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6878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9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docx

传统文化在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发展中的作用

成绩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

传统文化在民俗村落发展中的作用

——以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片区为例

 

年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7年3月10日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设计)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在网上发表的论文。

特此声明。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17年3月10日

 

摘要

羊山村位于陕西安康市旬阳县,是陕西南部一座风景秀丽的山村。

随着陕西省大力发展乡土文化旅游,羊山村借助政策春风,完善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本地乡土旅游业,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但是,随着地区文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在当前羊山村民俗片区文化发展工作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采用何种方式解决好这一系列问题,将直接关系到羊山村文化发展传承成果,对于羊山村完成国家民俗旅游村项目建设进度有着较大影响。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羊山村民俗片区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文化发展;羊山村;民俗片区

 

TheroleoftraditionalcultureinthedevelopmentofFolkVillage:

acasestudyofthefolkcultureareainthevillageofsheep

Abstract

LocatedinAnkangCity,XunyangCounty,ShaanxiisabeautifulmountainvillageinthesouthofShaanxi.WiththedevelopmentoflocalculturaltourisminShaanxiProvince,withthehelpofthespringbreeze,theimprovementof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andthedevelopmentoflocaltourism,thevillagehasachievedgoodresultsinrecentyears.However,withthedevelopmentoflocalcultureadvancement,inthecurrentculturaldevelopmentworkareavillagesheeplegendalsoappearedaseriesofproblemstobesolved.Howtosolvethisseriesofproblems,willbedirectlyrelatedtotheresultsofthedevelopmentofthevillageofsheep,goatvillageforthecompletionofthenationalfolktourismvillageprojectprogresshasagreaterimpact.Throughthisstudy,hopetoprovidetheoreticalguidanceforthesheepvillagelegendculturaldevelopmentarea.

Keywords:

Culturaldevelopment;Sheepmountainvillage;Legendarea

 

目录

1引言1

1.1选题的背景1

1.2选题的意义和目的1

1.3研究现况综述1

1.4研究方法2

2地域性文化和环境设计基础理论概述2

2.1地域性文化2

2.2地域文化景观的含义3

2.3文化旅游景观概念3

3陕南羊山村民俗片区文化发展现状4

3.1陕南羊山村风景秀丽4

3.2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积淀深厚4

3.3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5

3.4羊山村民俗片区景观设计和文化发展的关系5

3.5羊山村民俗片区景观设计的文化表现存在的问题5

4改善羊山村民俗片区文化发展的措施6

4.1通过景观形象设计来突出羊山村地域文化6

4.2保持传统村落形态7

4.3对片区景观功能进行合理规划7

4.4挖掘地方建筑文化特点8

5总结8

参考文献:

10

致 谢11

1引言

1.1选题的背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精神生活现状。

通过旅游等方式,而能够在感受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水特色。

吃饭,人们的精神压力也在旅途中获得了极大的缓解。

这也构成了我国旅游市场繁荣的基础。

本文所提及的文化发展就无法避免的要谈到地方的文化特色,而这种特色往往等我通过地方的旅游发展来体现出来。

衡量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现状,完全能够通过对其文化旅游现状的概述而总结出来。

在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提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有关理论,指出推进文化创新,重视环境艺术产业发展。

因此,本文选取了陕南羊山村民俗片区作为文化创新发展的调查对象。

对其在近几年主打的乡土文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陕南羊山村民俗片区在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以及遇到的困难,以便于本文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对策。

1.2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本文通过以陕南羊山村民俗片区这一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指出该地区的文化发展取得的现状,为我国研究区域文化发展相关理论提供案例借鉴。

此外,通过本文的研究,也能够为羊山村在今后文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本文为我国其他村镇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理论借鉴,可以说对我国推进文化创新发展有着积极地实践价值。

1.3研究现况综述

王晶(2016)通过将西安的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发展相结合。

对我国景观在地域文化表现上的应用,西安当前的地域文化风貌等内容进行了剖析。

他在文中指出,地域文化风貌的重要表现方式就是建筑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主题要与地域文化主题相一致。

这样能够帮助地方更好的表现和发扬地方文化特色。

谢敬颖(2010)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城市景观设计水平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如何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融入城市的特色是每一个城市设计者和规划者所必需考虑的问题。

可以说一个城市地域文化传承需要城市景观主题的设计。

通过景观设计和县文化特色高度融合。

对于实现城市特色文化表现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他在文中结合济南市的城市景观设计和济南市当前城市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

从而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依据。

1.4研究方法

本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两种方法。

文献综述法,主要是借助校园图书馆资源以及网络资源,以陕南羊山村民俗片区为案例,结合环境设计理论以文化发展传承为研究核心问题,对相关论文进行搜集整理,并将之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对相关研究方法和节目能够参考借鉴的,本文充分利用其结论形成了核心思路和中心内容。

案例分析法,主要是借助羊山村民俗片区案例进行分析,对其民俗片区建设对文化发展传承带来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展示羊山村在民俗片区文化传承发展取得的成果,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2地域性文化和环境设计基础理论概述

2.1地域性文化

地域性文化指的是一个地方特有的文化。

地域同时包含了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概念。

首先,地狱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地区。

其次,地狱也是一段历史时期下所形成的文化风貌。

地域的概念较为广泛。

它不仅包含了特定地区的自然景观,也包含了特定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人为建筑。

这些建筑承载了一个时期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同时也集中展现了建筑时期人们的思想内涵,能够体现出建筑时期的社会风貌。

因此地域具有双重性,而地域文化也具有广泛的内涵。

它不仅包含了现代文化,也包含了地域内所有建筑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

文化的不断发展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在我国不同时期,文化的内涵也有所不同。

每个时期的社会生产能力水平不同,相应每个时期物质文化水平也不同。

由物质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表现也就有较大差异。

因此我们可以称地域文化,是在不同文化阶段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

社会生产能力水平是地域文化传承的基础。

所以地域文化能够体现出地区社会生产能力水平。

我们通过探知地域文化,能够对地域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生产能力水平有所掌握。

此外,地域文化也是具有连续性的。

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了地区物质文化的不断发展,由物质文化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也随之不断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是建立在技术的革新上。

也因此物质文化具有继承性。

物质文化会继承前一时期的物质文化内涵。

并且,结合新时期社会生产能力水平现状,物质文化呈现出新时期的特色。

这也使得,物质文化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也具有连续性。

及地域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前一时期的地域文化内涵之上的。

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概念有所不同。

地域文化有着特殊性,地域文化更多的体现地域特色。

地域文化通过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风光或人文建筑展现出来。

而每个地方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都受到地方风土人情的影响,所以地域文化在每个必须都有较大差异。

此外,随着历史的推进。

地域文化在不同时期,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2.2地域文化景观的含义

地域文化景观指的是不同地域下的景观。

其内容包含地域的气候,人文,自然风光等内容。

地域文化景观是人在不同地域与自然互动的结果。

受制于不同地方,人文风土的不同。

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对自然现象的记录,对自然的崇拜的方式也不同。

这使得,地域文化中,人为的互动存在差异。

进而创造出了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景观。

这些地域文化景观,诠释了一个地域所传承的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内容。

因此可以说地域文化景观是一个地域的名片。

游客通过了解地域文化景观,能够探索该地域的不同时期的地域文化。

因此可以说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文化名片,是了解一个地域最好的窗口。

2.3文化旅游景观概念

文化旅游景观指的是服务于文化旅游的景观。

文化旅游景观不仅仅包含了,客观的建筑环境,地方独特的建筑文化。

同时文化旅游景观,也包含文化旅游中交通,服务等内容。

地域文化旅游景观,在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

通过从自然景观,人为建筑,旅游服务等内容形成一个地域独有的旅游吸引力。

3陕南羊山村民俗片区文化发展现状

3.1陕南羊山村风景秀丽

山平均海拔1800米,其境内蛮王寨海拔1669米,属旬阳最高峰,有“旬阳高原”之美誉。

羊山平均气温15℃,昼夜温差大,属旬阳边远高寒山区,其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植被优良,远离交通主干道,无工矿企业污染,山清水秀,是最好的天然“氧吧”和“森林公园”。

羊山内自然景观随处可见,山势奇特,怪石嶙峋,涧深水长,有一望无际的万亩草甸、自成一体的八里川、惊险刺激的铁索洞、清明河、神秘怪异的一线天、气势宏伟的万米瀑布群、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等,集峰、崖、岭、嶂、溪、瀑、坑、峡谷、溶洞等景观于一身,彰显出了一张自然天成、天然雕塑的美丽画卷。

3.2陕南羊山村民俗文化积淀深厚

羊山村居民结构多元化,这使得羊山村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羊山村的独特民风创造了羊山村特有的民歌。

村民既能耕地亩田,也能借助歌舞展现渗透的文化历史积淀。

旬阳县羊山村政府借助特有的文化,打出独特文化旅游牌。

构建农民乐器班,采用传统民乐乐器,演奏出一曲曲动人旋律,成为羊山村文化的一张名片。

此外,羊山村借助自身具有的特有民俗建筑,通过积极参与电视剧、电影制作,扩大自身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提高地区知名度,获得更高的市场关注度,使得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羊山村。

图3-1羊山村民俗建筑

3.3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

羊山村借助自身特有的资源优势,通过结合传统民俗文化,积极建设符合当地生态发展现状的基础设施。

借此,极大促进了羊山村风土人情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打造出独有的品牌魅力。

可以说,羊山村现有农家乐等基础设施,完美展现了农村风貌,此外又不失现代生活的便利。

促进了现代与传统的高度融合,打造出富有独特品味的旅游品牌。

羊山村在现有景区基础上投资430万元,打造出具有羊山村独特文化风貌的旅游项目。

通过不断美化现有居住环境,净化当前山村风貌,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

3.4羊山村民俗片区景观设计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及的地域景观包含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羊山村的民俗片区和片区周围的自然景观,共同构成了羊山村的地域景观。

羊山村的地域景观集中体现出羊山村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风貌。

其给予游客对羊山村环境的感知,并体会到当地特有的山水情怀。

地域文化景观是羊山村文化现象的展现。

地域文化景观能够体现羊山村聚落的景观,以及阳城村在现代化发展中取得的建设成果。

地域文化景观更离不开人为的创造。

例如羊山村民俗片区一方面结合现代化发展成果,一方面立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构建出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民俗片区。

让广大游客在既不失现代生活便利性的前提下,又能够充分的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羊山村所触及的陕南文化。

因此地域文化景观更多的承载了能够对游客进行文化传承和宣扬的作用。

3.5羊山村民俗片区景观设计的文化表现存在的问题

羊山村的旅游文化发展离不开羊山村当地地域文化的交融。

但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羊山村地域文化发展的核心是羊山村的乡村文化,在羊山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中,其主要凸显出以下几点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乡村地域文化是羊山村民俗片区发展的基础。

来羊山村的游客,绝大多数都奔着羊山村的地方特色文化而来。

通过将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

第一,原真本土的乡村地域文化是其发展的基石,是吸引旅游者的根本所在。

但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由于旅游管理者盲足追求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盲目跟风,将当地的特色民俗文化进行加工改造,使其变成一种失去传统文化特色的快餐文化。

导致不符合文化传统的节庆、奇异的民俗展现在旅游者眼前。

为了实现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传统产业和文化习俗被扭曲成一种商业范畴进行无尽消费,这些带来的是传统文化的丧失和扭曲,破坏了乡村本土的地域文化内涵。

第二,乡村文化因其自身生产力水平薄弱因而成为“弱势文化”,属于“低一层”的文化。

大量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对乡村本土弱势文化的影响非常大,并且产生了乡村文化开始向城市文化趋同的势态,在这个过程之中,许多传统的乡村文化在这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之中迷失了自己、趋于雷同、盲目跟风,最终导致乡村文化旅游失去了本应有的文化特色。

第三,除了文化上的冲击之外,大量游客带来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等对于本土居民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外来者的服饰、举止、言谈、爱好、价值观等会对当地人产生冲击,可能因此改变了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观念。

旅游属于一种商业,有商业就会有竞争,利益的纷争使得经营者与农户、农户与农户之间因利益分配而产生矛盾,邻里和睦的气氛被改变,淳朴的民风受重创。

在旅游经济大潮中的乡村居民,受到利益驱动做出了不文明的行为,学会了蒙骗欺诈,破坏了乡村美好的形象。

面对原生态文化失真危机,要主动迎接不同的文化带来的挑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且不断进行自身文化的优化整合,在趋同中求异,在吸纳中创新。

4改善羊山村民俗片区文化发展的措施

本文基于环艺设计理念,提出了通过景观设计来提升羊山村民俗片区的文化发展水平,进而带动旬阳县的旅游经济效益提升,同时也为全国民俗文化乡镇的发展传承提供模版案例。

本文具体提出以下几点措施来改善羊山村民俗片区的文化发展水平。

4.1通过景观形象设计来突出羊山村地域文化

一个成功的旅游地的标志就是在旅游者的心中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思想定势,在旅游者的心中具有稳定性和无可取代性。

独特的乡村旅游景观形象就是对旅游者思想定势的物质形态上的展示,景观形象的营造关系到旅游者对于旅游地首要、宏观的印象。

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贯穿于旅游地的始终,旅游地从始至终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串联起来都关系到景观形象的营造。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地区,每每提到这些名字,人们心中就会立马浮现出特定的景观形象,浪漫时尚的巴黎、风车环绕的荷兰、自由奔放的西班牙。

甚至于有时候人们的景观形象概念仅仅来源于一个名词,这个名名词可以是一种特色美食,可以是一种传统工艺,也可以是一种风俗习惯,只要脑海中显现这个词,就会产生相应的景观形象。

乡村文化旅游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塑造独特的景观形象和文化氛围,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稳固的思想势态。

伴随着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它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传统美景的展示,而是对其背后所蕴含的属于自我的地域文化有很高的要求。

丰满独特的景观形象不仅仅是依靠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呼唤,只有通过景观表达文化才能够深入人心。

视觉上的风景只是昙花一现,只有通过视觉感染力的背后的文化现象,才能对旅游者的内心达到感染力。

传统旅游的心理形态为感知、接受,而乡村文化旅游要求的心理路线为感知、触动、感化、印象这四个步骤,在这个路线中,文化的力量尤其重要。

例如羊山村在民俗片区的建设上,通过重点区域建设,核心主题把握,形成整个片区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使得山水人房融为品牌的一个整体,形成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吸引力,同时也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2保持传统村落形态

传统的乡村聚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表达内容,它蕴含着世世代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成果和智慧,对待传统的乡村聚落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不能一味的守旧或者革新,针对于聚落中不同的建筑状态,要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可采用保护、修复、改善的路线。

例如,羊山村保存完整的建筑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防止其受到二次损坏,另一方面要从这些保存良好的建筑中吸收经验运用到以后的设计中;对于建筑质量一般但是仍存在一定的研究利用价值的聚落,应当积极采取修缮措施,此过程应注意古建筑的修复问题。

值得特殊关注的是,对于一些已经失去居住功能的建筑物来说,不能单纯的将其夷为平地重新开发,而是从中吸取特色保留传统,以使在此基础上建造的聚落风格能与村庄整体面貌保持一致并继承传统。

4.3对片区景观功能进行合理规划

功能分区主要是指乡村旅游地对于各景区之间的优化整合、土地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

合理的景观功能分区在乡村文化旅游景观中有利于经营者的经济效益以及方便旅游者更加直观的观赏到景区的风景、感受到景区的文化氛围。

按照乡村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的原则,可以将乡村景区划分为重点保护区、缓冲隔离带和休闲娱乐区。

重点保护区是整个乡村景观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它是重点景观的脉络所在也是感受乡村文化的源泉。

由于传统的乡村聚落、乡村生态保护区都位于这个重点保护区,所以,对于其中的景观不只是再次设计的问题,更是兼具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生态保护的任务。

例如,利用价值不高且有危险性的建筑应当积极予以保护和修复,新建成的建筑包括街道空间、绿化、水域等景观应当延续传统建筑风格,统一整体建筑风貌。

休闲娱乐区特指专属于旅游的娱乐设施,由于其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所以与重点保护区要有一定的空间距离,避免文化的冲击。

这个区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主要地带,相应的娱乐设施以及配套设施都应该一应俱全。

缓冲隔离带处于重点保护区以及休闲娱乐区的中间地带,具有避免两个功能相互冲击的作用,并且使旅游者在其中得到调整缓冲。

4.4挖掘地方建筑文化特点

乡村传统建筑的存在构成了传统的乡村聚落的整体文化风貌展现,传统聚落的文化表达离不开传统的建筑文化,而建筑传统又通过传统聚落形态表现出来。

所以,对乡村传统建筑的地域文化挖掘至关重要,这个挖掘的过程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学习,而不是对传统建筑在乡村环境中孤零零的展示,一些地区为了开发乡村聚落旅游,把当地居民迁走,单独留下老房子给旅游者参观,这是对乡村旅游的误解。

统建筑大到建筑体量、形式构成、围合方式,小到屋檐、墙体、小构筑物,都很产生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差异造就了我国的乡村建筑在地域辽阔的中国大地上异彩纷呈,同样也产生着风格特征明显的传统乡村聚落。

例如粉墙黛瓦风格特征的传统民居形成的周庄、外实内静的传统北方民居形成的乔家大院等,都是吸引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代表地方。

5总结

本文以陕南羊山村民俗片区的文化传承发展为题,探讨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传统古村落应该如何保存自身文化传承发展,并提升村落经济效益,提高地区文化特色。

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对乡村文化旅游景观设计的方法论进行探

究。

通过对关中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的解读以及实地调研,本文先从宏观的角度对羊山村整个关中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景观形象定位进行分析,并以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为切入点,对袁家村的整体环境优化进行优化建议。

最后从空间资源整合、重点景观塑造、以及空间适宜尺度等原理为方法论,对羊山村的重点旅游核心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36

(1):

178-185.

[2]李凌雁,翁钢民.我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差异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6):

94-99.

[3]李玄,王曦.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2016(7).

[4]谷文双.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业发展探析——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

170-175.

[5]姚伟钧,霍晓丽.文化产业视阈下民族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湘西捞车古村寨为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

98-102.

[6]周欣娟.杨岐禅宗推动地方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J].山东青年,2016(9).

[7]杨洁明,许辉.新疆南疆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探究[J].中国市场,2016(30):

206-206.

[8]杨建毅,麻艳香.构建以人为本的西部区域文化发展模式[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

(1):

115-120.

[9]郝银忠.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区域性商业设计研究[J].设计,2016(7):

84-85.

[10]张海峰.藏羌走廊:

民间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J].经济师,2015

(1):

191-192.

致 谢

随着论文工作进入尾声,四年大学生活也将结束。

感谢大学四年中不断付出的心血教育我的各位任课老师。

没有你们的辛苦耕耘就没有今天的我,感谢你们日日夜夜的付出,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时刻践行你们所传授的真知灼见,从而取得更长远的进步。

感谢我的导师,本篇论文能顺利成稿,离不开导师的尊尊教诲,也离不开导师对我的严格要求。

导师严谨的学风对我今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信今后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生活,做一个有心人。

再次感谢导师的付出的辛勤汗水。

感谢大学四年以来帮助过我的所有朋友、同学,没有你们的帮助,大学期间也不会这么顺利。

时光荏苒,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每一位朋友同学都能够前程似锦。

 

姓名:

2017 年 3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