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251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6年电大新版基础会计小抄(完整版2016年电大小抄)-2016年电大专科考试小抄.docx

电大基础会计期末复习资料小抄

一、名词解释

1.会计对象:

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会计确认:

就是依据一定的标准,确认某经济业务事项,应记入会计账簿,并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包括要素项目确认和时间确认。

3.会计记录:

是指各项经济业务经过确认、计量后,采用一定方法在账户中加以记录的过程,包括以原始凭证为依据编制记账凭证,再以记账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

4.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5.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6.所有者权益:

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7.收入:

是指企业由于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8.会计等式:

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

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平衡公式。

9.账户:

就是在会计内容划分会计要素的基础上,按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以分门别类地记录和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

10.序时账簿——也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11.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也是账户的名称。

12.复式记账法:

就是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13.会计凭证:

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

14.原始凭证:

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15.记账凭证:

是对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

16.普通日记账:

是用来登记各单位全部经济业务的日记账。

17.特种日记账:

是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日记账。

18.总分类账:

简称总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总分类核算,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19.明细分类账:

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开设账户,用来登记某—类经济业务,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20.结账:

是在将本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于会计期末按照规定的方法结算账目,包括结计出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21.未达账项:

是指单位与银行双方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收到结算凭证从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22.实地盘存制:

又称“定期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发出数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23.永续盘存制:

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

24.财务会计报告:

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

25.资产负债表:

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26.现金流量表:

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27.会计循环:

就是按一定的步骤反复运行的会计程序。

28.权责发生制原则:

亦称之为应收应付制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收入已经实现,费用已经发生,并应由本期负担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

29.配比原则:

是指企业应将某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为取得这些收入而支出的费用相互配比,并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30.谨慎性原则:

亦称之为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在处理含有不确定因素的经济业务时,必须谨慎从事,即只确认可以预见的损失和费用。

32.应计费用:

是指那些在本期企业已经受益、但尚未支付款项的费用。

33.应计收入:

是指本期已经实现而尚未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

34.损益表:

又称利润表,它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35.递延账项:

是指虽然已收入或已付出款项,但是尚无法确定为已经实现的收入或已发生的费用。

包括预付费用和预收收入。

36.坏账损失:

坏账是指企业不能收回的账款,企业因此而发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37.收付实现制:

亦称实收实付制,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实际收到或支付款项为确认本期收入和本期费用的标准。

38.会计核算形式:

也称会计核算程序或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凭证和账簿组织、记账程序和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

它是记账和产生会计信息的步骤和方法。

39.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是以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为特点的一种最基本的会计核算形式。

40.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是以定期将记账凭证按会计科目汇总,然后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

41.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是以先定期将一定期间内(如10天)所有的记账凭证汇总编制成汇总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为主要特点的一种会计核算形式。

42.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各项财产物资都须以某种尺度为标准确定它的量.

43.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又称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将会计数据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书面报告。

44.会计账簿:

所谓会计账簿是由具有—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

45.虚账户:

是指损益类账户,即收入类和费用类账户。

该类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在会计期末都应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均无余额,因而又称为“临时账户”。

46.实账户:

是指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该类账户在会计期末结账后,通常都有余额。

这就是说这些余额必须结转下期,以便连续记录。

因此,又称为“永久账户”。

47.预提费用:

是已经发生但尚未支付需要预先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费用。

二、单项选择题:

1.“决策有用观”是一种关于(会计目标)的观点。

2.(会计核算)是会计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基础。

3.行政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预算资金的收支核算)。

4.事业单位会计的主要内容是(各类收入、支出和节余的核算)。

5.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6.下列企业中不具有法人地位的是(合伙企业)。

7.下列筹资渠道中,不属于吸收投资方式的是(发行债券)。

8.下列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成本)。

9.下列不属于资产特征的是(资产必须具有一定的实物形态)。

10.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11.(会计恒等式)既反映了会计要素间的基本数量关系,同时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1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恒等式的右端,两个因素的位置(不能颠倒)。

1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有密切关系,从性质上说,是(统驭和从属)的关系。

14.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15.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负债类科目的是(预提费用)。

16.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一项负债减少,而另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是(以银行借款偿还应付账款)。

17.一项资产增加,不可能引起(一项负债减少)。

18.“应付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8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12000元,期末余额为6000元,则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为(14000元)。

19.在复式记账法下,对每项经济业务都应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中进行登记。

20.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余额在借方)。

21.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22.在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余额在贷方)。

23.在借贷记账法下,收入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贷方记增加,借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24.在借贷记账法下,费用类账户的结构特点是(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一般无余额)。

25.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26.按照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类,“原材料”账户属于(流动资产账户)。

27.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类,“固定资产”账户属于(盘存账户)。

28.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是(原始凭证)。

29.“限额领料单”按其填制方法属于(累计凭证)。

30.当经济业务只涉及货币资金相互间的收付时,一般填制(付款凭证)。

31.销售商品一批,部分货款已收回并存入银行,另有部分货款尚未收回,应填制(收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2.下列单据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工资计算单)。

33.登记日记账的方式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逐日逐笔登记)。

34.明细账从账簿外表形式上看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

35.在结账以前,如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错,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错账更正。

36.记账以后,如发现记账错误是由于记账凭证所列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误引起的,应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错账更正。

37.记账以后,如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有错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应采用(红字更正法)进行错账更正。

38.记账以后,如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有错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的正确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没有错误,应采用(补充登记法)进行错账更正。

39.对现金清查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实地盘点法)。

40.清查银行存款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对账单法)。

41.在实地盘存制下,平时在账簿中对财产物资(只记增加数,不记减少数)。

42.“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的(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尚未登记入账的账项)。

43.结算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函证核对法)。

44.“待处理财产损溢”是一个(双重性质的账户)。

45.对财产清查中发现的财产物资盘亏,若属于定额内的自然损耗,应按规定转作(管理费用)。

46.财产清查中发现某种材料盘亏时,在报经批准处理以前应作会计分录为(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贷:

原材料)。

47.对于在财产清查中经查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在按规定的程序报经批准后作(借:

应付账款贷:

营业外收入)。

48.国务院于2000年6月21日公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构成等,均作了规范。

59.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企业负责人)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50.下列不属于对外会计报表的是(产品生产成本表)。

51.下列属于静态报表的是(资产负债表)。

52.汇总会计报表与单位会计报表是会计报表按照(编制单位)进行的分类。

53.个别会计报表与合并会计报表是会计报表按照(会计主体)进行的分类。

54.下列会计报表属于月报有(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5.其全部指标均依据有关账户余额填列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

56.汇总会计报表是根据(单位会计报表)汇总编制的。

57.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说明了企业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以及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

58.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项目,显示了企业所负担债务的(数量和偿还期长短)。

59.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可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的是(短期借款)。

60.资产负债表内各项目分类与排列的依据是(项目内容的经济性质和流动性)。

61.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排列顺序的是(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