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536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docx

四川高考历史卷试题解析

12.丝绸之路是汉代中外交流的见证。

图7中①所示中国通往南亚、中亚的交通要冲是

A.葱岭B.玉门关C.大宛D.安息

【答案】:

A

【解析】:

从于阗往西出国境应是“葱岭”,而玉门关在阳关以北,C、D两项在国外。

13.隋唐时,中印交流促进了双方文化的发展。

下列人物中为此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

A.甘英B.玄奘C.一行D.鉴真

【答案】:

B

【解析】:

甘使出使大秦(东罗马);一行主要贡献是天文历法;鉴真东渡日本。

14.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强化文化政治④世俗文学兴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关键词是“数千载发展,在宋元到达一个新高度”,只有②项是元朝的创新,不合题意。

科举制从隋朝产生,到宋朝在程序上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实行糊名法防舞弊。

“文化政治”是指儒家思想作统治思想及“文人治国”,从西汉武帝以来就有这种趋势。

世俗文学是指从从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宋词等。

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答案】:

A

【解析】:

题目所指主要是林则徐在寻求禁烟的适当方式。

B项不属题意,C项从题中无法推断,D项根本不成立,因为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无权干涉政府。

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

回答16~17题。

16.“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答案】:

D

【解析】:

D项错在“基本瓦解”,应为“受到一定冲击”(资本主义萌芽及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17.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

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①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②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③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④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只有①②④三项才是“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结合”,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8.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报首次刊登推销产品的广告。

这一现象的积极作用包括

①促进企业技术革新,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②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实现中外合作生产

③鼓励企业大胆探索,变革企业经营模式

④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项只是图8所述的“现象”,而并非“积极作用”。

19.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造成了政局动荡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C.传播了启蒙思想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

D

【解析】:

这里,法国的“激进的斗争方式”是指雅各宾派专政时期的一系列措施,D项是君主立宪派时期带有一定妥协性的产物。

20.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答案】:

B

【解析】:

题中“灯光”是指欧洲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

 

21.二战时,罗斯福表示:

“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担。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答案】:

D

【解析】:

准确理解题中所述“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掌握恰当的史学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

回答22~23题。

22.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

“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

”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答案】:

C

【解析】:

既然“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是错误的,那么,就应该多角度地进行历史研究。

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线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C

1920年初,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答案】:

B

【解析】:

A项推论错在“开始了”,用“密切了”、“扩大了”更符合实际;C项推论错在“有效保障”;D项推论错在“全球化进程中断”。

37.(32分)人的尊严意味着对人本身的尊重。

随着时代发展,其内涵也不断丰富:

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公平、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仲尼曰: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朱熹注:

俑,从葬木偶人也。

……有面目机发(使木偶活动的机关)而大似人矣。

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后代)也。

(《孟子集注》)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及其理由。

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4分)

【答案】:

(1)(4分)态度与理由:

反对用“俑”随葬,因为“俑”与人相像(2分)。

思想主张:

仁者爱人(2分)。

【解析】:

从用“俑”随葬是“不仁”的行为可判明孔子的态度。

联系课本知识指出“仁者爱人”思想主张。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

……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

(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

(3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

(8分)

【答案】:

(2)(15分)生存状况:

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2分)。

社会问题:

贫富分化严重(1分)。

认识:

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4分)。

主要原因:

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解析】:

从图13中得出下降结论,从图14的对照中得出工人工作生活条件差。

结合材料三提出“贫富分化严重”这一社会问题。

从“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这一关键句概括英国有识之士的认识。

从认识、观念、工人斗争、统治利益等角度分析英国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原因。

39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

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

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

1。

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

1。

(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

(3)根据材料四,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

(3分)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

(4分)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

(3分)

【答案】:

(3)(10分)变化:

由举手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变为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

作用:

更有助于体现人民意愿;更有助于人民平等地参与政治生活(4分)。

轨迹:

民主进程一度被打断,但整体上仍在向前推进(3分)。

【解析】:

从材料四中所述“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从等额变差额、从8:

1变1:

1等信息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

从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彻底性等角度思考这些变化的作用。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主进程的曲折发展特点简述轨迹。

(4)温家宝总理说,政府应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你对此有何看法,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3分)

【答案】:

(4)(3分)看法(1分)。

用史实论证(2分)。

【解析】:

看法应该是赞成这一主张或指出中国政府正是这样做的。

从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等角度用史实简要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39.(60分)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

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

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

(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

等)

材料五

(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3分)分析其积极意义。

(4分)

【答案】:

(3)(7分)特点:

大多位于交通便利之地;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地位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3分)。

意义:

加强城市与乡村的联系;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

【解析】:

从材料四中的关键句“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等概括特点。

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简析积极意义。

(4)图17反映了1846-1900年上海城区构成的演变过程。

以图中的年份为序,描述这一过程,(3分)概括上海城区变化的特点。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变化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6分)

【答案】:

(4)(13分)过程:

1846年,上海城区包括旧城区与英租界;1846—1861年,增加了美、法租界;1861—1900年,在旧城区与法租界之外,英、美租界进一步扩大为公共租界(3分)。

特点:

城区规模不断扩大;老城区规模长期不变;城区沿苏州河、黄埔江发展;租界扩张是造成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4分)。

影响:

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生产方式出现;近代城市开始兴起(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

从图17中的草图及图下的说明归纳不同时间段上海城区构成的变化。

从城区规模、城区地形、租界日益扩张增大等角度归纳特点。

从国家主权、经济基础、生产力、社会生活等多角度分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