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951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汽车零部件车身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一、行业管理体制与行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汽车冲压及焊接总成零部件的开发、生产与销售,按照产品应用领域划分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按照产品生产工艺划分属于锻造行业之冲压件子行业和焊接行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宏观管理职能部门为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行业政策、发展规划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实施行业管理,参与行业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以及管理和审批投资项目等工作。

汽车零部件行业实行自律性管理,主要的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振兴中国汽车工业为己任,及时反映行业愿望与要求,为政府和行业提供双向服务,以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目前,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对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管理仅限于宏观层面,行业内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遵循市场化原则。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及汽车零部件行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极大地促进和规范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具体如下:

(1)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对该政策进行了进一步修订,该政策提出:

要创造良好的汽车使用环境,培育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汽车私人消费;在2010年前使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要培育一批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制定零部件专项发展规划,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进行分类指导和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汽车零部件生产领域,促使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形成专业化、大批量生产和模块化供货能力;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汽车零部件企业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主机厂的产品开发工作,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2)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该通知提出:

要打破不利于汽车零部件配套的地区之间或企业集团之间的封锁,逐步建立起开放的、有竞争性的、不同技术层次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发整车产品,引导零部件排头兵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进行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形成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

(3)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

支持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产业化、内燃机技术升级、先进变速器产业化、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以及独立公共检测机构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中心建设;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发展提升整车性能的关键零部件,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悬挂系统、汽车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技术实现自主化,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该规划提出:

要结合实施《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提高汽车冲压、装焊、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装备水平,实现发动机、变速器、新能源汽车动力模块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所需装备的自主化。

(5)2009年10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财政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

汽车和零部件出口从2009年到2011年力争实现年均增长10%;到2015年,汽车和零部件出口达到850亿美元,年均增长约20%;到2020年实现我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额占世界汽车产品贸易总额10%的战略目标;“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期间,继续巩固传统发展中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拓展汽车零部件国外配套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中高端市场,稳步进入发达国家整车中低端市场;着力培育我国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术的跨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集团;鼓励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重点支持基地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发展。

(6)2011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指出:

汽车行业要强化整车研发能力,实现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提高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汽车产业要建设原理创新、产品创新和产业化创新体系。

(7)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该规划提出: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企业从事技术开发、转让及相关咨询、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享受营业税免税政策。

上述产业政策为我国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大大促进了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行业基本概念

1、汽车总体构成

现代轿车总体上由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四大部分构成。

发动机的作用是使燃料燃烧而发出动力,一般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启动系统等部分组成。

汽车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按驾驶员的操控而正常行驶,底盘一般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部分组成。

车身包括驾驶室和车厢,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并构成汽车的外壳,用以容纳驾驶员、旅客和装载货物。

汽车电气设备主要包括电源系统、启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仪表系统、辅助电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

2、车身基本结构

汽车车身一般由白车身、内装件、外装件、电气附件组成。

白车身是指车身结构件及覆盖件的焊接总成,同时包括前翼子板、车门、发动机罩和行李舱盖在内的未涂漆的车身,形成车身的封闭刚性结构。

白车身的组成构件大体可分为车身结构件(梁和支柱)、覆盖件和结构加强件三类。

车身结构件是指支承车身覆盖件的全部车身结构零件,这些结构件形成了轿车车身的承载梁框架结构,它是车身承载能力的基础,对保证车身所要求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非常重要。

车身结构件具体包括车身前部、前围、地板、顶盖、侧围、车身后部,以及前翼子板、车门、发动机罩和行李舱盖。

车身覆盖件是指车身中包覆梁、支柱等的构件,具有较大空间曲面形状的表面和车内钣金件,主要起封闭车身、体现车身外观造型及增大结构强度和刚度等作用。

结构加强件主要用于加强钣金件的刚度,提高各构件的连接强度。

外装件是指在车身外部对车身、人起保护或装饰作用的部件,以及具有独立功能的车外附件,主要有前后保险杠、车门防擦条、散热器面罩、外饰件、玻璃、车门机构及附件、密封条和车外后视镜等。

内装件指车内对人起保护或起装饰作用的部件,以及具有独立功能的车内附件,主要有仪表板、座椅、安全带、车门、车顶、地板及侧围的内饰、遮阳板、扶手、车内后视镜等。

电气附件主要包括雨刮器、洗涤器、空调装置、收放机、仪表、开关、前灯、尾灯和各种指示照明灯等。

3、汽车零部件含义

汽车(轿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的机动交通工具,汽车零部件的具体含义如下:

4、汽车零部件分类

按照材质、用途、结构功能等不同分类标准,汽车零部件可分为如下三类:

(1)按材质分类,可分为金属零部件和非金属零部件,其中金属零部件占比约为60%-70%,非金属零部件占比约为30%-40%。

非金属零部件中塑料零部件占比约为5%-10%。

(2)按用途分类,可分为汽车制造用零部件和汽车维修用零部件,各自所占比重取决于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以及汽车维修数量的多少。

总体来看,两类零部件的大体比例约为80:

20。

(3)按结构功能分类,可分为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其中每部分又由若干零部件组成。

如汽车车身是由薄板经冲压成形后的上千种冲压件通过焊装而形成。

汽车车身的金属件几乎全部为冲压件,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提供的数据,平均每辆车包含1,500多件冲压件。

5、汽车产业链

汽车产业链是以汽车整车制造业为核心,向上延伸至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向下延伸至服务贸易领域,包括汽车销售、维修、金融等。

汽车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钢铁、有色、机械、橡胶、塑料、玻璃、石化、电子、纺织等行业,下游为汽车消费者。

汽车产业链具体构成如下: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任何汽车整车制造企业都不可能自行制造全部零部件,必须由为数众多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

在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体系下,整车企业负责车型开发设计、整车组装和终端品牌经营,零部件企业负责零部件的模块化、系统化开发、设计和制造。

众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组成了一个多层级的金字塔式配套体系。

一级供应商与二级供应商有协作配套关系,二级供应商再与三级供应商产生协作配套关系,供应商数量逐级增多,这样就形成了类似“金字塔”型的配套体系。

整车商一般只向一级供应商采购零部件,与其有明确的配套关系。

一级供应商数量较少,具有产品开发能力,一般是总成系统、模块供应商。

三、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作为汽车整车制造的配套产业,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

因此,汽车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

1、我国汽车行业概况

2000年以来,汽车行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全局中的重要性逐渐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

2000年我国汽车产业增加值仅有864.0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97%;2012年我国汽车产业增加值达到8,077.63亿元,较2000年增长8.35倍,占GDP的比重达到1.56%。

(1)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产销规模世界第一

近十余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取得了高速发展。

2001-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40%,汽车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4.25%迅速增至2012年的22.90%。

自2009年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后,我国已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

2010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基数较大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销规模增速放缓,但2012年开始增速已逐渐回升。

201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11.68万辆、2,198.41万辆,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76%、13.87%。

(2)乘用车成为市场主力

自从2001年“十五”规划纲要提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后,国家对乘用车市场逐渐放开控制,再加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升,由此使得乘用车潜在购买力逐步释放,乘用车消费快速增长。

2001-2013年,我国乘用车销量持续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23%。

2013年我国乘用车销售1,792.89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5.71%,继续创历史新高。

相比而言,尽管商用车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增长速度低于乘用车,这使得乘用车成为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

2001年我国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比例为52.60:

47.40,2013年上述比例已变为81.55:

18.45。

(3)乘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2013年,我国狭义乘用车(仅包含轿车、SUV、MPV)销量前三名的企业均突破150万辆,其中上海通用的销量为157.52万辆,市场份额达到9.64%,排名继续保持第一;上海大众的销量为152.50万辆,排名第二,市场份额达到9.33%;一汽大众的销量为151.22万辆,排名第三,市场份额达到9.25%。

销量前五名的企业占全部销量的40.21%,销量前十名的企业占全部销量的58.88%,与美国销量前五名的企业占比超过60%,日本销量前五名的企业占比超过80%相比,我国乘用车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4)自主品牌乘用车稳步发展

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稳步发展,销量由2006年的220.77万辆上升到2013年的722.20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由2006年的42.65%变为2013年的40.28%。

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为722.20万辆,较上年同期增长11.36%。

(5)未来5-10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入世十余年,我国汽车行业最大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十余年时间里产量增加了约2,000万辆,在规模上迅速扩张为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较低,2012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总量为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为9,309万辆,千人汽车保有量约为89辆/千人,与发达国家一般超过500辆/千人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因此我国乘用车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汽车普及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均GDP达到1,000-2,000美元,开始进入大众汽车消费时代,3,000-6,000美元和6,000-10,000美元是汽车拥有率上升最快的两个时期。

2012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6,100美元,因此未来几年我国仍将处于汽车拥有率快速上升时期。

此外,自2009年以来,在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等一系列鼓励汽车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二、三线城市乘用车市场需求增长率对整个市场增长的贡献率远大于一线城市,这表明我国二、三线乘用车市场已经启动,二、三线汽车市场将引领我国汽车行业下一轮的快速增长。

基于这一判断,由于二、三线市场人口基数、经济总量大,目前汽车保有量水平低,由此预计未来5-10年我国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并初具规模

得益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08-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总产值由8,658亿元增至25,6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25%。

2012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实现总产值25,690亿元,同比增长25.43%,约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48.60%。

2012年,在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结构中,传动系统、车身及附件和发动机系统的产值占到零部件总产值的55.60%,是汽车零部件产业中拉动力最强的三个细分产业。

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发展、投资多元化等措施,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装备水平、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均有较大提升,汽车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

(2)产业集群化特点基本显现,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增强,并围绕着国内整车商配套市场和国际出口市场,在全国形成了东三省、京津、长三角、珠三角、华中和西南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目前,国内上百家上规模的零部件园区形成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形成了一批包括内资、合资、独资在内的零部件骨干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具有多车型配套、多市场供给能力,基本保持了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的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强。

(3)外资零部件企业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中的地位突出

入世后,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看好我国稳定发展的汽车市场以及低成本优势,加快了到中国合资或独资设厂的进程。

尤其是2005年我国放开零部件企业股比限制后,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企业成为潮流,零部件进出口关系发生逆转,汽车零部件出口额开始超过进口额,中国成为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基地。

(4)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存在配套市场需求和售后市场需求双重提升,成长空间广阔。

一方面,我国汽车行业的持续高增长为上游零部件行业带来了庞大的配套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截至2012年末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达到9,309万辆,预计到2015年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随着我国向汽车社会过渡,对售后市场的规范势在必行,零部件骨干企业将在合理健康的市场环境下获得广阔的售后市场空间。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正处于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的加速阶段,未来我国零部件企业在规模、装备及技术水平等方面将有较大提升,并将有能力通过技术突破创造进口替代需求并参与全球分工,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5)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环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在下一个十年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①整车企业在产品开发上使用的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

②安全技术、电子技术、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将成为零部件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

③随着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逐渐通过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渠道等环节向中高端转型。

④通过规模扩张实现规模经济,以及技术突破推动进口替代并逐渐参与全球分工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具备一定国际化拓展实力的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将进一步加快出口和国际化的步伐。

四、行业竞争情况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处于完全开放的环境,基本在所有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既有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间的竞争,也有不同背景的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竞争加剧、淘汰加速的大环境中,不同的企业采取了不同的竞争方式,如外资零部件公司力求通过二级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来控制成本,而本土企业则力争借助开发能力、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低成本优势扩大规模等。

五、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及市场份额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全球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都加大了对我国市场的投入。

外资零部件公司凭借其技术、管理和客户资源等优势,在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表现十分突出。

六、行业进入壁垒

1、合格供应商评审壁垒

供应商评审是汽车零部件企业成为整车商一级供应商的首要前提。

整车商对一级供应商的严格评审机制主要涵盖了产品技术开发能力、装备、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生产经验等方面。

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方面,由于车身零部件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整车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整车商要求其车身零部件供应商具备较强的产品技术开发能力,以满足其对产品开发质量、成本、时间上的要求。

同时随着整车全球同步开发需求的不断提高,供应商的产品同步开发能力也成为整车商评审车身零部件供应商的重要内容之一。

装备方面,整车商要求其车身零部件供应商拥有业内先进的冲压、焊接装备,满足规模生产配套零部件产品的需要。

先进的、充分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装备是顺利通过整车商评审的前提条件。

生产过程方面,整车商要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产品交付控制程序、试制零件质量控制流程、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等过程控制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考核,只有达到或超过整车商规定的标准要求,才有可能成为其配套供应商。

质量管理体系方面,整车商要求供应商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围绕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等核心内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审查和考核,只有符合整车商要求的企业才能成为其一级供应商。

产品开发和生产经验方面,整车商对供应商评审时,一般选择有丰富经验的零部件供应商,尤其是为知名大型整车商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

丰富的产品开发和生产经验成为通过整车商评审的重要因素之一。

2、技术壁垒

由于汽车零部件需要符合整车的标准和工艺要求,其品质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车产品的质量,因此车身零部件是由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商协作开发的。

在产品开发阶段,零部件企业需要根据整车商提供的图纸进行产品生产工艺设计与研发,包括产品生产所需模具、夹具、检具的开发等,在通过整车商的产品开发验证后,才能进入量产阶段。

因此,零部件企业必须具备较强的工艺设计能力以及模具、夹具、检具等工装的开发能力,才能够满足整车商对车身零部件产品的同步开发需求。

3、资金壁垒

在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当前,在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趋势下,车身零部件企业将逐渐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因而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技术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要求企业大量投入资金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并引进及研发先进的冲压、焊接技术,如国外汽车车身零部件企业已较广泛采用的柔性自动化冲压生产线以及机器人焊接、柔性焊接生产线等,以满足零部件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

4、人力资源壁垒

车身零部件行业的整体业务流程涉及产品前期开发(包括工艺研发、工装设计与研发等)、产品中后期开发(包括工装制造、样件制造、全工装样件评估、匹配评估、小批量验证、100%样件验证、生产过程能力评估)、产品生产、售后服务等。

其中工艺研发、模具设计与研发、全工装样件评估等过程都要求企业拥有相关的高技术人才以及熟练的技术工人,因此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已经成为进入该行业不容忽视的壁垒。

七、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需求主要由国内整车商配套需求、汽车售后维修市场需求以及出口市场需求驱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持续快速发展,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由此引发整车商配套市场、汽车售后维修市场以及出口市场对零部件需求持续增加。

供给方面,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基本能满足国内汽车配套和售后维修市场的需求,并且每年均有相当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产品升级及技术突破,将有力推动进口替代和全球分工,从而使我国零部件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得到更大提高。

八、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销量的逐年增长,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业的收入、利润规模进一步提高,但受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利润率水平有所下滑,行业内企业的竞争状况出现分化,部分竞争力较强的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利润率水平。

2010-2012年,我国乘用车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4.40%、10.84%、8.44%,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1.41%、10.04%、7.64%。

九、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扶持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产业政策,上述政策提出:

要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支持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扩大规模,提高国内外汽车配套市场份额;促进汽车消费,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等。

上述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必将有力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整车行业的持续增长有力地拉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的背景下,汽车消费持续升温,有效带动了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

由于汽车市场对零部件需求巨大,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直接拉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我国居民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