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486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59.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现代教育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现代教育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现代教育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现代教育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docx

《现代教育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教育技术.docx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

1、谈谈自己对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

P1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书本)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有哪些研究领域?

P2

设计领域,指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

分为四个子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信息设计、教学策略、学习者特征分析

开发领域,指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是把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包括教学中广泛应用的各种技术。

分为:

印刷技术、视听技术、给予计算机的技术及综合技术。

利用领域,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利用时指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活动。

利用领域包括:

媒体的利用,革新技术的传播、实施和制度化、政策与法规。

管理领域,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来控制教学,它利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思想和技术来对教育技术的相关资源及相关过程进行控制与协调,进而达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是一种动态的管理过程。

管理领域包括项目管理、资源管理、教学系统管理、信息管理。

评价领域,是对教学计划、产品、项目、过程、目标或标准的质量、有效性、及价值的正式确定。

评价领域包括:

问题分析、参照标准的测量、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什么?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有哪些?

教育信息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教育领域,应用到教育的各个层面,促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在教育领域实现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组织和管理方式的系列过程。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

2)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4)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

5)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主要中等职业学校,并逐步进入中小学。

6)大力开发优秀教育教学软件

7)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

4、信息化教育有哪些特点?

1)教材多媒化

2)资源全球化

3)教学个性化

4)学习自主化

5)任务合作化

6)环境虚拟化

7)管理自动化

5、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什么?

其内在结构和目标体系有哪些?

信息素养就是从各种资源中获取、评价、利用及表达信息的能力。

我国桑新民教授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六个方面确立培养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和目标体系:

第一层次:

驾驭信息的能力。

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2)熟练、批判性的评价信息的能力。

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

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层次:

运用信息技术的高效学习与交流能力。

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第三层次:

信息时代公民的人格教养。

6)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6、教师的信息素养由哪些内容构成?

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1)从认识层面上理解

(1)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对信息由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

(2)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

2)从技术层面上理解

(1)具备传统的信息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

教师必须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基本知识;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教学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处理教学管理问题。

(2)具备多媒体处理能力,即能掌握常用现代教育媒体硬件的使用和软件的制作方法;掌握主流多媒体对象的使用与制作,并学会使用主流的应用软件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具备信息处理能力,能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立体化教材及网络有效地获取、整理、存储、快速提取和发布信息;能利用网络传播文件和进行网络交互式教学;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和学生进行交流,利用BBS、BLOG或自己制作的网站等形式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必须具备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及具备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3)从应用层面上理解

(1)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解读信息和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

(2)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或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3)具备良好的课程整合能力,即将信息技术和不同媒体优化组合、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过程的能力和素养,能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和教育对象进行高度信息化的教学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授课内容选择和使用不同的媒体应用于教学,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1)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2)构建必要的信息环境

3)教师不断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认知水平

4)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7、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实现

2)大量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渗透教育教学领域

(1)多媒体技术

(2)人工智能技术

(3)虚拟现实技术

3)全面的教育技术观将被接受

4)多种模式的教育教学应用

(1)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

(2)多种教学应用系统及教模式的发展

5)绩效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1、学习理论分为哪些流派?

它们的代表人是谁?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代表人物:

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等。

华生的“刺激—反应“论、桑代克的试误论、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论、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习论(韦特海墨、苛勒、考夫卡)

托尔曼(托尔曼的认知学习论)、布鲁纳(布鲁纳的认知学习论)、奥苏伯尔(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加涅(加涅的学习论)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维果茨基、科尔伯格、斯特伯格、威特罗克

2、多元智能共分为哪几种智能?

1)语言智能,2)逻辑—数学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音乐—节奏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自我认识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9)存在智能

第三章听觉媒体

1、人耳有哪些听觉特性?

(1)响度

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程度的主观感觉。

它主要取决于声压或声强,而且与声音的频率、波形也有一定关系。

(2)音调

音调是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

音调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声音的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音色

音色是人在主观感觉区别同样响度和音调的两个不同的特性。

(4)可听声范围

最佳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HZ,12—25岁青年(16~20000Hz)。

2、传声器、扬声器、扩音机的作用是什么?

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1)传声器

传声器是能量转换器件,是把能量(声能或声信号)从一种形式变成另一种形式(电能或电信号)的装置。

使用时应注意:

选择传声器,应根据使用的场合和对声音质量的要求,结合各种传声器的特点,综合考虑选用。

(1)传声器与扩音机连接时要注意阻抗匹配

(2)选用高质量和尽量短的连接线

(3)注意工作距离与近区效应

(4)合理设置声源与话筒之间的角度

(5)合理设置话筒位置好高度

话筒在使用中应防止敲击或跌倒。

不宜用吹气或敲击的方式试验话筒,否则很易损坏话筒。

传声器在室外使用时,应该使用防风罩,避免录进风的声音。

防风罩还能防止灰尘玷污传声器。

使用无线传声器时应注意:

(1)选择安放接收器的位置,要使其避开“死点”。

(2)接收时,调整接收天线的角度,调准频率,调好音量使其处在最佳状态。

(3)无线传声器的天线应自然下垂,露出衣外。

(4)防止电池极性接反,使用完毕,将电池及时取出。

2)扬声器

作用:

将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的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

根据使用的场所和对声音的要求,结合各种扬声器的特点来选择扬声器。

(1)扬声器得到的功率不要超过它的额定功率,否则,将烧毁音圈或将音圈振散。

电磁式和压电陶瓷式扬声器工作电压不要超过30v。

(2)注意扬声器的阻抗应与输出线路配合。

(3)要正确选择扬声器的型号。

如在广场使用,应选用高音扬声器;在室内使用,应选用纸盆式扬声器,并选好辅助音箱。

也可将高、低音扬声器做成扬声器组,以扩展频率响应范围。

(4)在布置扬声器的时候,要做到声场均匀且有足够的声级,如用单只(点)扬声器不能满足需要,可多点设置,使每一位听众得到几乎相同的声音响度,提高声音的清晰度;有好的方位感,扬声器安装时应高于地面3米以上,让听众能够“看”到扬声器,并尽量使水平方位的听觉(声源)—视觉(讲话者)要尽量一致,而且两只扬声器之间的距离也不能过大。

(5)电动号筒式扬声器,必须把音头套在号筒上后才能使用,否则很易损坏发音头。

(6)两个以上扬声器放在一起使用时,必须注意相位的问题。

3)扩音机

作用:

是电声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任务是将前置放大器和声频信号处理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声。

注意事项:

(1)要求电网电压比较稳定,变动范围不能超过额定电压的±10%。

在电网电压变化较大的场合要加装稳压装置。

(2)使用前要按规定接好负载,做好匹配工作。

(3)为防止扬声器受瞬间电流冲击,在使用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开关设备:

先开音源,再开扩音器,使用完毕后按相反顺序关机;各音量控制旋钮平时应置于最小位置。

开启某一路音量旋钮时,应逐渐由大到小,缓慢均匀,防止机器过荷。

扩音机用完后,要把音量旋钮恢复到最小。

(4)在会场布置扩音系统时,要注意扬声器与话筒的距离尽量远一些,不能把扬声器布置在话筒后面,更不能正对着话筒,否则容易产生“声反馈”。

扩音系统使用中一定要避免出现现声反馈,以免产生啸叫或过载损坏扩音机和扬声器。

(5)扩音机的各输入信号源不能插错。

(6)扩音机的放置地点要清洁、无尘、通风、干燥,严禁雨淋。

高温季节使用时,应注意散热。

☐如何选择、使用和维护盒式录音机?

录音机的选择

(1)根据用途选择录音机

(2)考虑性价比

(3)具体机子的挑选:

外观特性、机械特性、电声特性

录音机的使用

播放、快进、后退、暂停、停止、录音、音量控制、电源

5.录音机的维护:

1.消磁2.清洁3.注油4.存放

一忌高温二忌潮湿三忌灰尘四忌磁场五忌淋雨六忌碰撞七忌干电池漏液

八忌在厨房浴室中使用九忌用手触摸磁带磁头十忌将磁带放在电视机、扬声器上

通用卡拉OK AV系统及电脑多媒体AV系统是如何都进行信号连接的?

 

☐模拟声音信号如何转化成数字声音信号?

如何采集和编辑声音文件?

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采样:

按照一定的采样频率,从模拟声音波形上抽取声波的一个幅度值;

⏹量化:

将一定范围内的幅度值用一个数字表示;

⏹编码:

以特定的格式将所得数据写成二进制的数据格式;

数字音频的采集

⏹用音频卡将外来音源录入计算机(通过录音机进行数字音频采集*.wav)

⏹从CD盘中采集音频

(1)将音乐CD(track**.cda)抓成.WAV格式

(2)将音乐CD直接抓成.MP3格式

音频处理软件SoundForge6.0,最基本的声音剪辑编辑:

静音,删除,剪切,复制

其他的基本编辑(示范12种常见操作)

☐常用的数字音频格式有那几种?

数字音频的常用格式

(1)WAVE文件——*.wav

(2)MPEG文件——*.mp1/*.mp2/*.mp3

(3)RealAudio文件——*.ra/*.rm/*.ram(4)WindowsMediaAudio文件——*.wma

(5)MIDI文件——*.mid/*.rmi(6)VQF文件(7)AIFF文件——*.aif/*.aiff

(8)CD文件——*.cda(9)MP4文件——*.mp4(10)QuickTime(11)DVDAudio

☐刻录光盘的种类有哪些?

常见的光盘刻录方式有哪些?

☐绿盘(Cyanine):

绿盘对各种品牌和型号的CD-R或CD-RW刻录机的兼容性较强;对光线敏感;

☐蓝盘(AZO):

抗紫外线能力好,有防刮伤涂层,保存期长,寿命可超过100年;

☐金盘(Phthalocyanine):

对光线不敏感,清晰度高,性能稳定,寿命可超过100年;

☐其它:

黑盘、黄盘、粉红盘等。

1.轨道刻录(TAO模式)

2.整盘刻录(DAO模式)

3.飞速刻录(OTF模式)

4.区段刻录(SAO模式)

5.封装写入(PW模式)

第四章视觉媒体

☐幻灯机、投影器由哪几部分构造而成?

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镜头的种类有哪些?

摄影的曝光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鱼眼镜头(全天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

(2)变焦距镜头

其他镜头:

微距镜头、柔焦镜头、增距镜头、校正透视镜头、偷拍镜头

影响曝光的因素

一、感光片的感光度

ISO100/21°的感光片的曝光量比ISO200/24°的感光片曝光量多一倍。

二、光源的强度

●天气的变化:

一般把天气的阴晴变化分为四种情况:

一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二是薄云遮日,阳光散射;三是阴云蔽日,天光漫射;四是乌云密布,天光暗淡。

(晴天的曝光量比薄云的曝光少一倍,阴天的曝光比重阴的曝光量少一倍)。

●季节的变化:

冬季照度约为夏季照度的四分之一,春、秋两季照度约为夏季的二分之一。

●地理的变化:

一般来说,纬度每差15度左右,照度约相差一倍;海拔高度在2000米时,曝光时间应减少三分之一,海拔高度在3000米时,曝光时间应减少二分之一。

三、景物的亮度

受光面积的大小,受光面积最小,亮度极低。

正面光(顺光)景物正面接受光照,故亮度最高

半侧光约3/4面积直接承光,亮度相应降低。

全侧光景物一半面积受光,亮度相应减半。

半逆光被摄体约1/4面积收光,亮度变得更暗。

全逆光景物全部背着阳光,只有轮廓光环,

Ø反光能力的强弱

被摄物表面光滑比表面粗糙的反光能力强,浅淡色调比深暗色调的反光能力强。

如白色服装和白墙等,反光率可达70~80%左右,而黑色服装和潮湿的黑土地反光率只有7~8%。

Ø周围环境的明暗

周边环境也应考虑,如海滨、雪地、沙漠这类环境存在着大量的反射光线。

影响景深的因素: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景深表现特点

特长

用途

实现手段

大景深

表现主体与环境关系

风景,观光留念

小光圈,短焦距,大摄距

小景深

突出主体,表现动态

肖像,运动

大光圈,长焦距,小摄距

超焦距摄影

增大景深范围免调焦,集中精力构图

新闻,抢拍,抓拍

中小光圈,中短焦距,中远摄距将镜头调到超焦距离

☐摄影的胶片有哪些类型?

如何理解胶片的感光度?

胶卷的种类(按底片的画幅尺寸分)

1、135胶卷:

有36张、24张、20张不同规格。

2、120胶卷:

可拍摄60X60MM画幅12张;换后

背可拍多种规格。

3、220胶卷:

总长度比120胶卷长一倍,可拍摄

24、16、20张多种规格。

4、126胶卷:

可拍摄28X28MM画幅12张和20张

5、110胶卷:

可拍摄17X13MM画幅20张和36张

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称为感光度。

☐摄影的光线有哪些类型?

摄影的角度应从哪几方面来考虑?

根据光线的投射方向:

顺光、顺侧光、侧光、逆侧光、逆光、顶光、脚光

根据光线在摄影时的造型作用:

主光、辅助光、轮廓光、背景光

1.摄影方向的选择

摄影方向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在照相机水平面上的相对位置。

摄影方向

●正面——主体正面形象、对称美、庄重威严、缺乏透视感

●正侧——刻画轮廓、表现人物的神态面目

●斜侧——透视效果明显、画面生动、突出主体、要主次分明

●背面——含蓄、引起联想

2.摄影高度的选择:

平角度拍摄仰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

3.摄影距离的选择

远景——表现气势、强调整体,忽略细节全景——表现全貌与环境、主体明显

中景——表现主体与辅体关系、情节取胜近景——突出表现主要部分特写——刻画细节

☐数字图像是如何分类的?

色彩三要素是什么?

如何理解三基色原理?

(一)数字图像的分类

1.矢量图形:

用指令集合(包含颜色和位置属性的直线或曲线)描述图形的内容。

优点:

文件小、放大不失真;缺点:

色彩和色调变化不丰富。

2.位图图像:

用各个像素点的明暗强度和颜色位数的集合描述图像。

优点:

图像细腻真实;像素点越多,图像越真实;缺点:

文件大,小文件放大易失真。

色彩三要素

1.亮度:

光刺激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的明暗度。

与物体的发光强度或物体反射光的强度有关。

不同色彩的亮度不同;同一色彩由于受光不同会产生不同亮度。

2.色调:

颜色的种类,指颜色具体的色彩质的区别和面貌的不同。

取决于它本身辐射的光谱成分或反射的光谱成分。

3.饱和度:

色彩的纯粹度。

按各种颜色混入白色的比例来表示。

饱和度越高,颜色越浓。

三基色原理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光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相反,利用红、绿、蓝三种基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又可以模拟出自然界的绝大多数彩色。

☐常见的图像文件格式有哪些?

☐TGA格式:

图形、图像数据通用格式,多为24位或32位,图像质量很高,文件数据量大;

☐BMP格式:

通常不压缩,多为1、4、8、24位,文件数据量大;

☐GIF格式:

压缩,存储量从1位到8位,文件数据量小,最流行的网络图像文件格式,但颜色最多为256色;

☐TIFF格式:

弹性很大,存储量从1位到24位,可压缩也可不压缩;

☐JPEG格式:

压缩比从2:

1到100:

1,适用范围很广,网络中很常用;

☐PCX格式:

压缩,存储量从1位到24位,文件数据量小;

☐PCD格式:

一般存储与CD-ROM上,文件数据量很大,应用范围极广;

☐PNG格式:

采用无损压缩储存,综合GIF和JPEG格式的优点,网络图形中流行。

☐扫描仪有哪些类型及技术指标?

(1)按感应器件分

¡PMT(光电倍增管)扫描仪

¡CCD扫描仪

¡CIS或LIDE扫描仪

1.滚筒式扫描仪

¡原图放在有机玻璃滚筒上

¡分辨率高、色彩还原逼真、阴影区细节丰富、放大效果优良

¡体积大、价格高

2.平板式扫描仪

¡原图放在透明的平板玻璃上

¡扫描速度、精度、质量较好

3.胶片扫描仪

¡原理与平板式类似

¡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表现原图的色彩和色调范围

4.底片扫描仪

¡用于扫描底片

¡常用于专业领域

技术指标

1.光学分辨率:

即扫描精度,直接影响扫描影像清晰度和原稿的可放大倍数。

光学分辨率越大,影像文件数据量越大。

单位:

dpi。

2.色彩位数:

对采样来的每一个像素点提供的不同通道的数字化位数的叠加值,体现扫描仪所能产生的颜色范围。

¡色彩位数越大,可表现的色彩逼真度越好,图像表现越真实。

¡常用RGB三通道的数值总和表达,多为24位、32位和36位。

3.灰度级

¡反映扫描时提供由暗到亮层次范围的能力。

¡灰度级越大,扫描效果层次越丰富、效果越好。

4.最大扫描尺寸

¡可扫描的最大原稿尺寸。

5.扫描速度

¡每扫描一行所需要的时间。

单位:

ms/行,ms/线

第五章视听觉媒体

☐电视是如何实现图像显示的?

彩色电视制式有哪几种?

广播电视频道可分为哪些段?

世界上有三种彩色电视制式:

ØNTSC制:

美国、日本、加拿大

ØPAL制:

中国、德国、英国

ØSECAM制:

法国、俄罗斯

甚高频段(VHF):

1-5频道

甚高频段Ⅲ:

6-12频道

特高频段(UHF):

13-68频道

☐彩色电视机分为哪些类型?

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显像管彩色电视机(CRT)规格:

英寸(P114)

☐等离子彩色电视机(PDP)优缺点(P114)

☐液晶彩色电视机(LCD)优点和选购参数(P115)

☐背投影彩色电视机

避免阳光和强光直射

注意通风散热、防尘、防潮、防震动

防磁

避免频繁开关电视机

雷雨季节注意避雷

☐摄像机有哪些分类?

1.按性能分类

广播级摄像机

专业级摄像机

家用级摄像机

2.按使用场合不同分类

演播室用摄像机

演播室使用的摄像机工作于有利于摄像机工作的条件下,如照明强度、色温等适度。

为了提高性能指标,通常采用尺寸较大的摄像器件。

因此,它们的清晰度最高,信噪比最大,图像质量最好。

当然,它们的体积最大,价格也昂贵。

便携式摄像机

便携式摄像机工作于复杂多变的条件下,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对非标准照明情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恶劣环境中(如工作温度大范围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安全稳定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3.按对信号的处理方式不同分类

模拟摄像机

模拟摄像机处理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即视音频信导的幅度和时间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摄像机

数字摄像机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即视音额信号的幅度和时间都是离散的数据。

数字信号有比模拟信号便于加工相处理的优点,可以长期保存和多次复制,抗干扰和噪声能力强,尤其是在远距离传输时不会产生模拟电路中不可避免的信噪比劣化、失真度劣化等损害,大大提高了电视节目制作质量。

4.按摄像器件的数量分类

单片CCD摄像机

只有一片CCD器件进行光电转换,利用滤色器获得红、绿、蓝三基色信号。

其图像清晰度及色彩还原比三片CCD摄像机低,但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常用于家用摄像机。

三片CCD摄像机

采用三片CCD器件分别对三基色图像进行光电转换。

图像质量较好,常用于电视广播、教育、影视制作等行业。

☐摄像机拍摄的基本操作要领及镜头的运动技巧有哪些?

●画面要平

地平线要水平,不能倾斜。

●画面要稳

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摄速要匀

镜头运动速度要均勻,不得时快时慢,断断续续。

●画面要清

●摄像要准

拍摄对象、范围、起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等都要准确。

注意:

避免“拉风箱”、“刷墙”式的摄像机运动、录前演练

推镜头:

摄像机位由远而近向被摄主体推进,被摄主体在画幅中逐渐变大,次要部分逐渐消失。

拉镜头:

摄像镜头逐渐远离被摄主体,被摄主体逐渐变小,画面显示由局部到整体。

摇镜头:

摄像机机位不变,摄像机镜头改变拍摄方向。

被摄主体或空间的各部位被逐一展示。

移镜头:

摄像机在移动中拍摄,拍摄主体和环境可以变换。

跟镜头:

摄像机镜头始终跟随被摄主体,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固定,背景发生明显变化。

甩镜头:

快速的摇摄像机的镜头,使画面上的景物模糊不清。

☐如何利用录像机进行放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