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3937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7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业务技术用房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地址

×××××西城办事处九公里×××××检察院西侧

1.1.3建设性质

新建

1.1.4项目建设单位

×××××。

×××××是随着×××××行政区划调整于1997年3月挂牌成立的,辖许市镇、广兴洲镇、柳林洲镇、钱粮湖镇、良心堡镇、采桑湖镇、西城办事处、芦苇总场、水产养殖场、×××××公园、×××××监狱、天井山林场,面积720平方公里,人口24.43万多人。

编制民警263人,下设办公室、政工室、监察室、警务督察大队、警务保障室等5个科室,法制、国保、刑侦、治安和人口与出入境管理等5个大队,8个派出所,协警50人。

其主要职能是:

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1.2依据与工作概况

1.2.1依据

⑴×××××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抓紧做好全市城建和政法项目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编报工作的紧急通知》;

⑵《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

⑶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⑷国家有关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标准;

⑸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1.2.2工作概况

根据委托,我公司组织专家对×××××业务技术用房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了解及分析了相关资料。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及项目拟建地的地理、水文、气象、交通、工程材料、水电供应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有关因素进行了充分研究与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拟将×××××业务技术用房新建,项目总占地31.7亩,总建筑面积7954m2,计划总投资1671万元。

项目建设地址为×××××西城办事处九公里×××××检察院西侧,建设工期为2010年11月开始施工,到2011年6月竣工验收。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31.7

2

总建筑面积

m2

7954

2.1

业务功能用房

m2

7433

2.2

附属用房

m2

521

3

建筑占地面积

m2

1327

4

建筑层数

6

5

道路与场地硬化

m2

3000

6

绿化

m2

6020

7

总投资估算

万元

1671

7.1

主体工程

万元

1218

7.2

公用工程

万元

152

7.3

工程建设其他费

万元

221

7.4

基本预备费

万元

80

8

建设期

12

2010.7-2011.6、含前期工作

2.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概况

项目位于×××××内,×××××地处×××××西郊,由原钱粮湖农场、×××××农场、建新农场、原×××××县许市广新镇、原×××××县三封乡肖台村、烟墩村组成。

为×××××中心城区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东部隔洞庭湖出长江水道与×××××楼区为邻,西接××××××××××县,南部紧邻洞庭湖,北部是长江黄金水道,东北角为著名的三江口,整个湖南省的三湘四水的水流经洞庭湖,从这里汇入长江。

全区用地狭长,呈一反“7”字形,位于东经112度56分至113度5分,北纬29度23分至29度30分之间,东西长约48公里,南北宽约32公里,总面积670.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人口24.43万人。

×××××中心城区范围包括柳林洲镇和西城街道办事处。

整个区内土地平整,地面高程在25-35米之间,分区现状总建设用地面积为89.89平方公里,为×××××政府驻地所在,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009年,全区实现GDP514346万元,比上年增长16.3%,创建区以来新高。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492万元,增长5.8%,第二产业增加值200868万元,增24.4%,第三产业增加值174986万元,增长13.1%,人均GDP达到20809元。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为27:

39:

34。

×××××经济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问题,矛盾纠纷,刑事、治安、行政案件也相应增多。

为了有效地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必须充分发挥公安部门的职能作用,并搞好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必要设施的建设。

2.2×××××业务技术用房现状

×××××办公场地是租赁破产的原内衣厂的厂房,设施简陋,办公、生活条件极差,目前人均面积和基础设施条件在全市处于严重落后位置。

与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相比,难以满足现代公安工作的需要。

2.3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3.1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各类社会矛盾,经济纠纷尤为凸现;犯罪分子采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多。

在我国,为了更好的保障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也迫切需要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来装备我们人民警察的力量。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审时度事,适时提出了“科技强警”的口号,各级人民政府也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拿出大量财力、物力全力打造装备精良,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

而×××××的业务技术用房是租用原内衣厂的厂房改造成的,有许多先进的设备和设施都无法在此使用,严重阻碍了分局办案的能力,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

因此,新建×××××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2.3.2是改善公安机关现状、提高效率、更好服务群众的需要

×××××业务技术用房现在的位置,位于人口密集的老城区,不利于分局出警。

×××××租用的是原内衣厂的厂房改造过来的,分局的刑事技术室、武器警械室、档案室等等业务技术用房都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特别是隐蔽战线的设备、通信、指挥监控中心、110报警中心等业务技术用房场地狭小,而且不符指挥监控中心、技侦等特殊用房的技术要求,严重制约了先进设备的应用和升级。

为了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改善分局的办案、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各种先进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功能,建设一座功能齐全、分区合理的业务技术用房已迫在眉睫;也是公安工作的根本需要,对此进行改造很有必要。

×××××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有利于公安业务工作进一步走向规范化、标准化,将提高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和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案件侦破效率,也有利于公安队伍提高战斗力。

3.建设规模与功能分布

3.1建设规模

3.1.1建设依据

⑴建设标准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30-2010规定:

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应按公安机关的行政级别划分为两类。

其中,县(区)级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为二类。

二类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规模应依据本级在编民警人数(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按人均建筑面积累积计算。

各地二类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的建设规模计算方法应符合以下规定:

①在编民警人数500人以上的,其人均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8m2/人;

②在编民警人数少于100人的,其人均建筑面积不应超过38m2/人;

③在编民警人数100~500人的,其人均建筑面积应采用插入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为m2/人):

S人均=28+(500-N)×0.025

其总建筑面积计算公式如下(单位为m2):

S综合=N×S人均

公式中N为在编民警人数(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

公式中S综合表示总建筑面积,S人均表示人均建筑面积。

按照当地建设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在保障建设需要的基础上,参照目前同类项目土建综合平均造价,提出科学合理的土建综合平均造价,×××××业务技术用房按照2100元/m2控制。

⑵机构与人员编制

目前×××××内设办公室、政工室、监察室、警务督察大队、警务保障室、法制、国保、刑侦、治安和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等,现有在编人员211人(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

3.1.2建设规模

⑴建筑规模

①业务功能用房

本项目承办单位核定人员编制211名(不含公安监管场所、公安派出所民警人数),业务功能用房人均建筑面积S人均=28+(500-211)×0.025=35.225m2/人。

业务功能用房建筑面积为7433m2。

②附属用房

附属用房建筑面积按业务功能用房建筑面积的5%-7%计,本项目取7%。

附属用房建筑面积521m2。

综上所述,本项目总建筑面积7954m2。

⑵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业务功能用房、附属用房等主体新建工程以及室外道路、绿化、消防、水电安装等配套设施。

其中,业务功能用房由指挥中心用房、办案用房、窗口用房、信息通信用房、网络安全保卫用房、机要工作用房、刑事技术用房、物证以及收缴物品保管用房、警用装备物资库、警务技能训练用房、备勤用房、档案用房等组成;附属用房由值班室、设备机房等组成。

⑶楼层面积

本项目总建筑面积7954m2,主体建筑物高6层,占地面积1327m2。

各楼层面积为:

1-2层:

建筑面积均为1327m2。

3-6层:

建筑面积均为1325m2。

3.2功能分布

本项目主体建筑物设计6层,总建筑面积7954m2,其功能分布为:

一层:

建筑面积1327m2

包括值班室、设备机房、警务技能训练用房37m2、窗口用房1041m2、警用装备物资库57m2、备勤用房75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

二层:

建筑面积1327m2

包括备勤用房131m2、指挥中心用房595m2、办案用房520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

三层:

建筑面积1325m2

包括档案用房204m2、信息通信用房668m2、网络安全保卫用房372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

四层:

建筑面积1325m2

包括档案用房242m2、备勤用房166m2、刑事技术用房836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

五层:

建筑面积1325m2

包括刑事技术用房1244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

六层:

建筑面积1325m2

包括机要工作用房186m2、物证以及收缴物品保管用房595m2、警用装备物资库464m2、走廊、楼梯间、卫生间。

4.项目建设条件

4.1选址

本项目为×××××业务技术用房新建项目,根据×××××及×××××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用地规划的要求,本项目主要建设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和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占地面积31.7亩,建筑面积7954m2,建设地点位于×××××西城办事处九公里×××××检察院西侧,该处为×××××规划中的行政中心。

4.2建设地自然条件

4.2.1地形、地貌、地质条件

×××××位于东洞庭湖的北岸,长江和江汉平源的南岸,本区域由河流和湖泊的冲积物堆积而成,地势低平开阔,微向洞庭湖倾斜,地面标高为25-35米。

×××××地处滨湖平原,属湘江断烈的下沉地带。

自燕山运动以来,一直处于下沉运动之中,流水堆积作用显著,既接受长江及其支流的堆积,又接受洞庭湖的淤积,致使沙州、沙滩及湖漫不断扩大,地面逐渐增高,形成深厚的河积和湖积层。

地层为第四系冲积沉积层,下为前震旦系构成,下伏基层为板岩和千枚岩,有较强风化,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20-220Kpa,地下水位较高,近几年来国家投巨资兴建根治江湖水患工程,长江堤防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基本满足城市防洪要求。

地震地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查得该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周期为0.35s,对应地震裂度为7度,建筑物按7度设防。

4.2.2气候水文条件

×××××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地区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性气候,在中国气候分区中,属长江中游气候大区。

主要气候特征是:

光照充足,雨量适度,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据气象资料,历年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1.8℃。

气温年变化差大,日变化小。

年平均降水量121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336.5毫米,年最小降雨量为787.4毫米,最大三日降雨415.8毫米,最大日降雨256.4毫米,年降雨日平均136.4天。

年降水量的地域分布比较一致,地域之间的年降水量差异在100毫米上下。

初霜早,霜期长,无霜期279天,区境内水域大,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温度78%。

×××××处于低纬区,全年太阳可照时数为4410.3小时,但实际日照时数仅1764.1小时,年日照率为40%。

水文,长江城陵矶水文站,历史最高水位35.94米,历史最低水位17.27米。

4.2.3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场址处于×××××西城办事处九公里,城镇公用工程给排水、道路、通讯等已有管线从场址通过,公用工程一应俱全,接用方便,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

4.2.4交通条件

×××××三面环水,北界长江,南滨洞庭,洞庭湖内联四水(湘、资、沅、澧),外通长江,内外水运交通网络发达;×××××对外公路交通运输非常便利,湘北主干线S306省道贯穿城区,西至常德与319国道相连,东与×××××主城区107国道及京珠高速公路相通,随着湖北荆沙大桥的建成和华石公路的修筑(××××××××××—湖北石首),陕西及鄂、豫两省西部的车辆可经荆沙大桥,过×××××城区S306省道直上京珠高速南下北上。

4.2.5建设材料资源条件

项目建设原材料主要为石料、砂料、水泥、钢材等,×××××内有麻石矿床,储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且石质优良;另×××××三面环水,采砂业发展较好;筑路所需各标号水泥在×××××西城郊—韶峰水泥建材厂可购得,距项目建设地运距为5公里,×××××北环路洛王有湘北地区最大的钢材市场,距项目建设地约3公里之遥,项目建设原材料供应充足。

5.建筑方案

5.1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⑴在场地总体设计上,充分利用现有基地,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根据城市规划的相关要求,合理组织场地内外的各种人流、物流,力求做到内外交通简捷便利,畅通顺达,避免各种流线间的相互干扰。

⑵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做到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布局合理,提高建筑的利用效率。

⑶在材料的使用上,积极运用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提高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以达到先进合理,经济安全,洁净卫生的要求。

⑷在场地环境设计上,注重环境的保护和设计,除了对场地环境进行整体设计外,还注重对环境有不利影响的废水、废气、噪音的处理。

在减小外界因素对建筑的影响的同时也注重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力求做到建筑和周边环境的共生。

⑸注重消防安全设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防火设计规范。

5.2设计依据

5.2.1依据

⑴《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⑶《建筑桩基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

⑷《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⑸《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

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⑺《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⑻国家及省市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定额指标。

5.2.2抗震设计及荷载取值

⑴抗震设计烈度:

⑵地土类别:

Ⅱ类

⑶根据建筑物重要性,建筑抗震类别为乙类建筑。

⑷抗震等级:

框架为二级。

⑸基本风压:

0.4KN/m2

⑹楼面均布活荷载

 各功能性用房2.0KN/m2

   走廊、门厅、楼梯间、厕所2.0KN/m2

   设备用房按实际重量取值

⑺屋面活荷载

   上人屋面    1.5KN/m2

非上人屋面   0.7KN/m2

5.3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在总平面布局上应根据地形条件,尊呈原有城市肌理,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营造出一个优美的场所,使项目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清晰又紧密相连。

本项目拟建地由四周的实体围墙合围形成一座独立的院落,项目地以南面的306省道为主入口,以东面的消防通道为次入口。

大楼前设绿化广场和国旗台,城市街道、院内干道合围形成车辆、消防、人行通道。

院内进行绿化,整个院内绿化率不低于30%。

5.3.1交通组织

根据有关设计规范和要求,合理安排院内道路体系,确保交通顺畅。

5.3.2停车位置

结合公安工作实际情况和快速出警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室外合理的停车泊位。

5.3.3消防安全

本项目为国家一类防火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6m,以利于救援车辆顺利通行。

5.4建筑特征与结构

5.4.1建筑特征及要求

建筑平面

建筑平面功能按建设单位的功能划分。

平面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满足公安业务技术用房的特殊要求。

建筑风格

体现现代科技、文化建筑的特点。

建筑体量空间组合

必须将其与周围的附属建筑(今后规划中的建筑)作为整体建筑群来综合考虑其空间组合和序列。

建筑群的体量关系必须考虑城市道路上的视觉及景观要求。

立面造型

建筑立面造型丰富、别致并有特色,建筑造型要求体现×××××业务技术用房建筑的特点,建筑物的底层、主要入口处和顶部应作重点处理,建筑立面上要细部处理。

建筑间距

建筑群(包括今后规划中的建筑)各单体建筑物间应满足必要的消防及日照空间距。

环境协调关系

要求综合考虑城市街道景观和周围环境关系,建筑风格和体量与周围建筑要相互协调。

城市美学

建筑色彩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宜大面积采用过于鲜明的色彩。

外墙装修

外墙不宜大面积采用玻璃幕墙。

外墙装修材料建议采用铝合金板或外墙涂料,外窗用铝合金或塑料钢材料。

绿化

绿化和建筑小品在方案中一并考虑,院内绿化要求以乔木为主。

竖向布置

根据拟建场地的标高和《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中机动车规划纵坡应不大于2%,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的要求,在减少拟建项目区内填土、节约投资的前提下综合确定拟建项目区内用地竖向标高。

5.4.2建筑结构及材料

结构选型

本项目主体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主体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结构材料

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砼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C10;框架梁、柱、板C30。

钢筋:

梁、柱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板筋、箍筋、构造筋、分布筋采用HPB235级钢筋。

墙体材料:

外墙及分户墙采用240厚砖墙,户内隔墙采用240混凝土泡沫砖。

5.5配套设施

5.5.1给排水

⑴设计依据

①《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9年版);

③《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④《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⑥《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⑵编制范围

本项目室外、室内给排水及消防。

⑶给水

①水源

a)本工程水源为城市自来水,供水压力为0.35Mpa。

b)本工程给水拟从城市管网上的给水干管分别引入DN200给水总管,构成管径DN100的环状给水支管,以满足本工程的业务、生活、消防及其它用水,区内消防栓沿水支管按120m的间距进行安装,本项目建成后能满足用水要求。

②用水量

a)生活用水量

★大楼用水量。

用水标准50.00L/人.班,用水时间8.0h,变化系数1.20,最大日用水量12.66m3,最大时用水量1.58m3,平均时用水量1.32m3。

★道路、绿化浇洒用水。

用水标准3.00L/m2.d,用水时间24.0h,变化系数1.00,最大日用水量27.06m3,最大时用水量1.13m3,平均时用水量1.13m3。

★未预见水量10%。

综上所述,最大日用水量43.69m3,最大时用水量2.98m3,平均时用水量2.70m3。

b)消防用水量

一次灭火用水量288m3。

★室内消火栓系统。

用水量标准15L/s,火灾延续时间2h,一次灭火用水量108m3,由消防水池供给。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用水量标准20L/s,火灾延续时间1h,一次灭火用水量72m3,由消防水池供给。

★室外消火栓系统。

用水量标准15L/s,火灾延续时间2h,一次灭火用水量108m3,由城市管网供给。

③给水管道系统

本工程消防为二路供水,给水引入管至红线内经二座室外水表后与室外生活消防合用环状给水管相连接,且水表后设“倒流防止器”。

消防供水系统——设室外消防和室内消防系统,前者为室外消火栓消防,后者包括室内消火栓和自动喷淋消防。

室外水消防系统利用院区内的环状给水管道,每隔120m设地面式消火栓1个。

室内水消防系统设消火栓消防与自动喷淋消防两套设施。

⑷排水

①污水

生活污水为日常生活中排泄的粪便污水,污水量按每人每日40L计,本项目每日排出污水量8.44m3。

生活污水经立管收集后下至地下出户,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②雨水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系统排除,雨水经屋面雨水沟及雨水斗、室内雨水管收集后下至地下排水管网出户,经室外雨水井及雨水管排入市政雨水箱涵。

项目区内的雨水经雨水口收集后排至室外雨水管网。

5.5.2消防

拟建项目的消防工程应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同时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立足自救,并在自救的基础上充分依靠社会的消防力量。

⑴设计依据

①《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②《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③《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版);

④《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⑵消防水源及水量

①消防水量

拟建项目消防用水量见表5-1。

表5-1消防用水量一览表

用水项目

用水定额

用水时间(h)

用水量(m3/d)

室外消火栓

15L/s

2

108

室内消火栓

15L/s

2

108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0L/s

1

72

小计

288

②室内外消防系统

在院内环形供水管上设置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室内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设置一定数量的手提式ABC类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及消火栓。

③电气消防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等国家有关消防规范要求,火灾发生时,消防报警联动控制系统能发出指令,切断发生火灾区域及相邻区域内的照明电源和非消防用电电源;打开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同时可按下消火栓启动按钮,启动消防水泵灭火系统,进行灭火扑救,把火灾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