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7823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

五下语文第五单元教案

课题

18将相和

批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

  3.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

  

教学

重点

1、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

主要是在反复朗读课文、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分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

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典名著。

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

(《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

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

(生读)

  2.破题、解题。

题目中“将”指谁?

“相”又是指谁?

“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

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

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

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

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

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

(一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

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

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②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

“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

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③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

(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④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

“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

  ⑤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内容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

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

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2)提问:

  ①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②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

(赵国赢占了上风。

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

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③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

(答案可以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说有罪。

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

也可以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

  (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

(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

(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

  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

  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

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

全文围绕“和”字来写。

  3.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板书设计

  

18 将相和

       将          相

     完璧归赵       勇敢机智

     百战百胜       渑池相会 不畏强暴

           居功自傲(不和)

     负荆请罪

     勇于改过  (和)  顾全大局

         (以国家利益为重)

教学反思

 

课题

19草船借箭

批注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教学重点

1.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

  2.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课前准备

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1、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

  2.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大语文”教学观提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教《草船借箭》这课,教师不读《三国演义》,特别是第42回至第46回,就很难把课文讲清。

而如果教师不仅自己读,还组织学生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收到意思不到的效果。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揭题激趣。

  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内容改写而成的,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

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

(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

渚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

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要()三天赶造()。

()向()借船,然后用草船向()借到了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

  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1.轻声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课文第2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①接受任务

   ②作好准备

   ③草船借箭

   ④按时交箭

  五、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完成作业本上第1、2、3题。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一、二、四段,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新词。

  2.给多音字“都”、“更”、“了”、“只”组词。

  二、学习课文一、二段。

  1.读一、二段。

  思考:

赤壁之战时,周瑜的3万军士战胜了曹操的80万大军,周瑜用的那么多箭是从哪儿来的?

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

  2.出示思考题预习。

  

(1)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之后交10万枝箭?

  

(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请他帮忙?

  3.讨论交流。

  4.再读课文一、二段。

  思考:

(1)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

  

(2)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后交10万枝箭?

  (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5.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6.反馈交流。

  ①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

  齐读“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理解“妒忌”。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课文哪些地方证明周瑜要陷害他?

  (读书上有关句子,并讲出理由)

  (周瑜要诸葛亮3天造10万枝箭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是周瑜假公济私,图谋置诸葛亮于死地。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当周瑜听说诸葛亮3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在当时,3天肯定造不出10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

  找出书中明确说明周瑜要陷害诸葛亮的话。

  (周瑜对鲁肃说的:

“这是他自己说的……回来报告我。

”)

  ②书上哪些地方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时说的几句话(“不过……就完了”)。

  朗读练习。

(齐读)

  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3天造好10万枝箭呢?

  (诸葛亮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理解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③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把书上有关句子读出来。

  (“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7.朗读练习。

  小结:

  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挺有才干,顾全大局;鲁肃真诚厚道,言而有信;而周瑜却挺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

  8.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二段中的对话部分。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3天前,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心里很高兴。

3天后,周瑜带了500名将士来到江边干什么?

(是抓诸葛亮的)

  结果周瑜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齐读第四段。

最后周瑜怎样?

  (钦佩诸葛亮)书上从哪儿看出?

(长叹不如)

  长叹什么?

(叹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师范读周瑜长叹说的话,学生自由学读,齐读。

  四、巩固练习。

  作业本上第5题

(1)、

(2)、(3)。

  第6题

(1)、

(2)。

        第三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要点

  学匀第三段,总结全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第三段学习。

  1.草船借箭的起因是(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构机妙算使周瑜改变的。

  什么叫“神机妙算”?

  2.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里?

  学了课文的第三段,我们就会知道。

  二、学习第三段

  1.一生读第三段。

  其它同学一边听,—边找:

哪些事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2.找出来划好后,分小小组讨论,

  3.哪里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天时?

(第三天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齐读。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地利?

(顺风顺水撤得快)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人心?

(知道曹操的脾气,多疑多虑)读有关句子

  从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道曹操不会出兵?

(读有关句子)齐读曹操下令说的一段话。

进一步理解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多虑,不敢出兵。

  小结:

  由于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所以向曹操借到了10万枝箭;

  4.诸葛亮是怎样向曹操借箭的?

  

(1)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写诸葛亮指挥船上军士的词语。

  (“吩咐”“下令”“又叫”“又下令”“吩咐”)

  

(2)分五步说说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经过。

  (向北靠近曹军→船头朝西船尾东→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继续受箭→顺风顺水驶回。

  先讨论交流,再请学生讲,让全体学生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内容,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江上雾很大,为什么曹操的军士能那么准地射中诸葛亮的草把子呢?

  (因为诸葛亮的30个军士在四更时分擂鼓呐喊,曹军不习水战,不敢出来。

于是多疑的曹操在大雾之中只好下令朝擂鼓呐喊声处放箭,这时箭像雨点一样射过去,草把子上很快就插满了箭。

  从这里,说明了什么?

(诸葛亮安排得很巧妙)

  (4)船头第一次朝西,第二次朝东。

不这样可以吗?

为什么?

  (学生用手操作讨论,后交流)

  (5)完成作业本上的第4题,

  (6J大雾还没散完,诸葛亮就带船队走了,临走之前还怎么说?

,(“谢谢曹丞相的箭”)

  指导读这一句。

是真谢吗?

  (7)曹操听后,会怎么样?

为什么不追?

(因为诸葛亮的船队顺风顺水走远了。

  三、练习作业。

  1.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他神吗?

(神)

  诸葛亮是神吗?

(不是神,是人)

  他的神机妙算是从哪儿来的?

(从书中学来的)(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2.诸葛亮不是()是()。

他的神机妙算并不是()而是()。

  四、再次理解课题,总结谈话,

  1.体会神机妙算,能用“神机妙算”说一句话,然后朗读全文。

  课题为什么叫“草船借箭”?

  (“借”字概括了事情的经过,又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课文从周瑜妒忌诸葛亮的起因,到周瑜自叹不如的结果这一强烈的对比中,衬托了诸葛亮惊人的胆量,闻人的智慧。

本文写了一场智斗,全文按故事发展的顺序,

  紧紧围绕“神机妙算”来写的。

在事件层层发展,人物性格对比中,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朗读全文。

  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的(3)、(4),(5)、(6)。

   

板书设计

     

19 草船借箭

    

 识天文    识  周瑜  妒忌

      诸葛亮 知  曹操  多疑

   

 晓地理    信  鲁肃  忠厚

教学反思

 

课题

20景阳冈

批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3.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虎的部分。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难点

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和所表现出来的豪放倔强、机智勇敢的性格。

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 课前布置学生读《水浒传》,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人物,重点阅读第二十三回,了解武松打虎前后的一些事情。

这样做,一是能激发起学课文的兴趣,而是更便于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理念

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文言词语是文章的难点,体会“喝酒”、“打虎”两件事如何详细叙述的也是难点。

  采用教学时先从理清故事的内容入手,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弄清楚,借助文言注释、字典解决重难点。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抵御、推辞。

侮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

  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天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根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

景阳冈)

  提问:

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1.提出自学要求:

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按照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1的填空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1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

  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

  

(1)、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学生理解:

‘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

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

  在学生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2)、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学生理解:

“就势”是什么意思?

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

  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

  六、布置作业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第二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内容:

  说说课文各段大意;分清事情前后果;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二、指名说说每段的大意

  三、练习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1.挂出写有“思考·练习2”的小黑板。

   2.同座互相讨论题目中列出的事情的前因后果。

   3.全班讨论交流。

  

(1)“店家只给武松筛三碗酒”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三碗不过冈”。

  

(2)武松不听劝告上景阳冈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这条景阳冈少也走过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不相信有大虫。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不怕老虎。

( 结果:

打死了猛虎。

  (3)、武松提不动那只被他打死的老虎、的原因和结果。

  (原因:

原来武松使尽了力气,手脚都酥软了。

“——打虎时用尽了力气。

(结果:

“先下冈去,明早再来理会。

”)

  四、指导有感情朗读

  1.挂出绘有武松打虎情景的挂图,说说这一部分该怎样读。

(要读出老虎的凶猛和垂死挣扎,读出武松的勇敢、机智、沉着,节奏稍快些,反映当时的紧张气氛。

  2.学生自己练习。

  3.鼓励学生当众朗读,对读得好的进行表扬。

  五、布置作业

  预习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板书设计

 一、进店(详)喝酒谈虎——神态

    二、上冈(略)心理活动

           老虎 扑 掀 剪 性格

    三、过冈(详)武松 闪 闪 闪 豪放

              劈 跳 掀 无畏

             按 踢 打

    四、下冈(略)

课题

21猴王出世

批注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3.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学生准备:

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课上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设计理念

通过小组讨论,教师相机点拨,结合朗读课文理解问题。

从介绍我国古典名著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有重点的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文章的前因后果。

教学流程

 一课时(总第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人物?

(孙悟空)

  2.你知道孙悟空打哪来?

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

今天我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扫清文字障碍

  1.默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可引导学生通过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查字典解决。

  2.交流自学情况,逐段汇报难懂的字词和和句子,教师引导学生大概了解句子的意思。

  例如: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使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