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906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4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docx

《内科学》教学大纲1828

第四章肺结核(2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目前状况。

肺结核是慢性传染病,,需进一步努力的控制和消灭结核病。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结核菌生物特征、菌群组成,非结核分枝杆菌

2)感染途径呼吸道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

3)人体的反应性

免疫与变态反应

初感染与再感染科赫现象

(3)病理

1)基本病理变化是渗出、增生、变质

2)转归重点介绍

3)播散途径

(4)肺结核的发生、发展及常见临床类型

重点讲解肺结核分原发性与继发性,分述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放型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包括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临床和病理(X)线特点。

(5)临床表现

重点讲解肺结核的全身症状及呼吸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无症状或不典型的表现。

(6)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痰栈结核菌检查

2)X线检查:

结核病灶在X线胸片上的征象特点。

3)结核菌素试验:

检查方法,阴性和阳性反应的意义。

4)其他

(7)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要点

2)诊断的表达方法:

包括病变范围及部位、肺结核类型、痰菌检查情况、活动性

及转归、化疗史。

3)鉴别诊断:

应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癌和其他发热性

疾病相鉴别。

(8)并发症

(9)治疗

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原则:

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2)抗结核药物:

主要介绍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3)化疗方法:

目前广泛应用短程化疗,部分用标准化疗。

4)化疗方案:

初治与复治的常用方案。

5)病情判断与疗效考核、治疗失败:

根据临床症状、X线表现及痰菌情况综合分析

病情及疗效。

注意耐药结核病。

6)对症治疗:

重点介绍大咯血的处理。

7)手术治疗:

适应证及禁忌证。

(10)预防:

早期发现患者,正确治疗与接种卡介苗等均至关重要。

(11)预后、临床治愈与痊愈。

2.基本要求

(1)了解本病的流行病学、发生与发展过程及预防

(2)理解各型肺结核的X线特点,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3)掌握肺结核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抗结核药物的正确使用,

大咯血的处理措施。

第五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定义及流行病学

(2)病因和发病机理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蛋白酶-抗蛋白

酶失衡

(3)病理改变

(4)病理生理

(5)临床表现

(6)实验室和特殊检查肺功能检查X线检查CT检查血气检查

(7)诊断和严重度分级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的必备条件。

FEV1/FVC<70%及

FEV1<80%预计值可以确定。

(8)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其它原因所致的呼吸气腔扩大

(9)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0)治疗稳定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

(11)预防

2.基本要求

(1)了解临床分型

(2)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

(3)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第六章支气管哮喘(2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支气管哮喘是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应合理防治。

(2)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激发因素)

2)发病机制

速发性和迟发性哮喘反应。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④神经机制。

(3)病理

(4)临床表现

1)症状重点讲解哮喘典型的反复发作性、弥慢性,可逆性的表现。

表现为反复发

作呼气性呼吸困难伴两肺哮鸣音。

不典型的表现。

2)体征重点讲解发作时的体征

3)重症哮喘的表现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X线胸片;血和痰液嗜酸粒细胞检查;血气分析;呼吸功能检查(呼气流速的各项指标均下降);特异性过敏原的体外试验。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

必要时作支气管

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及呼气流量峰值测定辅助诊断。

2)哮喘急性发作分度的诊断标准

3)鉴别诊断

①心原性的哮喘重点讲解。

②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③肺癌。

④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7)并发症

(8)治疗

1)消除病因脱离变应原

2)药物治疗

缓解哮喘发作:

支气管舒张剂。

控制哮喘发作:

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根据病情分度处理。

4)哮喘的长期治疗

5)免疫疗法

(9)教育与管理

(10)预后

2.基本要求

(1)了解病因、鉴别诊断、缓解期治疗

(2)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

(3)掌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急性发作期,重度哮喘的治疗。

第七章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2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定义、发病情况,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2)病因:

肺、支气管病变、胸部运动障碍、肺血管疾病。

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多见。

(3)发病机制和病理

1)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原因

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的原因。

主要为右心室扩大和右心室功能衰竭

3)对其他器官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呼吸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可引起脑病,酸碱失衡,上消化道出血,休克等。

(4)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主要是慢阻肺表现及肺动脉高压征和右心室肥大体征的表现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有或无右心衰竭、心律失常。

3)并发症肺性脑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

(5)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X线检查、心电图、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动脉血气分析血液检查对诊断的价值。

肺阻抗血流图及其微分图检查有参考意义,痰细菌学检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6)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X线检查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与冠心病、风湿病心瓣膜病、原发性心肌病鉴别的要点。

(7)治疗

1)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①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

②通畅呼吸道,祛痰平喘等。

③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④控制心力衰竭,经控制呼吸衰竭的治疗后心力衰竭未能改善或较重应适当选用利尿,正性肌力或血管扩张药,慎用强心剂。

⑤控制心律失常。

⑥防治并发症加强护理和监测。

2)缓解期的治疗

(8)预后

(9)预防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治疗呼吸道疾病

2.基本要求

(1)了解本病是以肺功能不全为基本矛盾的全身病变,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2)理解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制。

(3)掌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和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失代偿期(急性

加重期)的治疗措施。

第八章间质性肺疾病与结节病(1学时)

1.主要内容

(1)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发病机制

(2)分类:

按病因已明与病因未明的分类

(3)诊断

1)胸部影像学检查X线及CT

2)肺功能检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

3)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

4)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是诊断重要手段。

(4)特发性肺纤维化

1)定义

2)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

①慢性型多见,以陷袭性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

②两肺底闻及Velcro音,可有杵状指,晚期紫绀

③胸片中后期表现为两中下肺野弥漫性网状或结节状阴影

④肺功能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量减少。

⑤实验室检查

3)治疗

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

2.基本要求

(1)了解本病的概念和分类

(2)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方法

(3)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

第九章胸膜疾病(2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胸腔积液(1.5学时)

(1)概述简单介绍胸水循环机制。

(2)病因及发病机制

1)常见病因:

有肺疾病、胸膜疾病和肺外疾病等三大类。

2)发病机制:

包括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及胶体渗透压降低,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以及外伤等。

(3)临床表现

1)症状

①积液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

②原发基础疾病症状如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充血性心衰等的相应表现。

2)体征主要是积液体征

(4)辅助检查

1)胸腔穿刺液检查对明确积液性质及病因诊断有重要意义影象学检查

2)X线检查和B超检查

3)胸膜活检

4)其他胸腔镜或开胸活检、支纤镜等

(5)诊断与鉴别诊断

分3个步骤——

1)确立有否积液

2)鉴别是漏出液抑或渗出液

3)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重点讲解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与癌性胸液的鉴别

(6)治疗:

重点讲解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简单讲解脓胸及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第二节气胸(0.5学时)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类型闭合性气胸,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3)临床表现气胸症状轻重与有无肺基础疾病及功能状态,气胸发生的速度,胸膜腔内积气量及其压力大小三个因素有关。

(4)影像学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保守治疗,排气治疗,化学性胸膜固定术,手术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

2.基本要求

(1)了解胸水循环机制及胸水、气胸的鉴别诊断。

(2)理解胸腔积液、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掌握胸腔积液、气胸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

第十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介绍我国近十年来肺癌发病情况,指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2)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明确,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幅射、饮食和营养等均有关。

(3)病理和分类

1)中央型与周围型

2)按细胞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分类:

各类的特征和好发部位。

(4)临床表现

1)强调早期可无症状。

2)重点讲解咳嗽、咯血、胸痛、气急的特点

3)肿瘤局部扩展症状及转移引起的症状。

4)肺外表现:

肥大性骨关节病、内分泌紊乱等。

(5)影像学及其他检查

1)X线检查(包括CT和MRI等)中央型及周围型的表现征象及间接征象

2)痰脱落细胞检查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4)活组织检查

5)其他

(6)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强调早期诊断

①高危人群

②高度疑诊的诊断线索,疑诊为肺癌者需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③TNM分期

2)鉴别诊断

肺癌应与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鉴别

(7)治疗

1)手术治疗

2)化学药物治疗化疗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

3)放射治疗根治性和姑息性放疗。

禁忌证。

4)其他局部治疗方法

5)生物缓解调解剂

6)中医药治疗

(8)预防

(9)预后

2.基本要求

(1)了解肺癌的病因及发病情况。

(2)理解肺癌的病理分类及特点。

(3)掌握肺癌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第十一章呼吸衰竭(2学时)

1.主要内容

(1)概述:

定义、病因与分类

(2)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慢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常见为支气管——肺疾病

2)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发生机制:

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动静脉样分流、弥散障碍、氧耗量增加。

(3)病理生理

1)缺氧对机体影响

2)二氧化碳潴留对机体及酸碱平衡的影响

(4)临床表现

重点讲解呼吸困难、紫绀、精神神经症状、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改变。

(5)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的重要指标的意义和诊断方法。

(6)治疗:

重点讲解

1)建立通畅的气道

2)氧疗:

方法、原则

3)增加通气量、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①合理应用呼吸兴奋剂。

②机械通气

4)控制感染、选择有效抗生素,正确使用。

必要时加用糖皮质激素

5)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6)防治并发症

7)营养支持及监护

(7)预防:

积极防治原发病,慎用镇静剂、利尿剂;避免不适当给氧。

2.基本要求

(1)了解呼吸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2)理解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改变。

(3)掌握定义、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的意义。

 

第二章心力衰竭(3学时)

1.主要内容

(1)定义

(2)病因:

基本病因、诱因。

(3)病理生理

1)代偿机制

2)心力衰竭时各种体液因子的改变

3)舒张功能不全

4)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

(4)临床类型:

按NYHA及AHA标准,根据体力活动的耐受程度及客观检查的评定标准将心功能分为四级。

第一节慢性心力衰竭(2学时)

(1)临床表现

1)左心衰竭:

最常见,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

2)右心衰竭:

主要表现为体循环淤血。

3)全心衰竭:

左、右心衰的表现同时存在,但以右心衰竭表现为主。

(2)实验室检查

(3)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创伤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主要依据病因、病史、症状、体征及客观检查而做出,需明确心力衰竭的类型及心功能分级。

2)鉴别诊断:

主要是心原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的鉴别。

(5)治疗

1)治疗原则与目的

2)治疗方法:

重点讲解病因治疗,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

介绍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相关药物的应用,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舒张性心力衰竭及顽固性心衰的治疗。

第二节急性心力衰竭(1学时)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主要为急性肺水肿的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与体征。

(4)治疗:

坐位,吸氧,吗啡,快速利尿,血管扩张剂,强心甙,氨茶碱等。

2.基本要求

(1)了解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

(2)理解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病理生理特点及心功能分级。

(3)掌握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掌握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第三章心律失常(6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概述(0.5学时)

(1)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2)心律失常的分类:

激动形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

(3)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4)心律失常的诊断:

病史,体检,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食管心电图信号平均技术,临床心电生理检查。

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1学时)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原则。

第三节房性心律失常(1.5学时)

(6)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原则。

第四节房室交界区性心律失常(1学时)

(7)介绍交界性期前收缩、交界性逸搏与心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的心图特点

(8)重点讲解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折返机制、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方法。

(9)介绍预激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临床表现,重点讲解其心电图表现与治疗方法。

第五节室性心律失常(1学时)

(10)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治疗方法。

(11)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的临床表现与心电图特点。

第六节心脏传导阻滞(1学时)

(12)定义与分度

(13)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及治疗方法。

(14)室内传导阻滞的定义、常见病因、心电图特点及治疗。

2、基本要求:

(1)了解心律失常的分类与诊断方法。

(2)理解心律失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掌握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特点及治疗原则。

第四章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2学时)

1.主要内容

(1)定义:

心脏性猝死,心脏骤停,无脉搏性电活动。

(2)病因:

最常见的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

(3)病理生理:

心室颤动,心动过缓,心搏停顿,无脉搏性电活动。

(4)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伴大动脉搏动消失。

(5)心脏骤停的处理:

1)畅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2)除颤和复律

3)药物治疗

(6)心脏复苏后的监护

1)防治及缺氧和脑水肿

2)防治急性肾衰

(7)心脏聚停的预后与预防

2.基本要求

(1)了解心脏性猝死病因、病理生理、预后及预防

(2)理解不同发病机制的心脏骤停的处理步骤、心脏复苏后的监护。

(3)掌握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急救处理。

第五章原发性高血压(2学时)

1.主要内容:

(1)定义

(2)高血压诊断标准

(3)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不明,可能与肥胖、高盐膳食、饮酒、遗传及职业有关。

发病机制不明,主要是大脑皮质功能失调,体液、内分泌、肾等参与发病。

(4)病理:

靶器官的病理改变。

(5)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一般表现:

缓进型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2)并发症:

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

(6)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血脂、血糖、肾功能、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描记术、动态血压监测及眼底检查。

(7)临床类型

1)急性型恶性高血压

2)高血压危重症: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

3)老年人高血压

(8)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2)分类分级

3)鉴别诊断:

主要与肾性高血压的鉴别。

(9)治疗

1)非药物治疗:

控制体重,低盐饮食,避免过度紧张,体育锻炼,禁烟忌酒。

2)降压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用药原则、药物的联合应用、降压目标。

3)高血压急症的治疗:

快速降压,降低颅内压,制止抽搐。

2.基本要求:

(1)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病理及实验室检查。

(2)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危险度分层、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要点。

(3)掌握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临床类型、药物治疗。

第六章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学时)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1学时)

(1)概述:

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其它常见的动脉硬化。

(2)病因和发病情况:

病因尚未明了。

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或危险因素。

(3)发病机制:

脂肪浸润学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克隆学说和其它因素。

(4)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脂质条纹病变,纤维斑块病变,复合病变。

(5)分期和分类

(6)临床表现:

主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7)实验室检查:

血脂,X线,DSA,ECG,放射性核素,超声心动描记术等检查。

血管内超声和血管镜检查。

(8)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9)防治:

一般防治措施,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学时)

(1)概述:

定义和临床分型

(2)心绞痛

1)定义

2)发病机制:

冠脉阻塞、冠脉痉挛及其它非冠脉疾病所致的冠脉血流量减少或(和)心肌需氧量的增加引起心肌缺血。

3)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冠状动脉病变,心脏病变。

4)病床表现:

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特点。

5)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

放射性核素检查与冠脉造影的价值。

6)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心绞痛的分型,严重度分级。

7)防治:

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冠脉痉挛者宜选钙离子拮抗剂。

缓解期的治疗。

(3)心肌梗死

1)定义

2)病因和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是冠脉粥样硬化,在此基础上发生严重而持久的心肌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3)病理与病理生理:

不同冠脉病变引起不同部位和不同程度的心肌梗死,从坏死到疤痕形成。

病理生理上主要表现为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改变。

泵功能分级。

4)临床表现:

梗死前心绞痛先兆,主要症状和体征。

5)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心电图的特征性的动态变化可定性与定位。

血清心肌酶增高尤以CPK—MB最具特征性。

血清肌钙蛋白的价值。

6)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肯定的心电图的特征性演变、血清心肌酶、血清肌钙蛋白,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与心绞痛的鉴别诊断。

7)并发症:

8)治疗:

保护和维持心功能,抢救濒死的心肌,防止梗死区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

措施包括一般治疗和监护,解除疼痛,心肌再灌注,纠正心律失常,控制心力衰竭,抗休克及其它治疗。

2.基本要求:

(1)了解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与临床分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2)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

(3)掌握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防治方法。

第七章心脏瓣膜病(3学时)

1.主要内容:

概述:

定义,病因,患病率。

第一节二尖瓣疾病(1.5学时)

(1)病因和病理:

二尖瓣狭窄几乎均是风湿性。

慢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为风湿引起。

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病理特点。

(2)病理生理:

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血流动力学对左房(左室)、肺循环和右心室的影响。

(3)临床表现:

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尤其心脏听诊的特点。

(4)辅助检查:

胸部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所见,心导管术的价值。

(5)诊断和鉴别断:

主要根据症状、体征和辅肋检查,确诊有赖于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狭窄应与引起心尖区舒张期杂音的其它疾病鉴别。

二尖瓣关闭不全应与引起心尖区收缩期杂音的其它疾病鉴别。

(6)并发症:

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并发症。

(7)治疗:

二尖瓣狭窄的药物治疗、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成术和手术治疗。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内科治疗、外科治疗。

第二节主动脉瓣疾病(1学时)

(1)病因和病理:

主动脉瓣狭窄的病因有风湿性、先天性、退行性老年钙化性病变,慢性主支脉瓣关闭不全多为风湿性。

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病理改变。

(2)病理生理:

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左心室及外周血管的影响。

(3)临床表现:

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尤其心脏听诊特点。

(4)辅助检查:

胸部X线、心电图及超声心动描记术所见,心导管检查。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尚可做核素心室造影、磁共振显像等。

(5)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主要症状、体征及X线检查可做出诊断,超声心动描记术有助于确诊。

主动脉瓣狭窄的杂音胸骨左下缘或心尖区传导时应与二尖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和室间隔缺损的收缩期杂音鉴别,还应与其它左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相鉴别。

(6)并发症:

主动脉瓣狭窄与关闭不全的并发症。

(7)治疗:

主动脉瓣狭窄的内科治疗、外科治疗和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

急、慢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内科治疗、外科手术治疗。

第四节多瓣膜病(0.5学时)

简略介绍多瓣膜病的定义、常见多瓣膜病。

2.基本要求:

(1)了解常见心脏瓣膜病的病因和病理解剖

(2)理解常见心脏瓣膜病的鉴别诊断和并发症。

(3)掌握常见心脏瓣膜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1学时)

1.主要内容: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定义

第一节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1)病因:

急性、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2)发病机制: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几种发病因素。

(3)病理:

感染、赘生物、栓塞、免疫系统激活引起的病理改变。

(4)临床表现:

症状包括发热、毒素症状,体征包括心脏杂音、周围体征、脾大和贫血。

(5)并发症:

(6)辅助检查:

血培养与超声心动描记术的诊断价值。

(7)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主要症状与体征,结合血培养阳性,可确诊本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应注意与风湿活动相鉴别。

(8)治疗:

抗生素的治疗原则,外科治疗的适应证。

2.基本要求:

(1)了解其病理、并发症

(2)理解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

(3)掌握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