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16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docx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之人物形象学剖析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之小说阅读赏析

第一讲分析人物形象

1、题型分析

(1)直接分析人物形象。

×××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个性特点+身份特征);

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直接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品质)。

(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问法:

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描写方法和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突出人物的某种个性特点及思想品格,使人物想象更加的丰满和立体。

);

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

请简要分析。

答题方法:

文章通过×××的描写(或手法),表现了×××的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3)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常见问法:

你认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有怎样的社会意义(即为文章主旨);

有人认为×××怎么样?

你的看法是怎样?

就其中一个观点加以探究。

答题方法:

明确观点+结合相关内容陈述理由(评价可多元化)。

最后,做小说人物形象还要注意审题要细心(问什么回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要有分点意识,尽量用原文的话回答,尽量用专业术语。

2、技法归纳——注意五个紧盯

1.紧盯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

因为这些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紧盯塑造人物的方法。

通过小说的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正面和侧面烘托等手法进行分析,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紧盯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只有了解故事全貌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因为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完整的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4.紧盯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

5.紧盯环境描写,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首先,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其次,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背景下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还要联系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

这样既能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能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

3、例题精析

【例一】(2010山东高考)

审丑

严歌苓

1)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

“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

了。

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

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

“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2)“大爷,可现在……”

3)“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4)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

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

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局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5)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6)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

“哎呀,是你呀!

不认识我啦?

”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7)“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

忘啦?

8)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9)“快请进,快请进!

唉,咱家来稀客啦!

”他对女人说。

10)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11)“这几张画……”

12)“先不谈生意,先吃饭!

哥儿们多少年了!

”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正下着。

冰箱里我存了青岛的啤酒。

瞅你赶得这个巧!

13)这时有人轻轻叩门。

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

“你爷爷!

”“我哪儿来的爷爷?

他老脸不要,我可要脸!

”小臭儿说。

他起身,嘱咐媳妇:

“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

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

”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

“拿上你的画,咱们上

卧室谈。

14)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浑浊两副嗓音。

15)“臭儿又不在吗?

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16)“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17)“那我

多等会儿。

18)“

哎哎!

……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

您坐这儿吧!

……”

19)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一个小时后,老头走了。

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煮过了,成菜了。

20)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再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21)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

无定搞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

他只好从学校找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

某街三百四十一号。

街是条偏街,在城郊。

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22)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

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

三百四十

一。

门边一辆垃圾车……

23)“哦,您是找他呀!

”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

他死啦。

去年冬天死啦!

24)那人说:

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25)“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

”那人问。

26)“朋友”。

无定答。

27)“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28)“对。

29)“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30)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

说:

“真的。

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

(4分)

 

【例二】(20XX年山东高考)

天气清凉,蓝天白云的,一眼望去很惬意。

你眼中的世界实际是你心理的投射,吴秋明如果在旁边肯定会这样说的。

马骁驭不禁微微一笑。

到达小区,门口的保安照例拦住了马骁驭的车,他报了门牌号码和户主姓名,栏杆抬了起来。

①他忽然感觉自己心里的那根栏杆,也是这样抬起来的,只是从栏杆下通过的,应该是吴秋明。

马骁驭从后视镜里看了眼自己,感觉自己依然算得上英俊,就算减去百分之三十的夸大,也还不错。

吴秋明快速走来,难得地穿了件蓝色小碎花的薄棉衣,看上去是旧的。

马骁驭心里打了个闪,想起了母亲。

也许是注意到了马骁驭的眼光,吴秋明上车后主动解释说,这件衣服会让孩子们感到亲切。

马骁驭说,你真有心。

吴秋明说,你知道那个著名的“绒布妈妈”实验吧?

马骁驭说,不知道。

吴秋明说,是上个世纪一个叫哈利·哈洛的心理学家做的实验,他把刚刚出生的小猴子和妈妈分开,关在笼子里用奶瓶喂养。

他发现这样喂养的小猴子虽然更强壮一些,但却总是吮手指头,发呆,神情漠然。

他分析是缺少母爱的缘故,于是给小猴子做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有奶的“铁皮妈妈”,一个是没有奶的“绒布妈妈”。

结果哈洛惊奇地发现,小猴子只会在饿了时才去“铁皮妈妈”哪里吃奶,绝大多数时间,它们都依偎在“绒布妈妈”的怀里。

这个实验说明,母亲并不仅仅意味着有食物,还要有温暖的怀抱。

温暖的怀抱对小猴子来说非常重要。

马骁驭说,不愧是心理学博士,太有意思了。

吴秋明笑道,所以我每次去儿童村,都要一个个挨着去拥抱那些孩子。

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我会多抱他们一会儿。

我给不了他们一个完整的家,但至少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怀抱。

我知道那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也许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何况我不仅仅是“绒布妈妈”,我还有温暖,有心跳,有笑容。

我真心爱他们。

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拥抱吴秋明的冲动。

他暗想,也许吴秋明没有意识到,这拥抱其实是彼此需要的。

她作为一个女人,肯定有做母亲的天性,每周和孩子们一起待一天,彼此都有益处。

何况,一个长期单身的女人,也是需要拥抱的。

到了西郊,停好车,他们一起走入一条小巷。

吴秋明虽然个子矮小,步子却很大,马骁驭感觉和他走在一起速度蛮接近。

进入一条小巷,眼前出现了一个四木门,马骁驭一眼看到了门旁边壮的牌子——某某市第一儿童村。

吴秋明熟门悉路地进入,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围上来叫吴妈妈。

吴秋明左揽右拖,踉跄地往里走,和迎上来的老师们一一握手,并把身后的马骁驭介绍给他们。

后院停着一辆卡车,几个老师在搬运卸下来的纸箱,大一点儿的孩子也在帮忙搬,马骁驭也连忙过去帮忙,但被老师们阻止了,她们热情地把他拉进办公室,要她喝茶。

马骁驭咨询了老师们很多关于孩子的问题。

这些孩子大多是被遗弃的,和正常家庭长大的孩子相比,在心理上有许多不同。

马骁驭边听边产生了做课题研究的冲动。

马骁驭从办公室出来,一眼看到院子里一个场景——吴秋明挽着袖子在给几个女孩子洗头。

初秋的阳光洒在院子里,让这普通的场景呈现出非同一般的美丽。

一个已经洗好头的女孩儿,披着湿漉漉的头发在一旁递毛巾,吴秋明舀起一瓢水,缓慢地淋到水池边另一个女孩子的头上,阳光穿透水径,发出宝石的光芒。

马骁驭定定地站在那里。

这样的场景他在哪里见过?

他仿佛见到了自己的灵魂,随时都在,却无法捕捉。

他一动不敢动,害怕惊动它,打碎它。

那一刻,他动心了,再次动心了。

一个人对一个人的动心,肯定是一次又一次。

尤其是在他们这个年龄,需要无数次的小动心,才能汇合成冲破藩篱的勇气。

他看到吴秋明拧干毛巾,给孩子擦头发,很认真,很仔细,脸上洋溢着一种光芒,这光芒让马骁驭忽然有了一种把吴秋明拥入怀中的冲动。

他走过去,帮吴秋明把用过的毛巾搓干净,一一晾在铁丝上,转过身时,②看见一个头发湿漉漉的女孩子正趴在吴秋明的怀里,左右摇晃,半个脸埋在她怀里。

半个脸沐浴在阳光下。

另一个小男孩儿跑过来说,还有我,还有

我,吴妈妈!

吴秋明伸出另外一个胳膊搂住了他。

马骁驭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个画面。

而后他走到她身边。

以从未有过的语调说,以后我每次都和你一起来!

(节选自裘山山《琴声何来》,有删改)

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作简要概括。

(4分)

 

【例三】(2013山东高考)

活着

余华

1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2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

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3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

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4 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

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

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5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

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

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

想想做牛真是可怜。

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6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

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7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8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

“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9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

“你说什么?

”我说:

“我要买这牛。

10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

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

“你数一数。

”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

“你当真要买?

11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

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

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

“你数数钱。

12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

“不数了,你拉走吧。

13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

“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14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

我对它说:

“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15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

“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16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

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17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

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18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

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

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19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20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21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22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袅袅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

女人吆喝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

慢慢地,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退去。

(节选自余华《活着》,有删改)

小说中老人与牛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

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4分)

 

4、课堂练习

放过星星

[俄罗斯]维克多·德拉贡斯基

1)“这栋小别墅建好已经好多年了,”主人边抚摩着墙壁边得意地说,“十年前我在一家建筑工程局当领导,那个地方嘛,各种板材、门窗应有尽有。

而我是领导,什么事都是我说了算,所以每个月报预算时,我多报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们国家这么大,这些小事没人发现。

就这样,别墅很快就建起来了。

你看,挺好吧?

五个房间,一个露台,一个仓库,还有一个车库。

这个小院子也不错吧?

这块地我弄到得更早,那时候我还在土地管理局管事呢!

2)“是不错,”客人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房子的基座还是砖的呢。

3)“基座?

这是后建的,”主人说,“在建筑工程局工作一年后,我又被调到了一家砖厂。

怎么样?

这砖也没得说吧?

都是耐火砖。

看够了吗?

咱们进屋吃饭去吧。

兄弟,把鞋好好擦擦,屋子里有地毯,别踩脏了。

从砖厂调出来后,我又去了鸟兹别克地毯厂在莫斯科的一个分厂,那儿生产的地毯漂亮极了,我攒了七八块呢……你快坐下,别拘束。

不管怎么说,咱们是亲戚嘛。

你的日子过得太清贫了,虽然你只是在学校教书,可想弄点儿东西也不难,你只要肯动脑筋就行……”

4)“不行,对不起,”客人的情绪有些激动,“我做不到……”

5)“快请坐,”主人没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坐到沙发上来,你看我这儿摆着的这套家具。

我能在家具厂白干吗?

家具厂的头儿可不好当,活太多!

那些结婚的、乔迁的都等着买家具呢。

我这套家具是当次品弄来的,梳妆台上掉了一颗螺丝钉,大衣柜的把手有点晃动,当然,这就是次品。

虽然是次品,也不能扔了吧,那就给我拉家里来吧……来吃饭吧,快坐下,咱们先喝一杯。

6)主人把一只装满酒的酒杯推到了客人的眼前。

7)客人小心翼翼地用手摸了摸那只晶莹剔透的高脚杯。

8)“我怕把这只杯子打碎了,”他看着眼前这只杯子,目光越来越凝重了,“这只杯子可是非常罕见的艺术品,不应该用来喝酒,而应该摆在展览馆里!

9)“真让你说对了!

”主人大叫了一声,“有一次,我负责办一个展览,就把一部分展品找了个借口留下了,我说这些展品在运输途中损毁了……干杯,祝你越来越健康!

但愿这不是最后一次展览!

常言道:

经常喝酒,没钱买房。

咱们是酒照喝,房照买。

你能来太好了,多吃点。

这种鱼在你们那里是不是见不到啊?

红鱼子呢?

牛排呢?

多吃点,别客气!

现在我老了,就调到一家食品超市当负责人去了。

超市虽然不大,但肯定够咱们这辈子的了。

咱们又能吃多少?

咱们国家这么大,这点儿小事没人管……”

10)二人酒足饭饱。

11)“咱们出去散散步吧,”主人说,“吃完晚饭不出去走走,睡眠不好。

咱们就在我家的院子里走走,我这个院子够大了,你不用担心。

你闻到花香了吗?

这是我在市绿化管理局工作时弄来的,这种花非常罕见,是市政府当时为普希金博物馆从什么地方买来的。

你闻到了吗?

这种花的气味怎么样?

——别叫了!

”主人说着,突然朝一只用锁链锁着的公狗喊了一声。

“你连自己人也不认识了吗?

这是纯种瑞士灵獒,得过冠军。

我以前在一家育犬基地当过经理……”

12)不远处,有一只公鸡已经开始报晓。

13)“这是一只荷兰鸡,”主人说,“我在……”

14)“您还在养鸡场当过领导?

”客人问了一句。

15)“是啊,”主人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16)客人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来越忧郁,一种莫名的激动使他喘不过气来,他面色苍白地仰望着苍穹。

17)“星星啊,星星,”他动情地说,“你们是那么遥远,那么可望而不可即,又是那么明亮,那么晶莹……”

18)“可不是嘛,”主人这时也精神一振,“你看那颗星星最大,最亮,油汪汪、水淋淋的。

我在天文馆……”

19)“不许动星星!

”还没等主人说完,客人突然怒不可遏地大声喊道,“你这个混蛋,你给我滚远点儿!

你不能再打星星的主意了!

大家需要星星,孩子们也需要星星,你总得给孩子们留下点儿什么吧!

(李冬梅编译,有删改)

分析概括小说中“主人”的形象特点。

(4分)

思念

吴念真

1 孩子好像很喜欢邻座那个长头发的女孩,常常提起她。

每次一讲到她的种种琐事时,你都可以看到他眼睛发亮,开心到藏不住笑容的样子。

2 他的爸妈都不忍说破,因为他们知道不经意的玩笑都可能给这年纪的孩子带来巨大的羞怒,甚至因而阻断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对异性那么单纯而洁净的思慕。

3 双方家长在校庆时孩子们的表演场合里见过面,女孩的妈妈说女儿也常常提起男孩的名字,而他们也一样有默契,从不说破。

4 女孩气管不好,常感冒咳嗽,老师有一天在联络簿上写道:

邻座的女生感冒了,只要她一咳嗽,孩子就皱着眉头盯着她看,我问是不是咳嗽的声音让你觉得烦?

没想到孩子却说,不是,她咳得好辛苦哦,我好想替她咳!

老师最后写道:

“我觉得好丢脸,竟然用大人这么自私的想法去污蔑一个孩子那么善良的心意。

5 爸妈喜欢听他讲那女孩子的点点滴滴,因为从他的描述里仿佛也看到了孩子们那么自在、无邪的互动。

6 “我知道为什么她写的字那么小,我写的字那么大,因为她的手好小,小到我可以把它整个包起来哦!

7 爸妈于是想着孩子们细嫩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样子,以及他们当时的笑容。

8 “她的耳朵有长毛耶,亮晶晶的,好好玩!

9 爸妈知道,那是下午的阳光照进教室,照在女孩的身上,女孩耳轮上的汗毛逆着光线,于是清晰可见。

孩子简单的描述中,其实有无比深情的凝视。

10 三年级上学期的某一天,女孩的妈妈打电话来,说他们要移民去加拿大。

11 “我不知道孩子们会不会有遗憾……”女孩的妈妈说,“如果有,我会觉得好罪过……”

12 没想到孩子的反应倒出乎他们预料的平淡。

13 有一天下课后,孩子连书包也没放就直接冲进书房,搬下世界旅游的画册便坐在地板上翻阅起来。

14 爸爸问他说:

“你在找什么?

”孩子头也不抬地说:

“我在找加拿大的多伦多有什么,因为XX她们要搬家去那里!

15 画册没翻几页,孩子忽然就大笑起来,然后跑去客厅抓起电话打,拨号的时候还是一边忍不住地笑。

之后爸爸听见他跟电话那一端的女孩说:

“你知道多伦多附近有什么吗?

哈哈,有破布耶……真的,书上写的,你听哦……‘你家那块破布是世界最大的破布’,哈哈哈……骗你的啦……它是说尼加拉瓜瀑布是世界最大的瀑布啦……哈哈哈……”

16 孩子要是有遗憾,有不舍,爸妈心里有准备,他们知道唯一能做的事叫“陪伴”。

17 后来女孩走了,孩子的日子寻常过,和那女孩相关的连接好像只有他书桌上那张女孩的妈妈手写的英文地址。

18 寒假前一个冬阳温润的黄昏,放学的孩子从巴士下来的神情和姿态都有点奇怪。

他满脸通红,眼睛发亮,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好像捏着什么无形的东西,快步地跑向在门口等候的爸爸。

19 “爸爸,她的头发耶!

”孩子一走近便把右手朝爸爸的脸靠近,说,“你看,是XX的头发耶!

20 这时爸爸才清楚地看到孩子两指之间捏着的是两三条长长发丝。

21 “我们大扫除,椅子都要翻上来……我看到木头缝里有头发……”孩子讲得既兴奋又急促,“一定是XX以前夹到的,你说是不是?

22 “你……要留下来作纪念吗?

”爸爸问。

23 孩子忽然安静下来,然后用力地,不断地摇着头,但爸爸看到他的眼睛慢慢冒出不知忍了多久的眼泪。

他用力地抱着爸爸的腰,把脸贴在爸爸的胸口上,忘情地嚎啕大哭起来,而手指却依然紧捏着那几条正迎着夕阳的余光在微风里轻轻飘动的发丝。

请简要概括小男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4分)

 

5、课后巩固

喜事

契诃夫

1 那是夜里十二点钟。

2 米佳•库尔达罗夫神色激动,披头散发,飞也似的跑进他父母的住宅,急急忙忙在各个房间里跑进跑出。

他的父母已经躺下睡觉了。

他的妹妹躺在床上,正好读到一本长篇小说的最后一页。

他那些在中学里读书的弟弟们已经睡着了。

3 “你从哪儿来?

”父亲惊讶地说,“你怎么了?

4 “哎呀,你们别问了!

我可再也没有料到!

是啊,我再也没有料到!

这……这简直叫人没法相信!

你们再也意想不到!

你们睁开眼睛看看吧!

5 他妹妹从床上跳下地,把被子裹在身上,走到哥哥跟前。

6 那几个中学生醒过来了。

7 “你怎么啦?

你脸色都变了!

8 “我这是因为高兴,妈妈!

要知道,现在全俄国都知道我了!

全俄国呀!

以前只有你们知道世界早有个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可是现在全俄国都知道了!

妈妈!

啊,天主!

9 米佳跳起来,在各处房间里跑来跑去,然后又坐下。

10 “可是到底出了什么事呢?

你说清楚呀!

11 “你们生活得像野兽一样,可是报纸上有那么多值得注意的东西!

要是发生一件什么事情,马上大家就都知道了,没有一件事能瞒住!

我多么幸福啊!

啊,天主!

要知道,报纸上只登有名的人物的事情,可是现在一下子把我的事情也登出来了!

12 “你说什么呀?

登在哪儿了?

13 父亲脸色发白。

母亲看一眼圣像,在胸前画十字。

中学生们跳下床,衣服也没披,只穿着短短的睡衣,走到他们哥哥跟前。

14 “是啊!

报纸上把我登出来了!

现在全俄国都知道我了!

妈妈,您把这张报纸留起来做个纪念!

以后我们有空的时候把它拿出来读一下。

您看看!

15 米佳从口袋里取出一张报纸来,递给父亲,伸出手指头戳一戳用蓝色铅笔勾出来的地方。

16 “您念吧!

17 父亲戴上眼镜。

18 “您倒是念啊!

19 妈妈看一眼圣像,在胸前画十字。

爸爸嗽一嗽喉咙,开始念道:

“十二月二十九日夜间十一时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你们看见了吧,看见了吧?

往下念!

20 “……十四品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从小布龙纳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