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2055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doc

任总在BT系统部、英国代表处汇报会上的讲话

我这次来主要目的是听一下英国的财务与经营管理汇报。

当初,我们头戴白毛巾,腰里挂着两颗地雷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候,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国际市场该如何管理,在管理上粗放一些,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大家都在探索。

现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很大的增长,还像以前一样,管理上不去,这对公司是最大的风险。

英国是现代管理与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标准化管理都是从英国发起的,来英国就要虚心学习英国的管理。

我们到英国来,管理上不要试图将英国中国化、华为总部化,而是要让华为的管理英国化、精细化、标准化。

1、学习英国人的管理模式,实行围绕计划和经营的精细化管理,在相同成本下,为公司做出更大贡献。

我今天看到你们的报表,看到英国能够拿出这个财务分析报告来,不论数据是否精确,我都很高兴,说明你们已经开始知道围绕财务进行经营管理了,能用数据来说话了。

新加坡、香港就是英国管理的样板。

李光耀带给新加坡的,除了争取到国家与民族的独立之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保留了英国的管理。

新加坡的管理就是英国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一个子版。

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有计划,有预算,有核算,各个指标数据都有据可依。

代表处围绕计划进行经营管理,就是要围绕这些财务数据进行。

只有财务数据清楚了,财务分析也就清楚了,管理指标才能清楚,就能明白需要改进的地方与方向,从而指导业务发展方向并制定合理可行的业务策略与行动措施。

英国代表处要率先进行全面利润考核与精细化管理,要每个主管都要会讲、会做,系统部、代表处各业务部门主管都要能讲清自己的财务与业务经营管理。

相关述职报告要模板化、标准化,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合并报告的时间,减少大量的不增值的重复劳动。

怎么才能精细化管理?

就是计划要合理、不能盲目。

有合理的计划就可以有效降低运费、降低工程师的差旅费。

计划是龙头,制定计划的人员一定要明白业务,地区部要成立计划、预算与核算部,要明白业务的人来做头。

只有计划做好了,后面的预算才有依据,通过核算来修正、考核计划与预算。

为什么我们的运费控制不住?

如果计划做好了,海运比例提升了,运费自然就下去了。

对工程人员要实行计划工时管理,今后工程人员的派遣的账要算到经理头上,他去到那儿没有活干,拿不到工时,就是空置,我们规定空置的比例不能超过多少,多了,就说明这个经理不会管理。

我强调的精细化管理,不是一味追求低成本的管理,是在相同的成本情况下,为公司做出更大的贡献。

两者的含义是不一样的。

后者是发散的,前者是收敛的。

该花的钱还是要花,只要把各种费用指标清晰化了,考核明确了,每个人都会找到主动改进的办法。

代表处就是要围绕计划、预算、核算,用财务数据为牵引,各项业务策略与措施细化、明确,报告模板化进行经营精细化管理。

围绕计划和经营的精细化管理是实行全面利润考核的关键支撑,也是公司各业务中心建设发展的方向。

只有在精细化经营管理下,全面利润考核才能有扎实可靠的基础,利润数据才真实可信。

2、要实行利润考核,代表处干部要会管理、懂财务和经营,持续改进内部管理,降低运作成本,在系统部、代表处形成业务为指导,财务为监督的管理模式。

在全球通信行业的竞争形势下,生存环境要求华为做好三个方面:

质量好、服务好、内部运作成本低。

特别是持久地加强内部成本管理,才能让华为生存下去。

比如对合同管理的改进,我们面对的高端运营商要求越来越多,合同是厚厚的一本,各个专业部门对应不同的部分。

合同谈判的人没有将相关信息写成摘要,传递给后继执行的人,造成合同每人去读厚厚的一本,这个读,成本就很高,而且,执行困难。

因此,对合同参与部门要形成合同索引,将合同的关键部分记录下来,形成文档传递给后继环节。

一本厚厚的合同,真正可管理执行的部分整理出来也就是三、四页就能讲清楚了,其他的部分只有合同执行出问题的时候才需要关注。

要建立合同索引制度,要将前端谈判的工作有效继承下来传递到后端。

我们与爱立信等大公司比什么?

就是比效率,比成本,看谁能多活一口气。

改进管理是一个持久持续的过程,不要太激进,如果我们每年进步0.1%,100年就能进步10%,持续长久改进下去是非常了不起的。

实行全面利润考核后,补贴性的市场拓展已经由全面拓展转变为重点进攻,要求销售管理也要重心前移,下到代表处。

精细化管理要多沟通,多沟通才能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围绕全面利润考核与精细化管理,财务的报告要实事求是,既不要悲观,也不要乐观。

财务要对业务形成支撑。

在代表处形成业务为主导、财务为监督的管理模式。

3、思想上保持艰苦奋斗,提升管理能力,培养输出干部;开放心态吸收先进文化,平等对待本地员工,改进对本地员工的考核和管理。

欧洲的环境比较好,没有战争、疾病的严重威胁。

但是更要在思想上保持艰苦奋斗。

员工来到英国是难得的学习英国管理的机会,要将食堂尽快建立起来,将做饭的时间节约下来,用在学习提高上。

美国市场我们还没有实现真正突破,英美的文化与管理基本是相通的,我们就是要将英国作为培养管理干部的基地,将英国的管理输出到全球重点市场。

对本地员工的培养不要强制他们中国化。

华为文化是什么,我自己都搞不清楚。

华为文化就像是洋葱头,都是外来文化,这层是英国文化、那层是中国文化、美国文化。

我觉得华为文化就是一种开放的、兼容并蓄文化。

因此对待本地员工,不要用中国的思维去要求他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吸取他们的精华,充实我们的文化。

英国对本地员工的双轨制考核的建议很好,将短期奖金激励与PBC的晋升考核很好的管理起来,有章可循。

实现了本地员工奖金透明化,员工自己可计算、可管理,避免了传统的奖金大排队的做法。

可以将英国考核办法整理出来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在英国先推行。

英国可以率先采取本地发薪,我是赞同的。

英国、日本物价高,日常差旅补助不够吃饭,是否可以实行据实报销,可以探讨一下。

4、对BT系统部、英国代表处的要求。

总体上讲,BT系统部、英国代表处围绕财务的精细化管理汇报做得很好,我很高兴。

但细节上还有不足,汇报图表色系都不能统一,这不符合英国标准化管理的传统,做事要认真细致,模板一定要标准化。

英国业务中心小循环先做起来,要成为华为所有代表处的管理典范,向世界各代表处输出模板,率先进入国际化。

要通过标准化模板化降低管理成本。

英国业务中心要在1-2年内拿出一套好的管理办法,我希望在2007年底再听一次英国的汇报。

就要过新年了,过年的时候我不在英国,先给大家问声新年好!

特别是给你们的家属,你们在海外艰苦奋斗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家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请你们转达我对他们的感谢。

任总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纪要

(任总讲话时间为2007年7月13日,纪要发布时间为2007年8月31日)

1、打开市场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无论对所在国的大T,地区部大T,片区大T,全球大T一定要有清晰的进取策略。

我上次在英国代表处讲话(2006年12月14日),强调了精细化管理,就是在混乱中怎么走向治,乱中求治。

但没有讲到治中求乱,也就是打破平衡继续扩张的问题。

有些代表处执行起上次我在英国代表处的讲话来,有些偏差。

我这次在墨西哥代表处讲了,市场不是绘画绣花,不光是精细化管理,一定要有清晰的进取目标,要抓得住市场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进入大T要有策略,要有策划,在撕开城墙口子时,就是比领导者的正确的决策,有效的策划,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坚强意志,坚定的决心和持久的毅力,以及领导人的自我牺牲精神。

只强调精细化管理,公司是会萎缩的。

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扩张不陷入混乱,而并非紧关城门。

我们讲精细化管理,不等于不要扩张,面对竞争,我们还是要敢于竞争,敢于胜利的。

只有敢于胜利,才会善于胜利。

扩张和精细化管理并不矛盾,要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

前不久听了几个代表处汇报,汇报胶片面面俱到,像绣花一样,处处都绣得很精细,但是缺少了灵魂,没有抓住核心。

简言之,就是没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大家看看在东北战场上,国共双方上百万兵力胶着在一起,双方统帅、高级将领如何抓住主要矛盾,以及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的。

浑水摸鱼,只有强者才能摸到鱼。

现在人力成本在上升,销售毛利在下降,只有扩大规模才能摊薄成本。

一定要想方设法先撕开所在国大T,地区部大T,片区大T,全球大T的口子,才有可能扩大销售额。

因此,要继续扩张,攻城占池。

撕开口子后通过精细化管理要尽快让已占领地区稳定下来,来提升效率和利润。

主要矛盾抓住了,事情就好办了。

2、要加快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计划、预算、核算体系的建设,我们要以产品线、地区部、代表处为基本单元,建立计划、预算、核算体系。

目的是为地区部、代表处及产品线的作战服务,而不是为了总部汇总一张财务报表服务。

机关要精简,流程要简单。

我们要减少总部的垂直指挥和遥控,要把指挥所放到前线去,把计划、预算、核算放到前线去,就是把管理授权到前线去,把销售决策权力放到前线去,前线应有更多的战术机动,可以灵活地面对现实情况变化。

后方要加强按计划预算进行服务,用核算监控授权。

权力是受约束的,这样才能既授权又约束,指挥权才能下到一线,而总部也放心。

将来的组织结构的部门数量从上到下是一个纺锤型。

上部是总部机关,中部是地区部、产品线及其他执行部门,下部是代表处、生产线……。

总部机关小,部门少,是由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人组成的,他们能理解前方的诉求,有清晰的战略与战术方向,决策准确,速度快,服务好。

部门功能比较综合,因此部门少。

中部承担了庞大的作战任务,由于有许多具体的专业支持要实施,部门分工比较细一些,因此部门会多一些。

而基层在操作执行上,部门的职责要综合,不能与中部组织一一对应。

否则就会协调太多,内耗严重,成为在前线的官僚主义。

因此部门设置也比较少。

因此,近一阶段,我们就要继续缩短流程,精简及合并一些部门。

使运作快捷、通畅、安全、可靠。

EMT决定:

全流程管理点超过五个的必须经EMT批准,要把管理权与知会权分开来,多一些并联处理,少一些串联审批。

计划预算是最不好做的,因为它跟你的战略意图密切相关。

地区部总裁、产品线总裁、代表处一把手是计划的头。

计划要按你的战略意图做,按规范化的方法表达。

3、要敢于胜利,才能善于胜利。

回想当年董事长带着大家进攻BT、Vodafone、Telefonica……的时候,我们真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没有那时的勇敢精神,就没有今天的好局面。

这是值得我们各级正职干部好好学习的榜样。

各级管理部门,都要围绕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有效的符合全流程的效率,来支持公司的扩张。

我们要合理地调整我们挑选干部、培养干部的方法。

如何选好部门正职与副职,正、副职是否可以有不同的培养标准与选拔标准。

我认为副职一定至少要精于管理,大大咧咧的人,不适合做副职。

副职一定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实施组织意图,这就是“狈”的行为。

正职必须要敢于进攻,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越抓越细的人是不适合做正职的。

正职必须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对工作有周密的策划,有决心,有意志,有毅力,富于自我牺牲精神。

能带领团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这就是“狼”的标准。

我们在评价正职时,不一定要以战利品的多少来评价。

应对其关键事件过程行为中体现出的领袖色彩给予关注。

我们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是以奋斗者为本的。

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有了很大进步,薪酬,福利政策,保障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了,争取在未来几年内梳理完善,稳定下来。

后备干部的建设比什么都重要,要把那些既有决心、有意志、有能力又懂管理的人提升到管理岗位上。

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要太多的论资排辈。

我们的干部要尽快成长起来,即能攻城,也要善于守城。

管理进步,财务跟上,善于进攻,精于管理,为打大仗做好准备。

4、要减轻员工非主业务的负担,使他们更多精力聚焦在主业务上。

我们对一般员工的考核太多、太复杂,有些目的性并不明确。

应该是干什么,学什么,考核什么,现在搞得面太广,员工负担较重。

我认为对与主业务关系不大的负担要减轻。

各级部门要认真清理,各级管理团队一定要注意把关。

在一般性学习上,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