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283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 9.docx

高二生物暑假作业含答案9

1.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因含直链淀粉多而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变蓝。

W对w为完全显性。

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籽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

A.花粉1/2变蓝、籽粒3/4变蓝       B.花粉、籽粒各3/4变蓝

C.花粉1/2变蓝、籽粒1/4变蓝       D.花粉、籽粒全部变蓝

2.某种雌雄同株植物中的复等位基因(S1、S2、S3……)与该种植物不能自交的现象有关,其机理是花粉与母本相同的S基因分别合成S受体与S蛋白,二者能特异性结合导致花粉细胞质内Ca2+浓度增加,激活相应核基因而导致花粉凋亡。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S1、S2、S3……不同的遗传信息取决于碱基排列顺序

B.这种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基因型为S1S2、S2S3的植株随机传粉,子代有4种基因型

D.该现象体现了细胞之间、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的信息传递

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4.(多选)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

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5.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

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___(填“会”或“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_______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

(3)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

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①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_________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

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

6.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

__________小鼠;杂交方法:

__________。

实验结果:

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

结论:

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正常小鼠能合成一种蛋白类激素,检测该激素的方法是________。

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CGA”中的一个C被T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导致该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________,这种突变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靶细胞缺乏相应的________。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

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Bb(A、B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________,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C 3.A 4.ACD 

5.

(1)纺锤体 不会       

(2)分生 76

  (3)①隐 ②R AARR 10/13

③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1/48

6. 

(1)①纯合肥胖小鼠和纯合正常 正反交

  ②抗原抗体杂交(分子检测) CTCTGA(TGA) 不能   ③受体

(2)5/16 aaBb、Aabb、aabb

1.如图表示某哺乳动物有性生殖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中的(  )

亲本性原细胞――→①初级性母细胞――→②次级性母细胞――→③配子――→④F1

A.①     B.②      C.③      D.④

2.假设控制番茄叶颜色的基因用D、d表示,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色为显性。

杂合的红叶番茄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现型为红叶的番茄自交得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无性状分离                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C.F2红叶个体中杂合子占2/5       D.在F2中首次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叶个体

3.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1、A2和A3控制,且A1、A2和A3之间共显性(即A1、A2和A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如图示基因对该动物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控制关系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B.该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褐色个体为杂合子

C.该动物背部的皮毛颜色为棕色或黑色的个体一定为杂合子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其基因型为A2A3

4.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

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F1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

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  )

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C.粉红窄花瓣      D.粉红中间型花瓣

5.油菜的凸耳和非凸耳是一对相对性状,用甲、乙、丙三株凸耳油菜分别与非凸耳油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凸耳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甲、乙、丙均为纯合子

C.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2均表现为凸耳

D.乙和丙杂交得到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为凸耳∶非凸耳=3∶1

6.基因型为aaBbCc的某雄性动物(2N=6),其细胞中的DNA都不含15N,在供给15N条件下一个细胞进行了某次细胞分裂,其中某时期分裂图像如图所示,据此可确认该细胞

A.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B.将形成四种配子

C.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含15N的DNA分子与不含15N的DNA分子的比例为1∶1

D.携带有能控制该种动物生长发育的全套遗传信息,可能含有一条Y染色体

7.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玉米,用15N标记其m个原始生殖细胞的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再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减数分裂所产生的花粉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有15N标记的花粉所占的比例和基因组成为ab的花粉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0和1/2          B.1/2和1/2       C.1/2和1/4         D.1和1/4

8.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实验可判断暗红眼基因为显性基因

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

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AXa

D.预期正交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是1∶1∶1∶1

9.假设一对夫妇生育的7个儿子中,3个患有血友病(相关基因为H、h),另外3个患有红绿色盲(相关基因为E、e),1个正常。

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孩子母亲的是(  )

 

10.宽叶和狭叶是荠菜的一对相对性状,用纯合的宽叶与狭叶荠菜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母本 父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组合一 宽叶 狭叶 宽叶 宽叶∶狭叶=3∶1

杂交组合二 宽叶 狭叶 宽叶 宽叶∶狭叶=15∶1

杂交组合三 宽叶 狭叶 宽叶 宽叶∶狭叶=63∶1

(1)由上表数据可推知,该性状至少受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__________定律。

(2)杂交组合三的子一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显性基因分别用A、B、C、D……表示),其子二代中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若将杂交组合二的子二代中宽叶个体收获后,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

所有株系中,子代表现出宽叶∶狭叶=15∶1的株系比例为________。

11.果蝇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色眼;当个体不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眼;其他类型表现为红色眼。

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果蝇野生型眼色的遗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中A基因频率为________。

(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果蝇为实验材料,尝试选择不同眼色的果蝇进行杂交,使杂交后代中白色眼果蝇只在雄性个体中出现。

你认为该小组能否成功?

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质→黄色→红色,已知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

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 亲本 F2

甲 白花×黄花 红花∶黄花∶白花=9∶3∶4

乙 白花×黄花 红花∶黄花∶白花=3∶1∶4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__定律。

(2) 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上表中乙组所示。

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

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________(填“包含”或“不包含”)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________(填“A”或“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的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

①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②若正交子代红花∶白花=1∶1,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该待测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③若正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交子代红花∶黄花∶白花=9∶3∶4,则该待测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1.B 2.C 3.B 4.C 5.D 6.D 7.D 8.D 9.B 

10.

(1)3 自由组合     

(2)AaBbCc(只要写三对基因杂合即可) 26    (3)4/15

11.

(1)遵循 常     

(2)aaXBY 1/2     (3)不能 白眼果蝇的基因型为aa__,而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

12.

(1)自由组合(或分离和自由组合)      

(2)不包含 A   (3)①AABB或AABb

②红花∶白花=3∶1 AaBB     ③红花∶黄花∶白花=3∶1∶4 AaBb

1.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可使杂交实验结果更可靠

B.进行人工杂交时,必须在豌豆花未成熟前除尽母本的雄蕊

C.在统计时,F2的数量越多,理论上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

D.孟德尔提出杂合子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的假说,并通过实际种植来演绎

2.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仅考虑一对基因,种群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方式

B.具有等位基因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C.自交是鉴别抗锈病(显性)小麦的基因型和保留其纯合子最简易的方法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

3.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的比例为1∶1

C.F2的基因型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1

4.白斑银狐是灰色银狐的一个变种,在灰色背景上出现白色的斑点,十分漂亮。

让白斑银狐自由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灰色银狐,其余均为白斑银狐。

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

A.后代灰色银狐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B.白斑银狐后代出现灰色银狐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C.白斑银狐与灰色银狐交配,后代中白斑银狐约占1/2

D.可以利用测交的方法获得纯种白斑银狐

5.某果蝇种群只有Aa、aa个体,各种基因型个体均能存活,该种群随机交配,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果蝇占5/8,则该果蝇种群中Aa占(  )

A.2/3      B.1/2       C.1/3       D.1/6

6.某动物体色的鲜艳与不鲜艳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已知在含有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上,有一条染色体带有致死基因,但致死基因的表达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

请根据下列杂交组合及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杂交

组合 亲本类型 子代

  雌 雄

甲 鲜艳(♀)×鲜艳(♂) 鲜艳437 鲜艳215

乙 鲜艳(♂)×不鲜艳(♀) 鲜艳222,不鲜艳220 鲜艳224,不鲜艳226

丙 乙组的鲜艳F1自交 鲜艳716,不鲜艳242 鲜艳486,不鲜艳238

(1)体色的鲜艳与不鲜艳这对相对性状中,_____为显性性状,甲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

(2)从上述杂交组合中可以判断致死基因是______(填“显”或“隐”)性基因。

(3)丙组的子代中导致雌雄个体中鲜艳与不鲜艳比例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方案验证你的解释:

①设计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和结论:

若一组子代性状比例为2∶1,另一组子代性状比例是1∶1,则假设正确。

7.山羊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山羊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

(1)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________(填“隐性”或“显性”)性状。

(2)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依照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在第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填个体编号)。

(3)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一定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填个体编号),可能是杂合子的个体是______(填个体编号)。

8.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

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___性性状。

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

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___种。

③基因型为___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出现的胸部无刚毛的性状不是由F1新发生突变的基因控制的。

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虽然胸部无刚毛是一个新出现的性状,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不是一个新突变的基因。

 

1.D 2.C 3.B 4.C 5.B 

6.

(1)鲜艳 AA(♀)、Aa(♂)     

(2)隐  (3)AA雄性个体含两个致死基因而致死

(4)①分别取丙组子代中的鲜艳雌雄个体与不鲜艳个体测交,并统计后代鲜艳个体和不鲜艳个体的比例

7.

(1)隐性     

(2)Ⅲ1、Ⅲ3和Ⅲ4        (3)Ⅰ2、Ⅱ2、Ⅱ4 Ⅲ2

8.

(1)相对 显 Aa、aa        

(2)两 AA 1/4

(3)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4)核苷酸数量减少/缺失

(5)新的突变基因经过个体繁殖后传递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现比例高达25%的该基因纯合子

1.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2.以下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类基因组的2万多个基因平均分布在正常体细胞的46条染色体上

B.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C.中心法则概括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规律

D.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3.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

A.F1中雌雄个体不全是红眼正常翅       B.F1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父方

C.F2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

D.F2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

4.菠菜的阔叶和窄叶是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阔叶对窄叶为显性。

要判断阔叶和窄叶基因位于片段Ⅱ上还是片段Ⅲ上,现用窄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①雌性为阔叶,雄性为窄叶;②雌性为窄叶,雄性为阔叶,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  )

A.Ⅱ;Ⅱ        B.Ⅲ或Ⅱ;Ⅱ

C.Ⅲ;Ⅱ        D.Ⅲ;Ⅲ

5.图是某个XY型性别决定的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Ⅱ中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则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可能是b

B.在卵巢中有可能同时存在图Ⅰ、图Ⅱ两种分裂图像 

C.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条Y染色体,则此图表示次级精母细胞的分裂

D.图Ⅰ的细胞中有四对同源染色体,图Ⅱ的细胞中有一个四分体

6.鸟类为ZW型性别决定生物,人类为XY型性别决定生物,则隐性致死基因(伴Z或伴X染色体遗传)对于性别比例的影响为(  )

A.鸟类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B.鸟类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上升

C.鸟类中雄、雌性别比例下降,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D.鸟类中雄、雌性别比例上升,人类中男、女性别比例下降

7.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

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

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据此可推测:

雌蝇中(  )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8.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9.果蝇的眼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

A、a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其中A和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其余情况为白眼。

现选择两只红眼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如图中甲所示。

图乙表示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

请回答:

 

(1)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____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亲代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F1雌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F1雄果蝇能产生____________种基因组成的配子。

(3)从F1中选出红眼果蝇进行杂交,所得子代中粉红眼果蝇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10.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

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

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