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6507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练习断句.docx

文言文练习断句

文言文练习—断句

文言文练习—断句

1、(2013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

乱行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

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取材于《中论·修本》)

2、(2013年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

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

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3、(2012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

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

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其文章不,辞采精拔。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5、(2011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

是矣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

辨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6、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7、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

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

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8、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

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

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

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10、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

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1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

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

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1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

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

1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

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

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

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1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孟子曰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

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注】不下带:

带,腰带。

古人不视下带,即只视带之上。

此处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

15、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恶也

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1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诗人多用野老字不过谓田野老人耳按《汉书艺文志》有《野老》十七篇注云六国时人在齐楚间应

邵曰年老居田野相民耕种故号野老则二字所出最古矣。

(《陔余丛考野老》)

1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18、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这个句断句。

对曰夫兵在御之得其道不在众多陛下取其壮健以道御之足以无敌于天下何必多取细

弱以增虚数乎!

19、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

针有分寸时有破漏重以恐惧之心加以裁慎之志臣意且犹不尽何有于病哉此其所为不愈也帝善其对年老卒官。

20、用/给文中句子断句。

陵卒从汉王定天下以善雍齿雍齿高祖之仇陵又本无从汉之意以故后封陵

为安国侯。

21、)用斜线()断句:

刘俯身窥之见十数人儿女杂坐罗列盘馔环绕之而共食见其妻在坐中语笑。

22、用/给下面短文断句。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

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

加则直士恨。

23、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

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24、知言者,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识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

浩然,盛大流行之貌。

气,即所谓体之充者。

本自浩然,,失养故馁,惟孟子为善养之以复其初也。

盖惟知

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于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于天下事无所惧此

其所以当大任而不动心也。

(选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

25、将下段文字中划线句子用/断句。

(4分)

呜呼!

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

而孔孟惶惶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

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

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

耀于无穷

者,其道当然也。

(选自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

2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

(2).

王黄门兄弟三人俱诣谢公子猷子重多说俗事子敬寒温既出坐客问谢公向三贤孰愈谢公曰小者最胜客曰何以知之谢公曰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推此知之(《世说新语·品藻第九》)

(3).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刘向新序·节士第七》)

27、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英雄之言(唐)罗隐

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

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之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之者,则曰救彼涂炭。

牵于寒饿者,无得而言矣。

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

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楚籍则曰可取而代。

意彼未必无退逊之心,正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为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

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1)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2)其所以异者,退逊之心、正廉之节,不常其性耳。

(3)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也。

2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

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

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

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

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

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

建中三年,徙东道。

德宗在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

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

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日:

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

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

耽日:

是何谓邪?

朝廷有命,即为帅矣。

吾今趋觐,得以君俱。

乃行,军中遂安。

俄为东都留守。

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迁义成节度使。

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

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日:

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

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

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

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

帝然之,不用也。

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

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

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日元靖。

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

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山且,必究知之。

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

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

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

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日/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贞元,年号。

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

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

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萎婉说法。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

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

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

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

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对他很信服。

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

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

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

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

(2)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人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

文言文断句训练答案

文言文断句

(2013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

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行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智者不以变数疑常

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守其所志而已矣

(取材于《中论·修本》)

(2013年高考湖北卷)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勺饮不入口者三日恸辄呕血扶乃能起既

葬结庐墓所诸相以居忧无例欲极力

起公,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选自《元朝名臣事略》,有删改)

(2012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

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

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答案】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

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

国矣。

(2012年高考江苏卷)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

其文章不,辞采精拔。

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

【参考译文】

有人说陶公的诗篇篇都有酒字。

我认为他本意并不在酒,而是把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

他的文章与一般文章不一样,辞藻精简。

文章意境或恬静婉约如小桥流水,或气势磅礴直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真切。

如果不是圣贤,没有不渝的志向,无论世道盛衰或政治兴替都安于道义,谁能像他这样呢?

我爱好他的文章,不能放下,又想到他的品德,恨不能与他处在同一时代。

(2)用余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

人之蕴蓄由学而大在多闻前古圣贤之言与行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2011年高考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分)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

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

是矣然圣贤所以敬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与斯见之。

答案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09年江苏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

者不为难到

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

3.(09年北京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

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

(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

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补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08北京)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

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答案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

解析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义和结构,正确断句。

2.(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

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

答案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08江苏)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

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节)

答案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弊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07北京)用斜线(/)给下列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

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

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解析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思正确断句。

【参考译文】

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

我年轻时就喜欢弓箭,搞到几十个好弓箭,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的了。

近来我把收藏的弓箭拿给做弓箭的人去看,工匠却说我这些弓箭都不是好木材做的。

我问原因,工匠说,木材的质地不平直,纹脉都是斜的,弓箭虽然有劲,然而射出的箭不会平直。

我才明白从前辨识(弓箭)的方法还不准确。

我凭借弓箭打天下,认识这些弓箭还不完全,况且天下的事物这么多,怎么能都了解清楚呢!

.(07浙江)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

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颜氏家训勉学》)

答案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解析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文意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文段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

同时,还应注意文段的体裁、语言风格等。

这段文字要注意几组动宾结构的对称句子。

4.(06北京)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赵围于秦)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