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成果.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770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成果.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QC小组活动成果.docx

QC小组活动成果

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

 

Q

C

 

无锡市亨利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二.QC小组成员及活动计划

三.选题理由

四.现状调查

五.目标和可行性认证

六.分析原因

七.制定改进方法

八.现场实施

九.效果调查

十.体会和打算

 

一.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

无锡市滨湖区卫生局工程名称:

防保大楼工程

设计单位:

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

无锡市亨利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面积:

29500㎡结构类型:

砼框架层数:

12层地下一层

开工日期:

2006年5月1日竣工日期:

2007年2月1日土建完成,现在装潢工程施工中

二.QC小组成员与活动计划:

1.小组简介:

小组名称:

无锡市亨利富公司防保大楼工程QC活动小组、成立时间:

2006年6月1日、注册号:

GSQC006-06-05小组类型:

现场型

2.QC小组成员表

序号

姓名

组内职务

职务

职称

备注

1

尤新亚

组长

项目经理

助工

2

张中明

副组长

技术员

4

邓三度

副组长

施工员

5

张建虎

组员

技工

6

荣光许

组员

技工

7

刘世扣

组员

技工

8

9

10

 

3.小组活动计划:

采取定期或不定期二种活动方式,每月10日、20日、30日上午9:

00时定期召开QC小组活动,讨论有关质量问题。

不定期方式为遇工程疑难问题和需及时处理的问题,由组长或副组长随时召开QC小组活动会议。

三、选择课题与理由:

1。

选择课题:

根据公司质监部、安监部的意见,平时工程施工时由于对脚手架的连墙杆件设置不重视、不规范。

引起的外墙脚手洞质量、安全隐患较多,指定这次QC小组活动对本工程外墙脚手架的连墙杆件的连接方式及工艺进行改进,以达到增加外墙脚手架的稳定性、安全性,解决有连墙杆件施工工艺不当引起的工程质量通病。

本工程选择以改进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为这次QC小组攻关课题。

2。

选题理由:

 

 

制图:

尤新亚日期:

2006年6月3日

四、现状调查:

有QC活动小组组长尤新亚组建调查小组并带队(尤新亚、张中明,邓三度三人),于2006年6月3日-5日对本公司在建的高层建筑工程(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奥林花苑B区3#,4#工程进行现状调查。

调查小组对在建的调查对象的外架搭设(特别对连墙杆件的工法)小组成员各自分别逐层进行了细致观察,现场分析当前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书面记录。

然后回工地办公室有组长收集现场调查记录,组织会议讨论设置工艺不足之处。

调查结果:

1.当前各工程采用的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以下图较普遍。

外架横杆

外架立杆

外架连墙杆件与预埋固定钢管连接紧固扣件

 

 

框架边梁

框架边柱或剪力墙

制图:

尤新亚日期:

2006年6月5日(图一)

2.当前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的不足之处:

a)该工艺预埋固定一般设在墙体部位,导致留设墙洞较大,不宜堵塞,易产生外墙渗漏隐患。

b)在外粉刷前堵墙洞需另设拉结点,割除固定钢管,较为费工,如疏忽没割除固定钢管将钢管砌入墙中,按施工程序既拖拉工期又增加渗漏隐患,且浪费钢管

c)在按规定间距预埋固定钢管及设置连墙杆时间距难控制,受截面边长较宽的异型柱、剪力墙限制,如预埋间距恰在异型柱、剪力墙部位需留洞,较难操作且费工,如不按规定间距埋设固定钢管又对外架稳定有影响。

d)预埋固定钢管不能回收,降低工程经济效益。

五、QC小组活动目标及可行性论证:

1.活动目标:

a)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简化操作引成新的工法。

b)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防治外架墙洞渗漏隐患。

c)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使外架连墙杆周转化。

d)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2.可行性论证:

a)这次QC小组活动有公司领导支持和小组成员努力,定能达到预定目标。

b)工程现场条件适合QC小组开展活动。

c)工地现有资源条件能满足QC小组开展活动需要。

六、通过使用头脑风暴法和系统图分析原因、提出选定改进方案:

1.分析原因:

召开小组成员会议,使用头脑风暴法各小组成员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当前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其总结原因及提出改进工艺的意见(绘制系统图表示):

 

原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不足处原因分析系统图

制图:

尤新亚日期:

2006年6月15日(图二)

2.提出选定改进方案:

a)甲方案:

组员张中明提出方案;为做到无外墙脚手洞,将外架连墙点有原在框架边梁上部改为在边梁侧面,预埋固定钢管扣件连接改为螺栓连接,边梁中横向按要求预留Φ16穿孔(见后图),作成装卸式侧面连接,做到无脚手洞,连接杆件装卸周转化效果。

b)乙方案:

组员邓三度提出方案;在当前使用的外墙脚手架连墙杆

设置工艺上稍做改进,将原预埋固定钢管处改为预埋Φ14钢筋与外架连接钢管焊接,能做到节约材料,在外墙粉刷前提前在门窗洞口处增设外架连结杆,替代原连结杆并将原连结杆割除。

c)方案优缺点对比:

甲乙方案优缺点对比表

甲方案

乙方案

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

1.不产生较大墙洞,预留Φ16小孔易堵塞,能防治渗漏隐患。

2.不影响砌外墙、内外粉刷作业。

3.易拆装能形成周转化、工具化。

4能节约预埋钢管材料,降低成本。

5.与外架连接杆件布置间距均匀,使外架安全性高。

优点多

1.制作杆件时稍费工。

2.要在施工前准备制作杆件,螺栓。

 

缺点少

1.工人已形成习惯,安装操作熟练。

2.准备材料及设置便利。

 

优点少

1.外墙易产生渗漏隐患.

2.与外架连杆间距布置受限制。

3.在外粉前堵塞墙洞时须拆除连杆,影响外架安全性。

4.二次装拆费工。

5.与甲方案比多用固定钢管。

6.不能形成周转化。

缺点多

制表:

尤新亚日期:

2006年6月20日(表一)

d)选定方案:

经上甲乙方案优缺点对比表比较,甲方案各方面优点较多,实际施工也不困难,现选定甲方案实施方案。

3.改进方案的实施要点:

根据(图二)原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不足处原因分析系统图分析,应在以下方面为改进工艺要点,制定实施对策:

1.必须改变外架连墙杆设置的连接位置。

2.必须改变外架连墙杆件制作方法。

3.必须改变外架连墙杆与墙体连接方法。

七、制定对策表:

对策措施表

序号

改进工艺要点

工艺对策措施

实施

责任人

完成时间

1.

改变外架连墙杆设置的连接位置

1.将外架连墙点有原在框架边梁上部改为在边梁侧面。

框架边梁中横向按连墙杆间距要求预留Φ16穿孔(见后图三),

 

尤新亚

06.-06-5

--07-02

过程

监督

2

改变外架连墙杆件制作方法

1.制作400长Φ48钢管连墙杆,一端焊上300长Φ14螺栓穿入孔内连接。

后有50*50*5钢板垫圈双螺母拧紧。

(见后图四)

 

邓三度

06.-06-5

--06-06-30

前期准备材料采购,杆件

制作

3.

改变外架连墙杆与墙体连接方法

1将制作好的Φ48钢管连墙杆按改进方法与外架立杆连接,一端300长Φ14螺栓穿入边梁预留孔内连接。

后有50*50*5钢板垫圈双螺母拧紧。

(见后图三)

 

张中明

06.-06-5

--07-02

过程

技术

指导

制表:

尤新亚日期:

2006年6月21日(表二)

 

八、现场实施:

实施一、细化方案,按要求设置预留孔

1.绘制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图:

(细化、明确外架连墙接点技术要求)

注:

现场连接点施工按图示要求实施,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间距设置尺寸按脚手架方案布置。

外架立杆

外架横杆

预埋Φ18塑料管

200-300

脚手立杆与连墙杆钢管双扣件连接

Φ14丝杆、双螺帽、

50*50*5垫圈>200

Φ14丝杆与Φ48连结钢管焊接

框架边梁

框架异型边柱或剪力墙

 

制图:

尤新亚日期:

2006年6月21日(图三)

2.设置预留孔:

有尤新亚负责组织实施,按图示要求设置预留孔,有木工按图示尺寸及连墙杆间距要求(按脚手架方案连墙杆间距二步三立杆布孔)在梁侧模板上打Φ20孔,插入Φ18塑料管。

经现场观察该工艺操作简单易行,设置预留孔间距限制性小,能满足方案要求。

实施二、验算、绘制连墙杆详图、制作连墙杆

1..绘制连墙杆件制作图:

(提前准备、采购、制作)

Φ48钢管Φ14螺杆与钢管焊接

 

400300

注:

钢管与螺杆焊接,焊缝长度双面螺杆的6D,焊缝高度5mm

制图:

尤新亚日期:

2006年6月21日(图四)

2.连墙杆内力验算:

(依据JGJ130-2001)

A.相关数据:

每件脚手架连墙杆覆盖范围迎风面积Aw=4.5*3.6=16.2㎡

风荷载标准值=0.45KN/㎡

每件连墙杆承担的风荷载Nlw=1.4*16.2*0.45KN/㎡=10.2KN

每件连墙杆约束变形轴向力N。

=规范规定双排架取5KN

每件连墙杆轴向力设计值Nl=Nlω+N。

=10.2+5=15.2KN

B.验算连墙杆内力:

a)钢管验算:

使用材料=Φ48钢管钢管截面积=489㎜2钢管重量3.84㎏/M

λ=50/1.58=32查表得Ф=0.91使用压杆公式=N/AФ≤ƒ

ƒ=钢材强度设计值=225N/㎜2

Nl15200N/0.91*489㎜2=34N/㎜2≤225N/㎜2

结论:

使用Φ48钢管做连墙杆满足要求

b)螺栓验算:

使用材料=Φ14螺栓Φ14螺栓截面积=154㎜2

使用拉杆公式=A.ƒ≥Nl

154*225=34650N/㎜2≥15200N

结论:

使用Φ14螺栓做连墙杆满足要求

3..制作连墙杆:

有小组成员邓三度负责组织实施,采购采集、采购材料,安排相关工种按(图四)要求制作制作连墙杆,现场观察制作连墙杆工艺简单,

能满足方案要求。

实施三.

1.对架子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a)有组长尤新亚在工程开工后20天内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把QC小组活动课题及工作目标进行交底,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对照课题目标值认真操作,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

b)有张中明负责按QC小组目标要求,对架子工班长和主要操作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现场安装连墙杆:

有张中明负责组织实施,进行技术指导,架子工班按方案要求现场安装操作,经现场观察检测,安装连墙杆操作工艺简单,外架离墙间距调节方便,外架稳定性好,装卸方便能满足周转化要求,达到方案预计要求。

九、效果调查:

QC活动小组成员在工程施工后期,对这次QC活动进行了效果检查,

活动目标达到预期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a)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简化操作形成了新的工法(见图三)。

b)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防治外架墙洞渗漏隐患,经小组成员在雨天全数对连墙杆处检查,没有出现雨水渗漏处,防治施工质量通病。

c)通过小组活动改进外墙脚手架连墙杆件设置工艺,使外架连墙杆能够实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