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0950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1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景宁畲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说 明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过程1

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1

二、规划编制的过程3

第二章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6

一、土地利用现状6

二、土地利用特点7

三、土地利用问题8

第三章 规划编制的背景9

一、县域经济社会条件9

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及“四查清、四对照”工作13

三、 规划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20

四、对新一轮规划编制的主要启示22

五、规划基期年后的执行情况23

第四章 规划基数转换24

一、转换原则24

二.转换依据24

三、技术路线25

四、转换结果33

第五章 经济社会及人口数据来源34

一、经济社会数据34

二、人口数据34

第六章 土地供需平衡分析34

一、人口预测34

二、耕地供需平衡分析38

第七章 规划控制指标分解41

一、指标下达情况41

二、分解思路41

三、分解原则42

四、重点项目、重点区块用地安排42

五、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安排42

六、标准农田保护任务安排51

七、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52

八、规划供选方案比较54

第八章土地利用结构布局与调整55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原则55

二、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调整依据55

第九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57

一、土地用途分区57

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59

第十章与各部门规划的衔接情况60

一、与《景宁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衔接情况60

二、与县域总体规划的衔接情况60

三、与交通、水利等专项规划的衔接61

四、吸取公众参与意见61

第十一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61

一、评价目的61

二、评价原则62

三、生态环境问题62

四、规划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63

第十二章规划成果63

一、文本63

二、图件64

第一章规划编制的必要性和过程

一、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景宁畲族自治县(下面简称景宁县)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护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形势日趋严峻,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统筹协调土地利用的任务特别艰巨,对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未来十几年,各业用地需求将持续增加。

而《景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编制完成于上个世纪末,规划实施近十年来,部分用地指标已用完,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势在必行。

具体理由如下:

(一)现代化建设进程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发生变化

从1997年到现在,景宁县的GDP总量逐年增加,2005年景宁县GDP总量达到14.68亿元,人均GDP达为8284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因此,不仅许多建设项目必须提前实施,而且新增了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目前,从总量上看,上级下达的1997—2010年景宁县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为210公顷,实际已使用建设计划指标134.65公顷,剩余75.35公顷。

全县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所剩无几,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二)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和用地需求发生变化

浙江省省委、省政府1999年制定的《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提出新的城市化水平目标为:

“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每年提高1—1.5%”。

景宁县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发展规模和发展重点在上一轮规划实施过程中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提出了“一主三次”的城镇布局体系,2005年景宁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9.7%。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需要更多的城镇用地。

(三)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对农业的认识由保证粮食生产总量向保证粮食生产能力观念的转变,浙江省率先进行了粮食收购销售市场化改革,并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使农民有了更广阔的生产经营空间和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由于粮食生产效益相对较低,景宁县大幅度的调减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05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0059.8公顷,比1997年12480.1公顷减少了2420.3公顷。

同时,增加了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如香菇、蔬菜等等。

各级政府日益重视生态环境建设,部分耕地必须退耕还林、还湖,不允许任何项目建设破坏生态环境。

这些都对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带来了新的影响,如何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确保耕地占补平衡,以及如何防止耕作层破坏、抛荒现象的发生,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新探索符合新形势的耕地保护方法,制定有效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四)土地集约利用模式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生了影响

目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给景宁提供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利用土地的契机。

通过部门协调,合理规划,使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通过搬迁改造,使乡镇零星企业逐步向工业集聚区集中;通过城市化进程加快,促使存量建设用地潜力调整利用。

这些土地集约利用的新模式要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出积极的响应。

综上所述,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不能完全适应景宁县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面临的上述诸多问题和新的要求,仅仅通过对规划局部调整和修改已经难以解决,而且经常性的调整和修改也会影响到规划的严肃性,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若不重新进行区域内土地资源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科学安排,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景宁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必须从宏观的经济社会层面出发,正确处理保护土地资源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与市场调节、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等重大关系,以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来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二、规划编制的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

2004年6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部署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景宁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景宁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05年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2005年10月,景宁县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召开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会,部署落实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分工和要求。

(二)基础研究阶段

2005年9月下旬到11月上旬,规划技术小组成员收集了发改委、交通、建设、水利、环保、农业、林业、旅游、国土、统计、计生委等相关单位的有关资料;对中心城区规模、人口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规划技术小组成员进行规划编制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并与各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进行详细的讨论交流。

2005年11月上旬开始,规划编制技术小组在全面分析景宁县历年土地相关资料,以及各部门规划期内的用地需求量等基础资料后,根据景宁县土地资源的利用特点和“十一五”规划各项经济指标对土地的需求,在2006年4月完成了《景宁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景宁县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景宁县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景宁县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研究》和《景宁县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5个专题研究和《基础研究总报告》,并送交各单位、部门的领导专家审阅,广泛征求意见。

编制前期研究成果于2006年5月通过了丽水市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以及成员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的审查论证;2006年12月,景宁县规划编制前期研究成果通过了浙江省政府规划编制小组的审查论证,同时获准进行新一轮规划编制大纲的编写工作。

(三)规划大纲阶段

2006年12月开始,根据《浙江省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技术要求》(浙土资办[2004]51号)及省、市的相关要求,景宁县着手开始了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的编制工作,至2007年4月形成了大纲初稿,11月邀请了各相关部门及成员单位对大纲进行了初步审查,并提交城建、交通、农林、水利等部门广泛的征求意见,2008年4月,大纲通过丽水市的初审。

2009年1月通过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审查。

2007年6月,大纲编制单位和景宁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了“两规”编制的衔接,统一了基础数据、基础图件、规划人口及用地规模等相关内容,既考虑了城市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的指导地位,又发挥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协调、统筹各业用地、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四)规划方案阶段

2009年6月至12月,按照浙江省国土资源厅下发的《关于印发<浙江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审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180号)的要求,在景宁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基础上,通过梳理06-09年的农转用数据、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数据、违法用地调查数据,细分转换,形成2005年规划基础数据。

2010年1月~6月,按照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2009]51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下达全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浙政土审[2009]12号)的文件要求,开展了景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编制工作。

下一步规划方案成果要经过县政府组织的评审会、专家论证会,并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 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一、土地利用现状

景宁县土地总面积为193892.25公顷,土地利用结构如下:

土地利用结构如下:

农用地面积为186373.7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6.12%,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327.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20%,未利用土地(含河流湖泊)5190.7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68%。

景宁县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18115.8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34%,园地面积2908.8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1.50%,林地面积160096.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82.60%,其他农用地面积5252.9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65%。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644.72公顷,现有耕地面积为18115.81公顷,农保率大于100%。

景宁县的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及独立工农村土地流转矿、交通、水利设施等用地,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507.6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8%;交通水利设施用地799.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41%;其他建设用地面积20.2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01%。

城乡建设用地中,建制镇的建设用地面积为358.93公顷,集镇面积为54.31公顷,农村居民点面积1082.89公顷,采矿用地面积为9.04公顷,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2.49公顷。

交通水利建设用地中,公路用地360.50公顷,水库水面379.13公顷,水工建筑用地60.24公顷。

景宁县的未利用地面积为5190.7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113.03公顷,滩涂沼泽面积88.49公顷,自然保留地1989.21公顷。

二、土地利用特点农村土地流转

(一)光温水肥条件较好,土地的生产潜力比较高

景宁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

种植二季农作物没有问题,种植三季则略为偏紧,土地的生产潜力比较高。

由于景宁光温充足,降水充沛,土壤的物理和生化作用强烈,淋溶作用明显,使得土壤比较肥沃,土层深厚,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好。

(二)土地利用类型欠全,林地比重高

景宁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

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

全县以山地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82%,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单一,类型欠全。

农村土地流转

(三)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相对平衡

景宁县境内以低中山为主,瓯江支流小溪由西南向东北在中间贯穿,地势由南向东北倾斜。

整个县的地势崎岖不平,林地比重非常高,生态环境好,人口密度稀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资源的开发相对平衡。

(四)城镇与产业空间发育依托交通轴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线生长

在以公路交通为主导时期,景宁城镇发育沿对外交通轴线生长,主要城镇分布在云景高速公路(在建)、52省道沿线、庆景青公路。

随着区域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也将发生转变。

三、土地利用问题

(一)非农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快,占用耕地过多。

随着人口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农业用地和非农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二)土地利用不尽合理。

农业产业效益低,对土地资源存在重用轻养,耕地抛荒较多。

农业用地结构不尽合理,低产林多,而园地面积偏少,经济林面积也偏小,有待调整优化。

(三)人居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

与周边市县相比,景宁县整体城乡面貌较差,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因财政资金紧张,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不充分,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和较高端或深加工的产业。

(四)工业用地分散。

工业用地仍处于“低、小、散”的状态,布局不够集中,工业功能发挥不充分,吸引和集聚企业的能力偏弱,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龙头企业依然非常少。

第三章 规划编制的背景

一、县域经济社会条件

(一)地理位置

景宁县位于浙西南边陲,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9°11′~119°58′、北纬27°39′~28°11′之间,属东半球低纬度北部地区。

县域东邻青田、文成县,南衔泰顺、寿宁县(福建省),西枕庆元县、龙泉市,北连云和县、丽水市莲都区。

全县土地总面积1938.9平方公里,距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80公里,距省会杭州约380公里,是温州港口与浙西南的后花园,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辐射圈,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

(二)自然资源

地形地貌景宁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

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全县“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

境内海拔高低悬殊,最高的大漈乡所在地海拔1020米,最低的陈村乡所在地海拔80米。

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77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最高峰为大漈上山头,海拔1689.1米。

全县海拔250米以下的低丘占4.4%,海拔250-500米的高丘占20.6%,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占34.5%,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占40.5%。

坡度在25°以上的占91.72%,25°以下的8.28%,若从高空俯视,整个地面千皱万裙,峰峦簇拥。

气候条件景宁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

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全县气候存在着垂直地带。

据县气象部门测计,县城年平均气温17.5℃。

其内海拔每升高100米,年平均气温约降低0.59℃。

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6.6℃左右;七月份为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7.7℃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8.3℃,极端最高气温为40.5℃。

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年平均降水量为1542.7毫米,年日照时数1774.4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仅为40%,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县之一。

土壤资源全县土壤种类有红壤、黄壤、潮土、水稻土等4个土类,10个亚类,27个土属,52个土种。

其分布比例是:

红壤分布在海拔7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占土壤总面积的42.21%;潮土分布在小溪两岸的滩地,占土壤总面积的0.38%;水稻土分布在溪涧峡谷两侧不同海拔的山垄梯地上,占土壤总面积的11.82%。

生物资源全县动植物资源丰富,以上标望东洋湿地保护区最为突出,全县有植物178多科,691多属,1552余种。

植被以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林为主,夹杂着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甸等。

林相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福建柏、香果树、银杏、厚朴等30多种。

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麂、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雕、短尾猴等44种。

全县共有脊椎动物31目,78科,272种。

其中兽类8目,20科,48种;鸟类15目,40科,162种;爬行类3目,9科,30种;两栖类2目,5科,18种;鱼类3目,4科,40多种。

水资源景宁地处瓯江、飞云江两江之源,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全县水域面积达3415.82公顷,水资源总量22.2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2657立方米,属水资源丰富地区,地下水资源3亿立方米,其中开采利用量为1958.2万立方米。

飞云江流域集雨面积达224.42平方公里,瓯江流域在县境内达124.6千米,流域集雨面积为1725.5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5%。

全县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6.62万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53.04万千瓦,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占全区的四分之一。

矿产资源县域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或探明的矿种有铁、锰、铅、锌、铜、钼、钨、金、银、叶腊石、莹石、硫铁、高岭土、石英、紫砂、大理石、花岗岩等20余种,产地100多处。

其中钼矿的储藏量占全省的首位,为本县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

湿地资源全县湿地资源丰富,境内有望东洋高山湿地、大仰湖湿地和仰天湖湿地三个较为集中的高山湿地群,湿地面积总共约80多公顷。

最为突出的是望洋高山湿地,海拔1230米,面积达40多公顷,湿地内的江南恺木林属省内罕见,绝无仅有,国内也属凤毛麟角。

而以高山地湿地群为保护对象的保护区在省内至今仍是空白。

旅游资源景宁畲族自治县山清水秀风景绮丽,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源远流长。

根据2004年浙江省旅游局资料,景宁县“畲乡风情游”游客选择率达51.4%,位居全省各类景区之首,超过江南水乡游、海岛特色游等。

据旅游资源普查,全县有旅游景点212个,有入选“浙江绿谷”十大景点之一的大际雪花际,素有“畲乡之窗”之称的民俗风情代表景点大均,有省级森林公园草鱼塘,有正在着手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华东地区最大的高山湿地望东洋,有江南四大古建筑之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际时思寺等。

(三)社会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景宁县社会经济快速增长,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4.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4年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12.5%。

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长25.2%,批发和零售贸易增长11.0%,房地产业增长5.7%。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为8284元,增长7.6%。

按常住人口计算为10270元。

2005年末全县从业人员9.3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72万人,第二产业1.90万人,第三产业2.79万人。

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为598人,比上年末增加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工业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

2005年景宁县实现工业增加值45977万元,比2004年增长8.6%。

其中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增加值32737万元,增长13.3%。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

2005年全县完成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498万元,比上年减少7.0%。

在全社会投资中,限额以上完成投资46986万元,下降11.0%;限额以下完成投资2873万元,下降9.0%。

固定资产投资从1990年的2764万元增加到2004年的54498万元,增长19.7倍。

财政2005年末全县财政总收入23754万元,比2004年增长36.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224万元,增长18.7%。

各项税收收入22252万元,增长35.1%,其中第二产业各项税收收入13851万元,增长44.9%。

财政总收入从1990年的703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23754万元,增长了33.8倍。

(四)人口状况2005年末,景宁县域总户籍人口为177252人,自然增长率为8.63‰,在全县的户籍人口机械变动中,2000年以来一直处于净迁出的状态。

2005年外来暂住人口为5590人,2003年至2005年的外出劳动力基本上稳定在2万人以上,其中出省劳动力超出5000人。

常住人口17.2万人。

(五)发展趋势。

景宁县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导向,深入实施“一三四八”发展战略,围绕“三大目标”,坚持生态强县、文化强县、产业富民,建设全国畲族文化名城、生态休闲胜地、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走在全国名族经济社会发展前列、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情况及“四查清、四对照”工作

景宁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1997年进行编制,1999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1997-2010年景宁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为:

2010年末耕地保有量14333.71公顷,规划期建设占用耕地不得超过210公顷(建设占用耕地指标在下文统称计划指标),基本农田面积12631.33公顷,保护率85.0%,生态退耕及灾毁面积576.67公顷,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面积不得低于260公顷。

(一)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执行情况

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下达到2010年景宁县建设占用耕地指标为210公顷;另外根据浙江省新增耕地可折抵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的文件精神,1997-2005年全县通过土地整理获得折抵指标133.3公顷。

经统计,1997-2005年已批准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54.0652公顷,占2010年指标的44.88%。

到2005年底剩余指标为189.2348公顷,剩余指标占2010年控制指标的55.12%。

从建设用地取得的程序来看,景宁县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和有关规定,作好征地和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建设用地的取得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表3-11997-2005年景宁县土地利用规划控制指标执行情况表

单位:

公顷

执行情况

建设留用地

小计

计划指标

折抵指标

原下达指标

210.00

210.00

/

实际指标

343.3

210.00

133.3

1997-2005年实施面积

154.0652

134.6515

19.4137

节余指标

189.2348

75.3485

113.8863

资料来源:

景宁县历年土地利用计划文件。

(二)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执行情况

依据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景宁县规划到201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2417.80公顷,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1502.13公顷,交通用地547.32公顷(不包括农村道路用地),水利设施用地368.35公顷。

根据2005年景宁县土地更新调查资料,2005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456.99公顷,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1663.1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03.2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90.64公顷。

到2005年底景宁县的建设用地总规模已超出突破上一轮规划确定的201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的39.19公顷。

总体来讲,上一轮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已不能满足景宁县经济建设的需要,近几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已有部分通过土地整理折抵指标来补充,至2005年共使用折抵指标19.41公顷。

表3-2景宁县2005年建设用地总规模与上轮规划目标对照表

单位:

公顷、%

项目

1996年

2005年

1996-2005年增加数

上轮规划2010年目标

指标完成比例

面积

比例

面积

比例

建设用地总计

1834.68

100

2456.99

100

622.31

2417.80

101.62

居民点及工矿

1352.13

73.70

1663.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