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1933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docx

生物教学计划七上

 

东营市某某学校

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

任教年级七年级

任教学科生物

备课组长

学期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学生知识基础及存在问题

学生的知识基础:

小学在科学学科中提到很多生物学科知识,因此学生有一定的学科基础。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

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

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这也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

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

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有些学生单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己感兴趣的就多听,积极参与,不感兴趣的就少听不听。

2、学习思维习惯不好,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

3、个别学生对副科不够重视。

4、一些学生学习不踏实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观察、记录、探究方法,具有了基本科学思维和动手实验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基本养成。

同时,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如:

很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明确,受社会和家庭错误认识的影响,不重视生物学科的学习;学习的方法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缺乏理解记忆,学习不够牢固;有些同学在学习中缺乏小组合作意识;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不善于发现和总结规律。

学期教学目标、教材重点和难点分析及课时安排

学期教学总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课时安排

本册书包括2个单元6章,23节内容

第一单元:

14课时

第二单元:

32课时

知识教育目标及措施

教学目标: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措施:

1、依据学生基本情况,逐步激励学生对生物产生学习兴趣。

2、加强备课和课前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监督;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思维过程系统编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点面结合,逐步扩展,循环往现,以加深影响。

5.对优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对后进生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6.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与措施

学生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体验一种或几种常见植物的栽培,培养基本种植技能

2.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归纳能力;

3.在分析讨论活动中培养科学思维品质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应用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6.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

具体措施

1、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

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德育培养目标与措施

德育培养目标: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

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措施: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积极参加教研教改。

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

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计划进度

实际进度

备注

1

9.2---9.8

第一单元第一章

2

9.9---9.15

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3

9.16----9.22

第二章第二节

4

9.23---9.29

第二章第三节(单元测试)

5

9.30---10.6

假期

6

10.7---10.13

第三章第一、二、三节

7

10.14---10.20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单元测试)

8

10.21----10.27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9

10.28---11.3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10

11.4----11.11

复习、期中考试

11

11.12-----11.18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

12

11.19—11.25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五节(单元测试)

13

11.26----12.2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14

12.3----12.9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三节

15

12.10---12.16

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

五节(单元测试)

16

12.17---12.23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二节

17

12.24----12.30

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三、四节

18

12.31---1.6

第二单元第四章(单元测试)

19

1.7—1.13

期末复习

20

1.14—1.20

期末复习

21

1.21---1.27

期末复习

学期教学总结(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情感目标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教学部审查意见

 

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