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450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docx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

10以内数的连减教案

篇一: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天天口算)

学生看着屏幕口算:

4+1=5+2=5-2=8-2=10-4=

5+3=7+1=6-2=7+3=6-6=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

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

(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

(演示又来了1只)

师:

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先…又…)

师:

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

(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列式。

师: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

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

设想1:

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

师:

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设想2:

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

板书:

①5+2=77+1=8②5+2+1=8或5+1+2=8?

?

(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师:

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

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师:

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

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

(板书:

连加)

师:

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

(指名学生读)

(4)交流算法。

师:

5+2+1=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板书:

从左往右)

2、探究连减。

(1)情境演示。

师:

不一会儿,小鸡都吃饱了。

(多媒体出示小鸡跑走图)

(2)合作探究。

师:

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先…又…)

师:

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你会列式吗?

(板书:

8-2-2)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

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呢?

要-2再-1呢?

师:

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连减”)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连减”。

师:

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

(指名学生读)

学生一起完整地读出课题“连加连减”。

师: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

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说错得不够好,请你帮帮他。

(3)全班交流,小结连减得计算方法:

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

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初步小结:

今天认识的两个新朋友,连加连减。

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板书:

从左往右)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师:

夕阳西下,小男孩跟着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们也一起学会了很多的新知识。

现在,小男孩的妈妈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

小朋友们,我们来接受挑战吧。

1.打开书本72页,完成做一做。

反馈:

为什么要4+3+1=8?

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4、3、1、9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0-3-5=2同前)

2.师:

(课件出示跳绳图和小燕子图、汽车图和小猪吃西瓜图)请小朋友观察,这图中都有些什么,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解答!

3.计算连加连减。

4.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

五、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5+2+1=8从左到右计算

8-2-2=4

篇二:

10以内数连加连减的教案1

《连加连减》学生自主学习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连加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二、课前准备:

学生自带小棒10根、计数器,口算卡片。

三、自主学习:

(一)、

1、自学:

(出示信息窗7挂图)

1、师:

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嬉戏,可爱的小猴子吸引了小兔子们的目光,我们也看一下好吗?

2、让学生在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

”群学: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整理信息,提出问题。

根据画面上提供给我们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图意,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树上还剩下多少只小猴子?

②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展示:

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

小组长组织好小组成员的发言顺序,并做好总结。

小组内展示自己提出的问题和算式,由组长和副组长检查。

最后组间展示。

教师选择各组部分学生板演,组长检查,集体订正。

篇三: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信息窗7《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牌立珍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信息窗7.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在学习探索中积极合作与交流的精神,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算法。

【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方块、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1、创设情境,发现信息

漂亮的花果山上,调皮的小猴子还在跳水嬉戏,今天又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兔子。

引导:

仔细看(出示挂图),把画面从上到下观察完整,你发现了哪些跟小兔子有关的数学信息?

预设:

原来有4只小白兔,先来了3只小黑兔,又来了2只小灰兔。

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引导: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引导:

“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是什么意思?

(如不能回答动态演示兔子变化过程,引导“第三幅图中的兔子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

预设:

把小白兔、小黑兔、小灰兔合起来。

引导:

合起来用什么法来计算?

谁来试一试?

预设:

4+3+2=

追问:

4表示什么?

3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二:

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引导:

4+3+2等于多少呢?

咱们借助学具来摆一摆。

如果一个方块表示1只小兔,小白兔用几个方块表示?

小黑兔呢?

小灰兔呢?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理解算理)

(1)小组合作

同位边摆边说一说你的想法。

(2)展示交流

引导:

谁上投影仪上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边摆边说。

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的

4+3+2=9

预设2:

我是算出来的。

先算4+3=7,7+2=9

追问:

划横线的7是哪来的呢?

预设:

4+3的得数。

引导:

谁听明白这位同学的想法了?

你能向他这样说一说先算什么?

在算什么吗?

多找几位同学说。

同位互说。

师引导齐说,师板书。

4+3+2=9

7

(3)小结

引导:

请观察今天学的算式跟前面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像这样把3个或3个以上的数加在一起的运算就叫“连加”。

谁能说说连加的算式怎么计算?

三、沟通联系,促进发展

引导:

你能像说小兔子的信息那样,用一句话把跟小猴子有关的信息说给大家听吗?

预设:

原来有5只小猴子,第一次跳下来1只,第二次跳下来2只。

引导: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预设:

还剩几只猴子?

引导:

“还剩几只猴子”是什么意思?

预设:

从5里面减掉跳下来的就是还剩的。

引导:

你能列个算式吗?

预设:

5—1—2=

追问:

5表示什么?

1表示什么?

-1是什么意思?

2表示什么?

-2又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

5-1-2等于多少呢?

自己像刚才那样通过摆学具看一看。

(1)小组合作

同位边摆边说一说你的想法。

(2)展示交流

引导: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先算什么,在算什么?

请边摆边说。

预设:

先算5-1=4;再算4-2=2

追问:

4是怎么来的?

师生共结:

5-1-2=

4

你能给类似这样的算式起个名字吗?

(3)总结

仔细观察连加连减这两道题,他们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共同点?

四、联系实际,灵活应用

1、P541P552

2、你能讲一个连加的数学故事吗?

例如:

我有3只铅笔,妈妈又给我买了2只,爸爸又给我买了4只,一共有多少只?

3、你能讲一个连减的数学故事吗?

例如:

我原来有10块糖,给了弟弟3块,又给了哥哥4块,还剩几块?

五、感悟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哪些知识?

你学的高兴吗?

你还学到了什么?

篇四:

一年级10以内连加连减教案

-1-

-2-

-3-

篇五: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实际情境建立连加、连减的数学模型,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会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师:

上个星期天,一位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去乡下的奶奶家玩了。

一大早,他们就一起坐上“口算号”公共汽车出发了。

来,我们都看看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算吧!

学生看着屏幕口算:

4+1=5+2=5-2=8-2=10-4=

5+3=7+1=6-2=7+3=6-6=

师:

不一会儿,他们便来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院子里喂鸡呢,小男孩可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跑过去帮奶奶喂鸡。

引出例1。

二、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探究连加

(1)课件演示,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师:

看,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多媒体演示5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几只?

(多媒体演示来了2只)瞧,这只小淘气贪玩,来迟了吧?

(演示又来了1只)

师:

你能将喂鸡的过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

先。

又。

)师:

根据刚才的这些信息,哪位小朋友会提个问题考考大家?

(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有几只小鸡的问题)

(2)列式。

师:

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情预设:

学生欣赏的角度不同,列出的算式也可能不同。

设想1:

学生列的是分步算式。

师:

听他说得多清楚呀,用我们学过的加法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设想2:

学生列的是综合算式。

教师不要忘了舒时给予奖励。

板书:

①5+2=77+1=8②5+2+1=8或5+1+2=8?

?

(3)探究、理解含义。

①指名学生说说第一种方法两个算式的意思。

②师:

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

老师看到小朋友们还列出了5+2+1=8和5+1+2=8这两个算式,老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告诉老师?

师:

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你来给这个算式来取个名字?

像这样三个数或三个数以上的数加在一起叫做连加。

(板书:

连加)

师:

你会读这一道连加算式吗?

(指名学生读)

(4)交流算法。

师:

5+2+1=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板书:

从左往右)

2、探究连减。

(1)情境演示。

师:

不一会儿,小鸡都吃饱了。

(多媒体出示小鸡跑走图)

(2)合作探究。

师:

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会编个数学问题来考考大家吗?

(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回答。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

(原来。

先。

又。

师:

要求还剩多少只小鸡,你会列式吗?

(板书:

8-2-2)结合图,说说算式中的5、2、1、8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师:

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呢?

要-2再-1呢?

师:

你能给这个算式起个名字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连减”)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连减”。

师:

你会读这一道连减算式吗?

(指名学生读)

学生一起完整地读出课题“连加连减”。

师: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

请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如果他说对了,请你夸夸他,如果他说错得不够好,请你帮帮他。

(3)全班交流,小结连减得计算方法:

计算连减题时,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到的结果减去第三个数。

3.初步小结:

今天认识的两个新朋友,连加连减。

都是按怎么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板书:

从左往右)

三、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师:

夕阳西下,小男孩跟着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奶奶家,小朋友们跟着他们也一起学会了很多的新知识。

现在,小男孩的妈妈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知识学得怎么样呢。

小朋友们,我们来接受挑战吧。

1.打开书本72页,完成做一做。

反馈:

为什么要4+3+1=8?

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4、3、1、9各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10-3-5=2同前)

2.师:

(课件出示跳绳图和小燕子图、汽车图和小猪吃西瓜图)请小朋友观察,这图中都有些什么,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

如何解答!

3.计算连加连减。

4.填上数,使横行、竖行的三个数相加都得9。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

愉快的一天结束了。

小男孩说:

这一天的收获可大了。

小朋友,你想不想和小男孩比一比谁的收获大呢?

让我们来说一说吧。

师:

是的,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还学会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课后还可以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连加连减来解决的,比比谁找得多!

五、板书

连加连减

原来。

先。

又。

从左到右

分部算式:

综合算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