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792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docx

高中人教版政治导学案教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教学设计】

第十一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一、教材分析

《面对经济全球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等。

本节内容主要是感受经济全球化进程,明确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2)说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

增强自己的使命感、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实质和影响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基础知识都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需要教师指导并给予直观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

1.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学案导学:

见后面的学案。

六、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指导学生就地取材,搜集生活区域内的外国商品的实物或照片、资料。

(包括汽车、电器、生活日用品音乐、服饰、外国餐饮店等),上网搜集或实地调查打入外国市场的中国企业。

调查了解这些现象给人的切身感受,进而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利弊得失有个初步的评价和感性的认识。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了很多的外国事务,不用出国也可以感受到国外的生活,同学们能举出我们生活中的外国商品吗?

我们中国的商品打入外国市场的又有哪些呢?

学生:

自由发言,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之上,教师适时抛出问题: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的什么现象?

为什么在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请同学们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经济全球化趋势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教师: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全球化趋势?

(学生:

结合材料,积极思考)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古人能轻易地得到国外生产的物品吗?

为什么他们没有感受到经济的全球化呢?

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动力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92页内容,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要介绍)空中客车(AIRBUS)是世界上最先进、舒适、可靠的民用客机。

乘客身处其中,如同在空中(AIR)乘坐“客车”(BUS),这是它得名的来由。

空中客车工业的制造和设计主要是由来自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的宇航公司共同承担。

另外,包括北美洲几百家供货商在内的1,000多家供货商中的约10万人也参与了空中客车飞机的制造。

全球目前正在运营中的3700架空中客车中,将近半数的飞机已经装配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问题:

教师活动:

为什么一架飞机要由许多国家生产?

(学生活动:

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

一个产品由多个国家共同生产,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资源和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就是讲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表现:

a生产全球化

教师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产品是由许

多国家共同生产的?

(材料):

贴上“日本制造”销售的SONY:

芯片——美国,外壳——印度,部分零件——韩国,组装——马来西亚

波音747飞机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近10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15000多家小企业。

英国装配的汽车:

发动机来自瑞典;控制设备来自德国;底盘、弹簧来自美国;车身来自意大利。

教师活动: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从而得到了一个什么称号:

——世界工厂!

这说明我国在生产全球化潮流中占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

b贸易全球化

材料:

今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

其后,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降至0.1%,双方93%的产品贸易关税已降为零。

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后,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开放市场,形成一个拥有19亿消费者、6万亿美元GDP总值的经济区。

这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什么呢?

------贸易的全球发展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外贸的发展给我国经济的推动是举足轻重的!

在投资合作方面,2003年至2009年,东盟对中国实际年投资额从29.3亿美元增长到46.8亿美元。

中国对东盟的投资从2.3亿美元增长到30亿美元,增长超过13倍。

今年上半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约31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约12亿美元。

截至今年6月底,双方累计相互投资总额约694亿美元,其中东盟对华投资累计约598亿美元,中国对东盟非金融类投资累计约96亿美元。

这又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什么表现呢?

c资本全球化

教师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3页漫画材料,想一想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

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

哪里有利润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里,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技术与信息全球化、消费全球化、规划全球化等,但教材只要求我们了解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三个表现。

那么,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是靠什么实现的呢?

(4)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教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想一想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

什么作用?

学生:

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含义)他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作用)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师:

想一想:

经济全球化一定会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吗?

展示华尔街金融危机图片,并对之进行简要介绍。

教师总结: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文明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的同时,还带来了灾难。

于是有人把经济全球化比作一把“双刃剑”,以说明对世界同时带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告诫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全面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发展(P94第一段)

A、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消极影响:

教师:

请同学们看教材P94材料,这一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

突出表明当今世界财富分配的严重两极分化。

A、使世界贫富分化现象更加严重;

B、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师:

这些现象(负面影响)的出现,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有关,它的发展并没有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经济全球化

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技术上的优势,掌握着推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因此,它们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简介一些反全球化的事例。

教师活动: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如果只看重它带来的积极影响,行不行?

那如果我们仅仅注意它的消极影响呢?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同学们都回答得很不错。

我们不妨来看一个小故事:

在一次盛大宴会上,来自中国、法国、俄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贵宾聚集一堂,各国来宾纷纷夸耀自己国家的文化。

他们拿出本国的国粹——酒来彼此相敬,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的茅台,瓶盖一开,沁人心脾,举座皆惊,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只有美国人两手空空。

(你猜他拿出了什么)

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走上前来,把各国的名酒兑在一起,举杯相敬,说:

这就是我们美国的酒——鸡尾酒。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如)我们要有充分吸收世界经济的营养,为我所用,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更好的发展,真正挺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3)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经济全球化,那么,我们是如何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呢?

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九、板书设计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2、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重点)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重点)

4、跨国公司

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2、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3、正确应对经济全球化

十、教学反思

实施新课程的关键不在于教材的更新,而在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我认为,

1、备课时要做到:

点面结合,树立整体意识。

“点”是指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把握知识的整体,对教材的处理要有整体意识,大胆地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寻找出一节课的知识线索,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整堂课显得更加流畅、自然。

2、上课时应注意:

扶放相伴。

所谓“扶”,就是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善于诱导,适时点拨。

所谓“放”,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多自己学习、体会、交流、评价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探索、体会、创新。

【导学案】

第十一课第一框《面对经济全球化》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主要的表现形式。

实质、利弊影响,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二、预习内容

l.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_________,成立于_________。

它与___

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于____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_________。

4.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这一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大地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提高。

5、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需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善____、____、___的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