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9507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docx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第二章相關理論與文獻回顧

第一節生態旅遊相關文獻回顧

一、定義與特色

生態旅遊的實質發展與論述起源大體上與環境意識的覺醒和觀光旅遊的迫切需要有關(黃躍雯,2001)。

從1960年至1970年初期,人們開始關心經濟成長對水質、野生動物、森林等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思考人與自然的共生關係,而造成一股生態保育發展的趨勢。

學者Hetzer於1965年呼籲文化、教育與旅遊業者,應重新再思考遊憩之意義,並提出生態性的旅遊概念(Ecologicaltourism或Ecotourism)(Grenier,1993;劉吉川,1997)以來,世界各國對於生態旅遊的發展都不斷地研究與充實。

但是生態旅遊的概念演變至今並沒有發展成一個可以為各界普遍接受的定義,國內外的學者也都不斷嘗試給生態旅遊做出一個清楚的界定。

關於學者對於生態旅遊的定義見解如下:

(一)Weaver(1999)認為生態旅遊其要素有三項:

1.以自然(包括動、植物和地表特徵)和文化特色為主要基礎,享受和研究當地資源為主,反對將資源用於其他活動(包括划船或做日光浴等)。

2.遊客和其他參與者,應尊重當地自然和文化環境,並將衝擊減少到最低的程度。

3.結合永續旅遊中地區的承載量(carryingcapacities)觀念,和維護當地社區的完整性。

(二)Orams(1995)根據許多生態旅遊的定義,歸納出積極性(active)和消極性(passive)兩種生態旅遊定義的形式:

1.積極性的生態旅遊是以特定的目的為主,對生態旅遊有所約束,如遊客行動守則等,在資源永續利用的基礎下,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人工設施和外來物資的輸入,遊客與當地居民皆有較高的行為自覺,以提升環境保育。

2.消極性的生態旅遊則只要求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衝擊降至最低的程度。

(三)Ceballos-Lascurian(1987)定義生態旅遊為「生態旅遊是到未受人為干擾或汙染的自然區域,進行特別目的的研究,欣賞及享受風景、野生動植物及文化的旅行」(Weaver,1999)。

(四)Kutay(1989)定義生態旅遊為「生態旅遊是一種自然傾向的旅遊方式,直接或間接的提升當地的資源保育,和支持永續經濟的發展」(Weaver,1999)。

(五)生態旅遊協會(1991)定義生態旅遊為「一種負責任的旅行,其負有環境保育及維護地方居民福利的使命」(Honey,1999)。

(六)加拿大環境諮詢委員會(1992)定義生態旅遊為「生態旅遊可提升自然旅遊經驗,對生態保育有所貢獻並尊重整體社會完整性。

」(Wight,1996a)。

(七)澳洲觀光局(1997)定義生態旅遊為「一種自然傾向的旅遊活動,在自然和人文環境以及生態上做永續的經營。

」(HallandPage,1999)

(八)Weaver(1998)定義生態旅遊為「一種自然傾向的旅遊活動,附有環境教育的功能,以達到生態和文化上的永續經營」(HallandPage,1999)。

故綜合上述生態旅遊之定義與內容,可歸納出生態旅遊具備有下列特色:

(一)強調自然保育:

生態旅遊與傳統旅遊的不同處在於強調自然與人文生態的完整性。

所以生態旅遊在本質上必須改變遊客的偏好,讓遊客透過行動參與的方式來喚起對於環境保育的重視。

(二)規劃及環境教育:

生態旅遊是迅速成長的產業之一,它需要更好的計劃、管理和規則以避免脆弱的環境受到傷害。

所以必須妥善的計畫,從設計、引導解說活動,除提供遊客在短時間內獲得良好的遊憩體驗外,並透過環境的學習來提升環境保護的意識,以降低人為對於環境生態的衝擊(Kimmel,1999)。

(三)注重當地社區利益:

因為旅遊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是由當地居民承擔,故生態旅遊必須尋求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並分享利益,生態旅遊的最大經濟效益才會實現(Mullar,2000)。

(四)以永續發展為目標:

Stewart(1994)提出基於永續利用的觀念,盡量對生態體系及文化衝擊降至最小的方式(陳慧如,1995)。

我們應當對當地環境的自然以及人文資源合理的應用,以期達到生態保育與經濟效益的均衡發展,並尊重文化,以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李素馨,1996)。

合理的生態旅遊定義應包含積極面和消極面,綜合國內外學者對生態旅遊的定義,皆以享受及保護自然為出發點,故本研究將國內外學者有關生態旅遊之定義加以整理,歸納成表2-1-1與2-1-2,並將生態旅遊的操作型定義為「一種傾向於自然的旅遊方式,遊客藉由此種旅遊方式可獲得遊憩體驗,並附有環境教育的功能,以達成實質環境的永續發展,並回饋當地社區」。

表2-1-1:

國外學者對於生態旅遊定義整理

國外學者

旅遊地的特色

遊客的特性

旅遊方式與策略

Hetzer(1965)

1.對當地文化最少的衝擊。

2.對當地的草根性文化有最大的經濟效益。

3.提供遊客最大的遊憩滿足。

Ceballos-Lascurain(1987)

未受人為干擾或污染的地區旅遊。

懷有特定目標的旅行(包括,研究欣賞及享受當地的景觀,野生動植物,及任何現存的文化特質)

Kutay(1989)

一種遊憩發展的模式,在選定的自然區域中,針對遊憩與生物資源兩部份進行規劃。

1.標示出遊憩,生物資源與社會經濟區域各節點之聯繫。

2.妥善的事先計畫,並且必須謹慎處理利益與衝突的發生

3.設計引導解說活動

4.提昇當地人的知識,技能與生活品質。

Zieffer(1989)

一種啟發性的旅遊型式,主要建基於當地自然歷史,固有文化。

扮演一種非消耗性的角色,使用野生與自然資源,透過勞力或經濟的方式,直接貢獻於當地保育活動及居民的經濟福利。

1.應加強遊客欣賞和提倡與保育議題以及照顧到當地居民的特定需求。

2.是一種國家或地區的經營管理策略,可藉由經費的補助、立法、當地民眾參與規劃方式,進而促進社區的發展。

Fennell&Eagles(1990)

資源的觀光。

不只是追求自己的經驗,並且尋求解說員及觀光經營者的協助以及指導。

生態旅遊協會

(1991)

一種負責任的旅行,其負有環境保育以及維護地方居民福利的使命。

亞太旅遊協會

(1991)

前往一個未開發的地區,且可由當地自然歷史及固有文化所啟發的旅遊型態。

1.珍視,欣賞與參與的態度和精神。

2.不消耗任何野生或自然資源。

3.對該地的保育活動和地方性需要有所貢獻。

1.透過管理的模式,結合居民與企業力量。

2.促進土地管理與社區發展。

日本自然保育學會

(1993)

1.理解、鑑賞自然地域

2.為地域、自然及文化做保護;為地域經濟做出貢獻。

加拿大環境諮詢委員會

(1993)

1.重視對生態系保育有所貢獻的自然旅行經驗。

2.尊重整體社會的完整性。

Space(1993)

狹義:

以自然和古蹟文化為基礎。

廣義:

將固有或當地文化視同為自然資源。

1.透過旅遊的方式,維持自然系統。

2.連結旅遊和自然。

3.平衡經濟與地區發展。

東亞第一屆國家公園與保護區會議。

(1993)

敏感地

1.利用敏感地的旅遊方式和設施,提供宣傳及環境教育,使遊客能夠參觀,珍視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區域。

2.同時不對其生態系統或當地社會產生無法接受的影響與損害。

Stewart(1994)

基於永續利用之觀念,盡量對於有生態體系及文化的衝擊降至最小的一種旅遊方式。

澳洲觀光局(1997)

以自然為基礎

在自然、人文環境做永續經營。

Weaver(1998)

以自然為基礎

1.富有環境教育功能。

2.達到生態和文化上的永續經營。

資料來源:

本研究整理自趙芝良(1996);Hall&Page(1999)

表2-1-2:

國內學者對於生態旅遊定義整理

國內學者

旅遊地的特色

遊客的特性

旅遊方式與策略

宋秉明

(1995)

具有生態特色為對象。

在遊程中了解自然生態環境之奧妙,進而產生愛護之心。

在接觸環境之過程不破壞資源,而其所產生的經濟利益亦能做為資源保育之經費來源。

曹正偉

(1995)

1.以自然生態保育為本位。

2.親近在地文化與自然背景為目標的遊憩概念及態度。

洪慎憶

(1995)

以自然為基礎。

1.利用永續經營將遊憩衝擊減至最低。

2.提高保育工作財務上的支持,及對個人環境態

度的培養與教育的旅遊方式。

王柏青

(1995)

1.對生態系保育有所助益的旅遊。

2.其內涵應建構於以環境倫理的理念為基礎,提供環境教育與之機能,而達到環境的永續經營。

陳慧如

(1995)

較少受到人為干擾的地方。

1.對當地實質與人文環境資源抱持珍惜與關懷的態度。

2.藉由增加該地之財務與勞力使用回饋當地。

1.兼具規劃與管理形式的旅遊。

2.可提供適當開發利益給當地人民。

郭來喜

(1996)

以大自然為舞台。

1.參與性強,品味高雅,形式多樣。

2.獲得身心健康,知識樂趣,又能增加享受自然保護環境意識,促進環境優化的健康型旅遊活動體系。

以生態學思想為指導,以休閒保健求知探索為載體。

盧雲亭

(1996)

以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為取向。

以生態學原則為指針,所展開的一種既能獲得社會經濟效益,又能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邊緣性生態工程和旅行活動。

陳章波

(2000)

以自然原鄉環境為基礎。

建立在保育、管理與教育上,並結合文化與產業,使地區得以永續發展的旅遊方式。

資料來源:

本研究整理自趙芝良(1996);陳章波(2000)

二、生態旅遊概念架構和相關理論的探討

由於生態旅遊著重在遊客到生態旅遊地區遊憩的一種旅遊方式,故與傳統旅遊在旅遊地的特性、遊客特色乃至旅遊產業都有所不同,誠如上述學者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同的見解往往是規劃角度不同所致,因而有必要加以說明。

(一)生態旅遊的概念

學者FennellandEagles(1990)認為生態旅遊的重點在於到自然資源豐富的旅遊地區從事旅遊,並建構出資源維護以及遊客使用的概念圖(圖2-1-1),共分成遊客與服務產業兩方面:

1.遊客:

包括市場分析、遊客管理及遊客態度。

不僅要了解遊客所需要的旅遊體驗,也需要了解遊客對當地社會的適應性。

2.服務產業:

包括旅遊運作、資源管理和社區發展。

主要在於了解當地的生態系統,並提供適當的旅遊模式,以保護當地的動植物,減少遊客對環境地區造成負面的衝擊;旅遊運作則需要當地社區的投入,包括交通運輸、住宿、食物供應以及導覽、資訊服務。

服務產業遊客

遊客市場

資源之旅

圖2-1-1生態旅遊概念圖

資料來源:

引自Gunn(1999:

101)。

此圖將資源保育及遊客所需服務區域的發展做一緊密的結合,結論是生態旅遊的成功在於遊客及服務產業來做密切的溝通,使永續的發展得以進行(Gunn,1999)。

(二)生態旅遊經濟觀點的概念架構:

Stewart(1994)以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加以探討,供給面是指由當地提供資源服務,以及觀光活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與繁榮,回饋給當地居民所擁有,並透過合作與民眾參與的機會,可保存當地的自然資源,且可自給當地的保育經費,以達觀光環境資源的永續經營。

其供給與需求的概念見下表2-1-3(交通部觀光局,1997)。

表2-1-3Stewart之供給和需求理論架構

生態旅遊

定義

相關名稱

相關科學

 

活動(需求面)

1.描述性

到原始地區體驗自然

本土旅遊

自然旅遊

文化旅遊

冒險旅遊

行銷學

容納量

顧客行為學

2.規範性

最小衝擊的旅遊

尊重當地文化

倫理的旅遊

綠色旅遊

負責任的旅遊

野生動物生物學

人類學

產業(供給面)

規劃為遊憩用的自然地區與私部門相關的生物資源

保育永續經營

景觀、森林資源

經營管理

自然資源經濟

社會道德

資料來源:

Stewart(1994);交通部觀光局(1997)

(三)環境觀點的架構

Buckly(1994)對生態旅遊所涉及的領域,進行相關的整理與比較,他認為生態旅遊應以環境觀點為出發點,嚴格的說,生態旅遊應該是以自然為基礎,然後推廣保育、環境教育和永續經營的旅遊(交通部觀光局,1997)。

綜合上述整理,Stewart(1994)所提出的供給和需求架構與FennellandEagles(1990)的生態旅遊概念相類似,但是Stewart認為經營者不但要提供遊客良好的旅遊體驗,也加入必須規範遊客行為的概念,並把生態旅遊與相關的科學研究分類,更加可以了解生態旅遊相關領域的科學偏重於那些方面,以便對於後續的研究發展有所助益。

Buckly(1994)所提出的環境觀點架構則清楚的說明生態旅遊必須透過環境教育來調整遊客行為,以達到環境資源的永續發展。

本研究主要著重於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故綜合上述可知生態旅遊包含了環境資源、遊憩體驗、遊客規範、環境教育等概念,提供遊客可供遊憩的生物資源與並與當地社區連結;同時不同於一般旅遊區的規劃,生態旅遊必須更加強遊客環境保育之概念,調整遊客行為,以達成生態地區的完整性。

三、生態旅遊與傳統旅遊的比較

有鑑於傳統旅遊活動對於環境的衝擊,近年來許多學者都針對傳統旅遊的缺點而提出調整性的觀光活動(Alternativetourism)(Weaver,1999),雖然名稱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減少對生態環境或是人文社會的負面影響。

傳統旅遊的特徵為人數眾多且大規模,強調的是旅遊事業的娛樂遊憩與經濟消費面,而新型態的生態旅遊則為小規模、低密度、分佈在非都市區,除了原有的因素外,也強調旅遊環境的生態特色、資源型態,並考量到遊客的環境體驗與參與環境的識覺與行為模式(汪靜明,2001),遊客不再是以消極的獲取實質利益,刺激體驗為主,而是以積極的態度參與環境認知及獲取知識。

而就生態旅遊地區而言,由於大部分位於環境敏感地區,其角色較於一般旅遊地點更為複雜,故應先嚴格界定旅遊的規則與形式,尊重旅遊環境的完整性,再誘導並調整遊客的旅遊行為,使之學習並適應新的旅遊方式(交通部觀光局,1997)。

在其他方面,生態旅遊與傳統旅遊在目標、受益者、環境資源、遊客特性、管理和影響方式都有顯著不同。

茲整理如下表(2-1-4):

表2-1-4傳統旅遊與生態旅遊比較表

比較項目

傳統旅遊

生態旅遊

目標

1.利潤最大化

2.價格導向

3.享樂為基礎

4.文化與景觀資源的展覽

1.適宜的利潤與維護環境資源的價值

2.價值為導向

3.以自然為基礎的享受

4.環境資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與保育

受益者

1.開發商與遊客為淨收益者

2.當地社區和居民的利益與環

境代價相抵

3.所剩無幾或入不敷出

開發商、遊客和當地社區與居民分享利益

環境資源

1.資源的多樣性

2.資源的可利用性

3.環境資源所帶來的附加價值

1.尊重環境倫理

2.不耗損環境資源

3.環境資源的永續利用

4.關切當地資源

遊客特性

1.獲取實質的利益

2.以自身體驗為目的

3.主動追求環境享受

1.參與環境

2.以欣賞及教育為目的

3.環境認知

管理方式

1.以遊客為主的管理方式

2.渲染性的廣告

3.無計畫的空間擴展

4.為求最高利益的超額開發

5.交通工具不加限制

1.以物種為中心的維護管理

2.溫和適中的宣傳

3.有計畫的空間安排

4.減少開發的衝擊並訂立永續發展的策略

5.交通工具受到限制

正面影響

1.創造就業機會

2.刺激區域經濟增長,注重短期利益

3.獲取外匯收入

4.促進交通、娛樂和基礎設施的改善

5.追求經濟效益

1.創造持續性就業機會

2.促進經濟發展

3.獲取長期外匯收入

4.交通、娛樂與基礎設施的改善與環境資源保護相互配合

5.追求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的整合

負面影響

1.高密度的基礎設施和土地利用問題

2.車輛擁塞、停車場空間的擴張

造成環境衝擊

3.擾亂當地社區與居民之生活

1.短期內旅遊人數減少

2.交通受到管制

3.遊客行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4.遊客活動以不打擾當地社區與居民為前提

資料來源:

呂永龍(1998)

第二節行為地理學相關文獻回顧

一、行為地理學的緣起

地理思想的發展,從早期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機率論,主要都是以人類受到環境影響或控制為前題,地表各種不同的空間分佈以及空間行為的產生,只是基於環境的改變,而忽略了人類本身的想法與選擇,強調的重點主要是環境如何控制人類的活動(王洪文,1988)。

後來生態學的出現,認為研究的重點應放在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例如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衝擊或影響,而不是放在環境對人類的支配上。

地理學研究的重心才從「地」轉移到「人」為主,成為研究的趨勢。

1960年代初期,計量革命開始出現,企圖透過理論模式的建立和應用,以及數學、統計學的方式分析,來解釋和預測地表上人類各種空間的分佈。

但是這些理論與模式大多數都假設有一群具有理性和完整知識的經濟人為前題,而把人類視為常數,並沒有特殊的想法或選擇,以及空間行為的產生(施添福,1990),但是在真實的世界中並非如此。

例如學者將瑞典一個地區的農場勞動力與最佳決策者所應有的成果相比較,發現光靠地表自然環境的資料是無法瞭解真正的原因,所得的結果與真實世界也有一大段距離,正反映了農民主要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依據現有的信息而產生空間行為,以致預測的空間類型與實際的空間類型產生極大的差異(Johnston,1997)。

有鑑於許多理論與模式在提供可行的理解途徑上失敗,於是許多地理學者開始注重人們真實世界空間行為的產生,並對個人小團體或群體行為做出有經驗性和理論性的闡述,加上其他學科(如心理學、社會學等)在這個領域的蓬勃發展,而促使行為地理學的興起。

行為地理學的目的主要在深入探討人類的環境識覺和行為,以徹底瞭解人與環境的關係(王洪文,1988),因為人類是在對地理環境產生知覺後,進行判斷而做出評價與決策,產生行為,所以行為地理學的目的,就是企圖去解釋這些過程,以求進一步由人類本身的意象去解釋其行為。

它的基本內容有(Johnston,1997):

(一)探討人類模型,此處人類的概念,與常規區位理論的經濟和空間理性人的概念有所不同。

(二)探討環境的概念,這個環境的概念不是指客觀的物體,而是指人類的決策與行動發生的場所。

(三)側重對人類行為與物質環境過程性解釋,而不是結構性瞭解。

(四)旨在於展示心理、社會以及其他方面的人類決策與行為理念的空間特性,由側重研究聚集人口轉變為側重研究分散的個人與小團體。

(五)需要發展新的資料來源,而不是概括起來的政府部門所匯集的大量統計,這些統計混淆並概括了決策過程與行為結果。

(六)力求將地理學與跨學科的更廣泛的探索的主流結合起來,去發展理論和解決問題。

經由以上的內容,可以讓我們對行為地理學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以及更清楚其研究方向。

二、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為

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為是人類與環境關係體系裡不可分割的部分。

在區位決策時,人們日益注意到環境的品質,所以有必要去瞭解人們怎樣去評價他們的環境、看法。

環境識覺與行為的研究對於政府官員和規劃者在環境政策的制訂、環境問題的改善有所助益,並且對於民眾參與公共政策的制訂過程也有潛在的貢獻(Mitchell,1989)。

(一)環境識覺:

1.環境識覺的概念

在行為地理學當中,最早由Wright提出地理識覺(Geosophy)一詞,認為地理學的研究範圍不應只限於客觀存在的地理環境,而應同時涉及那些主觀顯現於各階層人物腦海中的地理知識、人的態度、意像、與地方的涵義。

是故識覺研究者深信每個人都有一幅世界的意象(image),個人的價值觀、偏好、評價、決策與行為均以此意象為依據,而不是以客觀的現實世界為準,研究的重點在於個人內在情感結構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性研究,期能更進一步瞭解及解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關係的多樣性(張長義,1977a)。

Goody發表過一篇評論(Johnston,1997):

「如果我們同意空間行為是我們所關注的事情,那麼人們所具有對於周圍空間的感知圖像,可能反映了人們在地球表面行動的結構模式與過程關鍵。

所以探討環境識覺有助於我們瞭解實際行為如何產生。

心理學對這方面也有許多研究。

在行為地理學研究當中,常借助許多心理學的專有名詞。

如「Perception」一詞,主要來自心理學中的「認知」,著重於人與身體方面的關連性研究,考量的向度可分為神經(neurological)、生理(physical)、以至於社會(social)反應,而地理學者所談論的「識覺」,事實上已包括心理學中的知覺(perception)和認知(cognition)兩個差異不顯著的過程,它包含了知覺、記憶、偏好、態度等概念(林裕彬、林宜君,2000),這也是地理學者在探討識覺之前應先界定清楚的地方。

國內外學者對於環境識覺的定義如下:

Schiff(1971)對識覺定義為「一個人對一項或一組社會刺激所產生的印象,這個印象會因識覺者受到從前相同或相似經驗影響,以及他對當時刺激所做的解釋,會使他對刺激中感興趣的部分加以篩選而將印象加以修正」(Mitchell,1989)。

FeinandSlater認為「識覺是指個人透過感官,接受環境的訊息或刺激,並將此訊息儲存和組織而成環境意像;此意像能滿足個人的立即需要,並符合個人的早先經驗和價值體系」(倪進誠,2000)。

Lowenthal(1961)認為「有關環境的意象和概念,都是由個體經驗、學習想像、記憶的合成品」(王洪文,1988)。

劉鴻喜、陳文尚(1996)對環境識覺所下的定義為「有機體(個體群體或任何被研究的系統)對於所處環境之狀況或影響,企圖連續不斷,做完全接收之過程」。

綜合以上學者的見解,可知人們對於外在環境所獲得的識覺,實際上是一種結合資訊來源、意象與評價而形成的連續過程。

故環境識覺的研究側重在環境資訊之接收、意像之形成及評價與決策等三方面(張長義,1984):

(1)資訊的接收:

真實世界每天散發大量的訊息,個人只能藉由感覺器官來吸收極小的部分,用眼、聽、聞、嚐和接觸等器官所感覺的資訊視個人需要而加以挑選。

(2)環境意像:

環境意象為個人接收外在環境的資訊加以過濾挑選而形成的一種主觀理解經驗,通常可分為直接經驗(個體親身接觸所體驗的經驗)與間接經驗(個體未曾有親身接觸,而是經由他人經驗的傳述,使其感受到相似的經驗而加以記憶)。

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經驗皆可對個體產生刺激,這些刺激讓個體對外在的環境事物產生比較與知覺,進而產生對環境、事物在精神及心裡層面的表現(交通部觀光局,2000a)。

(3)評價與決策的形成:

個體在行動前,根據形成的意象,經過審慎的評估和決定的過程。

從以上敘述可知,由於個人對於環境資訊的解讀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環境下面對相同刺激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意象,並透過此環境意象來感受周圍或遠方的環境空間,而形成識覺的空間,也就是心智圖(mentalmap)的呈現。

Adams在研究都市居民的移動的模式中,將居民的心智圖分為行動空間(actionspace)與生活空間(activityspace)兩部分(WalmsleyandLewis,1993):

(1)生活空間:

為個人每日生活空間,具有親身經歷,識覺內涵較接近真實世界。

(2)行動空間:

包含生活空間以及人們行為可能發生的潛在區域空間的強調、人們對從未去過的地方的感應。

行動空間由一系列的上班、上學、購物、走訪親友和空間探索等旅遊活動所組成之外,它還受廣告、閱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