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0569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docx

调研报告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调研报告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2008年我省正式启动大学生村干部选聘工作,10年时间里,广大农村充实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增添了大量新鲜血液,这既为高校毕业生成才锻炼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然而,这些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往往流动性较大,远远无法满足农村基层工作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为进一步充实农村基层工作力量,201X年,县委印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出“到2020年,力争每村有1-2名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

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县委组织部拟在全县探索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即全县统一选聘高校毕业生(重点是县本籍的高校毕业生)回村工作,为农村基层储备后备力量。

为充分论证开展此项工作是否可行,应当如何实施,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县部分乡镇、农村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基层干部意见建议,形成了调研报告,以期为我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农村地区普遍希望能够有大学生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村“两委”班子急需年纪轻、学历高、观念新、闯劲足、热情高的人才,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生机活力。

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于:

(一)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需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农村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基石,是各级党组织的神经末梢。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如何,关键取决于村“两委”班子总体素质怎么样。

调研中我们发现,现实情况是存在“四偏”问题:

1.年龄偏大。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县村“两委”主官的平均年龄在47.5岁左右,村干部平均年龄45岁。

“两委”队伍中,46-54岁的占40.1%,35岁以下的仅占12.8%。

一些村干部由于年龄偏大,谋事创业的激情有限,老成守摊的偏多,不利于本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与此同时,村干部队伍中“青黄不接”现象也十分严重,从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人中优选村干部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优秀青年人才很难也不愿意进入村“两委”,而是选择“孔雀东南飞”。

2.文化偏低。

据统计,我县村“两委”班子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38.5%,高中、中技、中专学历的占32.1%,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30%,且大多是当上村干部后通过在职函授获得,大学生村官仅占2.5%,整体文化程度不高。

3.能力偏差。

有的村干部对新理论、新知识、新政策了解少、领会少、掌握少,对国家政策形势后知后觉,做群众工作能力欠缺,造成工作被动,面临着“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难题。

有的村干部提到,以前每年都会有村书记、村主任培训,现在培训不固定,感叹学习机会不多,自身学习也不够,对农村最新的方针政策、法律条文等不太了解,特别是在乡村振兴、土地流转、土地确权等方面,急切希望得到相关培训和指导。

此外,随着智能化办公越来越普及,常常需要下载APP、微信打卡、投票点赞、上交电子材料等,但很多村干部不会上网,智能手机操作不熟练、不灵活,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4.观念偏旧。

当前,不少村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开拓进取精神不强,工作只满足现状,固步自封,难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

有的思想观念跟不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调整步伐,只能照搬照抄,机械地抓落实;有的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上面让干啥就干啥,上面让怎么干就怎么干”,工作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够;有的存在“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小农观念,工作大多数停留在维持现状的层面上,“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为此,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不仅能够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基层磨练,逐渐成长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骨干力量,更能够将有知识、有文化、有胆识的高素质人才引进农村,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激发工作活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二)破解农村宗族家族势力影响基层政权执政的需要

据调研发现,在一些宗族观念深厚的村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容易被选民的家族观念、宗族意识影响,本家观念促使选民总是从本族利益出发,只投本家、本族候选人的票,让“外姓人”落选或是根本得不到提名。

因此,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往往是以家族为单元,“人口多、拳头大、声音响”的才能进入村“两委”班子工作,“大姓吃掉小姓”的现象较为普遍,小姓或外来人员即便是再优秀也很难进入村“两委”班子。

这样的选举行为反映了宗族势力狭隘的利益追求,他们只考虑本家族成员利益和眼前利益,对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执行产生不小干扰。

特别是有的村干部利用宗族家族、宗教势力横行乡里、称霸一方,强揽工程、欺压百姓,在当地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对农村基层政权造成一定威胁,影响了农村的和谐稳定。

选聘回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大多在外求学,与当地宗族家族势力纠缠较少、影响较小,加上他们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具有昂扬向上、无私无畏等精神风貌,有利于稀释和淡化农村宗族观念,让宗族黑恶势力难成气候,成为分化瓦解宗族家族势力的重要力量。

(三)解决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人才瓶颈的需要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其中,人才振兴是关键。

然而近年来,城乡二元体制促使人才资源、人力资源从农村单向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各类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流失严重,留在农村的大多是“386199”部队,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空心村”、农业生产人员老龄化、后继乏人等问题日益凸显,许多村庄出现凋敝现象。

人才缺失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大瓶颈。

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向农村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为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培养出一批熟悉基层、心贴群众、实践经验丰富的可靠接班人,不仅有利于促进城乡人才逆向流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而且能够帮助农民群众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弘扬新风,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为此,高校毕业生能有效发挥“领头雁”和“引擎”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助力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四)为高校毕业生成长成才、实现人生理想抱负提供平台的需要

农村是一所社会大学,有着广阔天地和宏大舞台,可以大有作为。

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是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干事创业的机会。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可以让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在农村的实践锻炼中,锤炼出工作踏实、不怕吃苦、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等优良品质,快速积累社会经验,增长才能才干,与老百姓建立深厚感情,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农民、认识社会,为今后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领村民创业致富,在农村闯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的就业诉求和满意度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些大学生一味地把目光盯着城市,盯着经济发达地区,盯着高薪岗位,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充分就业,难以满足诉求,反观广阔的农村又严重缺乏人才。

而在高校毕业生中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则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引导他们转变就业观念,更多地面向基层就业创业、施展才华,为大学生就业开辟新通道。

此外,不少高校毕业生心怀热爱家乡、报效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或情结,主动愿意到农村来工作。

就像调研中有的村干部说道:

“不是所有大学生都愿意来农村工作,但也不是所有大学生都不愿意来。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为那些愿做事、想干事、能干事、想在农村一展拳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绽放光彩、施展抱负、展示才华、实现价值的平台,从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光和热。

综上所述,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战略性举措,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有利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

二、顶层设计具有吸引力、科学化的实施方案

我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首要任务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完善健全的实施方案。

目标是要将高素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转得动”,关键是实施方案的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有吸引力、科学合理。

综合调研情况,我们认为重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实施方案。

(1)明示选聘条件

被选聘对象应该满足一定条件,具备相应资格。

为此我们建议重点明确以下条件:

一是能力素质方面,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强烈的组织纪律观念、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作风踏实,吃苦耐劳,自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身体健康;二是年龄方面,35周岁以下;三是学历方面,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四是优先条件,硕士研究生报名参加选聘,符合选聘条件的,免去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

(二)简化选聘办法

建议由县委组织部发布选聘公告,乡镇、村做好本地范围内的宣传动员工作。

公告中突出“报考者原籍在所报考乡镇、村的,可优先录取”这一条件,鼓励本地高校毕业生报考。

具体选聘程序可参照江西省大学生村官招聘办法进行,在程序上尽量精简,便于操作执行。

(三)明确工作职责

选聘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在乡镇党委、村党组织的领导下,主要履行以下工作职责,当好为民服务的“六大员”。

一是信息员。

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既传达上级领导的各项工作要求,又及时反馈民情民意给上级领导,搭起村民与村干部、与上级领导沟通联系的桥梁。

二是辅导员。

充分发挥自身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优势,传授政治理论、智能化办公、业务提升等相关知识,帮助其他村干部提升工作能力素养;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用以指导农村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和扶贫开发等工作,帮助村民发家致富。

三是宣传员。

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惠农政策以及与“三农”相关的法律知识等,认真解答群众提出的相关政策问题和法律咨询。

四是调解员。

疏导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做到“帮农忙、体民情、解民忧、助民乐”,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参谋员。

协助村干部做好村务管理,根据本村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发展思路,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合理化建议,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六是监督员。

协助村级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健全议事决策程序,规范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对村级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指出纠正不正之风,使村级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四)确定待遇保障

1.身份定位。

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岗位性质为“县招村聘特设岗位”,采取聘用合同制或编外合同制。

2.工资补贴。

工资补贴标准可结合实际情况,参考以下四种标准:

一是参照我省现行大学生村官标准。

据了解,当前我省大学生村官的补贴标准为,在村任职期间,工作、生活补贴及有关保险费用共计每人每年2.6万元,一次性安置费按每人2000元发放。

二是参照我县招聘的公益性岗位人员标准。

根据《2017年XX县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招聘公告》,聘用人员月基本工资1430元,岗位补贴由各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是参照长沙县“县聘村用大学生村官”标准。

长沙县从2009年开始自主公开招考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的基本工资由县财政按照《湖南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实施细则》标准拨付到乡镇,由乡镇发放到个人,即比照本地乡镇从高校毕业生中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工作、生活补贴标准。

四是享受本地村“两委”班子正职相关待遇。

据了解,目前我县村“两委”班子每年的工作补贴为3万元左右,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享受本村“两委”班子正职的工作补贴待遇。

3.社会保险。

选聘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五险”费用,单位缴纳部分由县财政负担,个人缴纳部分由个人负担,从月工资中扣除,每年的意外保险金由县财政一次性购买,具体手续由所在乡镇负责办理。

(五)拓宽晋升通道

打通晋升通道,让选聘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有盼头、有想头、有干头,既是一项长久计划,更是保障他们留得住、干得好、有前途的关键因素。

1.采用聘用制合同管理,由县委组织部与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签订聘用合同书,聘用期限为三年。

聘用期满,组织考核等次为称职且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用;不再续聘的,自主另行就业、择业。

2.鼓励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当选后仍然参照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管理细则、办法管理。

3.连续两届在换届选举中进入村“两委”班子担任主官,且每年考核合格的,县委择优选拔为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

(六)确保创业支持

对于自主创业的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以及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在创业政策上给予优先扶持,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七)夯实监督管理

1.成立专门机构。

成立XX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管理办公室,与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合署办公。

办公室隶属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的选配、培训和管理工作,牵头联系人事、财政、农业、林业、团县委等部门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2.实施绩效考核。

同步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在全面考核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德、能、勤、绩、廉的同时,对其担任职务、创业富民、招商引资、表彰奖励等方面情况进行考核。

考核分为村级考核、半年度考核、年度测评、综合评定四个部分。

村级考核由村负责,主要包括出勤考核和实绩考核;半年度考核在每年6月底进行,由乡镇党委负责,主管党群工作的班子成员、站办所负责人参加,全面考核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年度测评由乡镇党委负责,村组织实施,在每年年底与述职述廉工作一起进行。

综合评定由乡镇党委负责,年度组织召开农村社会工作人才测评会,在互评的基础上,乡镇分管副职领导对他们的全年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给出评价分。

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和转编考核的重要依据,县委组织部根据各乡镇上报的考核得分情况确定考核等次,原则上优秀、称职、基本称职或不称职按照15%、80%、5%的比例确定。

考核优秀的参照公务员标准进行表彰奖励,考核为基本称职、不称职以及排名靠后的由乡镇党委进行诫勉谈话。

连续两年不称职或连续三年基本称职(含不称职)的予以解聘。

三、在实施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其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让他们沉下去、用得着、干得好。

为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同步制定《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办法(或细则)》

为了更好推进选聘工作,首先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农村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办法(或细则)》,从选聘条件、选聘程序、职责任务、管理服务、待遇保障、组织领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设计,使选聘工作有据可依。

此外,建立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安、团委、宣传、民政等部门以及各乡镇协力配合的管理机制,实施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结对帮带制度。

(二)画出来的“饼”要兑现,政策要有连续性

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为高校毕业生们描绘了美好蓝图,提供了广阔的晋升通道。

高校毕业生能否心甘情愿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取决于政策画出来的“饼”能否得到有效兑现,各项举措办法能否真正落实到位。

特别是在政策推行过程中,要保持连续性和连贯性,切忌朝令夕改、虎头蛇尾,以促进选聘工作正常开展。

(三)确保扎根、切忌借调

当前,大学生村官被借调现象十分严重。

很多大学生村官被借调到乡镇干活,从未在村里工作过。

有的村书记表示,分到自己村的大学生村官连面都没见过,都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为此,我县选聘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必须真正落实“县聘村用”,明确他们姓“村”的身份底色,真正扎根农村,不能和大学生村官一样,派下去但未能沉下去。

(四)分步推进、三年完成

目前,我县263个村委会共有大学生村官67人。

为确保实现“到2020年,力争每村有1-2名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目标,可按照分步推进的原则,从2018年开始,每年选聘80人左右,力争在三年时间里实现一村至少一名农村社会工作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