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9774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docx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修订说明

修订说明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从2001年来已发布实施了三个版本,对衡量、评价测站、市(州)局测资工作的优劣,对成果质量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水文年鉴恢复刊印后,水文资料除原来的整编审查和复审外,增加了汇、刊期间的多级审查。

为了使各种审查结果全部纳入《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的范畴并结合以前版本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标准进行补充和修改。

本次修订经反复征求意见,并召开专门会议讨论。

修改定名为《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2010版),现正式发布实施。

由于水文特性与工作情况的差异,标准不完善之处仍在所难免。

希望广大水文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补充修改意见,使之臻于完善。

本标准由水文监测处负责解释。

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2010年11月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标准》

(2010版)

水文监测是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基础。

水文监测资料成果反映了自然水体的变化规律,是防汛抗旱、水工程规划设计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配置、保护和节约的主要资料依据。

为全面、客观、合理地评定各站、市(州)

局的水文监测资料成果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总则

1.1评定要求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是对水文监测资料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强化行业内部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评审工作人员要具有较全面的水文测验整编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全面掌握水文测验、资料整编规范及其有关规定,了解管辖范围内的测站水文特性。

要求评审人员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以提高水文监测资料成果质量为宗旨,以本标准为依据,以测验、整编规范及有关规定为准绳,大公无私,秉公办事,严肃认真地进行评审工作。

1.2评定范围

国家基本站、专用站、雨量站、辅助站(含渠道、辅助断面)均参加评定。

1.3评定工作的组织领导

1.3.1整编阶段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分别由测站、市(州)局、省局三级组织进行。

测站对本站及所属站的测验资料应经常对照本标准进行检查,据以指导测验工作。

年终进行自评,填制表2-4,随同原始成果上报市(州)局。

市(州)局成立测资质量评定小组,对所属站测资工作进行全面审查评定,并填报测资质量评定表、统计表及简要的水文测资质量评定报告,由主管局长审查后上报省局。

省局在年报资料复审时成立测资质量评审组(不少于3人),对各市(州)局的测资质量进行检查、核实、评定。

1.3.2汇、刊阶段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评定,分别由省局、流域、全国三级组织进行。

1.4评定工作的步骤

1.4.1初评

各市(州)局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定期对所属测站进行水文测资质量评定,据以指导测站工作;次年二月份对上年情况进行汇总,写出“水文测资质量评定报告”并附报测验资料质量评定表1-4,于复审前上报省局1份。

1.4.2评审

省局于每年资料复审期间,以市(州)局为单位抽查10%左右的站(简称全审站)的成果,对这些站各个项目的外业测验及考证、定线、推算、制表、统计、规格、电算数据整理和录入数据文件等进行全面审查。

如审查成果不合格应增加全审站数,直到合乎要求为止。

其余站(简称检查站)只对汇编图表作重点检查。

省局测资质量评审组根据全审、检查以及上年度资料在汇、刊期间审查等结果,对各市(州)局测资质量进行评审。

评审结果在资料复审总结中予以发布。

2评定内容

测资质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标准只对影响测资质量的主要方面进行评定。

2.1测验任务完成情况

测站是否全面完成“测站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和上级临时布置的其它任务。

2.2执行规范及有关技术规定等情况

测站各测验项目的测验方法、测次分布、观测时间、计算方法、资料精度等是否符合规范及其它有关技术规定要求。

对直接影响测资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检查。

3评分办法

3.1测站自评及市(州)局初评

各测验项目分别进行单独评分,测站得分按该站各测验项目的权重计算。

各测验项目的权重如下表:

项目

重%

站类

水位

流量

泥沙

水准断面测量

降水

蒸发

水文调查

水温

合计

水文站

15

28

20

7

15

8

5

2

100

辅助站

40

50

10

100

水位站

40

10

35

10

5

100

雨量站

100

100

各测站测资质量得分按下式计算:

………...

(1)

水文(

位)站测资质量得分

……..

(2)

式中:

取值有雨量站取0.15,无雨量站取0;

取值有辅助站取0.15,无辅助站取0。

3.2省局评审

省局根据市(州)测验资料情况确定全审站,按

(2)式计算出各全审站的复审得分,同时计算质量评分偏差d,d值按下式计算:

……………………………………………….(3)

式中:

非差错扣分指除系统错、特征值错、其它数字错符号规格及说明文字等错误扣分之外的扣分。

市(州)局测资质量评分偏差D按下式计算:

……………………………(4)

D值的大小反映市(州)局测资质量评定工作的水平,其值越小,说明自评的准确度越高。

3.2.1测站得分

全审站得分为复审实际得分。

检查站得分为:

测站得分=市(州)局初评得分-复审扣分-D

………………………………………….(5)

3.2.2市(州)局测资质量综合得分

各市(州)局的测资质量综合得分反映了测资工作的质量,也是测资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志之一。

各市(州)局测资质量的排名以综合得分高低排序确定,但对抽样不合格增加全审站数的局,无论其得分的高低均只参加第四名以后(含第四名)的排名。

市(州)局测资质量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

-汇刊扣分

………………………………………………..(6)

式中:

α取值范围为集中管理的雨量站1~9站为0.05,10~19站为0.08,20站以上为0.10;

集中管理的雨量站单站得分与测站得分计算方法相同;

汇刊扣分指上年度资料在汇编、刊印期间的扣分,计算方法如下:

汇刊扣分=汇编、刊印期间总扣分/水文(位)总站数;

3.3质量等级的划分标准

质量等级反映出测资工作质量的高低,等级按水文站测资质量得分多少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

凡有不符下列相应等级条件之一者,除不合格级外,均只降一个等级。

(1)优秀级:

要求测资质量得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下同),各单项(委托站不算单项,下同)得分在86分以上,凡有伪造资料者不能评优。

(2)良好级:

要求测资质量得分在70分以上,各单项得分在65分以上。

(3)合格级:

要求测资质量得分和各单项得分在60分以上;或测资质量得分在60分以上,虽有单项得分在60分以下,但满足刊印要求者。

(4)不合格级:

不符合上述要求者。

4、评分标准

对各测资工作项目,能按规定要求全面完成任务者计满分100分。

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按扣分标准(详见附表)扣分,同一问题涉及多项扣分标准按最高标准扣分,不重复扣分。

单项累积扣分以90分为限,超过90分以90分计算。

(1)实行流量间测的站,在流量停测年份,流量项目按5%的权重参加评定;检测年份,流量项目按10%的权重参加评定。

实行输沙率间测的站,在输沙率间测年份,单沙按10%的权重参加评定计分。

在间测期间,超出间测范围而未恢复正常测验的,按漏测情况扣分。

(2)测站遇有五十年一遇以上的洪水位,用流速仪或均匀浮标法测流,圆满完成测验任务的,各单项得分在86分以上时,在流量项目中奖10分。

(3)测站测到历年最低水位的相应流量,在流量项目中奖5分(小河站和断流情况除外)。

(4)年内任一项目有缺测、漏测时,取消全部奖分。

(5)专用站(非基本站网以内的站)不参加测资质量评定排名,审查无差错时单独奖励。

(6)凡由市(州)勘测局编写、整理、制作上交省局的图表、整编说明和其他电子文档资料等均算年报成果,如不符合要求、有错误或不按时上交,比照相关标准作为面上扣分,其扣分统计到市(州)勘测局。

(7)全省水文资料复审期间审出的整编差错不予纠正,一经发现,比照相关标准作为面上扣分,其扣分统计到市(州)勘测局。

(8)凡伪造资料者,除按单项扣分外,还要按照有关奖惩办法,追究当事人及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9)凡评分标准未明确的事宜,一般比照相似情况酌情扣分。

附表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始记

伪造一个原始数据

30

站、队、市(州)局能及时从严查处,对整编成果无影响的按本标准的1/4扣分;有影响的按本标准的1/2扣分。

伪造一次流量或输沙率成果

40

伪造一次洪水过程(各要素)或降水过程

60

原始资料丢失损毁前无抄本

30

原始资料丢失损毁前有抄本

10

原始资料重抄后未附原始

20

缺测(超过正点观测1小时以上)

10

错测

10

委托雨量站扣2分

迟测早测(超过正点观测15~60分钟)

5

40

委托站减半扣分

原始数据擦改、涂改、就字改字

5

40

委托站减半扣分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始记

未用H~3H铅笔填记原始记录

1

5

不带观测手薄现场记录

5

20

字迹潦草、不清晰

1

5

封面、表头等填写不符合要求

2

20

流量、泥沙采用程序计算的,每年应手工计算三次,每少一次

5

ADCP施测除外

漏测全年最大洪水过程

40

漏测涨水或落水过程各扣18分,峰顶扣14分

漏测全年较大洪水过程

30

高水位扣40分

漏测涨水过程或落水过程

10

指高水位以上洪水

漏测峰顶水位

6

漏测峰谷水位

4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当水位的涨落需要换水尺观测时,未对两支相邻水尺同时比测

1

20

换尺频繁时期,当能确定水尺零点高程无变动时,可不必每次换尺都比测

采用人工观测水位时,水位变化急剧人工观测未加测

2

两相邻测次的水位差一类精度站不超过历年平均变幅5%,二类站及水位站为10%、三类精度站和明显受开关闸影响的站为20%。

接近最低水位,人工观测不增加测次,可能漏测年、月最低水位

5-10

月最低水位扣5分,年最低水位扣10分。

用四段制(含四段制)以上段次观测者不扣分

自记仪器不定时校测

2

20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自记仪器发生故障后,不及时维修和改为人工观测

2-10

影响记录达到6小时或0.2米扣2分,0.21~0.6米扣4分,大于0.6~1.5米扣6分,1.5米以上扣10分(年水位变幅2米以下影响幅度减半,明显受开关闸影响的站变幅增加一倍)。

固态存储数值丢失

2

90

影响整编者

自记井和进水管道清淤不及时影响资料

5-20

月极值10分,年极值20分,其他5分

自记水位记录与水尺校测超过允许规定,不及时检查处理

5

漏测全年最大洪水流量、泥沙过程

40

涨落过程各扣20分,峰顶峰谷各扣5分

漏测一次较大洪水流量、泥沙过程

30

指高水位以上洪水,水位流量单一线站流量项目不扣分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流量

漏测一次洪水流量、泥沙的涨或落过程

15

指高水位以上洪水,水位流量单一线、临时线站不影响定线的,流量项目不扣分

漏测峰顶(谷)流量、单样含沙量

5

流量、泥沙测验方法不符合要求,轻易使用精度较低的测法

5

断面借用不合理参照本条扣分

流速仪法测流不符合规范要求

5

测流测速垂线布设不符合规定参照扣分

不按要求观测及计算相应水位

5

未按要求计算流量总不确定度和已定系统误差

5

高、中、低水各1次

浮标法测流不符合规范要求

5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比降面积法高洪测流不符合规范要求

5

未测漫滩流量

2

巡测站巡测流量变线不及时重测并作分析

15

巡测站流量测次时间间隔超过规定要求

15

巡测站未按规定校测洪水过程

30

涨水面、峰顶附近、落水面分别布点,每少1次,扣5分

未按要求采用检测方案测流

5

巡测站另作要求

不按要求观测比降和计算糙率

5

30

非单一线站流量、泥沙测次不符合要求或造成定线困难

5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平水期测流或含沙量取样间隔时间不符合要求

5

目测含沙量不符合要求

5

泥沙取样和处理不符合规范要求

5

20

单一线站的流量两相邻测次超过规定

1%

1

相邻流量测次超过年水位变幅的10%,每增加1%扣1分

单断沙关系两相邻输沙测次超过规定,超过部分

1%

1

年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大于1.00kg/m3的站相邻泥沙测次超过年单沙变幅20%,或年最大断面平均含沙量小于或等于1.00kg/m3的站相邻泥沙测次超过年单沙变幅30%,每增加1%扣1分,但全年仅有一次大的泥沙过程,两相邻测次时间间隔,一、二类精度站不超过3小时,三类精度站不超过2小时,间距仍超过规定者累计扣分不超过10分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水准点未校测

20

水准点校测不及时或不闭合未重测

15

水尺零高校测不及时或不闭合未重测

10

水准、大断面测量记载、计算不符合要求

2

10

一次测量

20

全年

使用过的水尺全年未校测

10

全年没有机会施测除外

全年未用水尺没有校测

2

全年未施测大断面

10-30

测流断面扣30分,其它断面扣10分

大断面测量未测到历年最高洪水位0.5m以上

5

漫滩很宽,施测困难,经批准者除外

断面测量成果不按要求整理

5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水道断面未按要求施测

5

断面不稳定的巡测站每次测流应同时测深

断面施测方法不符要求

5

走失全年时段最大降水量

时段

15

同一故障影响多个时段不重复扣分

自记仪器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

2

90

影响资料整编

人工观测不满足摘录要求

时段

2

委托站如采用4段制观测的不扣分

走失全年最大一次降水过程

40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走失一次暴雨过程

15

日雨量大于50mm

漏测初(终)霜

5

10

委托雨量站未按规定量记降水总量

1-5

委托雨量站按每旬量测一次降水总量(大暴雨时应适当加密量测次数),自记资料正常不影响整编的扣1分,影响整编的扣5分

3~11月不使用自记雨量仪器观测、整理并整编的

1

30

海拔高程500m以上的站除外

年最大、最小蒸发量出现的时间明显不合理

15

蒸发量观测程序不符合规范规定

5

蒸发量观测、加测或改变观测时间不符合规范规定

5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蒸发量观测方法或观测用水不符合规范的规定

5

漏测初(终)冰

5

10

蒸发量出现负值原因不明

5

暴雨洪水未调查

40

历史枯水未调查

40

调查资料残缺不全、盲目估算、质量低劣

20

未用规定的表格格式填写计算

10

资料整理工序不全

5

原始资料需经过初作、一校、二校,其它需经过初作、一校、二校、审核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项目不完整,图表不齐全

15

应考证项目而未考证

30

未进行单站合理性检查

15

缺逐日平均水位、流量(含沙量、输沙率)过程线对照图,降水、蒸发量对照图或逐日降水量对照表在相关单项中各扣5分

未按规定绘制逐时水位、流量、泥沙过程线和大断面图

10

水位流量关系单一线站、水位站、间测站停测年份可不绘制

水位流量、水位面积、水位流速、单断沙关系图不符合要求

5

未按规定对关系线进行检验和标准差计算

10

单断沙关系高沙延长超过20%,超过部分

1%

1

定线不合理,重新定线

线

15

改线扣5分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定线过渡不合理

5

水位流量关系高水延长超过允许规定,超过部分

1%

1

驻测单一线站允许延长规定:

一类精度站不超过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的1%,二类精度站不超过2%,三类站不超过3%;非单一线站增加一倍。

巡测站延长规定按巡测技术要求执行,每超1%扣5分。

延长是指全年最高水位流量关系线

水位流量关系低水延长超过允许规定,超过部分

1cm

2

驻测单一线站允许延长5cm,非单一线站允许值增一倍。

延长是指全年最低水位流量关系线

1%

5

巡测站及明显受闸坝影响的站低水未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允许值为当年实测流量所占水位变幅的10%

水文监测资料质量扣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单位

扣分

备注

限值

换线不衔接

线

5

有原因的不扣分

年头年尾不衔接

5

放大线不符合要求或超出读数误差

线

5

漏摘全年最大过程

30

漏摘年极值扣10分

雨洪配套摘录不合理

30

未采用规定的观测资料整编

40

特殊情况经批准者除外

系统错

30

特征值错

25

其它数字错(刊印资料)

2-4

5个以下2分一个,5个以上4分一个。

其它数字错(非刊印资料)

1-2

5个以下1分一个,5个以上2分一个。

符号规格及说明文字等错误

1-2

5个以下1分一个,5个以上2分一个。

上交的数据文件个数不符

5

计入面上扣分

上交的数据文件不是最高版本

5

计入面上扣分

上交的数据文件不能整编

5

计入面上扣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