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9839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docx

某项目地下室防渗漏施工方案

 

地下室防渗漏

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某市。

工程建设单位是某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设计单位是某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某市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以及某市博科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人防),施工由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及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本项目防水主要构造

地下室部份:

筏板基础防水等级一级,采用两道设防,即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抗渗等级P6)和4mm厚高聚物Ⅱ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车库顶板、发电机房和配电室防水等级为一级,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抗渗等级P6)和双层柔性防水(材料同上);侧墙防水采用钢筋混凝土自防水(抗渗等级P6)和4mm厚Ⅱ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一级防水补加3mm厚Ⅱ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一道)

主楼部份:

卫生间1.5mm厚JS水泥基防水涂料上返300mm,淋浴区上返1800mm;屋面(3+3)厚Ⅱ型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两道。

二、编制依据

设计图纸;

施工合同;

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图集、规范;

三、施工部署

防渗漏工程是本工程的重点施工内容,我司将根据业主、设计要求,在防水施工上按照设计要求认真选择防水材料,精心组织施工,确保防水工程质量,争取本工程地下室无渗漏。

四、主要工序施工方案

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1.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

1.1.1主控项目

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1.1.2一般项目

1)、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位置应正确。

2)、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其允许偏差为+15mm、~10mm;迎水面钢筋保护层不应小于50mm,其允许偏差为±lOmm.。

1.2防水混凝土施工

1.2.1工艺流程:

配料、拌合、砼运输、砼浇筑、养护

1.2.2操作工艺

(一)商品混凝土严格测定坍落度,检查复核混凝土标号、配合比、运输时间、抗渗等级等,所有检查项必须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对不符合要求混凝土严格退场。

1.2.3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从搅拌车卸出后,用泵管、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等及时运送到浇灌地点。

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周转环节,以防止砼产生离析,水泥浆流失。

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灌前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1.2.4砼浇灌底板应连续浇灌,不得留施工缝;在墙体施工缝上浇筑砼前,需将表面清理干净,先铺一层20~25mm厚1:

l水泥砂浆。

浇第一步砼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灌40~50cm。

为保证砼浇灌时不产生离析,砼由高处自由倾落,其落距不应超过2m,超过时应加串桶和溜槽。

防水砼要用机械振捣密实,一般采用插人式振捣器,插入要迅速,拔出要缓慢,震动到表面泛浆无气泡为止,插点间距应不大于40cm,严防漏振。

1.2.5施工缝的位置及接缝形式;

底板防水砼应连续施工,不得留施工缝。

墙体一般只许留水平施工缝,其位置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设置,如需留垂直施工缝,应留在结构变形缝处,或与设计协商解决。

施工缝可作成企口缝、高低缝、平缝三种形式,墙厚在30c以上的宜作成企口缝,墙厚小于30cm时应墨用高低缝或止水片。

新旧接槎处继续浇灌砼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用水清洗后保持湿润,铺一层20~25mm厚的1:

1水泥砂浆,再浇灌砼。

固定模板用的穿墙螺栓与铅丝尽量不要穿过砼防水结构。

若需穿过时,应在穿墙螺栓上加焊止水环,要求止水环必须满焊无遗漏。

止水环数量依设计要求。

穿墙螺栓在浇注完砼拆模时,将外露螺栓头切掉。

1.2.6变形缝处可采用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来处理;此时止水带位置应准确,圆环中心应在变形缝中心线上。

止水带应固定好,浇砼前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泥土杂物,以确保与砼结合良好。

1.2.7养护:

常温砼浇灌完24h后必须遮盖浇水养护,养护不少于14天。

1.2.8应注意问题

1、蜂窝、麻面的造成原因是振捣不当,脱模早,模板干燥,模板缝隙偏大跑浆。

2、孔洞的造成原因是漏振,在管道密集预埋件和钢筋稠密处浇灌砼困难,应采用细石砼浇灌。

3、渗水、漏水是由于施工缝接槎处未处理好或施工中漏振,随意加水,水灰比不准造成,应严格控制计量,认真振捣,认真处理好施工缝。

1.2.9成品保护

1、保护钢筋模板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和模板。

2、在拆模和吊运其他构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企口及撞动止水带。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器盒及预埋件的位置,防止振捣时挤扁或预埋件移位。

1.3地下室防渗漏节点做法;

1.3.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地下结构迎水面(底板、外墙、顶板)应采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前项目部应审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报告,并在施工期间对原材料、配比等进行实地抽查验证。

要特别关注结构自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地下结构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等薄弱环节,应重点核查细部构造措施是否严格按防渗漏节点做法施工。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450mm,设计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施工完成后不得出现贯通裂缝。

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1.3.2防水混凝土施工

底板防水混凝土施工前要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

胶凝材料总用量不小于320Kg/m3。

在满足混凝土抗渗等级、强度、耐久性等条件下,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

防水混凝土砂率应控制在35%-40%区间,泵送时可增至45%。

防水混凝土灰砂比按1:

1.5-1:

2.5控制,防水混凝土水胶比不得大于0.5。

预拌防水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按120mm-160mm控制,并应做好现场实测。

预拌防水混凝土初凝时间按6-8小时进行配合比设计。

外墙和底板防水混凝土应分层浇注,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每层应振捣密实。

外墙及顶板防水混凝土模板应拼缝严密,支撑牢固。

防水混凝土机械搅拌时间应不少于2min。

防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离析,必须采用二次搅拌。

如坍落度损失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后使用。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加强振捣环节控制,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注施工,尽量少留施工缝。

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炎热季节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度。

对入模温度大于30度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中预留管道,通过水冷散热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在冬季施工防水混凝土时,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不低于5度。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对大体积防水混凝土要进行保温保湿加强养护。

2、地下室底板防渗漏做法

2.1施工缝

地下室结构施工中施工缝处的处理对于防水效果的好坏非常重要,为保证防水质量,现施工缝处一般设置钢板止水带,钢板止水带一般设置在墙身中间,沿外墙全部贯通,接头处用电焊满焊,焊接搭接不得小于5cm。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该施工方法能满足设计及实际抗渗漏的需要。

2.2后浇带

地下室后浇带的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宽度为800,在底板混凝土浇捣时预留,具体做法如下图:

 

筏板后浇带严格检查严禁出现钢筋穿透底板现象。

 

外墙后浇带检查严禁出现钢筋穿透板墙现象。

2.2.1后浇带的保护

后浇带设置完成到浇捣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或后浇带钢筋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或底板后浇带处防水层受损,对将来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质量和抗渗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况且由于后浇带处钢筋密集,一旦发生污染、变形或损坏,清理和修整十分困难,同时也为安全考虑,需对后浇带加以保护。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可以采用固定钢质盖板覆盖保护,但需事先在后浇带两侧先浇混凝土浇筑时预设固定槽,也可采用其它措施予以覆盖保护。

外墙后浇带的保护方案是,外侧采用一砖砌筑挡土墙进行围护,如下图所示,内侧采用木模板封闭。

由于后浇带中的钢筋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浸没在水中,极易锈蚀,可在后浇带设置后尽快给后浇带中的钢筋刷纯水泥浆,以防锈蚀。

特别地,顶板后浇带在后浇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拆除后浇带位置及其两侧的模板和支撑。

顶板后浇带留置期间直至后浇混凝土达到上述强度之前,其两侧板块或梁底的模板和支撑不得变动,更不得拆除,且后浇带所在跨内除结构自重外,不得另行施加施工荷载或堆载,以防结构受损。

2.2.2后浇带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时后浇带两侧的砼垫块及马凳应增加用量,确保钢筋网片高度和保护层。

后浇带范围内的马凳和垫块边也应加密放置。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后浇带的加密钢筋要求落实施工,必须在第一次施工后浇带一侧钢筋时绑扎完成,避免后加筋浪费人工。

2.2.3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

主体后浇带必须按设计要求到期后,由下层至上层按顺序浇筑。

后浇带混凝土用比原混凝土设计强度大一个等级的早强及膨胀砼浇筑。

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的施工质量与结构质量休戚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附设计说明条文:

后浇带位置参见相关图纸,温度后浇带留置时间不少于60天或依据施工经验,沉降后浇带待主体完工后或主体沉降稳定后在浇筑,后浇带的混凝土所掺加的膨胀剂数量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执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因加强后浇带位置的养护,具备条件的应蓄水养护,并不少于14天。

在后浇带留置期间,尽管如上所述,采取了比较周密的保护措施,但往往还是难以避免地受到污染或其它损害,故在封闭前必须对后浇带进行全面的彻底的清理和修整。

然而,由于后浇带处断面较大,钢筋密集,钢丝网支设繁杂,清理和修整工作往往比较困难,但是必须克服畏难情绪和偷懒心态,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细做实,否则将会影响结构质量和抗渗性能。

首先必须清理出杂物,底板后浇带还必须排空积水,然后祛除钢筋表面的水泥薄膜和后浇带两侧的松动石子,必要时,可采用钢丝刷对接缝面认真清理,用錾子凿去表面砂浆层,使其完全露出新鲜混凝土。

如果有钢筋或止水钢板变形现象,必须修整到位,如果有先浇混凝土跑模或满溢、流淌至后浇带的现象,必须凿除干净。

清理、修整工作完毕后,用水冲洗干净,并排除积水,接着,进行隐蔽验收。

顶板后浇带在清理、修整过程中,由于其下方临空,必须作必要的安全防护,一是防止上方作业人员踩空,二是防止落物伤及下方行人或其它作业人员。

后浇带隐蔽验收合格后,顶板后浇带要支设底模,外墙后浇带要支设内外侧模,后浇带模板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与先浇混凝土之接触面必须接合严密、平整服贴,必要时可夹以双面胶带或海绵条。

各项工作完毕后方可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用水充分湿润新老混凝土接合面,然后铺抹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或涂抹混凝土界面剂一层。

由于后浇带中混凝土的浇筑与两侧混凝土浇筑存在时间上的差异,虽然先浇混凝土的大部分收缩已经完成,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界面基本趋于稳定,但是后浇混凝土如果采用普通混凝土浇筑,必将产生一定量的收缩,而且发生在相对有限的空间内,所以必然会在新老混凝土界面产生裂缝。

为了避免此类裂缝的发生,或控制其发展,减轻此类裂缝对结构的危害,后浇混凝土必须采用比先浇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坍落度控制在120~140mm之间。

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制方法:

一是采用无收缩水泥配制,二是在普通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微膨胀剂,由混凝土供应商选择采用。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仍采用自然流淌方式形成分层,外墙后浇带应予以人为分层(按500mm/层),以实现分层布料、分层振捣。

振捣应细致,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振捣上一层时,振捣棒伸入下一层混凝土50~100mm,确保连续振捣。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最终沉实量,对浇筑后的混凝土,有必要在振动界限以前给予二次振捣。

现场掌握振动界限的方法是:

将运转着的振捣器以其自身的重力逐渐插入混凝土中进行振捣,如果在缓慢拔出振捣器后混凝土仍能自行闭合,而不会在混凝土中留下孔穴,这样就可认为,混凝土仍处于流塑状态,在振动界限以内,适宜进行二次振捣。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混凝土的找平以两侧先浇混凝土面为准,可略高2~3mm,作为收缩和沉实余量。

表面泌水和浮浆要及时清除,不得漫溢到后浇带以外的两侧板面,以免影响观感以及后续构造层与结构层的粘结。

混凝土面的收面型式是收光还是留毛面,同两侧相邻板面。

底板和顶板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12h内且表面刚刚泛白时,即可覆盖并浇水养护;外墙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一周内模板不宜拆除,用以保温保湿养护,且在其外表淋水以保持模板湿润,防止混凝土内水分过快地蒸发。

后浇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按规范要求分别留置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试块。

2.2.4施工组织

由于本工程后浇带分布在多个施工区域,后浇带的清理、修整、支模和浇筑等各项工作必须统一步调、统一进度。

清理和修整工作应按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先顶板、后外墙、再底板,防止同一区域内产生上下交叉污染,相邻区域交界处产生左右或前后交叉污染。

混凝土浇筑工作应按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

清理和修整结束并经隐蔽验收后,即可浇筑底板后浇带混凝土,然后,支设外墙和顶板后浇带模板,浇筑外墙后浇带混凝土,待其充分沉实后浇筑顶板后浇带混凝土。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底板和顶板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必须分别在各项目组之间同时进行,退而言之,必须连续进行,即:

各区域底板后浇带必须同时或连续浇筑,各区域顶板后浇带也要同时或连续浇筑,以防在相邻区域交界处产生新的施工缝,而这种施工缝除了卷材防水外,结构内无任何止水措施,如果处理不好,必将成为人为的渗水通道,后患无穷。

3、地下室防水

3.1防水附加层

阴阳角部位用水泥砂浆做成半径不小于R50的圆弧角。

阴阳角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

附加层水平方向、向上或向下伸出长度250mm。

防水施工前,应对外墙基层打磨平整,对缺陷修补完成,螺杆凹槽已处理平整,并对外墙施工缝、后浇带、底板与外墙转接处、螺杆位置进行防水加强处理。

3.2外墙混凝土缺陷修补

防水层施工前应对混凝土外墙缺陷认真修补,确保基层满足防水层施工要求。

地下室外墙出现的主要问题为裂缝和蜂窝麻面缺陷,一般采用表面修补法、灌浆嵌缝封堵法。

对一般缺陷和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混凝土表面裂缝、气孔和一般缺陷,先用混凝土修补胶填充补平,待干燥后打磨平整,面层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再次封闭即可。

当裂缝宽度超过0.2mm时,可在混凝土表面开槽埋管,采用压力灌浆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

压力灌浆应由专业公司施工,同时在施工前项目部应组织相关单位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

3.3一次性止水螺杆节点处理

地下室外墙用于固定模板的螺栓必须采用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

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塑料堵头方式使螺杆端头留出凹槽。

螺栓上应加焊2厚70×70mm止水片。

当一次性穿墙螺杆两端采用锥形塑料垫块时,养护结束后需在墙体内外逐个剔除塑料垫块,然后将螺杆从孔口的最深处割断。

在施工防水层前,应逐个将螺杆位置处的凹槽用1:

2聚合物水泥砂浆压实抹平。

工艺流程:

外墙模板加固使用一次性止水螺杆——外墙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剔除塑料垫块——割除多余螺杆——浇水湿润——内外侧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压实抹平——迎水面螺杆孔处防水加强处理

构造做法:

a、剔除塑料垫块

内外侧逐个剔除塑料垫块。

b、割除多余螺杆

将螺杆从凹槽的最深处割断。

c、浇水湿润

清理孔内杂物,周边浇水湿润。

d、凹槽封堵

采取聚合物水泥砂浆对螺杆孔凹槽封堵并压实抹光。

e、墙体迎水面一侧施工防水加强层

待聚合物水泥砂浆干燥后(约24小时),在墙体迎水面一侧,施工螺杆位置防水附加层,附加层范围100×100mm。

f、防水层

加强层验收合格后,施工不小于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或不小于3mm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

质量控制点:

使用一次性止水对拉螺杆;对拉螺杆切割深度;凹槽湿润;聚合物水泥砂浆抹平压光;防水加强层范围及厚度

3.4地下室底板转角节点

做法说明:

地下室底板转角位置受作业空间、防水需留预接长度、要对防水接头实施保护等影响因素多,为此须重视此转角部位的防水做法。

工艺流程:

砖胎模——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施工——砖模处水泥砂浆保护层——底板与外墙交接阴角防水附加层——外墙防水层与预留底板防水层搭接——保护层

a、砖胎模施工

为确保底板外侧周边防水层施工质量,可选择在底板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底板外侧施工不小于120mm厚砖胎模。

砌体胎模定位应预留出胎模抹灰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厚度。

b、底板防水层(含防水附加层)

底板与胎模阴角处施工防水附加层。

防水附加层水平外伸及上反各250mm。

附加层经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防水层采用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

底板侧面防水层临时在胎模顶面收口。

在胎模顶面伸出长度不少于150mm。

在胎模顶面干铺一匹砖对接头防水材料作临时保护。

c、底板混凝土

应确保临时保护的接头防水材料在底板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被破坏。

d、外墙与底板交接阴角处防水附加层施工

防水附加层水平外伸及上反各250mm。

e、外墙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为聚氨酯防水涂膜时,清理出临时保护的接头防水材料,做好搭接继续施工防水层。

防水层为卷材时,清理出临时保护的接头防水卷材,将接头卷材反至底板防水附加层一侧位置,按卷材搭接要求继续施工防水层。

f、保护层施工

底板外伸部分防水层,采用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

外墙施工苯板保护层。

质量控制点:

阴阳角防水附加层范围及厚度;预留防水层接头施工质量及临时保护;底板与外墙防水搭接施工质量控制。

3.5地下室顶板转角节点

做法说明:

当地下室板顶与室外地坪高差在1米以内时,在转角处施工防水附加层后,在外墙与顶板处满做防水层。

工艺流程:

防水层(含防水附加层)——防水层在槽内收口——防水保护层

构造做法:

转角需要满做防水层时,在外墙与顶板交接阳角部位施工防水附加层,附加层验收合格后,再施工防水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