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361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docx

小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七万以内数数的认识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第五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书上90页例9和91页例10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估数能力。

 

3、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4、让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体验到成功地喜悦;并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课前搜集生活中较大的数,有关“近似数”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课件出示:

记忆大比拼,20秒,逐一读一读这些数。

 

2、接着数一数。

 

3、

(1)2998    2999   (       )    (       )    (       ) 

(2)6097    6098   (       )    (       )    (       ) 

(3)(       )   9000    9001    (       )    (       )

4、读一读,说一说,各个数中的“3”在什么数位?

各表示什么?

327   1031   3762   163 

二、轻松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90页的图文材料。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1号(940元)和2号(1899元)显像管电视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比一比,它们哪个贵一些?

(1)2号贵一些,940是三位数,不够1000,而1899是四位数,超过1000。

(2)2号比1号贵,我们知道两位数比一位数大,所以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

 

小结:

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也就是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

2、3号(1350元)和4号(2365元)比,哪一台液晶电视更贵一些呢,想一想,位数相同的数怎么比较大小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1350含有1个千,2365里含有2个千,4号贵一些。

比较它们的高位,1个千比2个千小,所以4号比3号贵。

1、总结:

万以内的数比较大小,数位相同时,从高位开始比,最高位上数大的数大。

2、如果把2号(1899元)和3号(1350元),哪一台贵一些?

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么比?

千位数字相同,就比较百位的数。

谁能说说位数相同的数怎么比较呢?

千位、百位、十位都相同,比哪一位呢?

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相同,又怎么比呢?

 

总结:

位数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时,依次比较下一位上的数。

四、愉快练习

1、90页“做一做” 

2、在○里填上“< 或 >、=”。

 299○302    4780○3987    1010○999    568○570 

6029○6031    3248○3249  1456○1456

3、有三个小朋友,他们为三个数排了队请你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

 小羽:

 1010>936>963 

小舟:

 1010>963>936 

小健:

 936>963>1010

4、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五、拓展升华

游戏:

找座位 

请四位同学上台来,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

请这四位同学互相帮忙、合作,按老师要求组成数字。

教后反思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近似数

(第六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教材91页例10。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

 

3、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体会到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近似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二、轻松导入

猜数:

指定一个4位数,学生猜猜是什么数。

猜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所猜数是否与目标数接近,猜中为止。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教学例10(出示课件情景图)

(1)通过图片我们看到,主持人在电视中播报参加本届运动会的运动员有9985人,而观众却说将近有10000人。

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两人关于运动员人数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呢?

他们说得对吗?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后回答。

10000是9985的近似数,为了方便可以用10000代替9985来描述。

 

小结:

一般情况下选择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方便记忆。

2、生活中的数学 

(1)你还能举出近似数的例子吗?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然后说一说。

 

(2)近似数的使用 

例:

二年级同学304人,可说大约300人。

 购物总价钱2998元,可说大约3000元。

学生举例 

四、愉快练习

1、练习:

第91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5题、6题

五、拓展升华

教后反思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练习课

(第七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熟练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百、整千的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二、轻松导入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教学练习十八。

 

1、第4题,读题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一列火车坐的人比飞机多得多, 一架飞机做坐的人比一艘客轮少一些。

可以看出谁坐的人最少?

多少人?

(飞机 300人)  

300比哪个数少一些?

(350)哪个数比300大得多?

(1500) 

  由此看出坐300人的是飞机,坐350人的是客轮,坐1500人的是火车。

2、学生独立完成第9、10、11题,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3、第12题,要求学生在算盘上拨珠,动手操作后再写出所表示的数。

四、愉快练习

(通过竞赛、游戏、有奖问答等形式巩固教学成果)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例11 1000+2000=3000(元) 

方法1: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就是3000. 方法2:

1+2=3  1000+2000=3000 例12  80+50 = 130 

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就是130 130-50=80 

13个十减5个十是8个十,就是80 

教后反思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教材95页例11、例12。

教学目标:

1.能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通过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其算理。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整千整百的数据。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资料的情况。

(生汇报师随机板书)  

   2.观察数据特点,复习数的组成。

     

提问:

谁来说说这些数的组成?

 

二、轻松导入

利用数的组成规律,可以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教学例11 

(1)收集信息:

刚才大家收集了很多生活中的整百整千数,小强也收集了两个数据。

出示例9图,说说图上告诉了那些信息(板书:

电视机1000元,电冰箱2000元) 

(2)提出问题:

小朋友看到这两个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①选择一题列式计算。

 

②交流算法。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尝试解决生独立计算,同桌交流算法,

A  1个千加2个千是3个千,3个千是3000。

 

B  从1+2=3想出1000+2000=3000。

C  从100+200=300想出1000+2000=3000。

2.教学例12 

(1)组织学生编口算题活动 

出示50、80、130这一组数,2人一组,分别想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将算式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2)出示:

80+50 =    130-50= 

①学生交流算法。

(以数的组成为主,只要合理就给与鼓励) 

 ②看课本并把它们补充完整,如果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③小精灵聪聪还有两个题目想考考你,赶快来展示你的本领吧!

 900+600=              1500-600= 

同桌互相说说计算方法。

(3)总结:

 

①比较例11例12在口算时的不同。

(提醒学生注意例10的数据口算时需要注意进位或退位。

) 

②师生共同小结:

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可以用数的组成或其他不同的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就用哪一种方法算。

四、愉快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口算卡片出示,个别说怎么算的) 

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独立完成后汇报,师适时肯定。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教后反思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利用估算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书上96页例13及练习十九第5、6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 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估算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1、说说下面的各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数?

      

598    312    405    819   

2、口算。

 

400+500   300+400   600+200    100+800 

二、轻松导入

前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整百、整千的加减法计算,帮助也要解决了买电器的问题,这会妈妈又给我们提出了新问题。

课件展示例13。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1、仔细观察情景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买一部电话机和一台电吹风,电话机358元,电吹风218元。

妈妈提出的问题是500元钱买这两件商品够不够。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

 

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反馈。

2、解决问题。

 

要知道500元够不够,先要知道买电话机和电吹风一共得付多少钱。

 

(1)500元买了300多元的电话机,剩下不到200元,肯定不够买电吹风。

(2)不用准确算出得数,可以这样想:

电话机超过了300元,电吹风超过了200元。

300+200=500,带500元肯定不够。

3、验证结果。

 

想一想,带700元够了吗?

 

(1)电话机不超过400元,电吹风不超过300元,400+300=700,带700元肯定够了。

 

500元够不够和700元够不够,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都采用估算。

) 

(2)前面估算的时候进来往小处估,那么真实值肯定大于500,后面估算的时候进来往大处估,那么真实值肯定小于700。

 

4、师生小结。

四、愉快练习

1、练习十九第5题。

 

(1)组织学生观察表格,理解题意。

 

(2)分组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指名回答。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教后反思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练习课

(第二课时)

教学反馈

教学内容:

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

          

 2、继续进行加、减法估算练习。

 

3、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愉快复习

二、轻松导入

三、师生互动,快乐教学

(一)完成练习十九练习题 

1、第2题:

桂林山水美,喜迎天下人。

 

   理解题意:

民俗度假村2000人   迎宾山庄900人   假日宾馆600

 

(1)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会解答吗?

 

(2)选择其中两个数学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

 

(3)学生讨论思考后,指名回答。

2、第3题,方法同2题。

 

3、第6题,集体读题理解题意后,指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思考。

 4、第7题:

我们从情景图中或得了哪些信息?

(指名学生回答)       要求剩下的彩带够不够?

够不够是什么意思?

剩下的彩带和要做蝴蝶结的240米比较。

 

要求剩下的彩带?

500米长的彩带减去用去的300米,

列式:

500-300=200(米)    

剩下的200米和要做蝴蝶结的240米比较:

    200米○240米 

5、思考题:

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愉快练习

(通过竞赛、游戏、有奖问答等形式巩固教学成果)

五、拓展升华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抛砖引玉、讲故事等对本节课进行拓展)

教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