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2371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docx

精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精品】2019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2019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说明是依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基本理念,结合新疆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制定的。

一、命题指导思想

1.着重考查学生获得的基础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考查学生掌握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

3.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4.考查学生用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5.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像、联想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及对有关历史问题进行简要评述的历史思维能力。

6.考查学生自主学习和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命题原则

1.基础性注重考查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和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导向性试题的编制既要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也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现实社会,加强理论

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更要关注本年度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与历史有关的热点问题,尽可能使试题的背景生活化,引导教师、学生关心历史,关注社会。

3.科学性要保证试卷内容的科学性,避免出现知识性、观点性、技术性等错误;试卷语言表述规

范、准确、简洁、逻辑严谨,利于学生作答,能够真实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试卷结构简约化;答案与评分标准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确保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一定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4.创新性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保持以往试题特点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努

力做到知识的广泛性、选材的借鉴性、内容的综合性、试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性。

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教科书的具体表述,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5.适切性试题要符合教学及学生的实际,试题的难度比例合适,分布合理,有利于不同学习程度

的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学业水平;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

三、考试范围

1.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中关于新疆地方史的内容。

2.《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八到九年级内容。

四、考试方式采用开卷、笔试的方式,学生可带教材及参考资料,但须独立作答。

五、试卷结构

1.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合卷,试卷分值共150分,其中历史占75分。

2.题型

单项选择题:

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非选择题:

4小题,共43分。

3.内容分布

新疆地方史约8分

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约33分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约34分

4.难易比例:

容易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8:

1:

1。

六、考试目标

阶段

单元

内容标准

能力要求

教材内容

年级上册

 

秦汉时期

张骞通西域

 

第14课

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班超经营西域

 

七年级下册

 

隋唐时期

唐太宗发兵击败东、西突厥

 

第3课

唐太宗被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玄奘西行

第4课

辽宋夏金

元时期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第11课

 

明清时期

平定准噶尔叛乱

 

第18课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阶段

单元

内容标准

能力要求

教材内容

 

八年级上册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1课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第2课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洪秀全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

民用工业

 

第4课

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建省

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

第5课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中国民族危机的加剧

康有为、梁启超

第6课

“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义和团运动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

的影响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第8课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武昌起义

第9课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

第10课

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

第11课

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新时代的曙光

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第13课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15课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南昌起义

第16课

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会师

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第17课

遵义会议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第18课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七七事变

 

第19课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及其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

略本质

正面战场的抗日史实

第20课

敌后战场的抗日史实

第21课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第22课

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解放战争

重庆谈判及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第23课

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第24课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

原因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张謇兴办实业

第25课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社会习俗:

剪发辫、易服饰等方面的变化

近代新式教育: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科举制度的废除

 

第26课

近代新闻出版事业:

《申报》、商务印书馆等

文学:

鲁迅、茅盾等人的成就

艺术:

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阶段

单元

内容标准

能力要求

教材内容

 

八年级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开国大典

第1课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抗美援朝的正义性

第2课

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土地改革

第3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4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第5课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第6课

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人先进事迹

“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第一颗氢弹、人造卫星及籼型杂交水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7课

拨乱反正

农村改革

 

第8课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经济特区的建立

第9课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10课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梦宏伟蓝图

 

第11课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新发展理念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12课

团结

与祖国统一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国两制”的构想

第13课

香港、澳门回归

海峡两岸关系改善

第14课

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陆、海、空军的建设

第15课

导弹部队的发展

新时代强军之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第16课

万隆会议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第17课

中美建交

全方位外交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工程

 

第18课

杂交水稻与青蒿素

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文化事业的发展

人们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

第19课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阶段

单元

内容标准

能力要求

教材内容

 

九年级上册

 

古代亚非文明

古埃及文明

第1课

金字塔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第2课

《汉谟拉比法典》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第3课

种姓制度

 

古代欧洲文明

希腊城邦

第4课

雅典的民主政治

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罗马城邦

第5课

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建筑艺术

第6课

公历

 

封建时代的欧洲

法兰克王国

第7课

封君与封臣

查理曼帝国

西欧庄园

第8课

中世纪城市

第9课

中世纪大学

拜占庭帝国

第10课

《查士丁尼法典》

封建

时代的亚洲国家

日本古代社会

第11课

大化改新

阿拉伯帝国

第12课

阿拉伯文化

 

步入近代

租地农场

第13课

手工工场

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重要变化

《神曲》

第14课

莎士比亚

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哥伦布发现美洲

第15课

麦哲伦环球航行

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

“三角贸易”

第16课

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640年革命及“光荣革命”

第1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

华盛顿

 

第18课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美国革命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

第19课

拿破仑帝国

法国革命的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珍妮机

 

第20课

蒸汽机

铁路

现代工厂制度

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第21课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

 

阶段

单元

内容标准

能力要求

教材内容

 

九年级下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

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

第1课

印度民族大起义

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彼得一世改革

第2课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

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扩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

第3课

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

第4课

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电的利用

第5课

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

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

第6课

牛顿

 

第7课

达尔文

巴尔扎克

贝多芬

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第8课

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凡尔登战役

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第9课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第10课

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新经济政策

第11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12课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经济大危机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纳粹德国对外扩张

 

第14课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的罪魁祸首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第15课

《联合国家宣言》

雅尔塔会议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杜鲁门主义

 

第16课

德国分裂

“北约”与“华约”

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

欧洲的联合

第17课

日本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

第18课

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万隆会议

第19课

“非洲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

第20课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作用

“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第21课

计算机网络

第22课

生态与人口

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七、表现水平标准

优秀水平标准

1.能准确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

3.能够顺畅地阅读历史材料,准确地理解、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

4.能够准确地运用书面语言及图表等陈述历史问题。

5.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评述,具有解决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能力。

6.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准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良好水平标准

1.能较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较好地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

3.能够阅读历史材料,较好地理解、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

4.能够较好地运用书面语言及图表等陈述历史问题。

5.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评述,具有一定的解决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能力。

6.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合格水平标准

1.基本掌握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年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够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

3.能够阅读历史材料,理解、获取和处理部分历史信息。

4.能够运用书面语言及图表等陈述历史问题。

5.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评述,具有解决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初步能力。

6.能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不合格水平标准

1历史知识的掌握有较大缺失。

2.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的能力明显不足。

3.阅读历史材料有困难,不能理解、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

4.不能准确运用书面语言及图表等陈述历史问题。

5.运用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评述的能力较弱,解决探究性、开放性问题的能力较差。

6.尚未做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