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加强高考试题的研究,有利于把握高考试题的命题规律,从而明确备考的方向,提高备考的实效。

一、以2011年高考试题为例,谈近五年高考试题的特点及规律

2007~2011年是山东省实施新课程进行新高考的五年,也是山东省实现自主命题的五年。

如何认识山东五年新高考的文综·政治试题?

1.评价试题的依据:

《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考试结果。

2.评价试题的标准:

是否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3.试题的基本特点和积极导向:

贯彻新课程理念,坚持新高考方向,较好的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

2007~2011年山东卷文综·政治高考命题,遵循文综政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坚持发扬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

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贯彻新课程理念,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特点,较好的实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

既坚持平稳过渡,又有一定创新,对推进新课改、实施新课程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试题分析

2011年山东卷文综·政治试题

第Ⅰ卷(必做共36分)

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争取农民收入实现更高增幅”是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

①提高经济效率,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政策,提高农民收入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

本题以十二五规划为命题背景,以提高居民收入为命题切入点,抓住了年度重大时政热点问题。

以提高居民收入,关注社会公平作为政治第一道题的切入点有以下几大优点:

一是体现了对长效热点的关注,对于社会公平问题这一长效热点问题:

从表述上可以看出: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关注社会公平;从十六大以来,我们对这一问题更加重视。

十七大报告强调再分配尤其要关注社会公平。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说: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二是抓住了十二五规划的灵魂和最核心的东西。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而十二五规划重点解决的是富民问题,进一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

十二五规划原文表述: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的提出,是让人感到震撼、受到鼓舞,感到欣慰的事。

这也是国家对民生的一个承诺。

所以试题充分彰显了国家意志,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以此作为第一题,明确告诉学生一个信号,以下进入政治试题部分,对学生做题中转换学科思维起到了提示作用。

三是充分体现了地方特色。

本题是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考查,更是对山东十二五规划的考查,两者具有统一性。

山东十二五规划要立足山东省情来具体确定。

所以试题依托山东地方素材,充分挖掘了山东地方考试资源,体现了自主命题的特征。

四是提高居民收入是各个领域、各个阶层的人们普遍关注的一重大民生问题,题目贴近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突显命题一贯坚持的三贴近原则。

在去年各地模考等训练题目中均有所涉及,只是与高考试题的角度不同。

考生答此题,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拉近了学生与试题的距离,增加了试题的亲近度,同时此题难度不大,一般考生都能答对,所以此题做为政治试题的第一个题目,有利于学生入题,有利于学生提升做政治试题的信心,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水平。

体现了高考命题中的技巧性。

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A.①→③→④B.②→①→③C.①→②→④D.②→④→③

【分析】

材料以虚拟的形式,通过坐标图的这一形式,来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将抽象的理论观点寓于形象直观的表格之中,既减少了文字阅读量,又提供了丰富的试题信息;既考查了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增强了试题的可读性。

19.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

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分析】

材料选取:

以中华文化旅游节活动为命题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关系密切,体现了三贴近的命题原则;材料亲和度高,拉近了学生与试题的距离,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所强调的生活主题性原则。

实现了生活实际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20.“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

关于图7“好客山东贺年会”的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分析】

试题为什么以好客山东贺年会为命题背景,有三点优势:

一是突出了试题的生活化气息(春节广告,学生熟悉);二是体现了山东地方特色,三是以图表形式呈现,将抽象理论观点寓于形象的图片之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21.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分析】

2011年0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发布。

材料取自十二五规划纲要第42章,体现了高考政治试题对重大时政热点问题的关注,同时,材料简短有效,避免了无用冗长的信息堆积,减少了试卷的阅读量。

22.2011年,山东省将开工建设新的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省美术馆等文化场馆,同时建设11000个村文化大院,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这体现了政府

①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赋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权利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分析】

建设山东艺术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文化大院,是文化工程,又是一民生工程,以此为命题背景,充分挖掘了山东地方命题资源,体现了山东地方特色。

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取材于现实生活实际问题,坚持三贴近原则。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根据材料回答23~24题。

23.材料表明,我国

①公民的民主权利逐渐扩大②立法工作坚持与时俱进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决定权④人民群众能够参加国家管理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4.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分析】

以醉驾等人们所普遍关注的社会话题为命题背景,进行问题设计,体现命题的生活主题性原则,也反映了对相关热点问题的关注,增加了试题的时代性。

25.2010年7月,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

这表明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

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分析】

以我国研制载人潜水器为命题背景,展示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

试题引入自然科学素材,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进行命题,有效地实现了试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

第Ⅱ卷(必做38分﹢选做10分,共48分)

【必做部分】

28.(25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材料二图9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材料三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8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6分)

(3)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11分)

28.(25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2分);

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昕取民主党派建议(2分);

③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2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2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分)。

(3)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1分),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1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分)。

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分);

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

(2分);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2分);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2分)

(若考生只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笼统回答,言之有理,可给1~2分)

29.(35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

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

图10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

岁靡巨款,谁其信之?

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住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

(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说明“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会对铁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5分)

(3)现代企业在建厂选址时同样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说明在权衡这些因素时应当坚持哪些方法论原则。

(6分)

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

(6分)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可能会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5分)

(6)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7分)

29.(35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3)①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4分);

②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各种因素(2分)。

(6)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特定的文化环境(2分);

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主义有了新的物质载体(2分);

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选做部分】

36.(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级地方政权都在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1)据材料,指出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2分)

(2)据材料,分析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为什么能有效保证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

(8分)

36.(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分);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1分)。

(每句1分)

(2)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2分。

符合答案给2分);

②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2分);

③国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