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1340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作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docx

课时作业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限时规范特训38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为例

时间:

45分钟 满分:

90分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369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河北衡水模拟]“城镇化率/工业化率”可描述工业活动引起的人口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

下图为世界主要国家及全球平均“城镇化率/工业化率”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1.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是(  )

A.服务业发达导致的

B.制造业水平下降导致的

C.城市建设范围更大的结果

D.社会保障福利更好的结果

2.高城镇化率会使(  )

A.城市病更为严重

B.农业发展水平下降

C.居民购买力增强,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D.农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提升

1~2.解析:

第1题,城镇化率远高于工业化率,说明其他要素对人口向城市集聚起到了更大的推动作用,而能够起到该种作用的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服务业发达。

第2题,高城镇化率说明人口向城市集中度高,第二、第三产业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居民购买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强。

高城镇化率不一定会带来城市病。

高城镇化率说明农业水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但对农业产值占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影响不大。

答案:

1.A 2.C

[2019·合肥模拟]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企业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该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开始兴起。

2006年以后,随着手机芯片技术的革新和手机生产牌照核准制度的取消,珠江三角洲地区集中了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

2017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我国手机品牌跻身世界高端市场。

据此完成3~5题。

3.1999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国产手机制造业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地价低廉  B.位置优越

C.政策支持D.劳动力丰富

4.2006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手机制造业迅速壮大主要得益于当地(  )

A.科学技术的进步B.完备的产业链条

C.优厚的地方政策D.庞大的消费市场

5.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率先在德国慕尼黑发布,这表明我国国产手机制造业(  )

①重视国际市场开拓 ②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③注重高端品牌塑造 ④技术研发水平提升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5.解析:

第3题,由“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牌照”“开始兴起”,可判断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政策支持。

手机制造业属于高端制造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地价低廉、位置优越、劳动力丰富不是主要原因。

第4题,由“上千家手机配套企业”可判断迅速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链完整。

科学技术的进步利于品牌创新,不是该地手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因;材料中没有体现优厚的地方政策,手机消费市场包括全球,不仅仅是当地。

第5题,由“在德国慕尼黑发布”,体现了重视国际市场开拓,但不能体现生产规模。

“全球首款搭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在发达国家发布,说明注重高端品牌塑造,以及技术研发水平的提升。

答案:

3.C 4.B 5.C

[2019·山东济南模拟]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据此完成6~7题。

6.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答案:

B

7.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

A.资源短缺B.劳动力短缺

C.环境质量下降D.农产品供应不足

解析: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在工业化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是环境质量下降。

答案:

C

[经典题]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完成8~9题。

8.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当地市场广阔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解析:

从Ⅲ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Ⅰ、Ⅱ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故水运便利。

答案:

B

9.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

功能相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重,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可排除A、B。

苏州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则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答案:

C

[2019·河北唐山模拟]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

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10~11题。

产业类别

高端装备制造

信息经济产业

金融产业

旅游产业

健康产业

时尚产业

历史经典产业

数量

6个

5个

4个

8个

2个

5个

7个

10.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  )

A.高端装备制造B.旅游产业

C.信息经济产业D.历史经典产业

11.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  )

①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②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 ③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

④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10~11.解析:

第10题,该省首批一共有37个特色小镇,其中旅游产业小镇为8个,所占比重超过20%。

第11题,特色小镇建设与中心城市功能扩大无关,则②错误;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则④错误;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形式,可以就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促进农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①③正确。

故选B项。

答案:

10.B 11.B

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2分)

嘉兴一直为富庶繁华之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近些年来,嘉兴在一无能源、二无资源的情况下,形成了“皮革之都”——海宁、羊毛衫市场——桐乡、木业大县——嘉善、服装中心——平湖等特色产业区域。

(1)根据材料分析嘉兴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4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嘉兴市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8分)

(3)改革开放初期,环太湖地区很多集镇人口没有大量进入城市,集镇慢慢发展成为小城市。

简述这种城市化发展方式对当地的影响。

(10分)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嘉兴市靠近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此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劳动力丰富等都是促进该地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2)根据材料可知,嘉兴市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偏高,且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较慢。

针对上述问题,该地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调整产业结构等。

(3)当地原有乡村、集镇发展为城市,避免了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所导致的“城市病”,提升了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方式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层次不高。

答案:

(1)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靠近消费市场;区域工资水平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等。

(4分)

(2)问题:

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体,对资源消耗、交通运输要求高,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的附加值低等。

(4分)措施:

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4分)

(3)有利影响:

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整体发展;乡村地区得到发展,缩小城乡差距,避免了大城市的拥堵、污染等问题;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等。

(6分)不利影响:

县级城市重复建设,投入高,削弱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等。

(4分)

13.[2019·山西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湾区是由一个或若干相连的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在优越的自然条件基础上,湾区依托海港城市的交通枢纽和门户优势,高效配置资源,形成了具有开放经济结构的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良好基础。

2017年7月,《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三地将在国家支持下,建设成为更具活力的经济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

形成“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

下图示意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概括湾区经济的主要特征。

(6分)

(2)分析国家选择粤港澳规划湾区经济的特色优势条件。

(8分)

(3)推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4分)

(4)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措施。

(6分)

解析:

(1)对“具有开放经济结构”“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宜居宜业宜游”等信息进行提炼即可得出答案。

(2)从位置、交通、经济与城市化优势、科技、政策等角度分析即可。

(3)注意三地经济、政治制度不同,协调发展有一定难度。

(4)可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技术与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角度分析。

答案:

(1)湾区区域高度开放;经济高度发达;科技创新;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宜居宜业等。

(每点2分。

任答三点得6分)

(2)粤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网发达,对外经贸合作便利;有广阔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快,产业体系完整,市场竞争力强;城市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资金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对外联系经验丰富;高科技产业密集,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强等。

(每点2分,任答四点得8分)

(3)政治制度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城区差异明显等。

(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4)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信息网络;合理布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水平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平台;汇聚创新资源,培育中高端产业发展等。

(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