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56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docx

消防系统改造工程质量提升方案

 

新疆分公司

鄯善输油站消防系统改造工程

质量提升方案

 

版次

编制

日期

中油管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A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第一章:

现场质量控制程序

1.1.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鄯善输油站消防系统改造工程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控制。

1.2.引用文件

《采办管理程序》

《施工管理程序》

《质量手册》

1.3.职责

a.HSE管理部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质量控制的监督、检查、指导、服务。

b.HSE管理部负责现场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

c.施工作业机组负责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具体实施。

1.3.1测量放线

1.3.2参考规范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

1.3.3总则

1.3.3.1测量仪器和工具齐备。

经纬仪、水准仪、激光测距仪、定位仪和各种测量工具齐备完好并有合法有效的检定证书。

测量仪器应经监理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

1.3.3.2对管网测定资料、总平面图应进行室内审核并进行现场核对。

1.3.3.3确保数据准确,并按施工图放线。

1.3.3.5确保全部水平垂直参照点和标记正确并在所需的最大公差之内。

1.3.3.6对于鄯善输油站库区指定的地下构筑物、施工测量中发现的构筑物,应进行调查、勘测,并在线路与障碍物交叉范围两端设置标志。

在标志上应注明构筑物类型、埋深和尺寸等,以防止施工中将地下构筑物破坏。

1.3.3.7质量检查人员应控制并确保施工作业带范围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

1.3.4文件记录

表03-1测量放线—检查实验表

表03-2测量放线—检查报告

表03-1

检查报告

(测量放线)

报告号:

项目名称:

地点或区域:

标段:

合同号:

图纸号:

图纸修正号:

序号

活动

检查结果

日期

1

测量仪器及工具的使用性能符合技术要求。

2

核对路由定位、测量资料。

3

地下障碍物的现场标记。

施工单位代表:

检查人:

日期:

日期:

1.4.管子拉运

1.4.1参考资料

《起重机操作规程》

《现场材料装卸规程》

《材料控制程序》

1.4.2总则

1.4.2.1在货场/中转站(仓库)应进行钢管或防腐管的验收和交接,防腐管或钢管验收遵照有关规定进行。

对有损伤的管子做出记录并加以标识,除非另有规定(如业主同意对有损伤的管子进行修补等)否则不得装车。

1.4.2.2应保证运管车具有足够的长度、载重吨位和良好的越野性能,以满足防腐管的拉运。

1.4.2.3应确保拖管车上不能有在运输途中可能擦伤管子的硬物。

1.4.2.4应检查汽车运输时的底部和车帮以及管层之间是否加了防磕碰衬垫。

1.4.2.5管子在车辆上运输时应有捆扎措施,捆扎用具应有足够的宽度并且在捆扎用具接触管子的部位应衬垫软质胶皮。

1.4.2.6质量检查员应确保装车时,直径Ф610mm管子装车层数不超过4层。

预先涂敷的管材在任何时候都应采用宽的无磨擦的帆布或皮带或指定的其他设施进行保护以免损伤涂层。

1.4.2.7应确保壁厚大的(或强度高的)管子放在下面。

1.4.2.8在崎岖不平路段行车时,司机应放慢车速,以减少垂直振动可能带来的对管子的损伤。

1.4.2.9应确保管子吊装时使用专用的吊具,吊装过程中要稳,轻起轻放,防止损伤管子或防腐层。

1.4.2.10在堆放时应把同一规格、型号、防腐等级的管子放在一起,否则壁厚大的(或强度高的)管子应放在下面。

1.4.2.11质量检查员应确保在运输或装卸过程中将有损伤的管子查验出来,应做出适当标识,并立即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报告,同时搁置一边做好标志,供进一步检验。

1.4.3文件资料

表04-1管子拉运—检查

表04-1

检查报告

(管子拉运)

报告号:

项目名称:

地点或区域:

标段:

合同号:

图纸号:

图纸修正号:

序号

活动

检查结果

日期

1.

防腐管子的拉运应在验收交接后进行。

2.

拉运过程应符合货场(仓库)管理的有关规定。

3.

吊、运设备的工作性能应保证满足全过程的需要。

4.

在吊、运设备上,可能与防腐层发生碰撞和接触的部位应有软垫层保护。

5.

管子在运输过程中应有可靠的捆扎措施,并有软质垫层。

6.

管子的吊装要使用专用的吊具,并要慢吊轻放。

7.

同一车辆运装的管子应同一型号和同一防腐等级,或保证管厚的放在最下层。

8.

无论是运输或是堆放,管子层数不得超过规定值。

9.

受损伤的管子应有现场记录和标识,并将损伤的管子隔离存放。

施工单位代表:

检查人:

日期:

日期:

1.5.管沟开挖

1.5.1参考标准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1.5.2质量控制

1.5.2.1测量并标出管网的走向,确保标高符合图纸和测量要求。

1.5.2.2开挖前对地下设施进行勘测,确保开挖时不损坏已有的地下设施。

1.5.2.3在管沟开挖前,应按规范和设计图纸及现场土质情况确定管沟的边坡比。

1.5.2.4质量检查员应检查管沟的深度,以便使它能符合图纸的要求,并应经监理检查确认。

1.5.2.5检查管沟的宽度,以提供合适的操作空间。

1.5.2.6在管沟开挖时,应确保弃土高度,多雨季节时在陡坡处开挖,沟壁应采用防坍塌措施。

1.5.2.7管沟的沟壁应光滑,没有外露的石头或其他有可能对管子防腐层有损伤的东西。

曲线段管沟应保证圆滑过渡、无凹凸和折线。

1.5.2.8沟底应平整,沟内无塌方、石头、硬质土块和其他杂物。

1.5.2.9如遇岩石和硬质土层,管沟沟底应超挖一段距离,以满足细土回填的深度。

1.5.2.10管沟的沟底应是坚固的并有足够的能力支撑,开挖后应用标准规定的材料回填。

1.5.2.11雨季开挖管沟要注意排水及管沟边坡的密实情况,确保管沟不塌方。

1.5.3文件记录

表05-1管沟开挖—检查实验表

表05-2管沟开挖—检查报告

表05-1

检查实验表

(管沟开挖)

报告号:

项目名称:

地点或区域:

标段:

合同号:

图纸号:

图纸修正号:

桩号

沟断面结构

边坡比

沟深

沟底宽度

中心线偏移

开挖长度

施工单位代表:

检查人:

日期:

日期:

表05-2

检查报告

(管沟开挖)

报告号:

项目名称:

地点或区域:

标段:

合同号:

图纸号:

图纸修正号:

序号

活动

检查结果

时间

1.

管沟开挖前应保证桩位的标记作用。

2.

根据规范要求及现场的土质情况确定管沟的坡比。

3.

管沟的各部尺寸应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

4.

清除沟壁塌方和石块坠落的可能性。

5.

保证沟内无塌方土块、石块、积水等杂物。

6.

直线段管沟应保证顺直畅通,曲线段管沟和沟底应圆滑过渡和平整。

7.

石方段或戈壁段挖沟时,保证沟内不得有任何存在可能损伤防腐层的石块、硬质土块。

施工单位代表:

检查人:

日期:

日期:

1.6.管道组对

1.6.1参考标准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2011

1.6.2质量控制

1.6.2.1质量检查员在组对前应检查并确保:

1.6.2.1.1管子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1.6.2.1.2应有管子的产品证明书,管子无裂纹和夹层等会对管线寿命产生影响的缺陷。

1.6.2.1.3管内无石块、土块等杂物。

1.6.2.1.4管口内外表面应被清洗干净露出母材本色。

1.6.2.1.5使用规范/标准允许的方法/设备对不合格坡口进行修理,使其符合要求。

1.6.2.1.6应对管口的椭圆度进行检查。

不合格的应用监理允许的方法进行矫正。

1.6.2.1.7检查防腐层的外在质量,如果不合格应进行标记。

1.6.2.1.8监理已检查并同意组对。

1.6.2.2对口时应核对钢管类型、壁厚,必须要与现场要求相符合。

除连死口和弯头外,管口组对使用对口器。

1.6.2.3对口时,起吊管子的软吊带宽度应大于100mm,且软吊带应放置在活动管已划好的中心线处进行吊装。

1.6.2.4组对时应控制错边量、螺旋焊缝/直焊缝错开量以及对口间隙,使其符合规定要求。

1.6.2.5相同壁厚的管子错边量应控制在焊接工艺评定要求范围内,应平滑过渡,必须使其均匀分布在管子四周。

1.6.2.6应保证焊接人员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1.6.3记录

表06-1管道组对—检查实验表

表06-2管道组对—检查报告

表06-1

检查实验表

(管道组对)

报告号:

项目名称:

地点或区域:

标段:

合同号:

图纸号:

图纸修正号:

钢管直径:

钢管壁厚:

管子编号

直焊缝缺陷

钢管表面缺陷

钝边

坡口

间隙

错口

管口清理

施工单位代表:

检查人:

日期:

日期:

表06-2

检查报告

(管道组对)

报告号:

项目名称:

地点或区域:

标段:

合同号:

图纸号:

图纸修正号:

钢管直径:

钢管壁厚:

序号

活动

检查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