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214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docx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

分工深化贸易理论发展与贸易战略选择

徐从才,丁咛  2010-10-23

摘 要:

分工深化与贸易的历史与逻辑发展是相一致的。

本文从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的角度把分工作为统一解释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理论内核,并对分工深化及其与信息化、国际化交互作用下贸易理论的新发展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背景下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

贸易理论,分工深化,贸易战略,国际分工

  一、分工深化为贸易理论提供统一的理论内核

  

  分工指劳动分工,即多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性。

分工是一种制度安排,马歇尔认为分工问题是给定相对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工水平和生产力怎样是由分工的好处与分工引起的交易费用之间冲突所决定。

当分工收益大于协调分工的交易费用时,分工就会深化,且分工发展程度受到市场范围、交易费用、技术进步等因素制约。

  

  从演进历程可以将分工深化描述为从产业间、产业内分工到产品内、要素内分工。

产业间分工起因于要素禀赋,其差异催生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专业化经济利益。

随着经济发展,产品差异化程度提升,规模经济使得产业内厂商专业化生产某一种或几种产品,从而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

进而同一产品内不同生产阶段、生产环节要素比例和有效规模差异程度上升,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专业化利益便推动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和环节形成分工,即产品内分工。

  

  随着技术进步和通讯、运输成本的下降,投入要素在技术和流程上的可分性得以增强,企业之间可以根据市场环境和需求特征变化在投入要素上分工以获得更多产品附加值,即要素内分工。

从产品内分工向要素内分工深化主要由于投入要素内分工或重新整合形成新的高级生产要素,更适应生产环节上要素密集和规模经济程度的需要,这将在生产中带来更高要素的边际产出。

  

  分工深化促进贸易发展,使交换范围从某一区域扩展到国际市场,从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解释贸易理论与分工深化的历史演进逻辑是相一致的。

从把分工作为外生变量与内生变量相统一的角度,可以为解释国内和国际贸易提供一个统一的理论内核。

  

  

(一)分工作为外生变量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把分工假定为不变的外生变量,在此基础上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交换产品的价格差,而价格差异主要来源于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效率、要素禀赋和技术差距可以形成成本差异,相应出现解释贸易产生原因的绝对优势说、比较优势说、要素禀赋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虽然这些贸易理论把分工制度看成是一种既定制度安排,但是它们在解释贸易产生原因的同时,也揭示了分工的基础。

因为生产效率、要素禀赋和技术差距同样也可以解释分工产生的基础,分工基础的变化推动解释贸易原因的理论发展。

  

  

(二)分工作为内生变量

  

  随着交易效率不断改进,劳动分工会内生演进,分工制度的演进使一些学者考虑其动态性,分析劳动分工对贸易方式与贸易规模的作用。

Stiglitz和Dixit(1977)从产品种类数角度分析分工内生性,他们发现产品生产上的规模经济性与多样化是矛盾的,当考虑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产品不完全替代时,每家公司实现规模经济的均衡产量将偏离社会最优选择。

而在一个规模扩大的统一市场内,市场竞争将自发达到一种垄断竞争均衡状态,使得市场上公司数量和产品种类数上升,从而有利于解决规模经济和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其后,克鲁格曼认为国家在某一行业内因规模经济而形成内生比较优势,从而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贸易并不一定是国家之间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别的必然结果,贸易是扩大市场及促进规模经济出现的一种途径。

  

  斯蒂格利茨、克鲁格曼等人主要从产品种类数或规模经济方面考虑分工内生性,而没有考虑专业化水平内生性。

杨小凯、贝克尔、罗森等从个人专业化水平的角度分析分工内生性,他们在分析模型中通过内生消费者自给自足程度和个人生产范围去内生专业化水平的程度。

如Roser(1983)指出分工收益由人们关于专业化决策内生决定,对专业化水平的选择来自于人力资本报酬递增。

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可分割性将提高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水平,技术进步和新知识发展将增加专业化技能的数量、复杂性和生产率,专业化技能的获得将增强内生比较优势。

Becker和Murphy(1992)认为分工水平受到协调专业化工作的交易费用和知识存量限制,专业化水平将内生演进,直到来源于分工深化生产率提升收益与协调费用相等。

分工深化与知识积累相互作用,更高级知识将提高专业化收益,因此也提升最优分工水平。

  

  此外,交易效率还可以通过对分工与专业化水平影响以决定贸易方式与规模,这也决定了国内贸易发展必然在国际贸易发展之前。

对此,杨小凯和史鹤凌(1992)认为,交易效率提升将扩大平衡专业化经济与互补性经济之间利益空间,以至人们可以通过生产不同产品的专业化生产者之间的分工,同时增加可供消费的产品品种和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随着交易效率提升,市场专业化水平、国内与国际贸易依存度、内在比较优势、贸易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会相应地增长。

若交易效率高到使一国有限人口不足以容纳很高的最优分工水平时,则国际贸易就会产生。

  

  综上所述,分工的深化机制受到相应专业化收益和交易费用制约,技术进步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作用间接影响分工深化。

在不同交易环境下,决定分工深化的动力或关键性因素存在差异。

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在既定的分工环境下,从分工利益来源的差异讨论贸易产生的原因。

而新贸易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通过对个人专业化水平、迂回生产方式技术进步和迂回链条上的产品种类数的分析,阐释分工中专业化收益的来源,解释动态分工环境下贸易产生的原因。

  

  随着交易环境变化,引起分工深化的主导动力机制发生变化,或是产生新的报酬递增,或是降低交易费用,这样就产生新的潜在获利机会,推动分工深化。

具体分工环境中新的潜在获利机会为交易的形成奠定利益基础,也就催生新贸易方式。

贸易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这也就出现了以资源分工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从规模经济出发的新贸易理论以及从内生比较优势角度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而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内生比较优势要么是新报酬递增的来源,要么是新的减少交易费用的工具,本质上均是具体经济环境中决定分工深化的关键因素,分工是统一贸易理论的内核。

  

  在不同时间与空间范围,具体分工环境不同,决定分工的关键因素或动力机制也存在差异,这就存在不同类型分工方式,也就产生基于不同分工基础的贸易。

分工、贸易、贸易利益受具体分工环境中市场范围与交易费用制约,由此也就不能说哪一种贸易理论就比另外一种贸易理论解释力更强。

具体贸易理论,都是通过严格假设界定具体分工环境中交易条件,对某一种分工形式产生的报酬增进和交易费用节约进行阐释,从而对基于特定分工形式的贸易原因进行解释,都只能解释基于分工机制的贸易方式某一方面。

而对时间-空间并存的多种分工和贸易方式,很难有某一种具体贸易理论做出全面系统的解释。

这只有通过系统的贸易理论体系,对某一种特定分工环境交易条件进行界定,从而区分具体环境下决定分工的关键因素,才能对贸易产生原因做出解释。

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工也是统一贸易理论的内核。

  

  二、分工深化推进贸易理论发展

  

  随着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和要素内分工深化及其与国际化、信息化的交互作用,贸易理论也得到新的发展,这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价值链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分工由产业内分工、产品内分工向要素内分工演进,价值链两端研发和销售阶段产品附加值在上升,而传统制造阶段价值在产品增值中的比重下降。

为适应激烈市场竞争环境,新兴市场主体以贸易为先导对“6+1”产业链进行高效整合。

这种以贸易为先导的价值链创新模式被一些学者称之为“采购者驱动(Buyer-Driven)价值链”,大型零售商、品牌运营商和品牌制造商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价值链中能起到关键性作用,例如服装、鞋子、玩具、家用电器及手工艺品(Gereffi,1999)。

价值链创新的主导者由传统的生产商转由贸易商,这主要由于在许多产品价值链中卓越的品牌、产品设计和渠道销售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这些无形的资源或活动将产生进入壁垒,使其拥有者能获取租金的收入。

  

  价值链创新是一个同时包含经济全球化和产品生产分散化的概念,据此有关学者提出全球价值链的理论(Gereffi,2005)。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它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

根据具体分工环境中技术、要素禀赋结构和交易费用特点,全球价值链治理可以采取市场型、模块型、关系型、领导型和层级型等具体协调方式,以最大限度获取专业化报酬递增的收益或减低交易费用。

价值链创新具体形式是在分工深化基础上,不断提升企业专业化水平,在生产、销售及价值实现过程中不断引入迂回链条,延长迂回链条上的产品种类数,通过分工深化产生报酬递增收益。

在价值链创新中,国际化扩展分工的市场范围,使国内或区际分工向国际分工演进,也使传统的基于企业层次的价值链概念扩展到区域和国家层次。

同时信息技术的利用为价值链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增强报酬递增的收益并降低价值链创新中的交易费用。

  

  价值链创新过程中非常重视信息和知识的作用,很多学者认为价值链创新以及全球价值链形成是信息技术发展和交通运输成本下降直接导致的。

价值链创新理论将价值链投入结构分为物质流和知识技术流,信息、知识、技术有利于增强企业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能力与产品品质的改善,这将增强价值链具体环节活动上的专业化收益,降低交易费用和协调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物流配送绩效,从而决定价值链升级的可能性和速度。

信息技术和知识还有助于企业活动向价值链上游和战略环节转移,一些企业凭借信息、知识和技术优势成为价值链创新的主导者。

如在买方驱动价值链创新中,大型零售商、品牌运营商通过拥有的信息资源,不仅为生产商提供优质生产者服务,而且通过信息和技术发现和识别产品价值链中的薄弱环节,并予以分拆、加强和重整,最终在产品质量、成本、速度等绩效标准上获得显著进步,典型企业例子如沃尔玛、耐克。

  

  

(二)跨国公司内贸易的发展凸显竞争优势

  

  首先,随着跨国公司贸易和投资活动的发展,其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内部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

在跨国公司内部贸易中,协调各子公司间的分工主要通过公司内部转移价格和科学组织管理。

马歇尔认为组织是除资本、劳动力、土地之外的第四种要素,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这种组织演变为一种网络形式,可以帮助跨国公司建立有效组织链接,在公司内部培育新的专业化要素,并重新分配组织任务和资源。

网络组织要素的引入加强了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优势要素互补和共享,以充分利用中间产品生产环节空间布局获取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同时赋予公司协调各分工迂回链条的集成优势,形成除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之外的专业化利益,提高公司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组织柔性和战略柔性。

由于跨国公司集成优势源于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内部科学组织管理,集成优势又是一种内生动态比较优势。

  

  其次,随着产品信息化程度的提升,知识和技术也成为公司产品生产中越来越重要的要素,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成为公司内部贸易的重要内容。

Zander和Kogut(1993)认为跨国公司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比市场更有效地组织企业内部个人与群体间创造、分享和转移知识的过程,从而使其作为一种组织载体,在跨越国界转移知识方面具有卓越效率。

知识要素流动成本和交易费用受到知识要素存量、要素流动途径、吸收能力及各单位之间要素流动激励因素的制约。

当分工深入到要素层面,产品知识密集度越来越高,市场不完全因素加大,而公司内部贸易有利于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充分利用公司整合知识等高级要素的集成优势,有效降低协调公司内迂回生产链条的交易费用,从而在分工活动组织方式上凸显其竞争优势。

  

  近年来,Melitz、Helpman等一些学者讨论了企业性质与贸易、投资的内在联系。

Melitz(2003)认为企业异质性越大,输出资本从事公司内贸易比重则越高。

企业异质性来源于企业内生地选择不同技术水平和雇佣不同类型员工,从而使企业生产率存在差异。

Helpman(2006)认为企业异质性还会内生行业新的比较优势,因为企业异质性出于专业化水平和知识等高级要素质量提升,这使跨国公司相对其他企业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而要素在空间上重新配置可以产生潜在报酬递增,这将刺激跨国公司向区位优势最明显位置输出资本、知识等高级要素,通过公司内贸易协调各子公司分工以降低交易费用,获得要素分工深化的经济利益。

要素构成差异性与可分性使跨国公司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要素比较优势和公司内部集成优势,同时也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公司核心要素边际生产力,推动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和公司内贸易强化其竞争优势。

  

  (三)信息化对国际贸易的促进

  

  在关于信息化对国际贸易发展促进作用研究方面,CarolineL.Freund和DianaWeinhold(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一国网络主机数量每增长10%,出口额将增长0.2%。

网络降低了国际贸易市场进入中的固定成本,因为供应商借助网络能够很容易发现有关新市场的信息,并能迅速对众多消费者进行广告宣传,这会减少市场进入的固定成本,从而促进国际贸易额增长。

此外,信息网络会加大空间距离对国际贸易整体的影响,促使距离相互接近的国家实现贸易量更大增长。

虽然信息网络并不直接影响距离和贸易之间关系,但是信息网络的发展会提高市场竞争程度。

因为作为一种策略性行为,每家公司都会增加出口以抑制其他公司出口。

而这种市场竞争程度影响依赖于空间距离,对于距离相互接近公司的影响比距离远的公司影响更大。

  

  此外,一些文献讨论了信息化对与信息不完全有关的市场进入成本产生的作用。

Rauch(1996)提出了一个贸易搜寻匹配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是一个卖者和买者相互寻找与匹配的过程,信息网络加强了众多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交易组织,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降低卖者和买者之间相互搜寻成本,提高卖者和买者相互匹配概率。

因此,信息网络可以减少国际市场进入成本,扩大国际贸易量。

信息网络对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

对于货物贸易,信息技术将会提高关于外国市场的信息,因而有利于降低市场进入成本。

对于服务贸易,不管在什么位置,通过网络传输的服务产品几乎可以不花费任何贸易成本。

因此,信息网络可促进服务贸易量获得更大增长。

  

  三、分工深化与中国贸易发展战略选择

  

  从产品分工到要素分工的深化,以及国际化与信息化进程的加深,促进了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形成。

新的国际分工环境需要我国对现行贸易发展战略做出相应调整,以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提高专业化贸易利益,这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单一资源比较优势中整合要素优势

  

  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应从资源比较优势中整合要素优势,努力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技术、管理、研发等创新产品生产所需的核心要素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壮大企业规模,构建国际市场自主的流通渠道,依靠核心要素培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中国在产品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专业化利益和降低交易费用。

因此,应主要处理好“三个协同”关系:

即出口与进口相协同,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协同,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相协同。

构建一个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相结合、国内与国际市场均衡发展的贸易增长路径,使我国贸易产业上升到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阶段,不再只具有劳动力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能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出口与进口相协同是指贸易战略的制定需要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相结合,在出口退税等优惠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的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政策失去互补协同性,这使得我国主要依赖劳动力资源禀赋形成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而忽略通过进口替代培育高级生产要素的工作,这不仅容易使我国商品出口遭受别国贸易壁垒,也制约贸易方式转变和贸易结构升级。

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相协同是指需要均衡发展国内与国际市场,由于我国特定市场环境和众多区际贸易机会使我国贸易模式是一种内需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内外贸相对分离和外贸优先发展战略造成我国区际贸易机会未能充分发挥,众多区际贸易转化为国际贸易,从整体上讲这将导致专业化收益损失和额外交易费用,必须消除内部贸易壁垒实现以内需为贸易主导增长方式。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相协同是一个动态发展概念,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发展到通过学习、借鉴和引进而获得后发优势,最终通过高级要素禀赋形成自身竞争优势,这是一个优质要素整合、培育和提升的过程。

比较优势、后发优势、竞争优势相协同是不同企业和区域根据自身要素禀赋和产品技术特点,选择相应分工和贸易方式获取专业化利益,不存在某一种贸易和分工方式对另一种方式的排斥。

  

  

(二)在资源优势中凸显劳动力比较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丰裕的劳动力要素禀赋赋予我国在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及生产环节的比较优势,从而决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现阶段我国的资源优势中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主,高级要素质和量的培育以及积累是一个长期过程,这使我国现阶段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仍以劳动力比较优势为基础。

分工深化受到市场范围、交易费用和技术条件的制约,如果超越现阶段我国资源禀赋和技术条件,既不能通过分工获得递增的专业化收益,也难以获得长远和稳定的贸易利益。

违背资源禀赋结构实现的发展战略容易造成产业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矛盾,只能依赖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实现维持,这必然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产生额外交易费用。

因此,在我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现阶段,需要我国立足现有要素禀赋条件,在资源优势中凸显劳动力比较优势。

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我国需要坚持以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以劳动力要素成本价格吸引外资,选择与我国要素禀赋结构相适应的产业和产品生产环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

而这将有利于维持和扩大我国以此为基础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获得稳定的专业化利益,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资本积累,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要素资源禀赋结构,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通过分工深化实现贸易方式转变和结构升级。

  

  (三)努力降低物流成本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1991年以来,我国物流成本年均增长率为14%,并已经占据GDP总值的19%,远高于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

200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为6.08万亿元,同比增长7.2%。

应该认识到,物流成本高不利于分工深化和贸易方式转变,有必要建立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整合现有社会物流资源。

现有工业企业自有非专业化物流配送比例偏高和第三方物流业比重偏低是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不足20%,而美国、欧盟、日本相应的比例分别为57%、35%和80%。

应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发展第四方物流创造条件,这同时也是物流服务分工深化的过程。

物流在现代生产中作用的提升,不仅使其成为产品价值增值的第三个利润源,也使其成为产品价值形成和增值的一个重要要素。

物流服务外包乃至第四方物流的出现,正是要素内分工的集中体现。

应通过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破除物流业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努力扩大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规模,降低物流成本,减少其要素内分工深化的交易费用,提升流通运行效率,获得要素内分工深化的专业化收益,为国际贸易和区际贸易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四)把交易制度建设作为难点突破

  

  分工深化以及贸易发展需要把市场扩展和交易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为专业化收益递增和降低分工深化的交易费用提供制度保障,以此推动贸易发展。

首先,交易制度的完善需要扩展市场开放度,我国必须以新的视野来看待民族经济与国家利益问题,降低贸易壁垒,以要素禀赋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体系。

因为贸易壁垒存在必然扭曲要素价格,加大分工深化的交易费用,从而阻碍我国要素优势在国际生产与分工中作用的发挥。

其次,深化相关体制改革,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发育和市场分割的破除,使要素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要素禀赋结构的相对稀缺性,提高要素流动的速度以加快优质要素积累,给予优质要素拥有者以提升要素质量与水平的动力,充分发挥要素价格禀赋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减少由人为价格扭曲造成的额外交易费用,使专业化的经济活动获得分工深化所带来的报酬递增收益。

最后,交易制度建设需要重视契约形式的“正式约束”与信用形式的“非正式约束”的作用,规范市场运行秩序,为分工深化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将为分工深化和贸易发展确立一种范式,减少分工深化的不确定性,降低其交易活动中签约、监督和信息成本,在契约与信用的基础上完善交易双方利益分享机制,形成交易双方稳定的交易关系,扩大交易活动的市场范围,为进一步分工深化奠定报酬递增的基础。

  

  (五)重视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分工条件下,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调整贸易发展战略需要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这主要从物流信息化和和支付型电子商务两方面着手。

物流信息化是指构造一个可以即时进行数据交流、集成、分析的信息化平台,需要电子商务体系的推动。

特别是在由第三方物流向第四方物流演进中的要素内分工深化过程,电子商务所起到的作用不仅是便利沟通和降低交易费用,更是在“无纸化办公”和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支付型功能,使信息化平台连接的贸易参加方均可实现网上即时交付。

支付型电子商务的实施需要建立可靠的认证及信用体系,其可信程度和操作方式将直接决定网上交易规则和交易秩序的健全与规范。

只有在更为高级的“协同型”电子商务体系之下,才能实现供应链各方的信息共享与利益分享。

通过要素内分工深化中形成的主导者,应协调供应链参与各方的信息与资源,借助管理咨询、供应链设计与解决方案等生产者服务形成要素内分工的利润源泉,从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形成报酬递增,降低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交易费用,拓展相应的市场份额,并推动贸易产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