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284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7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docx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同步练习卷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

 

1.表示两个比()叫做比例。

2.把12∶4=18∶6改写成分数形式是:

3.明明练习写字,上午30分钟写了360个字,下午20分钟写了240个字。

(1)明明上午写字的个数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

(2)明明下午写字的个数与时间的比是(),比值是()

(3)请用上面的数据写出两个比例(    )和(       )

 

4.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年龄/岁

12

15

体重/kg

35

48

时间/时

3

5

路程/km

135

225

(1)

(2)

5.写出比值是

的两个比:

()∶()、()∶();再把它们组成比例是()。

6.18的因数有(),选择其中的四个数组成比例为()。

7.用3,4,0.51和0.68组成一个比例是()。

 

8.先看图填空,再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周长的比是(),这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吗?

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A、B两个正方形面积的比是(),这个比和边长的比能组成比例吗?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填空

(1)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2)在比例5:

6=1.5:

1.8,外项有()和(  ),内项有()和()。

(3)17∶8=68∶()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6∶3和12∶60.8∶0.4和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

4.选择

(1)下面哪一个比能和

:

5组成比例。

()

A.4:

5B.5:

4C.1:

20D.5:

(2)把

改写成比例,错误的是()。

A.a:

b=9:

8B.a:

8=b:

9C.b:

8=a:

9D.9:

a=8:

b

(3)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另一个内项是()。

A.1B.4C.

D.

5.a的

相当于b的

,a∶b=()∶()

6.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一个内项是

,一个外项是

,写出符合条件的一个比例。

()

7.一个比例的各项都是整数,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6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小10,第四项是第二项的

,写出这个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

1.填空

(1)化简比是根据()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是根据()的基本性质。

(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内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

(3)如果a∶b=5∶7,那么a×()=b×()。

(4)

×

×

改写成比例是()∶()=()∶()。

(5)4a=3b(a,b≠0),那么a∶b=()∶()。

(6)

=()∶

()∶8=

∶5

2.解比例。

x:

10=

:

0.4:

x=1.2:

2

 

3.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解比例。

(1)两个内项是10和6,两个外项是x和12。

(2)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

与x的比。

 

4.用方程或比例知识解答。

(1)甲袋大米重量的

和乙袋大米重量的

相等。

乙袋大米重150千克,甲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2)有大小两个圆,大圆直径是6厘米,大圆周长与小圆周长的比是2:

1,求小圆直径。

 

5.一座古廊桥模型长1.2m,它的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是1∶25,这座古廊桥的实际长度是30m,对吗?

第4课时正比例

1.填空

练习天数

1

2

3

4

5

6

7

练习的页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1)聪聪所列的表格中,()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练写的页数的都是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2)练写的页数与练习天数两种量中相对应的比值都是(),这个比值表示()。

(3)因为每天练习的页数一定,所以练写的页数和所练习的天数成()比例关系。

瓶数

1

2

3

4

总价/元

3.5

7

10.5

14

2.填一填。

一种饮料,瓶数与总价如下表:

(1)瓶数与总价是两种()的量。

(2)()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3)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吗?

为什么?

3.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圆的周长与半径。

()理由:

(2)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

()理由:

(3)从甲地到乙地,所行路程和所用时间。

()理由:

(4)8x=y,x与y。

()理由:

(5)出油率一定,大豆质量和油的质量。

()理由:

4.解决问题。

一台碾米机碾米情况如下表。

(1)写出几组对应的碾米数量和工作时间的比,并比较比值的大小。

工作时间/时

1

2

3

4

5

碾米数量/吨

0.6

1.2

1.8

2.4

3

(2)这个比值表示的是什么?

(3)碾米机的碾米数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为什么?

(4)在图中描出表示碾米数量和相对应工作时间

的点,然后把它们按顺序连起来。

估计碾米

1.5吨大约需要()小时,1.5时

可以碾()吨。

第5课时反比例

1.填空

(1)把下面的数量关系补充完整。

被除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速度×()=路程总数=()×平均数

对于ab=c,若想使c不变,a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b要()。

每天看的页数

10

15

20

30

40

所需天数

12

2.张明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10页,12天可以看完。

如果每天看15页、20页、30页……几天可以看完?

解答下列各题

(1)根据题意把下表填写完整。

(2)表中和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增加,反而减少。

(3)表中和的乘积是一定的,这个积表示,所以

和是成的量。

3.

(1)甲数的

等于乙数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

(2)如果3A=7X,那么X:

A=()。

(3)A÷

=B÷4中,A和B成( )比例。

(4)梯形的面积一定,高和上下底的和成(  )比例。

(5)圆的面积和半径,(  )比例。

(6)一个人的身高和体重,()比例。

(7)圆的面积和半径的平方成(  )比例。

(8)如果y=

,x与y成(  )比例。

(9)如果y=8x,x和y成()比例;如果y=

,x和y成()比例。

(1)速度和时间是否成比例关系,如果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比例关系?

(2)利用图像估计一下,如果想要4小时行完全程,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看图答题

 

第6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综合练习

1.选择题。

(A.成正B.成反C.不成比例)

(1)一种课外书,购买的本数和总价()比例。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比例。

(3)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比例。

(4)一根木头截成同样的小段,截成的段数和每段的长度()比例。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成正比例”、“成反比例”或“不成比例”。

(1)一本书240页,看这本书每天看的页数和所需的天数。

(2)一本书240页,这本书已看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3)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4)购买六年级《少年科学》的总价和数量。

(5)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树高和影长。

(6)x×y=

,x和y。

(7)商一定,被除数和除数。

(8)3x=4y(x≠0),x和y。

3.下面是号称“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一段时间的喷水量和喷涌天数统计表。

喷水量/m3

16万

32万

48万

64万

喷涌天数/天

1

2

3

4

6

(1)在下图中描出喷水量和对应喷涌天数

(2)趵突泉的喷水量和喷涌天数成什么比

的点,然后连接起来,观察一下图像例关系?

估一估第6天喷水量可能达

的特点。

到多少m3?

 

第7课时比例尺

(1)

1.填空题:

(1)()和()的比叫做比例尺。

比例尺=():

(),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

(2)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厘米。

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3)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2.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一幅地图上,用10cm的线段表示90km的实际距离,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2)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比例尺写成()是1的形式。

①前项②后项③前项或后项

(3)在绘制一种精密的电脑零件图时,要把零件的尺寸放大50倍画在图纸上,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①1∶50②50∶1③5000∶1

3.解决问题

(1)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一个圆柱形铜制零件高4mm,画在图纸上的高是4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4.解决问题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1400m。

(1)量一量小红家到学校在图上的长度,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第8课时比例尺

(2)

1.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两城的实际距离。

 

2.一条跑道长200米,如果用1:

5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应画多长?

3.在一张图纸上,量得学校操场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

200,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0厘米。

两列火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5千米,几小时后两车才能相遇?

 

5.在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两车在途中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

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第9课时比例尺(3)

1.在一幅比例尺是1:

4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20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为0.5厘米。

在比例尺为20:

1的图纸上,它的长是多少?

 

2.选择:

(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5∶200    B.1∶4000    C.5∶20000    D.1∶4000厘米

(2)长4厘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0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

10    B. 10:

1     C. 1:

1   D. 1

1.小明家正西方向500m是街心公园,街心公园正北方向300m是科技馆,科技馆正东方向1km是动物园,动物园正南方向400m是医院。

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点的平面图。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如下图),每小时行80千米,3小时能到达吗?

 

第10课时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放大或缩小。

(1)用相机照相时,是把实际物体()。

(2)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我们的作业时,是把作业上的字()。

(3)一幅图纸上的比例尺是4:

1,表示把实际长度进行了()

2.填空。

一个长方形,长是12厘米,宽是6厘米。

(1)按一定比放大后长是36厘米,宽是18厘米,它是按():

()放大。

(2)按一定比缩小后,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它是按():

()缩小。

3.如果一个图形按2:

1放大,图形的周长将扩大()倍,面积将扩大()倍。

4.分别按3:

1和1:

2的比画出图形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

 

4.某精密零件是按20:

1放大后画在图纸上的,在图纸上长15cm,实际长多少毫米?

 

5.把一个长18cm、宽7cm的长方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后,画出的新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第11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

1.

(1)王师傅3小时加工45个零件。

照这样算,他8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2)安装工人要铺一条管道,前6天铺了222m,照这样的速度,又用了8天把管道全部铺完。

这条管道一共长多少米?

 

(3)把一根1.2m长的竹竿直立在旗杆旁的地上,量得它的影长是1m,同时量得旗杆的影长是6m。

问旗杆高多少米?

2.一辆汽车从相距350km的甲地开往乙地,前2小时行驶了14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行完全程要用几小时?

 

3.王师傅生产25个零件需要1.5小时,照这样计算,生产125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4.一个织布工人从上午8时开始,到上午11时织布126m,照这样的织布速度,要织布360m,9小时能完成任务吗?

 

5.利民服装厂有职工108人,男职工和女职工人数的比是4∶5,男职工比女职工少多少人?

12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

1.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时到达。

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要行驶多少千米?

(2)化肥厂有一批煤,每天用12吨,可用40天。

如果这批煤要用60天,每天只能用多少吨?

 

(3)水果店有两种苹果。

小丽带的钱刚好可以买2千克单价是4.8元的苹果。

如果她只买单价是3.2元的苹果,可以买多少千克?

2.用面积是9dm²的方砖,需要96块。

如果改用面积是4dm²的方砖,求需要多少块方砖?

 

3.用边长是3dm的方砖铺,需要96块。

如果改用边长是2dm的方砖铺地,求需要多少块方砖?

4.某工厂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天加工150个,20天完成。

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50个,实际要几天完成?

5.筑路队铺一段高速公路,计划每天铺0.32千米,实际比原计划多铺32%,结果120天铺完。

原计划多少天铺完?

 

6.火车从甲站开往乙站,4.2小时行了全程的

,照这样的速度,火车行完剩下的路程还需几小时?

第13课时整理复习

(1)

1.填空。

(1)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5∶4,如果两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到达乙地所需要的时间比是()∶();如果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相遇时,所行的路程比是()∶()。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比例;如果底一定,()和()成()比例。

(3)一个精密零件的长是6mm,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长应画()厘米。

x

6

15

y

10

(4)右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空格里的数是();如果x和y成反比例,空格里的数是()。

2.选择。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下列三个等式中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xy=5B.

=yC.5x=y

(2)在下列各比中不能和3.5∶0.7组成比例的是()。

A.35∶7B.140∶21C.

(3)①号图形可以放大成图形()。

3.解比例。

∶x=

16∶12=40∶x

 

4.用比例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相距325km的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了130km。

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要用几小时?

 

(2)A到B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20km,在1:

10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应是多少?

5.在实验小学新校区的规划图上,长方形的操场长28厘米,宽20厘米。

如果规划图的比例尺是

这个操场实际占地多少平方米?

在操场四周建造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第14课时整理复习

(2)

1.填空。

(1)把4a=5b改写成比例是()。

(2)一项工作甲8天完成,乙10天完成,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工作时间的比是()。

(3)在比例尺为8:

1的图纸上,4cm的线段表示的实际长度是()。

(4)甲、乙两数的比是8:

5,甲数是120,乙数是()。

(5)积一定,两个因数成()比例。

(6)a-c=0(a≠0,c≠0),则a与c成()比例。

(7)用3,6,2,9四个数组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

(8)甲、乙各加工一批零件。

速度的比是2∶3,时间的比是3∶4,则工作总量比是()。

(9)在比例尺是1:

100000的地图上,量的A、B两地的距离是2cm,那么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10)如果6x=y,x和y成()比例;如果y=

,x和y成()比例。

(11)A×B=C(C≠0),当A一定时,B和C成()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比例。

(1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其中一个外项是0.4,另一个外项是();如果已知其中一个内项是0.5,这个比例是()∶()=()∶()。

(13)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比是()∶()。

(14)已知一个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质数,一个外项为

,另一个外项是()

2.选择。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1)出米率一定,出米的质量和稻谷的质量。

()

(2)小红上学,已走的路程和没有走的路程。

()

(3)地图上的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

(4)广州到北京的航线长一定,飞机飞行的速度和时间()关系。

(5)每小时劳动报酬一定,总收入和工作时间()关系。

(6)订阅《爱科学》杂志的数量和总金额()关系。

(7)已知3x=4y(x≠0,y≠0),那么x和y()关系。

(8)产品的数量一定,产品的合格率与合格产品的数量()关系。

(9)已知

=y(x≠0),那么x和y()关系。

(10)圆的周长和半径。

()

3.解比例。

(1)5∶x=

(2)

(3)x∶

 

4.用比例解决问题。

(1)从儿童节那天开始,亮亮前7天看书210页,照这样计算,这个月亮亮一共看书多少页?

 

(2)如果用边长30cm的方砖给一个房间铺地,需要100块。

如果改用50cm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3)A城到C城的铁路长大约是234km,A城到B城的铁路长大约是130km。

一列火车从A城出发开往C城,当行驶到B城时用了25分钟,按照这个速度,剩下的路程还要行行驶多少分钟?

 

竹高(米)

0.2

0.5

0.8

1

影长(米)

0.4

1

1.6

2

(4)聪聪在同一时刻测量了直立在太阳下的四根竹竿的影长,结果如下:

①竹竿的高度与影长之间成()关系。

②如果聪聪在这一时刻测得一根竹竿得影长为0.9米,那么这根竹竿得高度为()米。

 

(5).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一批衬衫的任务,前5天生产600件,完成了任务的40%。

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任务一共需要多少天?

(请尝试用不同的知识解答)

 

阶段练习

一、动脑筋,填一填。

1.3÷()=

=():

12=七成五=()%

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4分米,高0.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3.某班一天出勤人数与缺席人数的比是24∶1,这天的出勤率是()%。

4.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12.5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

5.如果

,那么a和b成()比例关系。

绿色如果a×9=b×7,那么a∶b=(  )∶(  )。

6.一个圆锥体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相差30立方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

8.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9.勤勤看一本小说,前8天看了200页。

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800页的小说一共需要()天。

10.一本画册原价是75元,现在按原价的七折出售,现价比原价便宜了()元。

11.(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下9.C记作(     ).C。

二、判断正误,当机立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两个比就能组成一个比例。

()

2.圆柱的底面积一定,它的高与体积成正比例。

()

3.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

4.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成反比例。

( )

5.一件商品,先涨价20%,然后又降价20%,结果现价与原价相等。

()

三、精挑细选,展示自我!

(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如果3a=4b,那么a∶b=()。

A.3∶4B.4∶3C.3a∶4bD.12

2.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

3.20千克比()千克少20%。

A.25B.24C.18D.16

4.一个圆柱体杯中盛满15升水,把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铁圆锥倒放入水中,杯中还有()水。

A.5升B.7.5升C.10升D.3升

5.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成反比例。

A.底面半径B底面积C底面周长D无法确定

6.下面第()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7:

8和14:

16B.0.6:

0.2和3:

1C.19:

110和10:

9D.A和B选项

7.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   )

A.3倍     B.9倍      C.6倍D.无法确定

8.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A.50.24    B.100.48      C.64D.16

9.把10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重量比是()。

A.1:

10B.1:

11C.10:

11D.无法确定

10.解比例

=2:

1,x=()。

A.3B.1.5C.9D.6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

=1÷

×

=0.5-

+0.5-

8.1+

=(

)×24=7÷

×7÷

2.解比例。

8∶30=24∶x

=x∶

 

五、计算

(1)计算下面圆柱的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