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0421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docx

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练

2019年滨州济宁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说明文阅读题库15篇

先进科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4分)

揭开月球另一面的面纱——奔向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

①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在当代中国重新演绎,并不断延伸出新的“版本”。

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探月工程再次出发——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与以往任何一次都不一样,嫦娥四号最终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②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嫦娥四号最开始是嫦娥三号的备份。

结果嫦娥三号任务很成功,于是有科学家建议将嫦娥四号落到月球背面,也有人建议落到月球南极。

经过论证,最后选择了月球背面。

  ③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恰好等于公转周期,因此它的一面总是朝向地球,另一面总是背向地球,人类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看不到背面。

这个看不见的一面,对我们认识月球甚至宇宙很重要。

因为无论是物质成分、形貌构造上还是岩石年龄,月球背面和正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④根据计划,嫦娥四号将会降落到90%的面积都分布在月球背面的艾肯盆地上。

月球分为三大地体,即克里普岩地体、斜长高地岩地体、艾肯盆地地体。

前两个地体美国、苏联都曾着陆和探测过,只有艾肯盆地地体没有近距离探测过,在科学上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而艾肯盆地也是整个太阳系固体天体中最大最深的盆地,直径大概2500公里,深度约12公里,对其进行探测可以获取月球深部物质的信息。

  ⑤到月球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

由于地球电磁环境的原因,在月球正面开展低频射电观测效果很不好。

月球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干净,为开展空间科学领域最前沿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

  ⑥但要一次就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并不容易。

⑦首先,必须确保嫦娥四号能被准确地送到预定轨道。

⑧嫦娥四号要发射到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轨道,比嫦娥三号38万公里的轨道更远,对火箭入轨精度的要求也更高。

一般的卫星发射窗口大概是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但嫦娥四号一天里的发射窗口只有3分钟,其中第一个发射窗口有效宽度2分钟,46分钟后进入第二个发射窗口,窗口宽度仅1分钟,必须在这两天的3分钟内发射。

为了确保准时发射和准确入轨,科研人员对火箭的可靠性进行了改进。

而且,针对窄窗口发射、冬季发射等特征开展专题风险分析,制定了520项预案。

⑨进入预定轨道,最终能否准确降落到月球背面并开始巡视探测,又是一个难题。

⑩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但将受月球自身遮挡,无法直接与地球进行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

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通过“通信中继站”,也就是2018年5月成功发射并进入环绕L2点的使命轨道的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有了“鹊桥”,嫦娥四号可以放心地登上月球背面。

 

根据计划,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专家表示,通过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我们可以研究宇宙起源和星球起源等;对月球低质的探测和剖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月球的演化细节,甚至发现新的岩石、物质类型等;对月表环境里的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的探测,我们可以研究宇宙粒子辐射和太阳风,为开发月球和载人登月做准备,还可以寻找水资源。

1.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嫦娥四号的?

(4分)

2.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准确地”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的?

(3分)

3.选文第⑧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4.嫦娥四号要一次就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有哪些难题需要解决?

(4分)

 

参考答案:

一、1.(4分)选文主要围绕嫦娥四号成功发射并降落在月球背面及其原因、嫦娥四号如何在月球背面着陆、其将要进行的科学任务和这次科学探测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说明。

【解析】抓住第①段“嫦娥四号最终降落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第③段“这个看不见的一面,对我们认识月球甚至宇宙很重要”、第⑤段中的“到月球背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第⑦段“首先,必须确保嫦娥四号能被准确地送到预定轨道”、第⑨段“进入预定轨道,最终能否准确降落到月球背面并开始巡视探测,又是一个难题”、第⑪段“根据计划,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和第⑫段“专家表示,通过低频射电天文观测,我们可以研究宇宙起源和星球起源等”概括即可。

2.(3分)“准确地”一词表示限定程度,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嫦娥四号要一次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就必须被精准地送到预定轨道上,不能出现偏差,“准确地”准确地说明了嫦娥四号对发射技术的要求之高和发射难度之大。

【解析】首先“准确地”是表示修饰限定的词语,然后应说明其在文中的意思,即嫦娥四号需要被精准地送入预定轨道,同时点出其准确地说明了嫦娥四号对发射技术的要求之高和发射难度之大。

3.(3分)列数字、作比较;画线句用“42万公里”“38万公里”“46分钟”等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嫦娥四号发射难度之大,对发射技术要求之高;把嫦娥四号发射轨道长度与嫦娥三号发射轨道长度比较,突出强调了嫦娥四号发射难度之大和其对发射技术的要求之高。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解析】阅读第⑦段,由“42万公里”“38万公里”“46分钟”等数据可判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嫦娥四号发射难度之大,对发射技术要求之高。

由“嫦娥四号要发射到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轨道,比嫦娥三号38万公里的轨道更远”可以判断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更加突出嫦娥四号的发射难度大。

4.(4分)将嫦娥四号准确地送到预定轨道,准确降落到月球背面并开始巡视探测。

【解析】首先依据题干可将答题范围定位在第⑦⑨段,由“首先,必须确保嫦娥四号能被准确地送到预定轨道”可知,嫦娥四号要一次就实现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是将嫦娥四号准确地送入预定轨道,由“进入预定轨道,最终能否准确降落到月球背面并开始巡视探测,又是一个难题”可知,第二个难题是将嫦娥四号准确降落在月球背面并通过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开始巡视探测活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4分)

多光谱掌纹识别——能穿透皮肤认识你

①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上准确率最高的人脸识别算法、最小的虹膜识别模组,不少厂商也已拥有指纹识别自主算法及核心专利。

这些技术已开始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比如智能手机的密码解锁。

②但我们始终会担心,虹膜、人脸、指纹识别过程中,都有可能出现用数码相片或3D打印的“冒牌货”冒名顶替的情况。

这时,或者还可以考虑一下一种最新的研究热门——多光谱掌纹识别。

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指出,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多光谱掌纹识别技术,识别精度已可以达到99.9%以上,远超常规的指纹和人脸等识别方式。

④掌纹识别已直达皮下组织,多光谱掌纹识别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它以人体的掌纹作为目标特征,是通过多光谱成像技术来采集生物信息的。

尽管被冠以“掌纹”的名号,但其实多光谱掌纹识别已算得上是多模态和多种目标特征融合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典范。

⑤这种新技术将皮肤光谱、掌纹纹路与静脉脉络三种可识别特征结合,一次性地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增加了目标特征的可区分度。

⑥比如受限于光波在皮肤组织中的传播特性,波长较短的可见光波(380-780nm)只能到达人体皮肤组织的真皮层,采集的信息也仅限于掌纹纹线。

而多光谱相机的光波涵盖了部分近红外波段(780-3000nm),可以采集到更深层次的皮下组织的光学特征信息,也就是隐藏于真皮层与皮下组织之间的静脉纹络。

⑦根据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法国Le2I实验室和日本本田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技术的识别精度已可以达到99.9%以上,远超常规的指纹和人脸等识别方式。

⑧能区分人工材料与真实皮肤,基于Kubelka-Munk理论的光波与皮肤组织交互模型表明,人类皮肤组织对特定波长光线的反射能力取决于皮层厚度、血红蛋白浓度和氧饱和度等参数。

因此,皮肤组织的光学特性与人工材料有着天壤之别。

在多光谱成像的过程中可以轻易采集到目标特征的光谱信息,利用皮肤组织独有的光学特性,配上合适的辨别方法,就可以准确区分人类皮肤与人工材料。

⑨以现有的模式识别技术,这项技术的区分精度可高达96.4%,完全可以使基于木质纤维、硅胶、塑料等人工材料的仿制品无处遁形。

⑩更重要的是,目前尚未出现关于成功制造出光学特性能够以假乱真的人工合成皮肤的报道。

也就是说,即便是用户的目标特征信息被泄露,想要做出可以骗过多光谱扫描设备的仿制品,还需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技术和经济成本。

如果只是依赖于目前触手可及的数码相机或3D打印机,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说,相较于那些能被一张照片或3D打印的物体所蒙骗的生物识别方法,多光谱掌纹识别显然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1.通读全文,概括“多光谱掌纹识别”的优越性。

(4分)

2.分析选文第②段加点词语“冒牌货”的妙处。

(3分)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4.选文第⑤段加点的词语“这种新技术”指的是什么?

(3分)

二、1.(4分)“多光谱掌纹识别”区分精度高;有较高的安全性。

【解析】题干要求概括“多光谱掌纹识别”的优点,这部分内容主要在第③~⑩段,其中第③~⑨段主要介绍了多光谱掌纹识别技术识别精度高;第⑩段介绍多光谱掌纹识别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3分)“冒牌货”指冒充的、假的,这里形容数码相片或者3D打印的照片冒充的人脸,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当前虹膜、人脸、指纹识别技术存在的不足,突出多光谱掌纹识别的优越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

【解析】首先应明确,“冒牌货”不是真的假货,假的虹膜、人脸或者指纹,而是用来形容数码相片或者3D打印的照片冒充的人脸,在具体的识别过程中去冒名顶替。

再结合句子分析它在文中说明了什么问题,最后表明“冒牌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3.(4分)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地说明多光谱掌纹识别技术精度高;更直观、更具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首先明确答题范围在第③段,由“99.9%”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文中还说“远超常规的指纹和人脸等识别方式”,可见是以目前所掌握的多光谱掌纹识别技术与常规的指纹和人脸等识别方式作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然后再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运用这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为了准确地说明多光谱掌纹识别技术精度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3分)多光谱掌纹识别这种新型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解析】“这种新技术”中“这”是指示性的词语,说明所指代的对象一般出现在上文,由近及远地去上文中找即可;距离最近的是第④段关于“掌纹识别已直达皮下组织,多光谱掌纹识别是一种新型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内容,再根据第⑤段中“这种新技术将皮肤光谱、掌纹纹路与静脉脉络三种可识别特征结合”即可断定,“这种新技术”指的就是第④段中所说的多光谱掌纹识别这种新型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4分)

碳纤维复合材料

2018年11月6日,两年一度的珠海航展上,中俄合作研制的280座远程宽体客机CR929,以1∶1的展示样机首次亮相国际航展。

在这款最新一代的大型飞机上,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有望超过50%。

同样,在去年5月5日首飞的C919大客机上,使用的复合材料占到飞机结构重量的12%。

这里的复合材料,主要就是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是火箭、卫星、导弹、战斗机和舰船等尖端武器装备必不可少的战略基础材料。

它不存在腐蚀生锈的问题。

由于使用碳纤维材料可以大幅降低结构重量,因而可显著提高燃料效率。

采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制造的卫星、火箭等宇宙飞行器,噪音小,质量小,动力消耗少,可节约大量燃料。

碳纤维还是让大型民用飞机、汽车、高速列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实现“轻量化”的完美材料。

航空应用中对碳纤维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多,新一代大型民用客机空客A380和波音787使用了约为50%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这使飞机机体的结构重量减轻了20%,比同类飞机可节省20%的燃油,从而大幅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碳纤维作为汽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

它的重量仅相当于钢材的20%到30%,硬度却是钢材的10倍以上。

所以汽车制造采用碳纤维材料可以使汽车的轻量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带来节省能源的社会效益。

随着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风电、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对碳纤维的需求爆发,碳纤维工业应用开始进入规模化生产。

业内预测,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将超过16万吨,到2025年,将超过33万吨。

面对如此巨大而重要的市场,国内企业既要通过掌握关键技术来实现碳纤维的稳定批量生产和大规模工程化应用,同时也要瞄准国产新一代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及早研发和布局,2016年2月15日,中国突破日本管制封锁研制出高性能碳纤维。

2018年2月,中国完全自主研发出第一条百吨级T1000碳纤维生产线,这标志着我国已经牢牢站稳全球高端碳纤维市场的一席之地。

1.选文第①段加点词“有望”能否去掉?

请说出理由。

(3分)

2.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3.选文③④段的位置能否调换?

为什么?

(3分)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请你设想一下生活中将会有哪些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品。

(4分)

三、1.(3分)不能,“有望”是有希望的意思,该词表示范围上的限制;说明“在这款最新一代的大型飞机上,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未来有希望超过“50%”,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应明确“有望”一词的意思、作用,然后分析其在句中的作用;“有望”从范围上对“复合材料的使用比例”“50%”进行了修饰限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2.(4分)列数字、作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碳纤维作为汽车材料,最大的优点是质量轻、强度大,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解析】由句中将碳纤维与钢材的重量和硬度进行比较可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句中列举了具体数字“20%到30%”“10倍以上”可知,此处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作比较具有使说明更准确具体、有说服力的作用。

3.(3分)不能调换。

第③段从现代交通工具方面具体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越性,第④段说明碳纤维工业应用进入规模化生产及其前景,这两段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如果调换,就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因此不能调换。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文章的说明顺序,③④段并没有表示时间或空间上的词语,所以,应按照文章内容分析,看两段之间是否存在逻辑关系,第②③段分别从尖端武器装备和现代交通工具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越性,第④段总体说明碳纤维工业应用进入规模化生产及其前景,因此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第③④段的顺序不能调换。

4.(4分)在未来,将会有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羽毛球拍、登山器械等体育休闲用品,汽车、地铁等交通工具,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衣服、家具等日常用品进入我们的生活。

【解析】此题考查主观探究能力。

首先通读说明文明确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什么,碳纤维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在战略导弹的弹体和发动机壳体上,具有轻量化的特点,因此可以想象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在日常生活用品、体育休闲用品和交通工具的壳体上,最后展开合理想象总结概括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4分)

森林防火有了新“利器”

蒋建科孙婧

  ①近日,一架灰白色的大型无人机在嘉峪关机场起飞。

它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制的彩虹—4型长航时无人机,挂载着森林防火专用的监控载荷,守护着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

  ②我国缺林少绿、生态脆弱,森林覆盖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且森林火灾多发。

火情如何早发现、早预报、早扑救,怎样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是困扰森林防火的难题。

  ③专家介绍,世界各国将长航时无人机这一新型航空器当作破解森林防火难题的法宝。

长航时、大航程的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视野开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替代有人驾驶的巡护飞机,对林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实时空中监控,有效提升森林消防部队火情发现、抢险救援的能力。

  ④目前,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各大研究机构都在探索无人机广域、地域防火巡逻等方面的应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也积极将拳头产品——彩虹—4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应用到包括森林防火在内的诸多民用领域,助推无人机产业突破式发展,并成为军民融合的典范。

  ⑤2017年5月,应大兴安岭防火指挥部的邀请,彩虹—4无人机飞临黑龙江省漠河多次执行森林防火演示任务。

经检验,在森林火灾防控和扑救过程中,彩虹—4无人机能有效规避传统灭火救援行动中存在的短板,能够对现场情况进行跟拍、追踪,为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又避免了派员前往侦察可能造成的火灾伤亡情况。

  ⑥专家表示,彩虹—4无人机系统成熟,操作便利,起飞条件简单,在林区道路不畅的情况下更加凸显机动灵活的优势。

作为“空中机器人”的彩虹无人机携带有专用的可见光、热成像、远红外探测任务载荷,可长时间在林区上空进行固定巡线飞行。

传统有人飞机上困扰飞行员的疲劳驾驶问题不会出现在无人机上,而机上精密的高度仪和障碍规避系统也可以满足林场低空巡逻飞行需求,及时避开可能的山丘陡坡。

  ⑦彩虹—4无人机还能通过数据链和卫星通信等技术实现超视距控制,依据需求长时间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在不同光线条件下进行作业,实现“点哪飞哪看哪”的人性化操作。

⑧作为一种成熟和实战经验丰富的国产机种,除了森林消防型外,目前彩虹—4无人机还应用到了航空物探、航磁航放科研生产、海事巡查、海上应急搜寻、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生态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专家介绍,未来彩虹—4无人机还将根据不同需求,通过选配不同的模块化任务载荷,更好地完成各类灭火救援和抢险救灾任务。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5月21日18版)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4分)

2.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1)目前,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内的各大研究机构都在探索无人机广域、地域防火巡逻等方面的应用。

(2)作为“空中机器人”的彩虹无人机携带有专用的可见光、热成像、远红外探测任务载荷,可长时间在林区上空进行固定巡线飞行。

3.简要分析彩虹-4型无人机是怎样解决我国森林防火的难题的?

(3分)

4.你还了解到哪些高科技运用到民用领域?

请举例介绍。

(3分)

四、1.(4分)①引出说明对象:

彩虹-4型长航时无人机。

②揭秘标题“利器”的内容。

③引出下文彩虹—4型长航时无人机减少灾害损失,守护我国森林资源的介绍。

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第①段“近日,一架灰白色的大型无人机在嘉峪关机场起飞”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十一院研制的彩虹—4型长航时无人机”,引出说明对象,并揭秘“利器”为何物;“挂载着森林防火专用的监控载荷,守护着我国宝贵的森林资源”引出下文的介绍。

2.(4分)

(1)“目前”是“到现在为止”的意思;到现在为止,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各大研究机构都在探索这些应用;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空中机器人”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把彩虹无人机比作空中机器人;形象生动地说明彩虹无人机在林区上空进行固定巡线飞行,更加凸显机动灵活的优势;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解析】

(1)“目前”是“到现在为止”的意思,对时间起限制作用。

文中说到现在为止,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等各大研究机构都在探索这些应用,意思表明未来的发展趋势不太确定,可能会有更多的研究机构来探索,也可能放弃探索。

如果把“目前”去掉之后,就变成了以前、现在、将来都是这种状况,与实际情况不符,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空中机器人”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彩虹无人机”比作“空中机器人”,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说明文的语言更加生动。

3.①彩虹—4无人机能对现场情况进行跟拍、追踪,为指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避免派员前往侦察可能造成的火灾伤亡情况。

②彩虹—4无人机可长时间在林区上空进行固定巡线飞行,及时避开可能的山丘陡坡。

③彩虹—4无人机能超视距控制,实现“点哪飞哪看哪”的人性化操作。

【解析】解答时要具体梳理第⑤~

段内容:

首先彩虹—4无人机能进行跟拍、追踪,能提供依据,避免伤亡;其次,彩虹—4无人机可长时间进行固定巡线飞行,及时避开可能的山丘陡坡;最后,彩虹—4无人机能超视距控制,实现“点哪飞哪看哪”的人性化操作。

4.(3分)示例:

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是家庭消费者用语音进行上网的一个工具,可以点播歌曲,上网购物,了解天气预报。

它还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冰箱温度、提前让热水器升温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查询周边餐厅促销信息、路况、火车、机票、酒店等信息。

【解析】解答此类题需注意两个关键词“高科技”“民用领域”。

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现在高科技用到生活中的比如“语音翻译神器”“儿童智能机器人”“智能音箱”“智能台灯”等。

生活科普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4分)

入水即溶,能喝的塑料袋长啥样?

任伟

①很多人去超市购物、到菜市场买菜时,都会使用塑料袋。

但普通的塑料袋极难降解,造成的“白色污染”成了全球性环保难题。

近年来,多国开始实施“限塑令”“禁塑令”。

拿什么替代塑料袋呢?

最近,智利一家公司给出了一种解决办法——入水即溶新型塑料袋。

  ②从外表来看,这款新型塑料袋与普通塑料袋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把新型塑料袋放进一壶常温水中搅拌,就会发现有所不同。

塑料袋入水溶化,变成了乳白色的液体。

不仅如此,溶化过后的水还可以饮用,既是可以饮用,那么大家必然关心这是否有害?

所谓新型塑料袋其实是由中国一家企业研发。

该企业与智利一家公司合作,计划在智利投入量产。

研究人员表示,这款塑料袋对人体无害,主要原料聚乙烯醇是水溶性生物降解材料,这种材料来源于碳酸钙或天然气,其他辅助原料也是食品级材料。

而一般塑料袋的原材料是聚乙烯,来源于石油,在环境中极难降解,而且回收困难。

一个普通塑料袋需要几百年才能降解,而聚乙烯醇水溶袋只需要5分钟。

  ③如果将聚乙烯醇水溶袋丢进大海,它会在海水中迅速溶解消失,最终通过微生物完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不会像普通塑料袋一样形成“白色污染”。

  ④当然,也会有人担心,新型塑料袋若入水即溶,那下雨天拎着这种水溶塑料袋岂不会很没用?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会设计不同水溶温度的产品,从常温25℃到75℃,再到90℃。

在经常下雨的国家,可以使用高温溶解的塑料袋。

 

  ⑤研究人员还表示,现在水溶袋的成本是普通塑料袋的3到4倍,公司计划于今年年底开始投入量产。

届时,他们预计,水溶塑料袋的价格可以与普通塑料袋相近,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

⑥截至2017年7月,全球累计生产塑料超过91亿吨。

联合国表示,如果人们再不改变消费模式和废物管理,到2050年,垃圾填埋场和环境中将充斥大约1200万吨的塑料垃圾。

塑料垃圾污染,让全世界各国头疼。

实际上,除了智利推出的可溶水塑料袋,其他国家也推出了一些可食用的塑料替代品。

 

  ⑦英国一家公司研制了一款可食用的水球,是塑料瓶的替代品。

水球拥有双层膜,膜的主要构成是一种天然海藻提取物,对人体无害。

饮用时,只需要撕开水球的第一层膜,第二层膜内的水、饮料或酒就能直接放入口中饮用。

第一层膜也可食用,即便是不愿意食用,它也能在4到6周内自然分解,不会污染环境。

 

  ⑧除了塑料瓶,塑料勺也有可食用替代品。

印度一家公司推出了完全无毒的可食用勺子。

勺子由高粱面粉、大米面和小麦粉混合而成,没有防腐剂。

公司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