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8007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险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保险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保险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保险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保险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险学大纲.docx

《保险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学大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保险学大纲.docx

保险学大纲

《保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编号:

Z07001

(2)课程名称:

保险学英文名称:

InsuranceTheory

(3)学分/学时:

2/36

(4)先修课程:

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5)适应专业:

金融学、工商管理

(6)课程简介:

保险是现代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是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短,保险知识还不普及,保险教学起步较晚,因此,保险学是一门新兴的实务性较强的学科。

保险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

在“宽口径”培养现代专业人才的大背景下,金融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保险的有关知识。

保险学主要对学生讲授保险在现代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与职能,保险的相关概念和术语,保险的业务流程,保险的主要险种以及保险业务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等。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主要面向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

属于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金融学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

保险是金融业三大行业之一,通过对保险学概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保险业的感性与理性认识,要求学生弄清保险方面的相关概念,常用术语和保险活动的业务过程以及保险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与职能;了解保险与风险的关系,保险的分类与特点;掌握保险的基本原则,主要险种和保险合同的内容;学会用理论来分析案例。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

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风险及其特征;第二节:

风险的分类;第三节:

风险管理;第四节:

可保风险;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时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2)风险的分类:

按风险的环境、性质、对象分类(3)风险管理的概念、基本程序、风险处理的方式及比较(4)可保风险的概念和要件。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风险的概念、特征、种类;可保风险及其要件;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处理方式;投机风险与纯粹风险;保险与风险、风险管理的关系。

【掌握】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了解】风险的分类

【一般了解】可保风险的概念及要件。

【难点】风险的特征;可保风险及其要件;风险处理方式的比较;投机风险与纯粹风险;保险与风险、风险管理的关系。

第二章:

保险的性质与功能

第一节:

保险的性质;第二节:

保险的功能;第三节:

保险的作用;第四节:

商业保险;第五节:

保险公司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时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的性质;

(2)保险的功能:

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3)保险的作用:

保险在微观经济、宏观经济中的作用;(4)商业保险:

商业保险的概念、商业保险与类似制度比较;(5):

保险公司的性质和功能。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的定义;保险的特征;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保险与储蓄的比较;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保险与赌博的比较;

【掌握】保险的商品属性;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

【了解】保险公司的性质、保险公司的功能。

【一般了解】:

损失说;非损失说;二元说。

【难点】保险的定义;保险的特征;保险的职能与作用;保险与储蓄的比较;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比较;保险与赌博的比较;保险的商品属性;商业保险的构成要素。

第三章:

保险合同

第一节:

保险合同概述;第二节:

保险合同的分类;第三节:

保险合同的要素;第四节:

保险合同的履行;第五节:

保险合同的变更;第六节:

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合同概述:

与一般合同的共性、保险合同的特性;

(2)保险合同的分类:

讲述保险合同的几种分类;(3)保险合同的要素:

保险合同的主体、客体、内容;(4)保险合同的履行;(5)保险合同的变更:

几种变更方式;(6)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合同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投保人、保险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概念;可保利益的概念;保险合同的订立、生效与履行的过程。

【掌握】保险合同的分类、保险合同的要素。

【了解】保险合同的争议处理。

【难点】:

保险合同的射幸性;保险受益人;可保利益;保险合同的要约与承诺;除外责任;保险合同效力的变更。

第四章:

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保险利益原则;第二节:

最大诚信原则;第三节:

近因原则;第四节:

损失补偿原则;第五节:

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利益原则:

保险利益及成立要件、保险利益的意义、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应用上的区别;

(2)最大诚信原则:

含义和主要内容、违反最大利益原则的法律后果、;(3)近因原则的含义和应用;(4)损失补偿原则:

含义和内容、损失补偿原则在财产保险实务中的特例;(5)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代位追偿原则和重复保险分摊原则。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可保利益原则的含义以及构成可保利益的必要条件;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内容;近因原则的含义及其应用;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及赔偿方式。

【掌握】国际企业战略管理的概念、内容及意义;典型市场结构模型、安索夫的战略模型;麦肯锡矩阵、豪夫矩阵和SWOT模型的主要内容。

【了解】近因原则的含义;近因原则的应用。

【一般了解】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难点】可保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中的不同应用;如何确定损失近因;在不同赔偿方式下赔偿额的计算。

第五章:

保险形态的分类

第一节:

保险形态分类意义与方法;第二节:

保险形态分类的标准;第三节:

保险业务的种类。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形态分类意义意义:

确定保险学的研究范围,了解保险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

帮助人们了解保险各类别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改进保险经营方式,加强保险经营管理。

增进社会公众对保险的全面了解,以便根据各自生产和生活的风险管理的需要,选择与其需要相适应的保险种类;分类方法:

法定分类法、理论分类法、实用分类法

(2)保险形态分类的标准:

按照保险经营、保险技术、保险政策、立法方式、经济因素进行分类。

(3)保险业务的种类:

分别对财产保险、人身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进行讲述。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形态分类的标准。

【掌握】保险形态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了解】保险业务的种类。

【难点】依保险经营为标准区分保险形态;依保险政策为标准区分保险形态;保险业务的种类

第六章:

财产损失保险

第一节:

财产损失保险概述;第二节:

火灾保险;第三节:

运输保险;第四节:

工程保险;第五节:

农业保险。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财产损失保险概述:

财产保险概念、财产损失保险分类、财产损失保险的运行;

(2)火灾保险:

火灾保险及其特征、火灾保险的一般内容、火灾保险的主要险种;

(3)运输保险:

运输保险及其特征、运输货物保险、运输工具保险;

(4)工程保险:

工程保险及其特征、建筑工程保险、安装工程保险、科技工程保险;(5)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及其特征、农业保险的基本内容。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财产损失保险的运行规律;火灾保险的特征和主要内容;运输保险的特征和主要内容;工程保险的特征和主要内容;农业保险的特征和主要内容

【掌握】火灾保险的主要险种

【了解】财产损失保险的分类

【难点】财产损失保险的运行规律;火灾保险、运输保险、工程保险、农业保险的主要内容。

第七章:

责任保险

第一节:

责任保险概述;第二节:

公众责任保险;第三节:

产品责任保险;第四节:

雇主责任保险;第五节:

职业责任保险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责任保险概述:

介绍责任保险及其分类,责任保险的基本特征,责任保险的承保与赔偿。

(2)公众责任保险:

介绍公众责任保险与公众责任,公众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讲述公众责任保险的主要险种。

(3)产品责任保险:

产品责任保险与产品责任,产品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

(4)雇主责任保险:

介绍雇主责任保险与雇主责任,雇主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雇主责任保险的附加险。

(5)职业责任保险:

讲述职业责任保险与职业责任,职业责任保险的一般内容,职业责任保险的主要险种,建筑、工程技术人员责任保险。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责任保险的特征;责任保险在承保与赔偿上的特殊性;责任保险主要险种的内容

【掌握】公众责任保险的内容;产品责任保险的内容。

【了解】雇主责任保险的内容,职业责任保险的内容

【一般了解】雇主责任保险的附加险。

【难点】责任保险的特征;责任保险的赔偿;责任保险的费率厘定和责任范围。

第八章:

人身保险

第一节:

人身保险概述;第二节:

人寿保险;第三节:

意外伤害保险;第四节健康保险;第五节:

团体保险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人身保险概述人身保险的界定:

介绍人身保险的概念,人身保险的研究内容;

人身保险的种类,人身保险的特点

(2)人寿保险:

人寿保险的概念和分类;

(3)意外伤害保险:

介绍意外伤害保险的概念、特征、主要内容和险别。

(4)健康保险:

介绍健康保险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5)团体保险:

讲述团体保险的概念、种类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熟练掌握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的概念、特征及各所属险种的具体特点。

【掌握】各险种的保险责任,除外责任,适用范围及给付方式。

【了解】团体保险的概念、特征、分类。

【难点】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的具体险种的特点及适用范围,责任准备金的计提方式,费率的厘定,及人寿保险、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的区别与联系。

第九章:

再保险

第一节:

再保险概述;第二节:

比例和非比例再保险;第三节:

再保险的分出与分入。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再保险概述;再保险的基本概念、危险单位、自留额和分保额;再保险与原保险的比较;再保险的分类:

按责任限制划分与按安排方式划分

(2)比例和非比例再保险;介绍比例再保险的种类:

成数再保险、溢额再保险、混合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的种类:

险位超赔再保险、事故超赔再保险、赔付率超赔再保险

(3)再保险的分出与分入;讲述出业务经营与管理概述、分出业务实务、分入业务经营管理的概念、分入业务经营管理的原则、分入业务的承保。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关系;再保险的主要种类;

【掌握】:

成数再保险、溢额再保险、超额赔款再保险、超额赔付率再保险的保费及责任的划分、优缺点和运用。

【了解】:

比例再保险、非比例再保险。

【一般了解】:

分出经营业务、分入业务的概念与原则

【难点】:

再保险与原保险的关系;成数再保险的责任划分和优缺点;溢额再保险的责任划分和优缺点;超额赔款再保险的责任划分和优缺点;超额赔付率再保险的责任划分和优缺点。

第十章:

保险经营导论

第一节:

保险经营的特征;第二节:

保险经营的原则;第三节:

保险经营的环节。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经营的特征:

保险经营思想的特征、保险经营行为的特征;

(2)保险经营的原则:

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3)保险经营的环节:

投保、承保、防灾、理赔。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经营的特征;保险经营的原则;

【掌握】保险经营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的内容、工作程序、注意事项。

【难点】保险经营的主要环节及各环节的内容、工作程序、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保险单设计

第一节:

保险单设计概述;第二节:

人寿保险单的设计;第三节:

财产保险单的设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单设计概述:

保险单设计的含义及意义;保险单设计的一般原则、保险单的主要内容、设计步骤与方法。

(2)人寿保险单的设计:

寿险商品的特征、影响寿险保单设计的因素、人寿保险的主要条款。

(3)财产保险单的设计:

保险费率的订定方法、财产保险单的发展趋势。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单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保险单的主要内容。

【掌握】寿险产品的特点和寿险保单的主要条款,非寿险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等。

【了解】影响人寿保险设计的因素、财产保险单的发展趋势

【难点】何如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

第十二章:

保险精算

第一节:

保险精算概述;第二节:

非寿险精算;第三节:

寿险精算。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精算概述:

介绍保险精算的产生与发展、保险精算的基本任务与原理;

(2)非寿险精算:

保险费率的厘定、大数的测定、财务稳定性分析、自留额与分保额的决策;

(3)寿险精算:

讲述生命表、纯保险费的种类、人寿保险的毛保险费、责任准备金及其计算。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非寿险精算中的保险费的厘定方法和大数的测定,寿险精算中的趸缴纯保费。

【掌握】均衡纯保费、毛保费的计算和理论责任准备金、实际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了解】年度纯保险费

【难点】“大数”的测定方法,趸缴纯保费、均衡纯保费、毛保费的计算和理论责任准备金、实际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第十三章:

保险基金及其运用

第一节:

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第二节:

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构成;第三节:

保险基金的运用。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基金的性质与特征:

介绍保险基金是社会总产品的必要扣除、、保险基金的性质

(2)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构成;

(3)保险基金的运用:

保险基金运用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收益性原则、流动性原则;保险基金运用的形式;保险基金运用的意义。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基金的性质及特征;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构成;

【掌握】保险基金运动的过程;

【了解】保险基金运用的原则、形式、意义。

【难点】保险基金的性质;保险基金的来源与构成

第十四章:

保险经营效益

第一节:

保险经营效益概述;第二节:

保险经营效益分析;第三节:

保险企业财务报表。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经营效益概述;介绍保险经营效益的概念、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保险经营效益技术指标。

(2)保险经营效益分析;讲述保费收入指标分析、赔付率的分析。

(3)保险企业财务报表。

介绍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作用。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经营效益的涵义、提高保险经营效益的途径

【掌握】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保险经营效益分析

【了解】保险企业财务报表

【难点】保险经营效益的技术指标、保险经营效益分析

第十五章:

保险市场结构与运作

第一节:

保险市场概述;第二节:

保险市场的组织;第三节:

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市场概述:

讲述概念、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保险市场的模式、保险市场机制。

(2)保险市场的组织:

介绍保险市场的一般组织形式、几种典型的保险市场组织。

(3)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讲述含义及影响因素。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基本特征及运作模式。

【掌握】国内外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及特点、能够分析保险市场的供求关系。

【了解】保险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难点】保险市场的基本特征及运作模式的选择、公司制企业治理结构的特点。

第十六章:

保险市场营销

第一节:

保险市场营销概述;第二节:

保险市场营销策略;第三节:

保险市场营销渠道选择。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市场营销概述:

讲述保险市场营销的概念、特点、保险市场营销管理程序、保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2)保险市场营销策略:

介绍目标市场策略、营销组合策略、竞争策略;

(3)保险市场营销渠道选择:

介绍概念及种类、分析利弊、选择的原则和控制方法。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理解保险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掌握】保险营销策略所包含的内容,保险营销渠道的种类、选择以及各自的利弊分析

【了解】保险营销管理程序

【一般了解】保险营销环境分析所包含的内容

【难点】保险营销与保险推销的联系与区别,非价格竞争在保险营销活动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市场细分的原因和依据,险种生命周期策略,保险企业的市场定位,保险营销渠道的利弊分析以及选择依据。

第十七章:

保险经营风险及其防范

第一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第二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第三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第四节:

保险经营风险的防范。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

介绍射幸性、非控性、突发性、联动性

(2)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其成因:

介绍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

(3)保险经营风险的技术分析:

讲述财务稳定性的含义,指标和分析

(4)保险经营风险的防范:

危险单位承保限额决定、单个公司承保总额决定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经营风险的类型及成因,保险经营的技术分析

【掌握】如何防范保险经营风险

【了解】保险经营风险的特征

【难点】保险经营的技术分析。

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数理知识、财务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十八章:

保险监管理论概述

第一节:

政府干预市场的一般理论;第二节:

保险监管的经济学分析;第三节:

保险监管收益与成本分析。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政府干预市场的一般理论:

介绍保险市场以及保险经营和保险监管活动是一国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保险监管理论不可能游离于经济监管理论而独立存在;

(2)保险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政府监管的必要性主要是由于保险实践中存在各种市场失灵现象。

和其他市场一样,保险市场失灵也可以概括为市场支配力、外部性、免费搭车和不完全信息;

(3)保险监管收益与成本分析:

讲述保险监管的原收益是指保险监管机构实施监管所获得的利益,是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增强所带来的利益。

保险监管机构实施监管的直接受益者为保险机构和投保人,间接受益者则为全社会。

保险监管的总收益可以记为r(x),x为监管水平,并且满足dr(x)/dx>0,d2r(x)/d2x<0;保险监管的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

直接成本指监管机构实施监管过程中支出的成本,再加上各保险机构为配合监管而支出的成本;在存在再保险制度的条件下,还包括再保险机构对遭受损失的投保人所支付的赔偿。

间接成本则指因保险监管机构实施监管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包括由于监管限制了充分竞争而造成的保险体系的效率损失及由此造成的全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损失。

保险监管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以记为c(x),满足dc(x)/dx>0,d2c(x)/d2x<0.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保险监管收益与成本分析方法

【掌握】保险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了解】政府干预市场的一般理论

【难点】保险监管收益与成本分析,其中特别是监管机构的目标函数分析,以及规避监管的收益成本分析

第十九章:

保险监管制度

第一节:

保险监管目标;第二节:

保险监管机构;第三节:

保险监管方式;第四节:

纠正与处罚措施。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保险监管目标:

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保险体系的整体安全与稳定、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

(2)保险监管机构:

保险监管一般是由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分层次运作的。

立法机构是保险监管机制中的第一个层次,通过颁布法律,建立保险监管的法律基础和法律体系,明确执行保险法律的监管机构及其法定的职责范围。

司法机构是保险监管机制中的第二个层次。

法院在保险监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是解决保险人和保单持有人之间的争议;二是通过颁布支持保险监管机构的命令和判定违反保险法律行为的民事或行事责任,以保证保险法律的实施;三是处理保险人和保险中介人的有关申诉。

行政机构是保险监管机制中的第三个层次。

由于保险所特有的复杂性,立法机构往往要授权具体的行政机构来实施对保险业的监管。

(3)保险监管方式:

保险监管的方式包括非现场监控和现场检查,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方面,从每年的会计报表和收益分析中也可获取一些市场信息和数据资料,这些亦可支持现场检查。

(4)纠正与处罚措施:

一般有四种选择:

一是采取非正式的纠正措施;二是采取正式的纠正或处罚措施;三是对公司进行整顿;四是依法清算。

2、教学要求

【重点掌握】我国保险监管的目标

【掌握】监管机构及其职责

【了解】监管各种方式

【一般了解】纠正与处罚措施

【难点】保险监管的方式,其中特别是现场检查的内容

第二十章:

保险监管内容

第一节:

市场准入和股权变更监管;第二节: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监管;第三节:

资产与负债监管;第四节:

资产充足性及偿付能力监管;第五节:

交易行为与网络保险监管;第六节:

再保险监管;第七节:

衍生工具监管;第八节:

跨境保险活动与保险集团监管。

(一)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

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分为:

2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1)市场准入是确保保险机构能够随时履行其义务,从而使境内外投保人的利益能够得到充分保护的第一步,也是监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监管机构应慎重审核申请者的自有资金、营业计划、高级管理人员的人选是否合适等,核查拟设公司所属集团的结构是否透明并确认该集团在监管方面不会出问题,有权知道在拟设公司中直接或间接参股的自然人或法人的情况,以及即将上市的险种的详细资料。

保险监管机构应监督辖区内保险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包括设定股权变更的明确要求,建立评估变更适当性的标准,要求保险公司及时提供控制权变更的报告,对公司控制的变更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等。

(2)保险企业公司治理的关键是明确保险公司内部决策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有一套确保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保险公司生存发展负主要责任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体系。

内部控制是保险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