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9839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docx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案常见的酸和碱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

序号

课题

备注

1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2

第二节碱及其性质

3

第三节溶液的酸碱性

4

第四节酸碱中和反应

5

到实验室去:

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第1课时 常见的酸

1.认识常见的酸——浓盐酸和浓硫酸。

2.了解浓硫酸的稀释及安全处理。

3.掌握盐酸与某些物质的反应。

浓盐酸和浓硫酸

阅读课本第2—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

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里。

3.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以防灼烧皮肤。

4.其他常见的酸:

硝酸(HNO3)、醋酸(CH3COOH)、碳酸(H2CO3)。

1.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浓盐酸和浓硫酸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有何改变?

答:

浓盐酸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后,氯化氢挥发,浓盐酸质量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浓硫酸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后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浓硫酸质量变大,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2.为什么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答:

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发生危险。

1.闻酸的气味时,不要把鼻孔凑到瓶口。

2.浓盐酸在空气中形成的是白雾,不是白烟;烟是固体,雾是液体。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干燥剂,但不能干燥可以和其反应的气体。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浓硫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B.②④

C.②③D.③④

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或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C)

A.浓硫酸不慎沾到手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浓硫酸倒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

C.稀释浓硫酸可以在量筒中进行

D.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盐酸与某些物质的反应

阅读课本第3—4页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盐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金属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硝酸银溶液能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

盐酸为何可以除去铁锈?

反应现象如何?

答:

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不溶于水,而铁锈能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1.厨房里的下列物质中,含有酸的是(D)

A.白砂糖B.食盐

C.食用油D.食醋

2.下列物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它是(B)

A.镁B.稀盐酸

C.碳酸钠D.铁锈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练习部分。

 

第2课时 酸的化学性质

                   

1.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2.了解盐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酸的通性

阅读课本第3—5页有关内容,分组进行实验后,完成下列表格:

1.实验探究7-1中实验1:

操作

取少量稀盐酸,滴入石蕊试液

取少量稀盐酸,滴入酚酞试液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溶液不变色

  【结论】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实验探究7-1中实验2:

物质

加入稀盐酸

后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条

镁条消失,有气泡产生

Mg+2HCl===MgCl2__+H2↑

碳酸钠粉末

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生锈铁钉

固体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Fe2O3+6HCl===2FeCl3+3H2O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NO3+HCl===AgCl↓+HNO3

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3.活动天地7-2:

物质

加入稀硫酸后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

镁条

镁条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

Mg+H2SO4===MgSO4+H2↑

碳酸钠粉末

有气泡产生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生锈铁钉

固体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这是因为酸在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共同的阳离子——氢离子,正是由于氢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从而得出酸的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能与部分盐反应,生成新的酸和新的盐。

1.铁与盐酸及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中,铁元素的价态是如何变化的?

答:

铁与盐酸的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升高,由0价升高为+2价;氧化铁与盐酸的反应中铁元素化合价不变。

2.能不能将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盐酸中?

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答:

不能。

铁钉上的铁锈先与稀盐酸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除锈后的铁钉能继续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故不可将生锈铁钉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稀盐酸中。

CuCl2、CuSO4的水溶液为蓝色;FeCl3、Fe2(SO4)3的水溶液为黄色;FeCl2、FeSO4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1.盐酸或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C)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金属反应

C.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D.能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

2.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C)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

3.下列关于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稀硫酸能与铁粉反应产生氢气

B.用盐酸除去铁锈,反应后生成FeCl2

C.稀盐酸能与大理石反应生成CO2

D.硝酸银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简单了解盐和复分解反应

阅读课本第4—5页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可以表示为AB+CD===AD+CB。

1.如何鉴别稀盐酸和稀硝酸?

答:

分别取少量的两种溶液置于两支试管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如果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试管中所装的溶液为稀盐酸;如果观察不到任何现象,则试管中所装的溶液为稀硝酸。

2.在各盛有少量稀硫酸和稀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BaCl2溶液,各有什么现象产生?

说明了什么?

答:

盛稀硫酸的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盛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说明由于不同的酸溶于水时解离出的酸根阴离子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差异。

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的AgCl、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利用此性质可以鉴别盐酸和硫酸。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C)

A.NaNO3B.K2CO3

C.H2SO4D.NH4Cl

2.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C)

A.CH4+2O2

CO2+2H2O

B.3Fe+2O2

Fe3O4

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

3.

(1)热水瓶胆壁上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加入适量的盐酸把它除掉。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厨房中的食醋,也可除水垢,这主要是利用食醋中含有的乙酸(CH3COOH)具有酸性,CH3COOH可用HAc表示,如:

与铁锈的反应可表示为6HAc+Fe2O3===2Fe(Ac)3+3H2O。

则乙酸与水垢中Ca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Ac===Ca(Ac)2+H2O+CO2↑。

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

第1课时 常见的碱                  

1.认识两种重要的碱——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了解它们主要的物理性质及腐蚀性。

2.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正确使用方法。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1.阅读课本第7页活动天地7—3,完成下列表格:

颜色

状态

露置在空气

中的变化

在水中的

溶解情况

头发丝在其

中的变化

氢氧化钠

白色

固体

吸水溶解

易溶

逐渐溶解

氢氧化钙

白色

粉末状

固体

无变化

微溶

  2.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或苛性钠,溶解时放热,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逐渐溶解,对皮肤、纸张、织物等有强烈的腐蚀性。

3.安全处理:

若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

4.氢氧化钙是熟石灰或消石灰的主要成分,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有腐蚀性。

5.氢氧化钙的制备:

(1)工业上通过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2)生石灰和水发生反应制得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将头发丝放到氢氧化钠溶液里煮沸会发生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答:

头发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氢氧化钠能使蛋白质变性,头发丝在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溶解,说明了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1.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并且能与CO2反应而导致变质,故需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溶液不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固体只能干燥不能与其反应的气体,CO2、SO2等气体就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

1.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中,属于同种物质的是(A)

A.烧碱 火碱 苛性钠

B.熟石灰 消石灰 生石灰

C.金刚石 大理石 生石灰

D.沼气 天然气 水煤气

2.下列各项对氢氧化钠的描述正确的是(C)

①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②其固体置于空气中易潮解;③如果不慎将其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④其溶液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性;⑤其固体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A.①②④⑤B.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D.④

3.如图是小庆同学归纳的几种含钙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

(1)属于碱的是Ca(OH)2;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CaO;

(3)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CaO+H2O===Ca(OH)2。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名校课堂练习部分。

 

第2课时 碱的化学性质                 

1.通过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的开放性探究,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掌握碱的化学性质,理解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实质。

碱的通性

阅读课本第8-9页实验探究7—2,并分组完成实验活动,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1:

滴入石蕊试

液后的现象

滴入酚酞试

液后的现象

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变成

蓝色

溶液变成

红色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变成

蓝色

溶液变成

红色

  实验表明: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实验2和实验3:

生锈

铁钉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

无明显现象

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的现象

无明显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实验表明: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另外由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于水解离出的阳离子不同,性质也存在差异。

实验4:

氢氧化钠溶液

__矿泉水瓶变瘪

氢氧化钙溶液

矿泉水瓶变瘪,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表明: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总结: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NaOH

Ca(OH)2

酸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

溶液变蓝

溶液变蓝

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氯化铜溶液

2NaOH+CuCl2===

Cu(OH)2↓+2NaCl

Ca(OH)2+CuCl2===

Cu(OH)2↓+CaCl2

碳酸钠溶液

 

Ca(OH)2+Na2CO3===CaCO3↓+2NaOH

CO2(非金属氧化物)

2NaOH+CO2===

Na2CO3+H2O

Ca(OH)2+CO2===

CaCO3↓+H2O

氯化铜溶液,2NaOH+CuCl2===Cu(OH)2↓+2NaCl,Ca(OH)2+CuCl2===Cu(OH)2↓+CaCl2

碳酸钠溶液,,Ca(OH)2+Na2CO3===CaCO3↓+2NaOH

CO2

(非金属氧化物),2NaOH+CO2===

Na2CO3+H2O,Ca(OH)2+CO2===

CaCO3↓+H2O  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和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这是因为碱在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出共同的阴离子——氢氧根离子,正是由于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从而得出碱的通性:

(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1.如何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答:

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鉴别两种溶液:

①通入二氧化碳,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②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2.如何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答: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饱和石灰水,若溶液变浑浊,则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若无现象,则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

(答案合理即可)

1.不溶性的碱[如Cu(OH)2等]在水中不会解离出氢氧根离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并不是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如CO不能与碱溶液反应。

1.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由于变质而使溶液质量变小的是(C)

A.浓硫酸B.浓盐酸

C.石灰水D.酒精

2.已知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NaOH相似。

下列对LiOH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D)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C)

A.碱都能和指示剂作用

B.碱都能跟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

C.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

D.碱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                   

1.了解酸碱指示剂。

2.学会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3.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溶液的酸碱性

1.阅读课本第12页实验探究7—3,并分组完成实验活动,完成下列表格:

白醋

柠檬汁

石灰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蔗糖水

加入石蕊试液后

溶液的颜色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紫色

加入酚酞试液

后溶液的颜色

无色

无色

红色

红色

无色

无色

  (注意:

操作要规范、小组成员要积极配合并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

实验表明: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

像石蕊、酚酞这样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

借助酸碱指示剂,通过观察试液颜色的变化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这种方法属于间接观察法。

2.阅读“酸碱指示剂的发现”可知:

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变成红色,红色石蕊试纸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

酸溶液中的哪一种离子(H+、H2O和酸根离子)能使指示剂变色?

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答:

探究过程:

①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变色,说明H2O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2mLNaCl溶液(中性),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不变色,说明Cl-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成红色,说明H+能使指示剂变色。

得出结论:

酸溶液中的H+能使指示剂变色。

1.溶液变色是酸碱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溶液或碱溶液变色;不是所有的酸或碱都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不溶性酸或碱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2.酸溶液显酸性,但显酸性的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溶液显碱性,但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1.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新鲜杨梅汁是(A)

A.酸性的B.碱性的

C.中性的D.都有可能

2.能一次性区别柠檬汁、食盐水和石灰水三种溶液的是(B)

A.无色酚酞试液B.紫色石蕊试液

C.蓝色石蕊试纸D.红色石蕊试纸

3.某同学自制一种黄色的花汁,加入到不同溶液中,现象如下:

试剂

稀盐酸

食盐水

蒸馏水

草木灰水

石灰水

颜色

绿

绿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进行如下实验:

(1)用该花汁去检验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结果显绿色,此废水显碱性。

(2)用该花汁检验家庭用的食醋,会显红色。

(3)草木灰是柴草燃烧后剩余的灰烬,草木灰水显碱性,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后显红色。

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1.阅读课本第13-15页,完成下面填空:

(1)在一定量的水溶液中,H+越多酸性越强,OH-越多碱性越强。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2)酸性溶液的pH<7,pH越小,酸性越强;碱性溶液的pH>7;pH越大,碱性越强,中性溶液的pH=7。

2.溶液pH的测定方法:

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张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

1.测量某碱性溶液时,能否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量?

这样做对结果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答:

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再进行测量,因为用水润湿pH试纸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稀释后溶液碱性减弱,pH偏小。

2.有一包可溶性固体粉末,如何检验它是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

答:

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并溶于一定量的蒸馏水中,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对照判断出该固体粉末的酸碱性。

某溶液的pH等于零,则该溶液不是显中性,而是显强酸性。

1.下列各pH表示溶液酸性最强的是(D)

A.pH=14B.pH=7

C.pH=1D.pH=0

2.当人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与喝水量的变化关系,可用下列图象表示的是(C)

3.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如果先将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把白醋滴到试纸上,则测得的结果与白醋实际的pH比较(B)

A.偏低B.偏高

C.相等D.无法比较

4.将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氯化钠分别溶于水后,再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1)氧化钙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

(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3)氯化钠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pH=7,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紫色。

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阅读教材第15-16页,完成下面填空:

1.在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胃液,碱性最强的是血液。

2.大多数植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土壤的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作物就不能正常生长。

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

为什么把标准定为5.6?

答:

常温常压下,CO2饱和溶液的pH=5.6(或正常雨水的pH≈5.6)。

第四节 酸碱中和反应

1.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

2.了解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中和反应

1.阅读课本第18页实验探究7-5,并分组完成实验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0.4%的氢氧

化钠溶液

0.4%的盐酸

加酸前的pH

7

13

2

加酸后的pH

3

7

  实验表明: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溶液中的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结合成了水分子(H2O)。

2.阅读课本第19页活动天地7-4,试着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化学方程式:

物质

化学方程式

盐酸与氢氧化钾

HCl+KOH===KCl+H2O

盐酸与氢氧化钡

2HCl+Ba(OH)2===BaCl2+2H2O

硫酸与氢氧化钠

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与氢氧化钡

H2SO4+Ba(OH)2===BaSO4↓+2H2O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作中和反应。

实质是:

H++OH-===H2O。

能否用其他方法监测中和反应?

请设计实验。

答: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加2~3滴酚酞试液

2.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振荡,观察现象,滴到溶液刚好褪色,停止滴入稀盐酸

烧杯内溶液的颜色由红色突然变成无色

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1.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的温度,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3.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a(OH)2+CO2===CaCO3↓+H2O。

1.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B)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

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

2.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D)

A.中和反应要放出热量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

C.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D.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0

3.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C)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中和反应的应用

阅读课本第20页活动天地7-5,试着完成下列填空:

1.向盛有20mL0.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0.4%的盐酸,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并通过分析数据绘制反应过程中pH变化曲线图,得出结论:

当滴入盐酸不足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显碱性,pH>7;

当滴入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7;

当滴入盐酸过量时,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pH<7;

故中和反应原理可用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2.应用:

(1)用于医药卫生,若胃酸过多导致胃部不适,可服用碱性药物,来中和多余的胃酸。

(2)改变土壤的酸碱性,如农业上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3)处理工业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