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575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docx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草稿01

依托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技术信息素养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秦党民。

来自咸阳市渭城区文林路小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活动。

计算机技术、音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信息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心理科学与信息科学的融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个强大动力。

面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学校必须在教育部《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启动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感召下做出积极的回应,重点解决“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一制约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

教育形式的发展逼迫我们教师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具有操作和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具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能力。

这既是提高教师运用新技能的要求,也是其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老师的角色将不再以信息的传播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为主,其主要职责应从“教”学生,转变为“导”学生。

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做教育的研究者;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

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活动的改变,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我们平时教学之中,首要任务是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下面就结合我们学校以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研究为依托促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谈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学校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沿革

今天我作为一名参加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学校代表在这里交流发言,着实很惭愧,也很惶恐,因为在信息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课题研究的道路上我校属于新手上路,经验谈不上,只能说一说在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方面的感想,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我们学校的建校史,迄今为止,我们咸阳渭城区文林路小学建校的历史只有24年,还很年轻,没有多少办学经验,也谈不上什么业绩。

学校的前身是中铁二十局子弟学校,学校创建于1990年。

隶属中铁二十局机关管理,学生全部为二十局咸阳片的职工子女。

建校初期,全校教职工十余名,学生一百多人,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教师大部分是二十局集团公司职工的家属,从各地学校调来。

学校各项工作都是在学习和探索中进行。

随着职工家属和子女户口的迁入,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到1998年学校学生人数达到700多人,学校教职工人数达到40多人。

这期间学校招收来了一批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对他们的培养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当时我们的冯校长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年轻的教师,使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这八年是内部强化教职工队伍的八年。

从师资力量到生源都逐年扩大,正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钻研业务的好时机。

学校内部也开始尝试进行了一些校内小课题的研究工作,如快乐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

特别是当时的电脑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新鲜东西,但二十局机关给我们学校援助了两台旧电脑,让我们开始尝试使用DOS操作系统电脑办公,1996年暑假学校装备了50台的计算机教室,WIN95的操作系统,科利华的辅助教学软件,苏亚星的广播教学系统,在当时的咸阳市可是屈指可数的,孩子们上上了电脑课,老师们对计算机也充满了好奇,都积极的学习打字,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各种功能,学校师生对信息化有了很肤浅的一点认识。

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中铁二十局进行企业改制,主辅分离,将学校从企业分离出去,学校变为“企有民办”学校,学校办学经费和教职工工资都由学校自负盈亏。

学生从以前只交课本费一下提高到每学期要交600多元的学费,这一举措使得学校的很多教师军心动摇,课题工作也就此搁浅。

2002年二十局又提出解散学校,一番波折,因40多名教师大多是女教师,分流安置不好落实,学校又继续保留。

紧接着2003年学校又和医院、幼儿园一起由二十局以固定资产入股形式转让给同景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这一民营企业,2004年暑期,同景公司先是解散幼儿园,将十几名幼儿教师安置到我们学校。

2004年底又召开董事会通过决议要在2005年暑假解散学校,而2005年春季一开学国务院4号文件传达,国有企业子弟学校开始移交当地政府,这样我们学校又回到二十局开始了移交之路。

2000年至2004年的几年间,教职工队伍不稳定,因为随时面临学校解散,一批45岁以上老教师在二十局内退,一批有关系的教师调走,学生也四处找学校转学。

可以说这时的二十局学校举步维艰。

到2006底,学校正式移交地方政府,隶属咸阳渭城区教育局管辖,在经历了七、八年的折腾后,二十局子校终于迎来了自己稳定发展的日子。

二、抓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从2007年开始,二十局子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了快车道,在校学生逐年增加,师资力量也逐年壮大,学校的教研工作也紧锣密鼓的开展起来,学校多渠道送教师学习、进修,请专家进校园开展各种讲座,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素养、理论水平。

校内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几年中,我们和城区许多优秀学校结对开展各类教研活动:

如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的备课、说课、讲课和听评课活动;优秀班主任经验座谈会,请省级、市级教学能手来我校上示范课等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鼓励教师撰写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2007年-2010年共有40多篇论文和课件在各级教学评赛中获奖。

面对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师对现代教育资源的应用技能成为了我们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务。

在2010年下半年,我校申报了渭城区区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形成与发展研究》,这一课题是我校第一个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课题,本项课题的研究工作由校长亲自负责、教导处、各教研组长、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制定研究方案以及研究方法。

大家在工作中边学习、边讨论、边研究、边总结,把每一次的过程资料尽可能做到细致、完善,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兄弟学校和有关专家,参与研究的每一位老师是兴奋的,激动的,虽然累,很多时候要加班加点,但对于建校20年的二十局子校来说,他可以说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这个新生命的降临让我们等待的时间太长了。

此课题历时两年,在课题组同仁的齐心协力下顺利结题,并荣获渭城区优秀课题。

在这一课题的实验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摸着石头过河,通过网络资源寻求帮助,探索方法,不但课题组成员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也带动身边的同事积极参与到利用网络等资源获取教育教学资源信息的学习之中,提高了老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现代教育资源的应用能力。

三、完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硬件建设,为教科研搭建平台

走到2011年秋季的二十局子校,已有教职工60名,学生1100余名。

这时的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有市、区级教学能手、先进个人多名。

学校先后被中铁建总公司和咸阳市命名为“示范学校”、“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应用示范学校、平安学校、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学校的硬件设备也逐年配套完善。

学校在2005年建起了卫星接收下载资源系统(天网)的基础上,实现了计算机资源通过电视播放的班班通,2008年网络、计算机、投影、银幕实现了班班通,2011电子白板装进了每个班级。

目前,学校接入40M的宽带网,接入101网校,成立了电教中心,建有学校办公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对教师的教学业务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网络化管理,为教师提供各种操作简便实用的各种优质教育资源。

这些资源的运用向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每个阶段我们请技术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专题培训、逐人辅导。

为远程信息技术的运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有利条件,全体教师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队伍年轻上进、可塑性强。

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和校内骨干教师引领式的培训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基本的培训也让老师们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了初步的掌握,在这样一个内外时机都成熟的条件下,2010年在省市两级电教馆的关心帮助下,我校申报承担了由中央电教馆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安排的国家级的研究课题《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三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研究》。

对我校来说,承担这样级别的课题研究,压力很大,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基础太薄弱,一没经验,二没能力,申请实验研究这一课题它对我们来说既是压力,但更是一种动力!

四、依托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

依托专家引领帮扶,发挥同伴互助效应,课题研究工作全面展开。

2011年底,由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项目领导小组组织全国各课题参与学校在大连举行了开题仪式。

(会议图片)大会上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就课题的选取进行了悉心的辅导,对各课题组的课题进行了审定,安排了专家组。

我们学校此次课题研究由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家组全程跟踪辅导研究。

这对我们课题研究薄弱学校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福音,给我们增添了满满地信心。

在开题会议之后,我校课题负责人(分管教学校长)及时召开相关会议,传达会议精神,消除老师对课题研究的困惑和疑虑。

紧接着调整课题组人员,我们选取的研究成员年龄都比较年轻,大都在三十至四十岁左右,既有工作热情,又有工作经验,能够脚踏实地实施课题的研究。

在主管教学的校长组织领导下,课题工作开始有序有效的开展起来。

请专家组的老师帮助修订和确立课题,使之范围更小、更易操作帮助我们确定了更详尽具体的研究实施方案。

在进行多次的讨论并和辅导我校的赵健博士交流后,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确定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三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研究》这个课题。

这一课题的确立实现了我们学校大型教研课题零的突破,开创了我校高一级课题研究的新纪元,学校对本课题的实施高度重视,不仅为课题的实施提供了人力上的资源,而且为课题组成员专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在实施过程中的校本培训、资料购置、外出学习等活动,以及研究经费方面学校都给予了全力支持。

学校电教中心在校园网专门开辟了阅读专栏,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经典美文及各类童话故事、成语故事动画片,(图片)供学生和老师阅读。

给课题研究在信息技术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次课题研究一开始可以说起点很高,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从2011年12月开始,一直是西北师范大学课题专家组博士级别的专家引领辅导我们开始做这个课题,开题会议结束后,与会的专家就给我们配发了教师校本教研用表,此表分前后两张,一张为教研前用表,一张为教研后用表,这两张表格内容具体,实用性很强,可以说对我们的教研活动开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表格图片},在每次教研前后,课题组的老师都会认真总结,按照要求去填写表格,每一次完成的过程就是个人能力的一次提升。

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又自主设计了适合学生和老师共同完成的一些表格,比如《学生阅读登记表》、《年级大阅读活动对照表》、《年级阅读量调查表》等等(图片),这些表格可以记录跟踪我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当课题研究进行到两个月时,我们把部分过程资料(包括每一次教研活动记录等等)通过网络上传给辅导我们的课题专家组,2012年4月12日,得到了专家老师的信息反馈及指导意见:

原文:

课题名称: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三四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教学研究

申报单位:

咸阳市渭城区中铁二十局子校

关于课题第一轮培训的评价及修改意见(包含第二轮培训开展的建议)

经过本组专家组的研讨,首先要表扬贵校在第一轮所做出的成绩,自己学校的网站也是一大亮点,网站内部资源丰富能够提供很好的资源共享在此提出表扬;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根据课题申报书中的研究步骤,课题应该进入第三阶段:

实证研究阶段,在此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a、分步制订阶段研究计划,全面开展研究,上研究课,组织研讨会,建设资源库等。

进行到哪一步了?

在此阶段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b、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推进常态下的典型课例、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定性分析,小结成果,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是否都按照步骤进行,并且形成了结论?

在所提供的教研记录和学生阅读登记表中,内容比较详细,可是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有什么分析内容么?

就以上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1.进行测试要有一个明确的框架和目的,要形成研究结论,过程性资料说明什么问题一定要详细说明,这样才能推动研究的继续进行。

2.第一轮测试已经完成,在即将开始第二轮测试中,建议可以进行学生阅读能力测试,例如,好词好句的阅读或出题让学生解答,看学生的阅读速度是否有所提高,出错率是否降低等等,这些都是证明测试有无成果,学生学习效果是否有所提高的体现。

3.在接下来的第二轮测试中可以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个案叙事等来继续推进研究的进行。

4.研究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提供过程性资料,并且要提交教学反思,采用了什么方法策略,教学有没有效果或者有什么收获都要进行记录,这样才能得到进步,课题研究才有意义和价值。

稍后我们会在moodle平台上开发一门课程(网络教研社区),主要就是能够让大家可以进行资料的共享,也会将优秀学校的研究成果发布上去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希望老师对照以上问题尽快完善自己不足的地方!

看到这样详实并很有实用性的反馈意见,课题组的老师真的从内心感到兴奋,专家的指导意见给我们解决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也就是该怎样去做?

而我们也认真组织老师学习研讨专家提出的意见。

我们经过反复学习研讨,4月17日给专家进行了回复:

回复稿:

中铁二十局子校修改意见书

3月11日,第四课题专家组对我校课题第一轮培训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学校及时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反馈意见进行了学习讨论,认为专家组成员的意见提出的非常具体到位,并极具操作性,对我们后期的研究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就专家组提出的教研记录和学生阅读登记表的内容记录详细要说明什么问题?

我们想做一解释说明:

教研记录是记录每一次教研活动后每位教师的前后的思索和收获。

从教研记录中可以看到课题组每位老师的成长以及参加课题研究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学生阅读登记表有好几种,给专家组传过去的是班级的阅读记录,还有中期统一填写的年级阅读量调查表、后期填写的年级大阅读活动对照表,这里面有对照班级,里面有不参与课题研究的班级阅读量的数据。

因为我们的课题是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肯定要记录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量的多少体现了学生在一个星期乃至一个月阅读的容量。

最后我们要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班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阅读量的增加和对照班级平时自己的阅读积累进行对比。

要得出的结论是实验班级阅读量远远大于对照班级,然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横向对比、作文能力进行纵向对比,希望在试验阶段实验班级的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大的提高。

作文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这和专家组老师对我们提出的下一步指导意见第二条的精神是相吻合的。

另外我们按照申报书的的研究步骤已经在三年级三个班实行了典型课例的研究,并进行了课堂实录。

老师们精心准备材料,备课上课,效果良好。

课后每一位老师都进行了教学反思和经验交流。

已初步形成阶段性的成果。

下一步工作我们将采纳专家组老师的意见,抽取实验班和对比班级的学生进行能力测试,验证我们前期的实验效果,得出结论。

并且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针对个案进行总结分析,推动研究的顺利进行。

最后,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感谢专家组老师对我校教研工作的肯定和指导,我们会继续努力,力争把研究工作做细致、做扎实,让学生实实在在有所获,老师的教研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

中铁二十局子校课题组

2012、4、17

这个修改意见书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课题组全体教师能力上一个大的提升。

因为这是对前期研究工作的反思和后期工作怎样开展的设想。

2012年5月课题研究中期,我们按照课题研究的步骤,开始了上研究课,推进常态下的典型课例、进行经验交流,并进行定性分析,小结成果,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形成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成果。

每周课题组老师都要组织研讨会,商定本周工作计划。

尤其是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上典型课、研究课,分析本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产生的效果,和实验班进行分析对比,然后进行反思,得出结论。

这期间,课题组的每位老师每月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和工作小结,尤其是从学生的作业或课堂发言中,发现在实施课题研究后学生阅读能力的变化。

留下了宝贵的过程性资料。

以下是2012年6月我们给专家组上传的阶段性总结,这些过程资料内容详实、真实,得到了课题专家组的肯定和好评。

被评为英特尔未来教育应用优秀奖。

“实践孕育创新”项目阶段性总结

————陕西咸阳中铁二十局子校

(一)前期实施过程:

1、申报书:

(附件1)

2、研究内容分析:

(附件2)

3、教学设计:

(附件3)

4、研究工具:

(附件4)

5、课堂实施情况(附件5)

6、课后总结(附件6)

(二)初步发现

根据附件2的教师教研前后用表对比,发现老师通过培训、学习,对因特尔未来教育从不了解到接触,并逐渐开始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循序渐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于课堂、服务于教学。

学校网站为课题组专门开辟了阅读专栏,每天下午课前,课题实验班的学生都会在老师的组织下认真阅读各类读物,有散文、诗歌、成语故事等。

加上老师平时布置的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强了,据统计三年级阅读量已达12万字左右,四年级阅读量已达23字万左右,几个月来,课题组的成员边学习、边讨论、边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的教研能力提高了,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拓宽了知识面,相应的在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习作水平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根据附件4的学生课堂观察量表和教师的教学反思发现,学生因为阅读量的增加,知识的积累增多,上课发言的积极性提高了,主动探究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同时对老师的要求也提高了,每一位老师更加积极主动的备好每一节课,增加课堂知识的容量。

(三)经验总结

我校多年来在课题研究方面是弱项。

这次承担的课题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考验。

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上级专家的指导下,全体课题组老师克服各种困难,在教学任务繁忙的情况下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研讨课题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顺利的开展起来。

大家一起认真备课,互相听实验课,一起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商量解决。

对教学中的跟课题相关的阅读部分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尽可能有大的收获。

并对阅读量大和阅读量小的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那就是小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前期课题实施,课题组成员的教研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四)改进策略

1、前期发现的问题:

(1)研究初期,因为对课题研究流程不熟悉,所以研究方案不具体,前期的设计的一些量表不太合理。

(2)资料收集也不完整,没有教学反思及集体备课的资料。

(3)对比实验班的资料不完整。

(五)改进措施: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后期的教研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

在进行课堂实录前,每一位老师都精心备课,互相探讨。

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反思,每月都进行课题工作小结。

几个月下来,从每一位课题组教师的工作小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现在我校课题组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都在及时跟进,为后期形成研究性报告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中铁二十局子校课题组

       2012、6、6

课题研究进行到中期时,课题组全体教师对课题的研究可以说已进入了角色,老师们知道该怎样做?

做什么?

收集信息、收集资料、研究讨论时已有血有肉。

与此同时,专家组的老师趁热打铁,2012年6月29日,我校课题组与第四专家组赵健博士及有关专家教授进行了视频交流会议(图片)。

此次视频会议是向专家老师学习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会议上专家对我们课题后期的实施进行了有效的指导,这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良好的互动,是一次积极的、有效的交流,它促进了我们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让我们的课题研究顺利开展下去。

这次会议通过专家和我们一对一的答疑解惑,面对面进行交流沟通研究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使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可以说,我们课题研究的每一次成长进步都离不开专家的引领。

2012年暑期,课题组全体教师积极撰写科研论文,总结反思自己参加课题研究中的体会和收获。

(王美荣老师----大量的课外阅读带给我的惊喜;佘满利老师--------信息技术环境教学下教师、学生的改变;张秦钟老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幻灯片))等等多篇论文,这些论文后期在渭城区论文大赛中获奖(获奖证书)。

所以课题研究带来的多效性由此体现:

不仅仅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理论水平也相应大幅度提高。

而且参与研究班级的学生的作文能力大大提高,多篇作文获奖(荣誉证书图片)

至此,2012年9月后,我校的课题研究活动顺利开展。

在2012年10月后,课题组成员根据大量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撰写了《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及《中铁二十局子校小学生信息素养情况调查与反思》,对我校的课题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和总结。

2012年12月-2013年2月,课题组成员整理资料,着手撰写结题报告,总结归纳。

可以说前后历时一年半的时间,我校课题组全体成员在专家教授的扶持、引领下顺利的完成了教研课题,此次国家级别课题的完成,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本课题结集汇编,每一位参与的教师以及学生享受的是突破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

我们的研究成果被中央电教馆和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有限公司评为优秀成果奖。

(获奖奖牌图片)

五、对依托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收获与启示

2013年三月我校课题组负责人带领部分老师参加了中央电教馆在兰州举办的结题会议,并在会上做了结题汇报,接受了专家询问和点评。

通过此次课题研究的顺利结题,我们深感专家引领的重要性,这样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希望今后专家多走进校园指导我们,指导和帮扶我们的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高度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资源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教育生活之中。

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借助网络等教育资源获取教学资源将获得的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变成自己的教学资源将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就像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要会写教案、写粉笔字、钢笔字等基本功一样,是一件非学习和提高不可的事情。

而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助推剂

1、目标导向作用明显

参与课题研究,教师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就会千方百计为了课题个阶段目标的实现而积极去学习和探索。

2、任务驱动作用

一个课题的实验研究,从方案确定、前期准备、阶段小结、中期总结、最后结题总结,课题组各成员目标任务很明确,要完成各自的任务目标,必须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这在不知不觉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3、专家引领效果明显。

从前面我的汇报可以看出,没有课题专家组的引领帮助,我们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疑惑和问题难以解决,困难重重。

有了专家组的及时帮助,我们就会目标明确,少走许多弯路。

4、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相互协作学习,共同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1)随着信息社会信息量的不断增加,教师由于课程压力大、时间紧,让他们去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对于教学有用的信息技术可能是比较困难,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因此,一个课题组(或者教研组、年级组)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建议老师们实行分工学习、协作学习,共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如:

课题阶段的小结,组内老师可以分工协作,A教师重点解决图片资料。

他就会去学习掌握图象处理方法。

B老师重点解决视频资料。

他就会去学习掌握视频技术方面图像、声音处理方法。

C教师重点解决理论性的资料。

他就会去学习掌握资料搜索下载编辑等问题……这样,课题工作完成了。

在平时教学中要做课件,需要相关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