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7848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 必修1实验.docx

高中生物必修15单元必修1实验

第五单元 必修1实验

学业考纲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Ⅰ

1.小张要检验自己磨的豆浆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选用的检测试剂是(  )

A.双缩脲试剂B.斐林试剂

C.碘液D.苏丹Ⅲ染液

解析:

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答案:

A

2.(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下表为小魏用吡罗红甲基绿对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原因分析

A

红色弥散区

DNA散布于整个细胞

B

绿色弥散区

RNA散布于整个细胞

C

红色圆斑

RNA存在于细胞核

D

绿色圆斑

DNA存在于细胞核

解析:

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答案:

D

3.(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观察黑藻叶片的叶绿体时,应该(  )

A.用健那绿染色,以便于观察

B.直接使用高倍镜,方便仔细观察

C.保持装片有蒸馏水,避免叶片干燥

D.保持装片有生理盐水,避免细胞涨破

解析:

观察叶绿体不用染色,健那绿是对线粒体进行染色的染色剂。

使用显微镜应先用低倍镜找到物像。

观察动物细胞时才用生理盐水。

答案:

C

4.小陈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进行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发现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在清水中又可以复原,说明(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细胞壁具有典型的选择透过性

C.细胞壁与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一致

D.细胞壁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不一样

解析:

实验中细胞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只有当细胞壁和细胞膜对蔗糖透过性存在显著差异时,才能导致原生质体浸润在蔗糖溶液中,使细胞液与周围溶液之间形成浓度差,进而引起细胞失水,产生质壁分离现象。

答案:

C

5.(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选择的材料最好是(  )

A.洋葱根尖B.荔枝果皮

C.菠菜叶表皮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解析: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

答案:

D

6.在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比较试验中,把肝脏制成研磨液的目的是(  )

A.有利于增大过氧化氢酶与H2O2的接触面积

B.保护过氧化氢酶

C.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A

二、单项选择题Ⅱ

7.(2014年深圳学业水平模拟)关于高倍镜观察线粒体的实验试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

B.健那绿具有专一性

C.健那绿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健那绿无法通过生物膜

解析:

健那绿是专一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一种活体染色剂。

健那绿可以通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答案:

D

8.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制片流程是(  )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染色→漂洗→解离→制片

D.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解析:

装片的制作流程为: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答案:

D

9.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

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

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

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

解析:

赤道板只是一个假想平面;核膜在前期已消失。

答案:

C

10.(2014年广州学业水平模拟)一颗重0.2kg的柳树栽培于土壤中,三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这些增加的物质主要的来源是(  )

A.大气中的CO2

B.土壤中的水分

C.大气中的O2

D.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解析:

植物从空气中获得CO2通过光合作用制成有机物。

答案:

A

三、多项选择题

11.(2013年6月广东学业水平测试)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

以下装置中,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升高的是(  )

解析:

在渗透系统中,水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的一边向高浓度的一边渗透,凡漏斗管内液体的浓度高于烧杯内液体浓度的装置液面均升高。

答案:

AB

12.某同学在做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

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

A.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

B.乙醇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

C.乙醇加入量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

D.未加碳酸钙粉末,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

解析:

提取绿叶中色素时,收集到的提取液呈淡绿色,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一是选取的叶片含色素少;二是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三是提取液太多,使色素提取液浓度降低;四是未加碳酸钙,造成研磨过程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

答案:

ABD

13.如图表示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①加入研钵内的物质有无水乙醇、SiO2、CaCO3

B.将糨糊状研磨液倒入②中,漏斗基部应放一块单层尼龙布

C.③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

D.④层析结果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b,扩散最快的是叶黄素

解析:

色素提取时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溶解色素,加入SiO2的目的是使细胞中的色素更容易释放出来,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色素遭到破坏,在过滤时漏斗的基部应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层析的结果是叶绿素a的色素带最宽,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

答案:

ABC

14.如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加快

B.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降低

C.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会加快

D.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不改变

解析:

在最适温度下反应速率最快,无论是升温,还是降温,反应速率将减慢;反应物浓度达到饱和度,增加酶量,反应速率加快。

答案:

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