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6707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docx

3不懂就要问教学设计公开课

3* 不懂就要问

文本分析:

《不懂就要问》是本套教材编排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学习时,明知可能挨打,还是向先生提问,请求先生讲解课文意思的一件事,反映了他学习主动、喜欢刨根问底的求学精神,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教育性。

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离不开记事,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运用人物的语言和当时的环境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是课文突出的特点。

教学时,要注意结合略读课文的特点,尽量放手,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供默读、提问、交流、发表见解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交流,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教学目标:

1.认识“诵、例”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圈”。

2.初步了解略读课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3.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简要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

4.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理解孙中山回答同学的那句话,学习他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理解为什么孙中山宁可冒着挨打的危险,也要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简介其生平事迹,导入课题。

导语: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伟人画像。

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

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事迹?

(学生介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

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了《五权宪法》。

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质疑问难:

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

预设:

课文里是讲谁不懂?

哪儿不懂?

要问谁?

“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听音频朗读,一边听一边学习停顿和朗读的语气,并圈出生字新词。

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里糊

摇头晃脑

打清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填空: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孙中山)不怕挨打,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

他的事迹告诉我们(不懂就要问,做学问就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

方法拓展:

我们在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故事的主要人物,说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就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自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圈出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

2.小组讨论,解答疑惑,并完成“自主学习卡”上的任务。

自主学习卡

(1)什么叫“私塾”?

“私塾”的教学与现在的学校教学有什么不同?

(2)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他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3)当孙中山提问以后,先生和同学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从第3~6自然段中找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说一说。

(4)孙中山是怎么回答同学们的问话的?

从他的回答中你有哪些感悟?

3.汇报展示,品析美文。

(1)什么叫“私塾”?

“私塾”的教学与现在的学校教学有什么不同?

预设:

学生根据自己所查的资料,自由表达自己的认识。

教师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相机指名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孙中山为什么要向先生提问?

他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

预设:

引导学生找到并理解重点句。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通过找反义词理解“糊里糊涂”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造句运用。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通过朗读体会“壮着胆子”问是怎么问的。

联系实际,你壮着胆子问老师时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

是呀,老师会责怪我吗?

会训斥我说这是与课本无关的内容吗?

会责骂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吗?

会发现我听讲时偷偷开小差了吗?

会因此而惩罚我吗?

所以,我才要“壮着胆子”问。

而孙中山呢,他也是怕被老师训斥,怕被老师打呀,况且这之前还没有一位同学敢向老师提问呢!

这种明知道可能会挨打、但仍然勇敢提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呀!

(3)当孙中山提问以后,先生和同学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从第3~6自然段中找出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说一说。

预设:

引导学生找到并理解重点句。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摇头晃脑”可以做动作进行理解。

“鸦雀无声”可以利用描述或造句来领会。

“霎时”表示时间很短,一瞬间、一刹那的工夫。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会背了。

”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引导学生抓住“拿着戒尺”“厉声”来体会先生的严厉。

“一字不漏”说明孙中山背诵得很流利,他十分聪颖善学。

方法拓展:

写同学、先生前后反应的变化,这是一种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认真、执着的态度。

(4)孙中山是怎么回答同学们的问话的?

从他的回答中你有哪些感悟?

预设:

引导学生找到并理解重点句。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

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引导学生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学习精神。

提出质疑:

“不懂就问”是不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马上问呢?

学生自由表述。

4.观察课本插画,指导朗读。

预设:

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有什么用呢?

”这句话是说孙中山认为糊里糊涂没有用,要读出肯定的语气;“……,不怕挨打吗?

”是别的同学感到奇怪,不明白,才问孙中山的,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你会背了吗?

”是先生厉声问的,要读出严肃、生气的语气。

又如“请您给我讲讲吧!

”应读出恳求、期待的语气;“我就讲讲吧!

”应读出表示答应的语气。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引导学生思考:

学习了课文,你有哪些体会?

明确:

(1)孙中山小时候读书背诵,毫不糊里糊涂,能够自己对自己提出问题,正如名人所讲“读书要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2)在一百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孙中山为弄清道理,不怕挨打,敢于向先生提问,他认为“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种“勤学好问、读书求理”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2.自由讨论:

你在平日的学习中是怎样学习的?

有哪些学习经验分享给同学们?

3.指名发言,教师相机总结归纳。

4.指导学生摘抄、积累格言。

选一则自己喜欢的读书格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示例: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3)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4)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1.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勤学好问的精神。

◆巧用问句设疑,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品质。

师:

请同学们来告诉我,你们找到了哪个问句?

问句1:

孙中山想:

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师:

“糊里糊涂”是什么意思?

(认识模糊,不明事理。

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请你们再自读第1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学生是糊里糊涂地学习的?

生:

我找到的句子是“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我通过这一句中的“咿咿呀呀”知道了学生就是跟着先生念,根本不理解书中的内容。

师:

你真会学习,抓住了重点词语。

问句2: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

“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

请您给我讲讲吧!

师:

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

孙中山不理解这段书的意思。

师: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不理解呢?

生:

因为先生只让学生们读熟和背诵,从来不讲书里的意思。

师:

比一比孙中山和同学们在学习方面有什么不一样?

生:

孙中山善于思考,敢于提问;同学们死记硬背。

问句3:

先生拿着戒尺,走到孙中山跟前,厉声问道:

“你会背了吗?

师:

你们能读出“厉声”的语气吗?

(生再读,读出“厉声”的语气)

师:

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呢?

你们有什么体会?

生1:

我找到了“收起戒尺”,说明先生不会打孙中山。

生2:

我找到了“摆摆手”,感受到先生也被孙中山的好学精神感动了。

生3:

我通过先生说话的内容和语气,体会到先生其实很喜欢学生敢于提问。

……

师: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走近了孙中山,学习了他不懂就要问的优秀品质;了解了在私塾里,需要不懂就要问的学生。

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做一个不懂就问的好少年吧!

赏析:

教师巧妙地以文中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这符合略读课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来理解内容,提高了理解能力。

同时渗透了不懂就要问的学习习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懂就要问》是本册语文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从内容上说,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低于精读课文,只要能够抓住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领会即可。

从方法上说,主要靠学生自己把握课文内容,并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习得一些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设计时,我主要运用了三个策略。

一、质疑启思。

小学中段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正在培养中,因此我提出的问题大致是按照课文顺序来的,反映在“自主学习卡”中,首先便是从“私塾”与现代教学方式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确背景,又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连续提出了几个重点问题,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点拨指导,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检查读书的效果。

此外,不单单我来提问,我还鼓励同学们自己质疑。

经常性的质疑问难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激发了学生钻研的乐趣。

学生为寻找问题而绞尽脑汁,老师则从说教中解脱出来,从多层面、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使之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解决。

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而这也恰好契合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实践运用。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学校”甄选出来的,不管是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还是对课文中心的把握,都能够很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适当进行语言的运用活动,如造句、用课文中的词句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等等。

再就是围绕让学生有“新鲜感”的词句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基本上都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也能丰富学生的积累,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三、朗读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朗读不仅是教学要求,我认为它也是帮助学生领会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

本课的心理活动、人物语言较多,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时,学生抓住了先生的“严厉”、同学们的“不敢”、孙中山的“壮着胆子”,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声音表演。

借由这种表演情境,学生自然体会出了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做学问应该有的态度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