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0719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7.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

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纯word版含官方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北京市海淀区2016年中考二模

语文试卷

2016.6

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1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1)-(5)题。

(共10分)

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到人类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万户飞天”,我们

的祖先不断挑战对未知的想象极限,追寻对宇宙探索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始终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人【甲】的序幕。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开创性、奠基性的①(成就成绩)。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果,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铸就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创造了航天事业发展的“中国奇迹”,

也为服务经济发展、增加民生福【乙】(zhǐ)提供了强劲动力。

今年,国务院决定把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意在宣传我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热情,从而形成尊重科学、鼓励探索、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征程任重道远。

在自主创新中,②(凝结凝聚)中国力量,以航天梦助推中国梦,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局面。

(1)对填写在横线①②处的词语和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成绩②凝聚“奇”字的笔顺是:

B.①成绩②凝结“奇”字的笔顺是:

C.①成就②凝结“奇”字的笔顺是:

D.①成就②凝聚“奇”字的笔顺是:

(2)根据文意,在【甲】处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造福人类社会②探索宇宙奥秘③和平利用太空

A.③②①B.③①②C.②③①D.②①③

(3)形声字,是由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组成的。

根据下列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推断【乙】处应填入的一项是(2分)

A.祉B.芷C.址D.沚

(4)下面是为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而书写的三幅书法作品,书写内容中有相同的文字,请将这些文字用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

(2分)

 

(5)学校电视台准备刊发一则以“中国航天成就与展望”为主题的消息,以纪念首个“中国航天日”。

假如你是电视台的编辑,请根据文段内容和下面的材料,为这则消息写一句结束语。

(要求:

用“不仅……,而且……”的句式,不超过35字)(2分)

【材料】

2016年我国计划实施2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其中有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的首飞,有备受关注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运行,有“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此外,我国还计划于2020年前后建成载人空间站,该站届时或将成为世界唯一在轨的空间站。

答:

2.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形式,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成语有多种结构形式,下列各组中的成语结构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兴高采烈心平气和B.百废俱兴万紫千红

C.归心似箭守口如瓶D.扬长避短温故知新

3.默写。

(6分)

(1)树木丛生,。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分)

(2),西北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分)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儿童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2分)

4.当读到描写古代战争场景的文字时,你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幅画面又会让你联想到哪句古诗?

(4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5-7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选自《核舟记》)

【乙】

谢太傅云:

“顾长康①画,有苍生来所无。

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益三毛。

人问其故,顾曰:

“裴楷②俊朗有识具③,正此是其识具。

”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

顾长康画谢幼舆在岩石里。

人问其所以,顾曰:

“谢云:

‘一丘一壑,自谓过之。

此子宜置丘壑中。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④。

人问其故,顾曰:

“四体妍蚩⑤,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⑥中。

顾长康道:

“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选自《世说新语·巧艺》,有删改)

注:

①[顾长康]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

②[裴楷]字叔则,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的大臣、名士。

③[识具]见地,才略。

④[目精]眼珠。

⑤[妍蚩(chī)]也作“妍媸”,美和丑。

⑥[阿堵]这个,此处指眼珠。

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能以径寸之木以:

(2)尝贻余核舟一贻:

(3)左手倚一衡木衡:

(4)或数年不点目精或: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2分)

(1)高可二黍许翻译:

(2)此子宜置丘壑中翻译:

7.【甲】【乙】文段所写的王叔远、顾长康都有精湛的技艺,但其技艺又各具特色。

【甲】文段写奇巧人王叔远在雕刻时,讲究①;【乙】文段写顾长康在绘画时,讲究②。

(要求:

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8.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第

(1)-(3)题。

(5分)

3.有人报告宋江,宋江和众好汉忙来问个究竟。

他见了宋江便说:

“你快把刘老汉的女儿交出来!

1.他怒气冲冲跑上梁山,冲进山寨,抡起板斧将忠义堂前杏黄旗的旗杆砍倒。

2.旁边的两个小卒见状,忙跑过来劝阻,被他大声喝退。

他接着又把杏黄旗撕得粉碎。

 

6.后来,燕青打探得知,

 

5.他领着宋江等人到了刘老汉家,让刘老汉和庄上人来辨认,他们都说不是宋江。

4.宋江明白缘由后说:

“如果刘老汉的女儿不是我抢的怎么办?

”他说:

“便把我的头割给你!

 

(1)上面连环画中,“他”指的是①。

连环画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是②。

(2分)

(2)第2幅连环画中“他”撕碎的杏黄旗是水泊梁山义军的旗帜,上面写的四个字是“”。

(1分)

(3)燕青打探到了什么实情?

事情结果如何?

请补全第6幅连环画的内容。

(2分)

答:

9.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

(1)-

(2)题。

(5分)

现在,我一分钟都不能耽搁了,因为十九个可怕的野人坐在地上,全都弯着腰紧挨在一起,另外两个人被派去宰杀那个可怜的基督徒,然后将把他的胳膊和大腿一段段地送到火堆前。

他们正弯着身子,在解开绑着那个人的两只脚的菖蒲叶。

我向A转过脸去。

“嗨,A,”我说,“我怎么说,你怎么干。

”A说,他会照办的。

“那么,A,”我说,“看着我,我干什么,你就一丝不差地照样干,不得有误。

”于是,我把一杆火枪和一杆鸟枪放在地上,A也照我的样子这么办。

然后,我举起另一杆火枪,瞄准那些野人,吩咐A照办。

然后,问他是不是准备好了,他说:

“好了。

”“那么,向他们开火。

”我说。

同时,我也开火……

(1)文段中A是①(人名),因为②,鲁滨逊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2分)

(2)在这次行动中,他们不但解救了一位西班牙人,还解救了③(人物)。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鲁滨逊的勇敢与正义,小说中④和⑤的情节也能体现他这一特点。

(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0-12题。

(8分)

【材料一】

门,闻也,从二户,象形。

门的繁体字写作“門”,是两“户”相合,所以门是双扇的,户是单扇的。

门,以其“入必由之,出必由之”的特性而成为我国建筑中最活跃的因素。

受礼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从周代起,便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来规范其规模和形制。

对于标识居住者等级地位的“门”,古时的典章制度对油漆颜色、铺首兽面、门环用材、门钉数量等都有详尽的规范,仅从住宅的大门便可知道居住者的等级地位,故有“门户之别”的说法。

例如,门的油漆颜色是很有讲究的,有红色、绿色和黑色。

红色一向被认为是正色、吉庆之色,正因为如此,红色也被赋予了高贵等级的意义。

它和门上的门钉、铺首一起共同组成一幅封建礼制的图像,凡皇室宫殿的大门都是红门、金钉、金铺首。

除色彩装饰外,门的数量也是等级划分的手段之一。

门的数量在城市设计,宫廷建筑群的设计中,均有严格的等级,唐代《营缮令》中规定:

都城每个城门可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门只开一个门洞。

《周礼·考工记》通过“三室居中,左祖右社,面朝背市,五门、三朝、六寝”的空间设计,以壮丽威严的空间处理,反映了传统宫廷的空间等级秩序。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门还可以是建筑主体以外的构筑物,如阙、牌坊等,它们归属于“门”类,但其功能已不在于“进出”,属礼仪崇尚的独立的标志性建筑。

例如,“阙”是中国古代城门、宫殿或者陵园的一种标志性建筑。

它不仅是宫殿的重要装饰物,而且是国家颁布政教法令的地方。

根据汉代制度,阙有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之分。

三出阙,一般耸立在帝王居住的宫廷大门前面,象征天下独尊之意。

【材料二】

中国古代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作“门望”;“豪门”“寒门”的概念也由此产生,至今还流传有“光耀门楣”“书香门第”“门户之见”等成语,“门”这个建筑构件就成了家庭的显著标志。

“门”最基本的功能是开关,人们把具有这种功能的某些抽象事物,也用与“门”有关的词语来表示,例如“心门”“国门”。

打开自己的心门,用一种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有别于自己的看法,这样才会有所学,有所成;打开国门,广泛地和别国进行交

流,才能不断创新发展。

10.下面是两幅古城门的图片,根据【材料一】的相关信息,推断其所属古城的等级。

(2分)

图一

图二

 

图一:

①图二:

11.西汉时,汉宣帝重臣霍光的墓前修建了三出阙,遭到了人们的非议。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说说其受非议的原因。

(2分)

答:

1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说说你对“门”有了哪些认识。

(4分)

答:

(二)阅读《不能共存的节日》,完成第13-16题。

(14分)

不能共存的节日

1961年4月12日,拜克努尔航天基地。

谢尔盖·科罗廖夫站在被烧黑的发射架旁,抬头看看蓝天,在那看不到的太空中,人类第一名宇航员已经绕地球飞行了大半圈。

“总设计师同志,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科罗廖夫回过头来,看到一个身穿工作服的中年男人对他伸出手来,从服装看他是基地级别最低的工人。

科罗廖夫握了他的手。

那人从裤子口袋中掏出一个瓶子,又从另一个口袋摸出一个小金属酒杯,“我们得喝一杯,总设计师同志,可我只有一个杯子。

”他咬开瓶盖给杯子倒满酒。

科罗廖夫接过那个脏兮兮的杯子。

他现在已经疾病缠身,不适合喝酒;再说在这个伟大的时刻,他完全可以无视这个人,但科罗廖夫这时可以怠慢官员和将军,却不会无视这个最底层的人——在西伯利亚的那些年,他的身份比这人还低。

那人拿着瓶子与总设计师碰了一下杯,然后猛灌一口。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您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

科罗廖夫也喝干了杯子里的酒,伏特加像火箭燃料似的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

“谢谢,你的笑话?

”总设计师微笑着问。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研究,事实上,真正的重要节日我一个都没有发现。

“圣诞节不重要吗?

“当然不,尤其对唯物主义者而言。

“那新年呢?

“也不重要,这颗行星又公转了一圈而已。

“那你认为的重大节日是什么呢?

”科罗廖夫有些①(心不在焉心有余悸),他转身向不远处的军用吉普走去,他要回控制中心了,“东方号”飞船即将开始减速,开始载入过程。

“比如说分裂节。

“什么?

“地球上生命细胞的第一次分裂,当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正要上车的科罗廖夫停下来,扶着车门回头看着G。

“再比如登陆节,就是生命从海洋爬上陆地的那一天;下树节,长臂猿从树上下来的第一天;还有直立节、取火节等等。

“但这些节日,我们是无法知道具体日期的。

”科罗廖夫说。

“那可以随便定一个,其实圣诞节就是在公元三百多年时由教会随便定的,《圣经》上根本没有记载耶稣是什么时候生的。

科罗廖夫准备上车,G拉住了他,“总设计师同志,我想说,今天就是人类一个重大的节日,我把它命名为诞生节。

“谁诞生?

“人类。

“人类早就诞生了。

“哦,不,如果您此时处于加加林上尉的位置,就会发现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母体,婴儿只有出了母体才能称为诞生……哦,总设计师同志,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科罗廖夫再次同G握了一下手,“很有意思。

谢谢你,同志,我以后会每年都庆祝这一节日的。

“哦,不不,”G摇摇头,“今天是否能真正成为诞生节,还要等等看,还要等等看才知道呢,总设计师同志。

总设计师的车开走后,G把一条信息发回母星:

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有可能成为诞生节,目前评估可能性为52.69%,持续监测中。

2050年10月5日,北京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人机工程研究中心。

大屏幕上显示:

我是银累,我向系桶输入思慰鼠具,山.14一壶酒,虫试。

我是银类,我向系统输入思慰数据,3.141壶9,重试。

我是人类,我向系统输入思维数据,3.14159。

最后一行显示后,实验室里爆发出欢呼声。

这些数据是从一个人的大脑直接输入到计算机中,实验者戴着大脑感应头盔,第一次实现了人与电脑的直接连接。

兴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人们开始散去,脑机接口项目首席科学家丁一也从兴奋中平静下来。

“各位老师,请接受一个普通人的祝贺。

人们回头,看到一个腋下夹着扫帚的中年男人在对他们微笑,这是实验室的勤杂工,之前他们彼此没有说过什么话。

这人放下扫帚,从工作服口袋里拿出一瓶酒,又从另一个口袋里拿出一摞显然是从门口饮水机上拿来的纸杯,分给大家后挨个倒酒。

“你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吗?

”有人问他,像以前创造历史的科学家一样,他们多少意识到这个突破的意义,但也没有十分的把握,因为许多当时看似划时代的成果都淹没于时间之中,他们此时有的只是项目完成后②(举重若轻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一个勤杂工居然对这个成果如此兴奋,让他们很好奇。

“当然知道,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勤杂工说。

人们开始喝纸杯里的酒,北京二锅头把热乎乎的感觉传遍全身。

“在这个伟大的时刻,能允许我讲个笑话来庆祝吗?

”勤杂工说。

“笑话?

呵呵,你讲。

“我是一个外星人,您就叫我G吧,我来地球考察,我的兴趣是地球的重要节日。

“哦,那你的收获一定不小,只要你调查的范围足够广,地球的每一天可能都是节日。

现在节日的数量还在很快增加中,像‘双11节’什么的。

“我之前进行了大量的考察和

研究,那些都不是重要节日。

我是想说,今天才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节日。

科学家们互相看看,会意地点头,丁一对G说:

“有可能,你把这个节日叫什么呢?

“我还没想好。

”G仰脖把瓶里剩下的一点酒喝了,“唉,上次喝酒是和总设计师同志,可敬的总设计师。

“总设计师?

是谁?

”有人问。

“科罗廖夫,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丁一点点头,“人类第一艘宇宙飞船的总设计师,不过,他活着的时候还没有你吧?

“丁总,人家是外星人。

”有人打趣道。

“呵呵,我忘了。

不过,G先生,”丁一抿了一口酒,“科罗廖夫这样伟大的前辈确实值得敬仰,但我们今天的突破有可能使他们所有的努力变得全无意义。

“哦?

”G露出很天真的疑问神情。

“这个突破之后,脑机连接技术将飞速发展。

很快,互联网上连接的将不是电脑而是大脑,接下来顺理成章的是,人的记忆、意识和全部人格将能够上载到计算机和网络中,人类有可能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虚拟世界,你想想,在那里人什么都可以做,想什么就有什么。

在那里,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整个星球,甚至整个宇宙!

“对呀,所以,飞出地球太空航行算嘛呀!

”一个年轻人接口说。

“其实这个伟大的进程早已开始,”丁一说,“互联网、可穿戴设备、VR、物联网……记得吗?

几十年前,父母们居然责怪孩子们沉溺于网络,而现在,断开网络沉溺于现实是最让人不齿的懒惰和堕落。

今天的突破,让人类迈过IT伊甸园的最后一道门槛!

【甲】“你能想象一下人类未来的IT天堂吗?

”年轻人又说,“未来的虚拟世界确实是天堂,其美妙是任何想象都难以企及的。

我只想象一下那时的现实世界。

开始,现实中的人会越来越少,虚拟天堂那么好,谁还愿意呆在现实中,都会争相上载自己。

地球渐渐变成人烟稀少的地方,世界逐渐回到人类出现前的样子,森林和植被覆盖着一切,大群的野生动物在自由地漫游和飞翔……只是在某个大陆的某个角落,运行着一台大电脑,人们通过脑机连接,在电脑中实现一切,多么惬意!

“哇,好诗意!

小李,再弄瓶酒去,哦,不用,外星人先生,和我们一起吃庆功宴去!

”丁一搂着G的肩膀说。

【乙】G摇摇头,弯腰拾起扫帚,一边开始打扫,一边用梦呓般的声音轻声说:

“与总设计师同志分别后,我在太空中漫游,又探访过无数的世界,那些行星,蓝的、红的、黄的……各种颜色的母体,智慧文明在其中孕育,在现实中成长,飞向太空,却在虚拟世界中熄灭,像荷塘中的荧火虫,一闪一闪,最终消失在暗夜里。

你们看看星空,一片寂静,知道为什么了吧……哦,各位,很抱歉,我的笑话不可笑。

G拿起垃圾篓,慢慢走了出去,他的背影显得苍老了许多。

在实验楼的大门,G把一条信息发回母星:

蓝星纪年1961年4月12日疑似诞生节取消,2050年10月5日确定成为重大节日,暂命名:

流产节。

(作者刘慈欣,有删改)

13.阅读文章小说,从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②处应填。

(2分)

14.用简洁的语

言概述小说第一部分的内容。

(不超150字)(4分)

答:

15.小说构思精巧,请结合相关内容,从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4分)

答:

16.从下面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分)

(1)【甲】

【乙】两段中画线部分,科学家对未来的憧憬与外星人G的描述是不同的,你更倾向于哪一个?

请说说你的理由。

(2)作者在小说中表达了对未来人类愈加依赖于虚拟技术的忧思。

阅读小说后,你对未来人类在科学探索方面是否也有一些思考?

请提出一个问题,并作出解答。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7-19题。

(8分)

①一个美国心理学家以大学生为对象做了一个研究:

做笔记与不做笔记对学习的影响。

结果表明:

听课时自己动手写摘要的学习成绩最好,边听边看摘要自己不动手的成绩次之,单纯听讲不做笔记也不看摘要的成绩最差。

这个研究成果不禁让人想到了“拙”与“卓”的关系。

②“拙”是“一个钉子一个铆”式的手段与方法,“卓”则是斐然的成绩和超凡的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大凡常人都梦想“卓”,但在实际追“卓”的过程中,总有一些人梦想一步登天、一鸣惊人,却常常忽略“拙”与“卓”之间的关系,要么有想法没行动,要么有行动没恒心,要么热衷于投机取巧,不屑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花“拙”功夫。

③天底下难有坐享其成的好事。

要会吟诗,前提是“熟读唐诗三百首”;要把一部书弄得清楚明白,条件是书读多遍;要习得一身番真武功,就得“入门先站三年桩”。

为学如此,习武如此,想干成一番事业亦如此。

要想取得“卓”,首先必须“拙”:

要有虚心待事、耐心经事的“憨态”与“笨劲”,要有“逢山开路,遇

水架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法”和“倔强”。

古人倡导的“巧诈不如拙诚”“大巧若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④纵观那些从古至今的卓越者,无一不拥有“拙”的劲头和“拙”的表现。

汉代司马迁著

成《史记》这一不朽之作,就是通过博览、遍访、收集、整理的“笨”功夫,花了18年的“拙”劲才写成。

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高峰的《红楼梦》,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结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靠的是50余年始终奋斗在农业科研第一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笨”耕“拙”耘,不懈地探索。

这些事例无不说明,。

⑤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任何“卓”的获得——事业的成功,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厚实的功底,离不开带有一点“拙”劲的日积月累,离不开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

17.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18.阅读第④段,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其能够收束全段的内容。

(2分)

答:

19.文章论述的事理引人深思,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文章给予你的启示。

(4分)

答: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

6月9日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我国,2009年被批准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端午节那天,你将承担接待国际友好学校到访学生的任务,请向他们介绍我国的端午节,可以从起源、习俗、相关故事中任选一、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题目二:

日前,中国邮政太空邮局正式启动了以“家书载梦”为主题的“来自太空的祝福”大型公众活动。

市民书写的梦想家书将于今年四季度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并有机会被航天员在太空抽取阅读。

请你写一段话作为太空信的内容,抒写梦想,寄托祝福。

要求:

(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40分)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生活有时是需要改变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广泛的兴趣爱好改变单调的生活;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用富有创意的灵感打破僵化的思维;有时,我们能够用温暖的笑容改变疏离的人际关系;有时,我们能够用自身的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

请以“用去改变”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小说《不能共存的节日》的结尾G先生把2050年10月5日暂命

名为“流产节”。

50年过去了,地球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请展开合理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书写在答题纸上。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6

一、基础·运用(共22分)

1.

(1)D

(2)C(3)A(4)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5)示例:

我国航天事业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还将创造更多的奇迹。

(共10分。

共5小题,每小题2分)

2.B(2分)

3.

(1)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2)会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共6分。

共6空,每空1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4.示例:

当读到描写古代战争场景的文字时,我脑海中会浮现出英勇将士飞马加鞭,征战沙场,鼓声震天、万箭齐发的画面。

这幅画面又会让我联想到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诗句。

(共4分。

画面描述,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