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2196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docx

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2020年临沂市职业中专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

说明:

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位的整理归纳备考之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

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3、特别提醒您注意,所有题目一律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题。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

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与教师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园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答案】B

【解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都有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责任。

教师和家长必须经

常保持联系、进行沟通,以增进对儿童的了解及弥补双方的不足。

故选B。

2、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的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

的人却出淤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影响

B、人可以有选择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好坏,完全取决于环境

【答案】B

【解析】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

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具有主观能动性,

即人可以有选择地接受环境的影响。

题干描述正说明了这一点。

故选B。

3、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享有进修提高的权利,同时这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

D、国家最高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所规定的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同时有“不断

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故选A。

4、就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来看,在智力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前三种都不是

【答案】C

【解析】A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B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

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C策略性知识,指如

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包括应用认知策略进行自我监控。

就知识与智力的关系来看,在智力

形成和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策略性知识。

故选C。

5、“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常常表现为()。

A、以课堂为中心

B、以教师为中心

C、以学生为中心

D、以书本为中心

【答案】B

【解析】“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

故选B。

6、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答案】B

【解析】经验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

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经验课

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故选B。

7、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A、环境、知识、技能

B、知识、能力、技能

C、智力、思维、能力

D、环境、智力、个性

【答案】D

【解析】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

(1)环境;

(2)智力;(3)个性。

故选D。

8、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

这种现象是()。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错觉

【答案】C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

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

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

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于联

觉。

故选C。

9、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爱岗敬业

B、为人师表

C、爱国守法

D、无私奉献

【答案】B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规定,教师职业道德包括: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其中,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为人师

表。

故选B。

10、()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答案】B

【解析】执教是本职工作。

故选B。

11、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的原则是()。

A、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B、统筹规划,以县为主

C、统筹规划,协调管理

D、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应当遵循分级管

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故选A。

12、我们对优秀学生实施奖励,不仅可以激励优秀学生,而且可以使一般学生受到()。

A、直接奖励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

D、替代性惩罚

【答案】C

【解析】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

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题中属于前者,是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

故选C。

13、古人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习惯培养

B、学生的人格养成

C、学生的知识储备

D、学生的情感体验

【答案】D

【解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

以它为乐的人”强调的是兴趣与热爱的重要性。

这些属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故选D。

14、建构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教学理论。

下列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

A、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

B、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是环境

C、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

D、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答案】D

【解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只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

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代替。

故选D。

15、美国课程理论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A、课程内容

B、教学方法

C、课程目标

D、教学评价

【答案】C

【解析】在泰勒看来,确立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最为关键的一步。

故选C。

16、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力量

D、外部动力

【答案】C

【解析】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

要。

正如布鲁纳所说:

“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

”故选C。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

先救护()。

A、未成年人

B、老年人

C、青年人

D、成年人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

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

故选A。

18、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答案】A

【解析】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

故选A。

19、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答案】A

【解析】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

故选A。

20、小林的妈妈给刘老师送来贵重礼品,请刘老师给小林调一个好座位,刘老师收到礼品后给小林调换了座

位。

刘老师的做法()。

A、体现礼尚往来的良好品德

B、说明利用职位谋取私利

C、表现出刘老师善解人意

D、说明刘老师关爱学生

【答案】B

【解析】廉洁从教的要求:

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廉洁自律,自觉抑

制各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题干中老师的做法明显违背了廉洁从教,利用职位谋取私利。

故选B。

21、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实物

B、人自身的活动

C、说教

D、标本

【答案】B

【解析】从教育史上看,最早的教学手段就是人自身的活动,如口耳相传、示范、模仿、练习,但主要通过

语言,也包括表情、动作、形体等进行。

故选B。

22、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

A、重要力量

B、主要力量

C、内部力量

D、外部动力

【答案】C

【解析】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

要。

正如布鲁纳所说:

“学习是一个主动过程,对于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材料的需要。

”故选C。

23、教师公正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

A、学生心理和学生生理

B、学生个体性和学生主动性

C、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

D、学生主动性和学生集体性

【答案】C

【解析】教师公正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包含正当权利

的维护和平等,要求教师做到对各种正当权利的保护以及平等对待和关爱学生。

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

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集中体现在学生个体和学生集体两方面。

故选C。

24、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答案】A

【解析】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评价理论,他最早将课程评价的理论引入到课

程编制过程之中,从而使教育目标精确具体性、课程内容严密统一性,课程编制更具有操作性。

故选A。

25、教育法律法规是以()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A、社会规范

B、国家强制力

C、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价值观

【答案】B

【解析】教育法规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

故选B。

26、冯老师在做家访时,坚持“四多四少”原则,即“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肯定,少一点

求全责备;多一点情感交流,少一点情况汇报;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推卸责备”。

下列对冯老师的做法说法

正确的是()。

A、不可行,仅报喜不报忧,一味迎合家长

B、不可行,虽重情感交流但回避了问题

C、可行,体现了他注重沟通策略,尊重家长

D、可行,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家长至上

【答案】C

【解析】冯老师“四多四少”原则充分地体现了教师与家长的良性沟通策略。

因此,冯老师的做法是可行

的。

故选C。

27、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答案】A

【解析】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故选A。

28、关于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说法正确的是()。

A、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B、择校问题无关教育公平,它是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内的必然体现

C、教育质量的提升,要以教育公平为代价

D、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