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7574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docx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蔡兵

广东省委党校省情教研部主任

主要内容:

一、正确理解创新与自主创新含义

二、自主创新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三、广东自主创新成就、问题与对策

四、我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当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正确理解创新与自主创新含义

■关于创新概念

■自主创新含义

■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式

(一)关于创新概念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与创新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并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创新”一词时下频繁出现在各种类型大大小小论坛活动中,对“创新”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

□某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说本企业诞生是创新的结果。

□创新需要自由的天空,本企业没有国家一分钱的投入,没有享受国家任何特别保护,没有生产许可权,没有土地,没有任何现成的条件可资利用,一样可以创新。

□结论——创新是自由的创造。

■某市一前任副市长

□“创新就是哪里有空子往哪里钻!

”某市一前任副市长接着说,现在改革发展到了一定程度,遇到体制性障碍的时候,需要政府用柔性的办法去解决体制机制的约束,这也属于创新。

他过去11年来主管当地科技工作,经历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从起步走向成熟又走向辉煌,可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伴随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结论——创新是对现有政策的突破。

■某科技园负责人兼股份制公司董事长

□一名来自北京的某科技园负责人兼股份制公司董事长的心得:

企业创新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骗”大学——低层次是“骗”教授去干活,中层次是“骗”大学一起合作开发一些项目,高层次是“骗”大学联合成立研究所,共同研发;第二种境界是“骗”国家,“骗”土地、补贴、津贴等;而最高境界是要“骗”社会,将产品卖出去、上市圈钱等。

□结论——创新是一种骗术。

■某工商学院副院长

□某国际工商学院的副院长也谈到创新。

他认为,并非技术上的创新才叫创新,比如中式快餐店“真功夫”,就是“一个完全颠覆性的创新”,因为它把中国的传统食品用连锁方法做出来,这种业务创新往往比技术创新带来更大的效益。

□结论是——组织结构的创造。

■某归国创业人士

□听了这些,台下一位从事“云计算”技术研究的创业人士却感叹“中国无创新”!

这位“海归”2008年归国,显然还未习惯国内文化,屡屡碰壁,“我们做什么事情老是想走歪门邪道”。

他直言:

“要创新就必须头顶自由的天空,少些潜规则。

□结论——中国所讲的创新很多并非真正意义的创新。

□创新活动很复杂,涉及自由与限制、政府与企业真创新与假创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关于创新的原始定义

□经济学家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基本思想:

基本含义——创新是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随着创新自动化现象的普遍,技术人员的作用越来越大。

□创新(新组合)的五种基本形式:

1新产品、2新生产方法、3开拓新市场、4利用新原料、5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创新经济学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动态化研究。

(二)自主创新含义

红旗车

什么是自主创新?

简单地讲,就是中国人自己成为创新的主体。

有几个关键要素:

一是属于中国自己的;二是创造出来的;三是新的东西。

怎么样才能算属于自己,只有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根据什么创造,根据市场需求;为什么能获取利益,因为是新的,是别人没有的,同时又是市场需要的,是有知识产权保护的。

主要强调三个方面:

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目标:

“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我国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建议》的重要内容。

005年,我国完成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制定,自主创新成为这幅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蓝图的基本色调。

2006年,我国作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目标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与规划发展纲要的目标,到2020年我们国家基本上建成创新型国家,其中的一个衡量标准是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三)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式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引进就是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就是掌握并理解引进的技术,再创新就是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再在加以创新。

集成创新——是通过集成的方式将各种先进技术综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的有机整体的动态创新过程。

集成创新强调灵活性,重视质量和产品多样化。

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

原始性创新意味着在研究开发方面,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独有的发现或发明。

原始性创新是最根本的创新,是最能体现智慧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重要体现。

 

在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中,原始创新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二、自主创新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一)广东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主要问题

(二)自主创新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三)我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广东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主要问题

广东传统发展模式三个鲜明特点:

□外生性强内生性弱——招商引资,三来一补是法宝。

□大量投入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靠要素驱动。

□发展速度惊人,但质量低下——牺牲环境和健康,土地、人口、资源、环境四个难以为继。

传统模式与广东发展的四个阶段:

□1978年到1991年——通过“三来一补”实现工业化

□从1992年到1996年——市场体制确立

□从1997年到2002年——转型开始

□2003年至今——转型发力,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1992年):

“广东力争20年赶上亚洲四小龙。

■广东超越“亚洲三小龙”

1998年广东GDP达到1030亿美元,超过新加坡的828亿美元;2003年广东GDP达到1914亿美元,超过香港的1585亿美元;2007年,广东GDP超过台湾的3766亿美元。

至此,追赶“四小龙”15年,广东经济总量已超其三,紧追韩国(目前韩国已经超1万亿美元)。

■广东连续多年全国第一(10年情况)

□1978年,广东GDP为185亿,在全国排23位,江苏GDP总量全国最高,比广东高出三分之一。

1989年,超江苏,开始全国第一。

现在,广东省经济总量基本上占全国GDP的1/8,来自广东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7。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传统发展模式

□最困难的时期从08年下半年开始

□09年第一季度最困难:

全省增速放缓,为5.7%(国家为6.1%)

□近期:

09年下半年开始出现明显回升

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

从我省倒闭情况看广东发展问题:

□目前统计了全省21个市的企业倒闭情况。

其中,报称纺织服装业倒闭的市最多,报称五金塑料企业倒闭的市有8个。

还有电子产品、商贸流通、陶瓷、建材家具等。

□倒闭的原因,21个市有19个都报称是原材料涨价。

此外,报称的原因还有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

□最主要原因主要是自主创新能力弱。

我国传统发展方式存在“四重四轻”的弊端:

□重国外需求、轻国内需求,是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

□重经济增长、轻资源节约和环境改善,是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

□重技术引进、轻自主创新,是国际竞争力难以快速提升的低端之路。

□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是人民群众难以共享发展成果的失衡之路。

■广东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主要问题

□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贸易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力不强。

□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发展仍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

□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仍然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

(二)自主创新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广东三十年来积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发展惯性,是彻底转型,还是修修补补,很多人心中有疑问。

□广东既是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总量的排头兵,又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地,这样的历史地位决定了广东的动向,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走向。

□必须率先走出一条,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的科学发展之路。

2011年3月全国两会广东团记者会:

日本经济新闻社记者向汪洋书记提问:

“广东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遇到最大的课题是什么?

汪洋回答:

“广东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汪洋:

“但是,现在当我们转型升级的时候,我们觉得原来的发展模式内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广东在中国沿海地区中的科技教育底蕴也相对不足,所以影响到广东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影响到像‘十二五’规划讲的一样,提高我们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汪洋:

“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发挥广东市场经济在中国大陆的比较优势,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去配备自主创新的资源。

▲国际国内形势已逼到门口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们不转不行——我国贸易磨擦三分之一与广东有关(去年47起),传统产业压力大;另外,新兴产业中一旦落后,有可能受新一轮剥削。

□面对国内百舸争流的竞争态势,我们慢转也不行;(长三角,新一轮竞争高端领域优势明显,09年江苏综合创新能力从第四升第一)。

▲广东“十二五”:

自主创新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

□制约我省发展的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模式粗放。

而自主创新能力弱又是问题的关键。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省确立了“三促进一保持”发展战略,即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发展战略取向,并提出“自主创新是广东加快转型升级的核心推动力”。

(三)我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基本思路

□省委十届八次会议关于我省“十二五”规划建议强调,要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政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建成全国自主创新示范省,走出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子。

2、基本方法

必须搞好强化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建设,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工作。

三、广东自主创新的成就、问题与对策

(一)广东自主创新的成就

■优势:

广东在全国科技实力属于第一梯队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研究显示,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由上年的排名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成为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广东和北京综合排名与上年持平,分列二、三位,上海为第四。

□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多年评价,北京是全国知识创造综合能力最强的地区,北京和上海的创新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地区,这两个城市的科技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根据科技部09年公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广东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二(第一次超过北京),创新的经济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等分指标位居全国首位。

■广东创新数字

□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由全国第三上升至第二,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等分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突破3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0.2%;高技术制造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和专业镇GDP双双突破1.2万亿元。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从2005年的249.6亿元增至2010年的约800亿元,年均增长26.2%(占GDP1.8%,2010年全国为1.75%)。

□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5年的140件增至2010年的393件,已超过或接近英、法、德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对外技术依存度持续下降,2010年为35%(即技术自给率为65%),较2005年下降近20个百分点。

■特别自豪:

粤发明专利授权跃全国第一

□全球申请数量排名第一的企业是广东深圳的华为,其申请数量超过1700件,超过排名第二的日本松下8件。

此外,深圳的中兴也进入全球申请专利百强企业。

□但在世界申请专利百强的企业中,美国有30多家,日本20多家,德国十几家,而中国只有两家。

数据来源:

2009年2月5日《广州日报》

(二)广东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核心技术创新和转化能力弱

■表现之一:

核心技术少

■表现之二:

产业层次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多)

■表现之三:

广东研发投入长期偏低

R&D经费占GDP的比重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北京

5.07

5.1

5.24

5.55

5.50

上海

1.92

1.93

2.21

2.28

2.50

江苏

1.11

1.21

1.43

1.47

1.60

浙江

0.68

0.78

0.99

1.22

1.42

广东

1.16

1.14

1.12

1.09

1.19

全国

1.23

1.31

1.23

1.34

1.42

说明: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R&D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而广东,2002年后连续几年,R&D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科技统计网数据制作)。

■关于广东研发投入问题

广东R&D经费投入远低于上海、北京、江苏水平(江苏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840亿元,占GDP的2.1%)。

2010年广东全社会科研经费投放投入达到800亿元,占GDP比重达1.8%(与全国1.75%基本相当,国家十二五准备提升到2.2%,广东为2.3%)

■分析

科技投入的来源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财政投入能力相对下降(2000-2006年政府收入比重从18.1%下降到14.2%)

□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不高(三来一补,加工装配型为主,研究设计能力低,风险大)

□社会投资(风险投资等)体系不健全

■对策

□重视核心技术开发

□重视产业升级工作(“双提升”与“双转移”)

□加大政府、企业及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

2、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低

■表现

我省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4-2006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有49.7%开展了创新活动,低于全国58.2%的平均水平,在全国仅排24位。

2006年,全省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科技活动机构的企业数为893个,仅占全部大中型企业的比重16.8%,与全国23.2%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分析

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为何难强化?

□企业对传统模式路径依赖

我省相当一部分创新活动都偏重购买机器设备和外部技术,忽视了技术的内部消化吸收和创新。

我省企业购买技术总支出与消化吸收的费用比为1:

0.15(0.0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

0.2,更低于日本和韩国的1:

6到1:

8的比例。

企业基本停留在购买国外成套设备的技术水平上,技术进步严重依赖国外。

□企业还不能把精力集中于创新(政府转型不到位)

目前,我省企业中有近一半的企业反映,企业家们需要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和政府有关部门打交道。

44%的民营企业家反映,自己经常忙于跟职能部门跑关系忙公关而耗费精力;高达60%的企业家曾因为有关职能部门效率低、办事拖拉、程序繁杂而丧失了发展新项目的机会。

■对策

□要打破企业对传统经营模式的依赖,改变其“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被动创新观念(消除对创新的风险恐惧)。

□要通过政府职能转变,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创新成为企业利润最大增长点(打造服务型政府)。

3、区域创新资源相对不足

■表现

重点实验室:

到2007年底,全国共有220个国家重点试验室,其中70个在北京,29个在上海、15个在江苏、9个在浙江,只有8个在广东。

人才:

2007年,我省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人员数广东为21人,低于上海、江苏等省市的人才密度,与日本135人、法国127人、德国120人、韩国83人相比差距更大。

现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广东只有9名,北京有169名,上海有54名,江苏有20名。

广东现有两院院士68名,仅相当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一所高校的院士数量。

世界级的创新型企业家,广东也极其稀缺。

09年中国科学院新增35名院士,广东3人当选;中国工程院新增48人,广东当选两人。

■对策

充分利用国际合作:

特别是粤港澳合作中的优势来进行弥补(南沙资讯科技园)。

充分利用国家科技资源:

今后我省要在省部、省院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与国家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的新渠道和新形式,使我省的大中小企业都能得到大量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源头活水,只有这样创新活动才能生生不息(“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

大力引进人材(全国中广东首批引进创新科研团队——12个团队入选创新科研团队,15人入选领军人才,努力形成“东西南北中,人才到广东”局面;省财政给予8000万元至1亿元的专项工作经费;设立南粤功勋奖,每名奖金3000万元)。

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

4、自主创新环境不完善

■问题

目前我省自主创新的社会大环境还需要大力改善。

我省的创新平台还很不完善:

专业性强、影响力大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还不多,对企业创新活动所需的研究开发、检验测试、咨询培训、成果转化、专利保护、风险投资融资等方面还不能给予充分的配套服务,而在这些方面上海、江苏等地近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

全省R&D的60%来自深圳,而深圳又有近一半来自华为和中兴两家公司。

■对策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喜羊羊:

在某些地区,盗版的“喜羊羊”竟然占领了80%的市场份额!

企业希望政府有效介入)。

让人才有良好科研环境(深圳四十个教授争当一个处长)。

重视对创新提供的有关中介组织、风险投资等体系建设。

四、我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当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政府要找准在自主创新中的定位

汪洋书记最近就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搞好经济工作时指出:

我们要求企业转型升级,首先是我们机关的服务要转型升级;我们要求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是各部门要提高服务企业的工作创新能力;我们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首先要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

这段讲话,很好地说明在自主创新工作中,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对于搞好我省自主创新工作,很有指导意义——政府的引导不能成为一种干预。

(二)处理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2009年11月26日,汪洋在广州会见了由省政协港澳台委员会、省外经贸厅、香港贸发局联合组织的省政协港澳地区委员和香港经贸考察团。

就实施“双转移”阐述“三句话”:

在广东的港澳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推动包括广东在内的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符合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发展实践都证明了这一规律。

无论实施“双转移”,还是推进“腾笼换鸟”,广东都不会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

从广东是人口和劳动力大省的实际出发,推进“双转移”,并不是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是引导这类企业向环珠三角地区转移,为珠三角发展高端产业腾出空间,达到全省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的目的。

未来广东,将逐步形成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汪洋:

“说老实话,我确实非常担心。

科学发展观落实了刚刚见点效果,如果大家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为了赶数据,又把什么落后生产力全都上起来了,就是在违反市场经济规律。

□反对粗放发展

□反对牺牲健康发展

□反对牺牲生态环境发展

□反对权钱勾结发展

(三)努力消除假创新现象

“我在一家LED的高新企业考察,发现这个企业根本就是个伪高新,只是将进口的LED灯进行组装加工,却每年从政府那里得到数千万元财政支持。

——来源《广州日报》

■现象一:

LED企业多数是组装厂只赚加工费

■现象二:

多数新兴产业“两头在外”

■现象三:

清洁能源成高污染产业

■原因:

地方政府“大干快上”(政绩化);企业几无社会责任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创新人才资源世界第一,R&D人员仅次于美国。

投入研发经费实际位于世界第二。

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

中国搞创新,最缺乏的是什么?

结论: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树立脚踏实地的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