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887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docx

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含答案

2021学年度虹口区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2021.12

一、积累应用(10分)

1. 按要求填空。

(5分)

(1)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

(屈原《       》)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动静结合,构造了一幅冷色调的绝妙画面。

2. 按要求选择。

(5分)

(1)学校团委将推送一篇关于校运会的文章,主题是“青春跃动”,副标题是“——记校运会”。

以下选项最合适做主标题的是(  )。

(2分)

A.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B.雄关真如铁,迈步从头越

C.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D.鹰隼试翼,风动云起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3分)

随着电脑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如今的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在很多具体的工作上轻松超越人类大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换句话说,所有的人工智能都不具备自我意识。

①究其原因,机器人缺乏“本体感觉”很可能是最大的差别所在

②但是依托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却在一些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上进展缓慢

③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台电脑会把芯片、处理器、电源和机箱等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

④比如跳高或者奔跑,更不用说那些涉及情感的事情了

A.④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

①虚拟越来越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概念:

虚拟经济、虚拟社区、虚拟教育等,我们正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各种形态的虚拟。

重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它具有众多的虚拟现实特质,而这正是这部伟大作品历久弥新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②在《红楼梦》第十一回中,家境清寒的贾府远亲贾瑞痴迷于凤姐的美色,试图勾引,结果被凤姐毒设相思局,整得死去活来。

在他病入膏肓之际,有个跛足道人给他一面名叫“风月宝鉴”的镜子,说是照背面可以保命,但是千万不能照正面。

贾瑞拿起镜子,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

他又惊又吓,大骂道士,又将正面一照,只见凤姐在里面招手叫他。

如此几番下来,终于一命呜呼。

临死前贾瑞还对鬼使说:

“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经过虚拟现实和数码文化洗礼的人,看到这段很容易会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异样感觉。

贾瑞就是今日网络游戏沉迷者的前辈。

③现代虚拟现实技术是与赛博空间(又译“网络空间”)同步发展的。

从一开始,赛博空间被赋予了技术乌托邦的梦想,人们希望通过虚拟化摆脱沉重的肉身的束缚,让精神和梦想在赛博空间自由地飞翔。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事情不那么简单。

乌托邦变成了反乌托邦,在那里虚拟不仅象征了自由,也象征了幻象、欺骗和更精致、更难以摆脱的控制。

《黑客帝国》的开头,尼奥在寓所与不法分子接头,非法物品藏在一本雕空的书中。

透过一闪而过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名字叫《拟象与仿真》。

这是法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关于现实与媒介、符号关系的著作。

拟象是鲍德里亚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时代,现实已经被符号和象征所替代,而在这些符号和象征背后,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符号和象征。

世界越来越变成没有原本的摹本,没有实体的符号,生产出来的真实,也就是说,现实变成了虚拟现实。

④鲍德里亚对拟象的表述也让我们想起《红楼梦》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太虚幻境入口处牌坊两边的一副对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句话被视为进入《红楼梦》世界的密码,红学家对此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

《红楼梦》对于男女老少音容笑貌、生活制度、服饰器物的描写非常逼真,但是如果仔细追寻,全书所写的是什么年代、什么地方,却没有一处正面写出的。

这不能不使我们惊诧作者运真实于虚构的特殊技巧,这是一种整体性的杜撰。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给人逼真感的作品,又是最具有虚拟性的作品,这两者的奇异结合,是其经久不息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⑤脂砚斋评《红楼梦》:

“事之所无,理之必有。

”《红楼梦》的“理”是什么?

《红楼梦》在事理人情的描写方面精微细密,逼真生动。

但是,如果仅止于此,《红楼梦》也不过泯然于众多的明清人情小说之中。

真正让《红楼梦》光照后世的,更是在现实情理之上投射的理想情理,虽然这种理想在现实中无地生长,却以虚拟的可能性,营造人类的希望和梦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虚拟的才是真实的,代表了最纯真的感情。

这里我们看到了虚拟最积极的一面,乌有并非没有,虚拟不是虚无,而是合理的可能性的呈现。

宝黛对抗世俗的力量,正来自其超功利、超现实、自我建构的虚拟性。

⑥这也是曹雪芹与鲍德里亚在对待虚拟问题上最大的差异所在。

鲍德里亚对虚拟现实持批判态度,他所说的拟象是后工业时代、消费社会和媒介发展的产品。

他悲观地认为这是历史的退场,现实失去了参照的对象,符号与图像变成了真实,而这又构成了黑客帝国那样的欺骗和控制。

在曹雪芹那里,虚拟有着更本源性的意义。

世界可能来自虚无,也可能终将归于虚无,但是对所有这些可能性在“情理”基础上的虚拟,却让世界走出虚无,产生了可能。

我虚故我在,这也可能是《红楼梦》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启示。

 (节选自《虚拟现实视野下的<红楼梦>》)

 

3. 第③段中的“拟象”一词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虚拟现实一开始被赋予乌托邦梦想,但变成了反乌托邦的牢笼。

B.鲍德里亚的拟象理论与《红楼梦》的空幻思想有相通之处。

C.《红楼梦》全书所写的年代、地方从历史看是子虚乌有的。

D.《红楼梦》在事理人情描写上精微细密,超越了众多明清人情小说。

5.下列作品中的地点,符合⑤段中所说的“事之所无,理之必有”的一项是(  )。

(3分)

A.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的马孔多小镇

B.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伦敦

C.司马迁《鸿门宴》中的鸿门

D.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瀛洲

6.第②段中说“贾瑞就是今日网络游戏沉迷者的前辈”,这个判断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4分) 

7.文末提到曹雪芹与鲍德里亚在对待虚拟的问题上存在差异,请联系当下的网络生活说说你较认同谁的观点。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

甲  八百米故乡

苏 童

①在我的字典里,故乡常常是被缩小的,有时候仅仅缩小成一条狭窄的街道。

有时候故乡是被压扁的,它是一片一片的记忆碎片,闪烁着寒冷或者温暖的光芒。

我需要的一切词汇,都经过了打包处理,便于携带,包括“故乡”这两个沉重而庞大的字眼。

②1982年夏天,在一条名叫齐门外大街的街道上居住了二十多年之后,在把四个子女都养大成人之后,我父母乔迁新居。

那是很多年来我们家的第一次搬迁,唯一的问题是日常生活的直径改变了。

正负八百米,我父亲去市中心上班,骑自行车要多走八百米,我母亲上班少走八百米,可是去看望我外祖母和舅舅们要多走八百米。

③对我来说,八百米是一次直径的扩展,美中不足的是这次扩展规模太小,我的生活从一条街到另外一条街,仅仅延伸了八百米,不能遗忘什么,也不能获得什么。

那年夏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故乡”这个词。

八百米成为一个象征,就像一个人发现故乡的路,很短,也很长。

④我的写作,其实一直在利用这局促的八百米的故乡,有一些事物总是在我创作过程中浮现在脑海里,分别是河水、铁路、工厂、河里的客船、驳船和农用船。

许多敞开的房屋的门洞,早晨和黄昏街上的人流和嘈杂的市声。

那八百米范围里的居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好多人脸会在我写作的时候悄悄一闪,进入我的记忆,那些事物,那些人,都以故乡的名义降临。

⑤齐门外大街如今拆了一半,保留了一半,被拆去的是临河的房屋,127号,这个门牌号码现在应该是消失了。

那曾经是我母亲的家族很多人的旧屋。

我母亲这一家家境贫困,从镇江地区的扬中岛上出外谋生,移民到苏州,一直团结在我大舅的周围,一起居住,一起生活。

⑥我们这个家族,最初是这个街区的陌生人。

周围的邻居大多是苏州的老居民,对于我们127号的日常生活,毕竟是有点好奇的。

而语言问题首当其冲,姐姐和表姐们一旦与别人发生口水仗,必然会因口音受牵连。

我们家的下一代都为上一代的家乡辩解过,为地理位置辩解,为口音所属方言辩解,出于虚荣心,或者就是出于恼怒。

当你为父母的口音感到恼怒时,你如何体会“故乡”这两个字带来的荣耀?

⑦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中、苏州两地迁徙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

我母亲的家族在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

⑧五年前,随着苏州齐门外大街的拆迁重建,我的大舅和三舅妈都被安置在了别的居民小区。

我童年时代热闹的家族圈生活完全萎缩了,家族对于我来说,仅仅是由直系亲属组成,每次回到苏州,我的足迹仅限于我父亲的家和我兄弟姐妹的家,甚至他们都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每两家之间的距离都很遥远,远远超过八百米。

对我来说,超过八百米,故乡便开始模糊,开始隐匿,至此,我的八百米的故乡已经飘忽不见了。

(节选)

乙  血缘和地缘

费孝通

①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

“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给自足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

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

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②但是人毕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

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

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

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

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

 (节选)

8.简析甲文第③段画线句的丰富内涵。

(3分)

9.简析甲文第④段画线句表达上的特点。

(3分)

10.甲文⑦段中说母亲家族经历了“失散,团聚,再失散”的过程,但全文并未简单地按此顺序叙述。

请对本文的构思加以评析。

(4分)

11.请用乙文的观点阐释甲文“失散”、“团聚”现象。

(5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14题。

(8分)

   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北宋]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①花应妒,飘到眉心住。

平生个里②愿杯深,去国十年圆老尽少年心。

【注】①玉台弄粉:

代指正在对镜梳妆的美女。

②个里:

其中。

③去国十年:

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贬谪责州,至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又被进一步追责,押送至宜州(今广西宜山县)管制,故云“去国十年”。

12. 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本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 咏物、慢词     B.抒怀、小令    C.咏物、小令    D.抒怀、慢词

13.下列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天涯”句“也有”二字点被贬处见梅的心情。

B.“夜阑”句描写梅花在夜晚和清晨的盛开状态。

C.“玉台”句表现由眼前梅花想到了思念之人。

D.“平生”句抒发十年里连续遭贬的郁愤之情。

14.从对比的角度赏析这首词。

(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0分)

①秉,字执中,曹县人。

少孤力学,举正统元年进士。

入都察院理刑,寻改户部主事。

②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

即擢右佥都御史代琏,兼参赞军务。

宣府军民数遭寇,牛具悉被掠。

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

琏尽以畀京军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征屯粮甚急。

秉尽反琏政,厚恤之。

寻上边备六事,言:

“军以有妻者为有家,月饷一石,无者减其四。

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当一体增给。

”从之。

③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

劾总兵官纪广等罪,广讦秉自解。

帝召秉还,以言官交请,乃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往勘,卒留秉。

时边民多流移,秉广行招徕,复业者奏给月廪。

军家为寇所杀掠无依者,官为养赡,或资遣还乡。

厘诸弊政,所条奏百十章,多允行。

④三年冬,吏部尚书王翱致仕,廷推代者,帝特擢秉任之。

乘锐意澄仕路。

监生需次八千余人,请分别考核。

黜庸劣者数百人,于是怨谤纷起。

会朝觐考察,秉斥退者众,又多大臣乡故,众怨交集。

而大理卿王概亦欲去秉代其位,乃与彭华谋,嗾同乡给事中萧彦庄劾秉十二罪,且言其阴结年深御史附己以揽权。

帝怒,以秉徇私变法,负任使,落秉太子少保致仕。

方秉之被劾也,势汹汹,且逮秉。

秉谓人曰:

“为我谢彭先生,秉罪惟上所命。

第毋令入狱,入则秉必不出,恐伤国体。

”因具疏引咎,略不自辩。

(节选自《明史·李秉传》)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发琏侵牟状(          )        

(2)厘诸弊政(          )

16. 为下列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   )

       A.考虑   B.抚恤   C.怜悯 D.顾虑

  

(2)因具疏引咎(   )

       A.分条陈述 B.梳理C.疏离 D.撰写

17.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

   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当一体增给。

18.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为我谢彭先生,秉罪惟上所命。

第毋令入狱,入则秉必不出,恐伤国体。

19.作为皇帝,当彭华诋毁李秉“阴结年深御史附己以揽权”,他是否会取信?

从文中找到“蛛丝马迹”来印证你的判断。

(3分)

20.李秉的仕途沉浮与他哪些性格特点相关?

请联系全文进行分析。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1分)

南 轩 记

[北宋]曾 巩

①得邻之茀地①,燔草,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②而乐。

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②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

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

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③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

③士固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邪?

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

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乐工、山农、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

皆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修身理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

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④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

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行之。

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

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

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

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

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彼何与于我哉?

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者。

□□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也。

⑤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览观焉,以自进也。

南丰曾巩记。

(选自《唐宋文醇》)

【注】①茀地:

杂草丛生的土地。

②嚣然:

悠闲的样子。

③饭菽藿羹:

吃粗粝的食物。

菽,豆类植物;藿羹,豆叶煮成的菜羹。

21.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

(1分)  

A.然则    B.若夫  C.若然  D.然而

22.下面的句子是文中的原话。

请把它放回文本中,合理的位置是(  )。

(2分)

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

A.第②段开头     B.第③段开头     C.第③段末尾     D.第④段开头

23.简述作者居于茅屋“嚣然而乐”的原因。

(4分)

24.第④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特点,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4分)

三、写   作(70分) 

25.我们在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各种本真性宣言:

“成为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认为独特性只有从自我内部才能获得。

加拿大思想家泰勒却说,“自我”来自我们和他人的对话,以及对话中的反思。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答案:

1.(5分)

(1)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分)

(2)虽九死其犹未悔(1分)离骚(1分)

(3)风急天高猿啸哀(1分),渚青沙白鸟飞回(1分)

2.(5分)

(1)D

(2)C

3.指没有现实(原本、实体),或现实已经被符号或象征所代替的虚拟现实(摹本、复制品)。

4.D

5.A

6.合理。

风月宝鉴有接近于今天的网络游戏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制造虚拟的影像,正面是凤姐反面是骷髅(1分);提供使用者娱乐的快感和欲望的满足(1分);令使用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贾瑞临死之际依然沉迷于风月宝鉴(1分);过分沉迷会带来对身心健康的危害,贾瑞因风月宝鉴而丧命(1分)

不合理。

风月宝鉴虽然能够通过制造虚拟影像,但跛足道人赋予它的功能是劝恶扬善,克制邪思妄动(2分)。

虽然正面的凤姐是贾瑞喜欢看的,但却是跛足道人叮嘱千万不能看的;而反面的骷髅是治贾瑞心病的良方,却不能带得他娱乐、沉迷的游戏体验(1分)。

风月宝鉴与网络游戏有相似性,但说贾瑞就是网络游戏沉迷者的前辈,是稍欠严谨的表达。

7.答案示例:

认同曹雪芹,曹雪芹展示了虚拟的积极意义。

他通过运真实于虚构的手法,在虚拟的文学创作中营造了人类的希望和梦想,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批判。

当今社会网络发达,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人们可以借以实现真实的需求和理想,远在千里但志向相同的朋友们得以相识,困窘于闭塞县城域的学子能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弱势群体借助网络得以发声。

认同鲍德里亚,鲍德里亚揭示了虚拟的消极意义。

他认为在后工业社会时代,现实被符号和象征所势代,虚拟会对人构成幻想性、欺骗性的控制。

确实如此,伴随网络的普及,“低头族”越来越多,人们有时沉溺于屏幕中的精彩,反而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人情冷暖。

虚拟现实对于人娱乐和趣味的迎合所造成的“信息茧房”,使人沉溺于同质化的信息中,生活和思想都受到了桎梏。

评分说明:

态度明确1,概括难点准确1分,联系网络1分,理、据恰当2分光写认同谁,没有具体分析不给分。

写了认同谁,后面分析完全错误不给分。

理据分析的2分,要与联系网络的内容、概括的观点匹配。

8.八百米象征了我和故乡的距离。

八百米的“短”,是从地理角度而言,与旧屋分开的实际距离不远(1分);八百米的“长”,从感情价值角度而言,是“我”创作的原型(1分)和精神情感的寄托(1分);从家族命运角度而言,预示着随着迁移的扩大。

八百米故乡,距离虽短,却分离了族人,分割了情感,分别了生活。

(1分)

评分标准:

地理内涵1分,情感内涵2分,家族内涵1分

9.语言简洁/平淡中蕴涵浓烈/短句/长短句(1分);一连串的名词罗列,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和画面感(1分);勾勒处八百米故乡可感的风土人情,作者对八百米故乡如数家珍的熟稔(1分)

10.从1982年父母的第一次搬迁写起,预示了再失散的开篇。

(1分),然后以倒叙手法,先回溯母亲家族一起住在齐门外大街127号,接着又再往前回溯母亲的家族从镇江移民到苏州的往事,这是早年从失败到团聚的过程(1分);最后用追叙手法写五年前齐门外大街的迁拆,家族成员们渐渐搬离,揭露了再失散的结局。

(1分)。

这样的构思更灵活第展现了母亲家族“扬中失散,苏州齐门外大街团聚,乔迁新居再失散”的变迁史,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

(1分)

评分标准:

本文构思按照再失散开端——失散到团聚——再失散结局的顺序,3个环节分别1分,评价1分。

11.乙文论述了中国乡土社会中血缘和地缘的两种关系。

第一种是血缘和地缘的合一。

甲文中母亲家族的“团聚”,一起居住和生活,维持着亲密的家族圈生活,这种地域上的靠近是由血缘上的亲密带来的。

第二种关系是血缘和地缘的分离。

甲文中伴随时代发展,母亲家族四散、“八百米故乡”消失。

这是乡土社会难以避免的过程,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结成新的地方社群,而血缘社群却产生了分裂。

因此母亲家族的“团聚”是传统社会的安稳与温情,而“失散”固然带来怅惘,但也需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时世交替。

评分标准:

合一关系(观点1分,举例1分);分离关系(观点1分,举例1分);关联理解1分。

12.B

13.C

14.全词通过梅花,把天涯与江南、夜晚与清晨、盛年与垂老、浪漫与郁愤进行了对比。

“江南”句,天涯待罪却意外收获江南春信,是始料未及的喜悦与豁达乐观的情怀。

“夜阑”句,写深夜时嗅到一阵暗香,及至早晨才发现梅花已开满枝头,惊喜不迭之情溢于言表。

(梅花的盛放与诗人当时的垂老之态形成对比亦可)。

“玉台”句写少女和梅花的浪漫故事,对比诗人自身的衰朽,却不哀伤,而是对青春浪漫情怀的体味。

“平生”句情绪陡转,表达了贬谪天涯的郁愤,但在与前文天涯见梅的喜悦与朝花夕拾的欣慰双重调和之下,又无消沉之感。

(垂老心与少年心的对比亦可)整首词虽然通篇对比,却无对立的尖锐之感,反而显得格外融通练达。

15.

(1)揭发,告发;

(2)治理,改正

16.

(1)D

(2)A

17.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当一体增给。

18.请代我向彭先生谢罪(1分)吧!

我的罪责(我错就错在)只是(1分)完成皇帝的使命(执行皇帝命令),只不过(1分)不要让我(1分)入狱,入狱我一定出不来(1分),会有损国家治国政策(皇帝的颜面)(1分)。

评分标准:

“谢”“惟”“第”“毋令(我)入狱”“入则秉必不出”“国体”“为我谢彭先生”的省略句(于)和“介宾短语后置”的句式,共7个点,扣分制。

19.皇帝可能取信:

首先从结果看皇帝认为他有负使命(1分),将他革职(1分);其次,之前他揭发总兵官纪广罪行时被攻击,言官为他求情,皇帝派御史练纲等前往查证,未果,最终李秉仍留守边防(1分),皇帝可能会联想到此,认为他有结交资深御史以揽权之嫌(1分);最后,李秉曾在督察院任职,可能认识很多御史(1分)

皇帝不会取信:

首先从结果看,皇帝虽然表现得很愤怒,认为他有负使命(1分),但只是让他以太子少保的身份致仕,没有其他实质上的处罚(1分);其次,在前文中李秉“厘诸弊政”时所提出的建议,皇帝大多允行(1分),吏部尚书致仕后皇帝“特擢秉任之”(1分),这都说明皇帝非常不信任李秉,所以不会取信。

20.李秉忠于职守(1分);对戍边工作尽心尽力,革除弊政,所上奏百余章建议,多得到皇帝批准施行(1分);李秉刚正不阿(1分),不计个人得失,敢于揭发侍郎刘琏罪状,弹劾总兵纪广;李秉体恤军民(1分),招纳流民,收留无家可归之人或资助他们还乡,从而得到皇帝赏识,获升迁(1分)。

但也因为他忠于职守、刚正不阿,在担任吏部尚书时,锐意整顿吏治,罢汰庸劣,结果得罪众臣,遭到他们怨恨诽谤,最终被革职。

(1分)

评分标准:

必须分析到李秉的仕途“沉”与“浮”两点中性格答到一点给1分,得到3分为止;“沉”1分。

对此性格的分析必须联系仕途沉浮,若只是单纯分析人物性格不给分析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