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177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苏教版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单元测试.docx

届苏教版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单元测试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A.此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为某二倍体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解: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

B、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全相同,而图示细胞出现了等位基因A和a,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B错误;

C、由于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和a,所以此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C正确;

D、该细胞含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说明该动物的体细胞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因此该动物体细胞内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

C.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下图是某种动物不同细胞分裂的图像,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④所示细胞不具有同源染色体

B.动物的睾丸中有可能同时发现上述4种细胞

C.图②所示细胞状态往往导致基因重组

D.①②③细胞中均含有8条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题图,①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③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④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A正确;动物的睾丸中精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故B正确;图②中的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发生基因重组,故C正确;①中着丝点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下列属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点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

B.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C.同源染色体分离

D.染色体数目减半

【答案】B

【解析】同源染色体联会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与后期,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A、C、D都是减数分裂的特征。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都会出现,B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

4.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4,下图②③④⑤⑥为该动物体内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A、⑤内有4个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

B、②③④⑤均含同源染色体

C、②③④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期

D、⑥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答案】B

【解析】减一前期,两条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⑤内没有四分体,②内有2个四分体;A错误;据图分析②处于同源染色体联会,表示减一前期,③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一分裂后期;⑤细胞中具有同源染色体,而且着丝点分离,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二分裂后期,B正确,C错误;④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一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该动物为雄性动物;⑥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二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不可能为第一极体,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名师点睛】细胞的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的异同

5.下列是李兰同学对所学生物知识的归纳,叙述正确的是()

A.丙酮酸、核苷酸、氨基酸和脂肪酸均含有氮和磷两种元素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坏死

C.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会导致染色体结构的改变

D.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的实验中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

【答案】D

【解析】丙酮酸和脂肪酸只含有C、H和O,A错误;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错误;若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则往往会导致基因重组,这会导致其DNA分子结构的改变,C错误;盐酸在观察细胞中DNA和RNA分布中的作用除了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外,还具有使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加速DNA与染色剂结合的作用;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是解离,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来,因此加入盐酸的质量分数和目的都不相同,D正确。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有丝分裂

6.某动物的睾丸中,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产生一个基因型为BbXa的精子,则其它三个精子可能的基因型为()

①XaBbYY②BXabYbY③BXaBbYY④XaBYbY⑤BbXaYY

A、①或②或③B、③或④或⑤

C、①或④或⑤D、②或③或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依题意可知,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位于X染色体上,X和Y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基因型为BbXaY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BbXa的精子和其他三个精子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因此,这三个精子的基因组成可能是①或④或⑤,C项正确,A、B、D三项均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7.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变化

【答案】C

【解析】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DNA分子数为8,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为8,A正确;图1和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处于图3所示BC时期,图1细胞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变为1∶1,B正确;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处于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的b―→c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的相关变化,该时期的细胞不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为2n和2n,可用图4中a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表示,但无论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均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关系,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注意两点: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的图像识别;(关键抓各时期内染色体的特征变化)

(2)有丝分裂还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的变化规律。

(关键抓DNA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点分裂的发生)

8.某一植物基因型为AaBb,它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其比值是:

Ab∶aB∶AB∶ab=4∶4∶1∶1,那么这一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

A.2%B.10%C.16%D.34%

【答案】D

【解析】已知某一植物基因型为AaBb,它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及其比值是:

Ab∶aB∶AB∶ab=4∶4∶1∶1,则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占4/10,aB占4/10,AB占1/10,ab占1/10,所以后代纯合子AABB=1/10*1/10=1/100,AAbb=4/10*4/10=16/100,aaBB=4/10*4/10=16/100,aabb=1/10*1/10=1/100,因此这一植物自交后代中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1/100+16/100+16/100+1/100=34/100,故选D。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9.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A.Ab、aB、abB.AB、ab、ab

C.ab、AB、ABD.AB、AB、AB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使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即A和a、B和b分离,并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正常情况下可以产生AB、Ab、aB、ab四种精子.

解:

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基因型不同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最终产生1种2个精子.因此,1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共产生了2种4个精子.

由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说明含A与B的染色体自由组合,含a与b的染色体组合.因此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的同时,随之产生的另3个精子为AB、ab、ab.

故选:

B.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10.成年女性体内的一个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

A.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C.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

D.4个染色体组

【答案】D

【解析】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可能发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但仅是DNA分子加倍,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

答案是D。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

1、同源染色体并非完全相同: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也有大小不相同的,如男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和Y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较大,Y染色体较小。

2、并非所有细胞分裂都存在四分体:

联会形成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特有的现象,有丝分裂过程中不进行联会,不存在四分体。

3、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是染色体复制之后、着丝点分裂之前的一段时期,如有丝分裂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

4、减数分裂过程中是先复制后联会,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联会是细胞进行正常减数分裂的基础。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着丝点分裂一次,染色体减半一次,DNA减半两次。

6、原始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其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原始生殖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7、以二倍体生物为例,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体细胞。

无同源染色体的细胞:

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卵)细胞、第一

(二)极体、精子。

11.—动物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了4个四分体,则次级精母细胞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8,8,B.2,4,8C.8,16,16D.8,0,8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4个四分体表示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共有8条染色体。

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半,则次级精母细胞中只能得到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故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着丝点还未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为4条,染色单体数为8条,DNA分子数也是8条。

因此,A项正确,B、C、D项错误。

考点:

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联会和四分体

①联会:

是指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该时期已完成复制,染色单体已形成,但螺旋程度低,观察不到。

②四分体: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图中含有两个四分体,即四分体的个数等于减数分裂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③一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12.人类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

下图所示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妻各自一个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的模式图,已知8和9为成熟的生殖细胞,它们结合后正常发育成的孩子是白化色盲患者。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假设无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发生)()

A.7的基因组成为aY或AXB

B.11的基因组成为AXB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正常的几率小于1/2

D.1、2、3、4细胞分裂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的有3和4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左边只含有一个B基因说明是男性,右边的是女性,8是精细胞,9是卵细胞,这二者结合后是既白化又色盲的孩子,基因型是aaXbY,7和8的基因型应一样是aY,A项错误;依据上述分析,9的基因型为aXb,则11的基因型应为AXB,B项正确;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是3/4×3/4=9/16,C项错误;1和2是形成精细胞的过程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3是形成卵细胞的过程是不均等分裂的,但4是形成第二极体的过程,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13.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A.是否是纯合子B.基因型

C.产生配子的种类D.产生配子的数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测交法可用于鉴定某显性个体是否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均为显性个体,则其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其为杂合子,A正确;

B、测交可用于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B正确;

C、测交可用于检测子一代产生配子的比例,C正确;

D、测交可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及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能检测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

故选:

D.

14.如图中,甲、乙、丙表示某个生物体内的三个细胞,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三种细胞不可能都存在于性腺中D.孟德尔遗传定律可发生于丙细胞

【答案】D

【解析】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错误;三种细胞可以同时出现于睾丸中,C错误;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就发生于该时期,D正确。

1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有纺锤体形成B.着丝点分开

C.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D.同源染色体联会

【答案】D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形成,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着丝点都会一分为二,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都会移向细胞两极,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16.下图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

(2)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3)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

(4)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

(5)④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变异)

A.

(1)

(2)(5)B.

(2)(4)(5)

C.

(1)(3)(4)D.

(1)

(2)(4)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③进行的是有丝分裂,②④进行的是减数分裂,(4)正确;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和③,

(1)正确;动物睾丸中存在着精原细胞形成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以及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减数分裂,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

(2)正确;③所示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形成四分体,(3)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⑸错误;综上所述,选D。

【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分裂时期的图像识别方法(以二倍体生物为例)

时期

方式

前期

中期

后期

有丝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

不联会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必定成对)

联会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可以不成对)

无同源染色体

着丝点排列

在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裂

17.以下关于真核生物遗传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总是一致的

B.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4种精子

C.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D.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答案】B

【解析】细胞中的DNA不都在染色体上,还有少量DNA分布在细胞质的线粒体,A错误;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形成2种或4种精子,B正确;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易位,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正常情况下等位基因的分离只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若发生过交叉互换,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真核生物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DNA。

一般情况下,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但细胞分裂过程中,从染色体复制后~到着丝点分裂前,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可见,等位基因与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18.下列有关受精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作用过程涉及到细胞膜功能之一——信息传递,并体现膜的结构特点

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人的精子、卵细胞中只有23个DNA分子,受精卵中只有46个

D.受精作用实现了基因重组,造成有性生殖后代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受精过程中有精卵细胞的识别和融合,精卵细胞的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信息传递,精卵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A正确。

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来自精子和卵细胞,但不一定是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例如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为63条;B错误。

人的精子核、卵细胞核中只有23个DNA分子,受精卵核中只有46个;C错误。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受精作用没有基因重组;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9.在人体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22对常染色体+XY

B.44条常染色体+XY

C.44条常染色体+XX或44条常染色体+YY

D.22条常染色体+Y或22条常染色体+X

【答案】C

【解析】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共有46条染色体,AD错误;如果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Y染色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含有44条常染色体+YY性染色体。

如果经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X染色体,则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含有44条常染色体+XX性染色体。

【考点定位】精子的形成过程

【名师点睛】人的精原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精原细胞中的性染色体为XY,所以在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暂时加倍。

20.某男性与一正常女性婚配,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

下图为此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示意图(白化病基因a、色盲基因b)。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此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在形成此精原细胞过程中不形成四分体

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

D.该夫妇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答案】D

【解析】A.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与体细胞相同,含有2个染色体组,A正确;B.在形成精原细胞过程中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出现四分体,B正确;C.该夫妇所生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色盲基因一定来自于母亲,C正确;D.该夫妇男性的一个精原细胞如上图,对应基因型是AaXbY,女性正常,生育了一个白化病兼色盲的儿子,该女性的基因型为AaXBXb,再生一个表现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4×1/4=3/16,D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名师点睛】本题的切入点是夫妻双方的基因型,根据图示写出男性基因型,根据子代表现型推出女性基因型,进而再解答本题。

二、综合题

21.摩尔根及其同事、学生用果蝇做实验材料,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了著名的基因学说,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揭示了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它能控制遗传性状的发育,也是突变、重组、交换的基本单位。

“假说一演绎法”的一般步骤为:

①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③演绎推理→④检验推理→⑤得出结论。

(1)摩尔根在研究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步骤②中,具体的内容是___________,后来又通过④检验推理进一步验证这些解释,其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

(2)对果蜗进行基因组测序,需要检测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控制果蝇体色和翅形的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F1全部分灰身长翅,说明体色中_________为显性,将F1雌果蝴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灰身长翅:

灰身残翅:

黑身长翅:

黑身残翅=0.42:

0.08:

0.08:

0.42,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种配子。

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