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096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队列动作与训练.docx

队列动作与训练

第五章连的队列动作与训练方法

一、连的队形

连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纵队和并列纵队。

(一)步兵连的队形(见第32——34图)

连横队,由各排的排纵队依次向左排列组成。

连纵队,由各排的排纵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连并列纵队,由各排的排纵队依次向左并列组成。

连部和炊事班或连部、炊事班和60迫击炮班分别以二列(路)或三列(路)组成相应的队形,位于本连队尾。

第32图连横队

(二)连指挥员的列队位置

横队、并列纵队时,位于一排长右侧,前列为连长、副连长,后列为政治指导员(当编有副指导员时,为政治指导员、副政治指导员);纵队时,位于一排长前,前列为连长、政治指导员,后列中央为副连长(当编有副政治指导员时,后列为副连长、副政治指导员)。

(三)连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

连长出列指挥后,其列队位置,应由副连长替补。

第33图连纵队

第34图连并列纵队

队列内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方法:

横队、并列纵队时,政治指导员左跨一步,与副连长对正。

纵队时,政指导员后退一步,副连长左跨半步。

(四)介绍、熟悉连队的方法:

主要是采用讲解、示范、摆练的方法。

要求:

(1)连横队、连并列纵队、连纵队各列士兵间隔(两肘之间)约为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2)连纵队一排长离连指导员、各排长离前排最后一列士兵的距离二步(约法三章50厘米)。

(3)连、排指挥员的位置不能站错。

(4)无论成何种队形,列队有员都应严-守队列律。

二、连集合、离散

(一)集合

连的集合分为连纵队三种形式。

集合时、连指导员应先发预告或信号,如“全连(或连)注意”,然后,站的预定的队形中央前,面向预定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连队——集合”的口令。

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连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的置面向连指挥员集合(在连指挥员后的人员应从连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连横队集合

口令:

成连横队——集合。

要领:

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基准排,在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横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横队,以连指挥员或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左排开,自行对正、看齐。

连纵队集合

口令:

成连纵队——集合。

要领:

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基准排,在指挥员前方适当位置,成纵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纵队,以连指挥员或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后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连并列纵队集合

口令:

成连并列纵队——集合。

要领:

队列内的边指挥员或基准排,在指挥员左前方适当位置,成纵队迅速站好;各排和连部成纵队,以连指挥员或基准排为准,依次向左排列,自行对正看齐。

(二)离散

离散,是使列队的单个军人、分队、部队各自离开原队列位置的一种队列动作。

1、离开

口令:

队列中的各排指挥员带领本队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2、解散。

要领:

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三)连集合、离散的训练方法

1、明确信号

集合前,连指挥员应规定好预告信号的种类,内容。

连通常以口令、哨声、喇叭发出预告信号。

2.讲解、示范

运用口头讲解、摆练的方式介绍,有示范分队时,运用示范分队做示范。

3.预告训练

训练时,连长以口令、哨声、喇叭、声发出信号,听到信号,各排原地停止活动,面向连长成立正姿势(各排处于列队时,可以由排长面向连长成立正姿势)。

边连长逐步排检查、纠正后,变换指挥位置,在预定队形中央前下“稍息”或集合口令

4、集合训练

连长分别组织练习连横队、连纵队、连并列纵队的集合,尔后三种队形结合练习。

集合时,各排相隔较远时、各排长应先将本排合好,由排长带往集合地点,然后以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基准排为准,按要领成规定队形集合。

然后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5.离散训练

离散训练一般结合训练进行。

当排长下达“离散”口令后,各排长应将全排带到指定的位置再解散或练习。

当连长下达“解散”口令时,横队前一列向前散开,后一列向散开,纵队左路向左散开,右路向右散开。

要求:

(1)集合训练时,应强调按编制序列成规定队形,同时也要明确连长后侧人员跑步路线范围。

(2)连长发出预告,要等全连士兵都停止活动,面向连长立正后,再下达“集合”口令(各连处于列队时,排长面向连长)。

(3)连长远择指挥位置要适当,连横队、连并列纵队应从中央前9——12步处。

连纵队应在纵队前5——7步处,变换指挥位置要跑步。

(4)连长下达口令要清楚、宏亮。

(5)集合时队列的指挥员或基准排要选择好排头位置,不要使队形偏离指挥员。

(6)集合时,全连士兵或各排应跑步,动作紧长、迅速,不要打闹、嘻笑。

(7)各排按编制序列依次排好队形后全连士兵要用碎步对正、看齐,同时掌握好间隔、距离。

(8)当队形集合后偏离指挥员时,指挥员以口令调整各排位置,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9)连长下达离散口令后,连横队时,各排长应从下达“向右转”口令(并列纵队、连纵队不用),使队形变为纵队,再下达“跑步——走“口令,迅速将队伍离开。

常见的错误动作:

(1)连长指挥位置选择不适当,口令不宏亮、不清楚,发出预告后没有等全连士兵停止活动就下达集合口令。

(2)集合时,队列内的连指挥员或基准排选择排头位置不准。

(3)集合动作不紧张、不迅速,各班、排长没有指挥好本班、排。

(4)集合后、队伍排面不整齐、对不正。

(5)离散时各排长下达口令不及时,动作不迅速。

(6)解散时,不能迅速散开。

三、整齐、报数

(一)整齐连的整齐,是使全连列队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保持

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左}看齐和向中看齐。

向右{左}看齐

口令:

向右{左}看——齐

要领:

基准兵不动,其他士兵向右{左}转头(持枪、炮时,听到预令,迅速将枪、炮稍提起,看齐后自行放下),眼睛看右{左}邻士兵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到本人以右{左}第三人为度。

后列人员,先向前对正,后向右(左)看齐。

向中看齐

口令:

以××为基准向中看——齐。

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同志为准(或以第×名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

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士兵按照向右(左)看齐的要领实施。

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士兵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向前看

口令:

向前——看。

要领:

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

(二)报数

口令:

报数。

要领:

连集合时,由各排长在队列内向指挥员报告人数,如“第X排到齐”或第X排实到XX名。

必要时,连也可统一报数,

要领:

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各排不留间隔,要补齐,成临时编组的横队队形(见35图)。

报数前,连指挥员先发出:

“看齐时,以一排长为准,全连补齐”的预告,尔后,下达“向右看——齐”的口令,待全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和“报数”的口令。

报数从一排长开始,后列最后一名报“满伍”或“缺XX名”。

第35图全连统一报数时的临时队形

(二)连整齐、报数的训练方法

(1)在搞好排的训练基础上进行连的整齐报数训练。

(2)整齐报数训练应结合连集合、解散训练进行。

分别练习连横队、连并列纵队,连纵队的整齐和报数动作。

(3)连长检查纠正时,应先变换指挥位置,尔后逐列检查。

(4)分列、分路训练:

将队伍以列、路为单位分别练习整齐报数动作。

(5)排长练习报数时的“报告词。

要求:

整齐

(1)连长指挥口令要清楚、宏亮,下达看齐口令后要等全连军官、士兵确实看齐后,再下达“向前——看”口令,不要有附加口令。

(2)看齐时,列队人员要在动令(“看”字)时转头看齐,不要抢口令。

(3)列队人员要确实纠正自己的位置,克服偏差,保持立正姿势。

(4)各列人员距离、间隔要掌握准确(第一伍为准)。

报数:

(1)各排长在队列内向连指挥员报告人数时,应先令本排士兵立正,然后再按编制序列(或到达集合场先后顺序)报告(不出列),报告词符合要求,人数要计算准确。

(2)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在一排长不在位时可临时指定基准士兵。

(3)连统一报数时,后列最后一名士兵应报“满伍”、或“缺X名”。

(4)报数不顺畅或有错报时,连长应重新下达“报数”的口令。

(5)连长、排长要熟悉本连基本人数,必要时核查。

常见的错误动作:

整齐:

(1)连长口令不清楚、不宏亮,有附加口令。

下达“向前——看”口令过早,没有等全体士兵看齐。

(2)基准兵姿态不端正,各列、行间隔、距离不符合要求。

(3)整齐口令下达后,列队人员没有碎步迅速看齐,下达“向前——看”口令后,排面不整齐。

(4)动作不紧张,精神面貌不好。

报数:

(1)连实施统一报数时声音不宏亮、不清楚、不连贯。

(2)过分紧张造成漏报、错报,最后一列最后一名士兵没有报“满伍”或“缺X名”。

(3)名排长报告人数时,没有先整队。

人数报告不准确,不按规定顺序。

四、行进、停止

横队和并列纵队行进以右翼为基准,纵队行进以左翼为基准(一路纵队行进以先头为基准)。

(一)行进,指挥员应下达“X步——走”的口令。

听到口令,基准兵向正前方前进,其他士兵向基准翼标齐,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行进。

纵队行进时排、连通常成三路纵队,也可成一、二路纵队。

行进中,可用“一二一”(调整步伐的口令)、“一二三四”(呼号)或唱队列歌曲,以保持步伐的整齐。

(二)停止,指挥员应下达“立——定”的口令。

听到口令,按照立定的要领实施,分队的动作要整齐一致。

停止后,听到“稍息”的口令,先自行对正、看齐,再稍息。

(三)连行进、停止的训练方法

1、分排练习

在排的行进、停止动作训练达到标准后再转入连的动作训练。

2、集体合练

全连按口令集体练习纵队、并列纵队、横队的行进与停止,以连贯动作为主。

3、指挥动作与口令练习

轮流充当连长练习指挥位置变换与口令下达。

要求:

(1)连长应视场地、训练情况采用原地指挥与随队行进指挥的方法进行指挥,变换指挥位置要用跑步,指挥位置选择要准。

(2)指挥口令要清楚、宏亮,注意观察全连行进动作,下达调整步伐或呼号时,以基准士兵为准,单数落在左脚。

立定时,通常用长口令。

(3)基准士兵保持好前进方向、行进速度,其他士兵向基准翼取齐。

行进中,严格贯彻单个动作要领,前后对正,小列标齐,全连动作整齐一致,错步时应及时调整。

(4)发生意外情况要及时报告。

(5)下达立定口令后,队列内人员无命令不得乱动,保持规定的间隔,距离。

常见的错误动作:

(1)连指挥员指挥位置选择不当,口令不清楚,下错口令(包括呼号)。

(2)基准士兵不能掌握前进方向、行进速度,间隔、距离保持不好,横队、并列纵队排面不齐,纵队前后对不正。

(3)全连动作不一致,有错步,立定时动作不统一,无力。

(4)行进时,精力不集中,低头,没有严格贯彻单个军人动作要领。

(5)精神面貌不好,呼号、唱歌声音不洪亮。

五、队形变换

队形变换,是列队后,由一各队形变为另一种队形的队列动作。

(一)连横队和连纵队的互换

横队变纵队:

停止间口令:

向右——转。

行进间口令:

向右转——走。

纵队变横队:

停止间口令:

向左——转。

行进间口令:

向左转——走。

第36图停止间连横队变连纵队指挥位置

要领:

停止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的要领实施。

行进间,按照单个军人向右(左)转走的要领实施。

分队动作要整齐一致。

队形变换后,排以上指挥员应进到规定的列队位置。

连横队和连纵队互换的训练方法

连横队和纵队互换训练是先练停止间,后练行进间。

停止间训练:

连横队变为连纵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纵队前排中央前约7——9步处),成立正姿势,下达“向右——转”的口令。

全连人员按向右转动作要领动作。

队形变换后,各排长右跨一步连长下达整齐或“稍息”(先调整前后距离,再下稍息口令)口令。

 

第37图停止间连横队指挥位置

连纵队变为连横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横队中央前约13——15步处),成立正姿势,下达“向左——转”的口令,全连人员按向在转要领动作。

队形变换后连指挥员和各排长上前1步,连长再下达整齐或者“稍息”口令,列队人员听到口令,按整齐动作看齐或“稍息”(直接下达稍息口令时,应先自行看齐,再稍息)。

第38图行进间连横队变连纵队指挥位置

行进间训练:

连横队变为连纵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连纵队前便于指挥的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先下达“齐步——走”的口令,待全连进到适当位置时,再下达“向右转——走”的口令,全连人员按行进间向右转走要领动作。

队形变换后,连长下达“踏步”或“立定”的口令。

尔后下达整齐或稍息口令。

队列人员听到口令,按要领对正、

看齐或稍息。

连纵队变为连横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连横队中央前便于指挥的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先下达“齐步——走”口令,待全连进到适当位置,再下达“向左转——走”的口令,全连人员按向左转走要领动作。

队形变换后,连长下达“踏步”或“立定”口令,尔后下达整齐或稍息口令。

列队人员听到口令,按要领对正、看齐或稍息。

要求:

(1)连长指挥位置要正确,变换指挥位置要用跑步。

队形变换后各排长要进到规定的位置。

(2)指挥口令要清楚、宏亮,行进间要及时。

横队变纵队时动信以落在右脚,纵队变横队时动令落在左脚。

(3)全连动作要整齐一致,基准士兵掌握好前进方向、行进速度,其余士兵取好间隔、距离。

前后对正,小列标齐。

队形变换后,停止间按口令、行进间边行进边调整间隔、距离。

(4)严格贯彻单个军人动作要领。

(二)连纵队和连并列纵队的互换

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

停止间口令:

成连并列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

成连并列纵队——走。

要领:

连指挥员或基准排踏步,其他排和连部逐次进到连指挥员或基准排左侧踏步并取齐,然后听口令前进或停止。

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

听到口令,连长左脚继续踏1步,右脚向右前1步,进到政治指导员前方仍踏步;政治指导员继续踏步;副连长向左前2步,进到连长左侧;排长、司条长进到规定列队位置,继续踏步并取齐。

连并列纵队变连纵队

停止间口令:

成连纵队,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

成连纵队——走。

要领:

连指挥员或基准排照直前进,其他排和连部停止间和行进间均踏步,待连指挥员或基准排离开原位后,各排按排长、连部和炊事班按司条长的口令依次跟进。

连、排指挥员位置的变换方法:

听到口令,连长向左前1步,进到副连长前方踏步;副连长右跨半步并踏步;政治指导员向前2步,进到连长右侧继续踏步;排长、司务长进到预定列队位置继续踏步,取齐后照直前进。

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的训练方法

先停止间,后练行进间。

停止间训练:

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连并列纵队中央前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下达“成连并列纵队,齐步——走”口令,各排按要领动作。

变换时,各排应注意半面向左转。

进到规定位置踏步、取齐后,连长下达前进或停止口令。

 

第39图停止间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指挥位置第40图停止间连并列纵队变连纵队指挥位置

连并列纵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连纵队中央前适当位置)。

成立正姿势,下达“成连纵队,齐步——走”口令,各排按动作要领实施。

队形变换时,各排长应下达“前进”口令,各排应半面向右转跟进。

队形变换后,连长下达“踏步”或“立定”口令。

行进间训练:

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连纵队左前侧适当位置),成立正净势下达“齐步——走”口令,待全连进至适当位置,下达“成连并列纵队——走”口令,各排按要领实施。

队形变换时各排应半面向左转。

队伍进到适当位置时,连长下达“踏步”或“立定”口令。

第41图行进间连纵队第42图行进间连并列纵队

变连并列纵队指挥位置变连纵队指挥位置

连并列纵队变连纵队时,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连并列纵队右侧前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下达“齐步——走”口令,待全连进至适当位置下达“成连纵队——走”口令,各排按要领实施。

队形变换时,排长下达“前进”的口令,各排半面向右转依次跟进。

队形变换后,连长下达“踏步”或“立定”口令。

要求:

(1)连纵队与连并列纵队互换时,指挥位置要正确,指挥口令要清楚、洪亮,及时。

(2)连纵队变连并列纵队要注意:

(3)连长出列指挥全连时,基准排长以政治指导员为准,其他排长进到规定位置。

(4)各排基准士兵注意半面向左转。

(5)踏步、齐步动作整齐一致。

连并列纵队变连纵队时要注意:

(1)连长出列指挥全连时,基准排长与政治指导员并肩前进(有副连长时由副连长与政治指导员并肩前进)。

其他排长依次进到规定位置。

(2)各排基准士兵注意半面向右转。

(3)踏步或齐步动作要整齐一致。

常见的错误动作:

(1)指挥位置不正确,指挥口令不清楚、不洪亮、不及时。

(2)队形变换后,连、排干部不能进到规定的位置。

(3)踏步、齐步时,节奏掌握不好。

(4)没有严格贯彻单个军人动作要领。

六、连的方向变换

方向变换,是改变队列面对的方向的一各队列动作。

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口令:

左(右)转弯,齐步——走,或左(右)后转弯,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

左(右)转弯——走,或左(右)后转弯——走。

要领:

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时,第一列轴翼士兵停止间用踏步、行进间用小步,外翼士兵用大步行进,保持排面整齐,边行进边变换方向。

转到90度或180度后,听口令前进或停止;后续各列按上述要领,保持间隔、距离,取捷径进到前一列转弯处,转向新方向跟进。

(一)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的训练方法

先练停止间,后练行进间动作。

停止间训练,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方向变换后,连横队和连并列纵队中央前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式下达“左(右)后转弯,齐步走”口令,或“左(右)后转弯,齐步走口令,全连人员按要领实施。

全连转到90度或180度后,连长下达”踏步走或“立定’口令。

第43图停止间连横队、连并列纵队方向变换指挥位置。

行进间训练,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横队、并列纵队行进方向变换后中央前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式,先下达“齐步走”口令,待全连进到适当位置时,下达“左(右)转弯——走”或者“左(右)后转弯——走”口令。

全连人员按要领动作,待全连转到90度或180度时,连长下达“踏步”或“立定”口令。

第44图书行进间横队、并列纵队方向变换指挥位

要求:

(1)指挥位置选择要保证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后队形能展开

(2)指挥口令要清楚、洪亮、及时,行进间动令均落在右脚。

(3)第一列轴翼士兵和后列人员要协调动作,保持排面整齐,尤其是不能向轴翼士兵挤靠。

(4)连干部和排长在方向变换中位置不变。

 

第45图停止间连纵队方向变换第46图行进间连纵队方向变换指挥位置

(二)纵队方向变换

停止间口令:

左(右)转弯,齐步—走,或左(右)后转弯,齐步—走。

行进间口令:

左(右)转弯——走,或左(右)后转弯——走。

要领:

数路纵队方向变换时,按照数列横队和并列纵队方向变换的要领实施。

纵队方向变换的训练方法

先练停止间,后练行进间。

停止间训练,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纵队方向变换后第一小列前适当位置),成立正姿势,下达“左(右)转弯,齐步—走,或左(右)后转弯,齐步—走”的口令全连人员按要领动作。

纵队方向变换后,全连进至适当位置(距连长5—7步),连长下达“踏步”或者“立定”口令,尔后下达整齐口令,列队人员按要领立定、看齐。

行进间训练,连长先变换指挥位置,(预定纵队先进方向变换后队形前侧便于指挥的位置),成立正姿势,下达“齐步——走”口令,待全连进至适当位置时下达“左(右)转弯——走,或左(右)后转弯——走”的口令。

全连人员按要领动作。

待方向变换后,连长下达“踏步”或“立定”口令。

也可以在下达“齐步——走”口令后,待全连进至适当位置时,连长按左转弯、左后转弯、右转弯、右后转弯走的顺序下达口令(要待方向完全变换后再下达下一个变换口令)。

全连按口令顺序完成动作。

当全连回到原来位置时,连长下达“立定”口令,尔后下达整齐口令。

要求:

(1)停止间每变换一次方向都应变换一次指挥位置[左(右)后转弯时,指挥员从预定变换方向的队列人员一侧行进],行进间连续作业时,只变换一次指挥位置(分别练习时,每次要变换指挥位置)。

(2)指挥位置选择要保证纵队方向变换后队形能够展开。

(3)指挥口令要清楚、洪亮、及时。

(4)第一轴翼士兵要掌握好方向、速度,后列人员要向前对正,切实在前列士兵的转弯点变换方向,向新的方向跟进。

(5)变换方向时,后侧士兵不要使转弯半径过大,使队形向外摆。

强调前后对正。

常见的错误动作

横队、并列纵队方向变换时

(1)指挥员选择位置不正确,方向变换后队形展不开。

(2)指挥口令不清楚、不宏亮、不及时。

变换指挥位置时路线走错,动作不符合标准。

(3)前列轴翼士兵与后列士兵动作协调不好,排面不整齐。

连横队成弓形,并列纵队各排离散。

(4)队列动作变形,步速过快或过慢。

连纵队方向变换时

除了有横队、并列纵队的错误外,主要的是方向变换时前后人员没有对正。

后列士兵没有在前列士兵的转弯点变换方向,转弯时队形向外摆。

 

第六章营的队列动作与训练方法

一、营的队形

营的基本队形,分为横队、纵队和并列纵队。

步兵营的队形

营横队,由各连的连纵队依次向左排列组成。

营纵队,由各连的连纵队依次向后排列组成。

第47图营横队

营部将汽车分队和其余单位官兵,分别编为三列(路)队形,按编制序列列队。

营指挥员的列队位置的变换

营长出列指挥后,其列队位置,应由副营长替补。

队列内指挥员列队位置的变换方法

横队、并列纵队时,政治教导员左跨一步,与副营长对正;纵队时,政治教导员后退一步,副营长左跨半步。

第48图营并列纵队

二、集合、离散

集合

营集合,通常规定集合的时间、地点、方向、队形、基准分队以及应携带的武器、器材和装具等事宜。

各连按照营的规定,由连长整队带往营的集合地点,随即向基准分队取

齐,然后,跑步到到距主持集合的指挥员第62图营纵队

5—7步处报告人数。

例如:

“营长同志,步兵第×连,应到×××名,实到××名,请批示”。

营长以口令指挥集合时,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营(或×营)注意”,然后,站在预定队形的中央前,面向预定队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队——集合”的口令。

所属人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以连为单位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姿势。

离散

(1)离开

口令:

各连带开(带回)。

要领:

队列中的各连指挥员带领本队

迅速离开原队列位置。

(2)解散。

口令:

解散。

要领:

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列队位置。

(三)营集合、离散的训练方法

营的集合、离散队列动作一般在营的集会、重要庆典、阅兵等到时机运用。

因此强调在练好连、排的动作后再进行营的合练。

同时亦要注重平时的结合训练,训练中应注意抓住几个基本要求:

(1)营集合时,营首长应详细规定集合的时间、地点、方向、队形、基准分队及应携带的武器、器材和装具等事项。

(2)各连首长应详细了解集合的有关规定并坚决贯彻执行。

(3)各连进入集合地点应跑步,番号响亮、精神面貌好,队列动作整齐。

(4)连长向营首长报告时应按先后顺序。

跑步、敬礼动作、报告词要符合规范。

(5)各连队形要按条令规定,严守队列纪律。

(6)需要离散时,由营长下达口令,各连组织实施。

各连带开时,应跑步离开集合场。

三、队形变换

营的队形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