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四政治试题附答案.docx
《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四政治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四政治试题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四政治试题附答案
福建省达标校
2014—2015学年高二暑期集训营(四)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部分共24小题,每题2分,共计48分
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存在即被感知”
B、“人不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形谢神灭”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离不开自然科学的繁荣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这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
①是我国自然科学繁荣发展的基础
②是推动我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③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是提高人们知识和素养的前提条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下列与“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仁者心动B、方中方睨,方生方死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沧海桑田,斗转星移
4、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
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哲学的重要作用。
哲学的功能有
①为具体科学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②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4年10月6日瑞典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将2014年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物学奖授予英国科学家约翰·奥基夫、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索尔、爱德华·莫索尔。
他们经过长时间科学研究发现了大脑中的定位系统细胞,这种人体中的GPS细胞让人们能在空间中定位,并成为更高级认知功能的基础。
这一发现主要说明了
①意识一旦产生就能够正确指导人们开展有效活动
②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④意识是人脑的产物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6、2014年7月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穆罕默德·可贝斯和他的同事经过科学实验第一次实现了用电击大脑单独区域的方式将意识关闭。
这个发现表明有可能是一种被称作“屏状核”的地方,将分散的大脑功能组合在了一起,进而产生了思想、知觉和情感。
这让我们对困扰了科学家和哲学家上千年的一个问题——意识是怎么产生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②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意识依赖于物质
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④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人脑的机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2014年非洲爆发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
截止10月25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确诊、疑似与可能病例达10141人,死亡人数达4922人。
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因动物携带的病毒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我们的警示是
A、人能认识和改造自然,并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B、人能认识自然,最终能战胜自然
C、人在联系的客观性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D、人要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8、在洪都拉斯的德帕塔蒙托德雅若,每年的五月到七月,下“鱼雨”非常普遍。
据目击者称,刚开始的时候会乌云密布,之后就是电闪雷鸣,暴雨持续2到3个小时后,便会有数百条活鱼便落在地面上。
村民们争相前来围观,百思不得其解。
一些老人认为这是“菩萨显灵”,人们就纷纷庆祝“鱼雨节”。
自然科学家实地调查后认为这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是强旋风把地上鱼塘的鱼裹挟上天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体因素的影响
②人们由于对事物认识角度不同,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③对事物的认识结果会受到主体的知识结构的影响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必然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从国内的天安门、故宫、天坛到英国“大本钟”、巴黎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悉尼歌剧院、英国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建筑,你都可以在中国的大地上寻找到它们相似的“孪生兄弟”。
以至于,有国外媒体记者嘲讽道:
“在中国一下午逛遍巴黎、威尼斯”。
对此,有关权威媒体评论认为,山寨成瘾折射出地方官员、建筑师想象力的贫乏乃至枯竭——比山寨建筑更可怕的是山寨思维。
山寨思维之所以比山寨建筑更可怕,是因为
①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②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能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
③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④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调节和控制人的生理活动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0、俄亚,位于川西南尽头,今属四川省木里县,这里有著名的纳西“俄亚大村”。
俄亚村纳西族信仰原始宗教,每逢节目、婚丧嫁娶、求雨等重要活动,东巴都要进行诵经、占卜、跳神等宗教仪式。
东巴使用一种象形文字记载经书事项,故称之为东巴文。
沿用了十多个世纪的东巴文字既源于生活,又保持着生动、夸张、简约的图画特征,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B、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C、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D、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1、中国家喻户晓的美丽神话《嫦娥奔月》是人类最早的登月幻想。
有关《嫦娥奔月》的记载,初见于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56~前87年)的著作《淮南子·览冥训》。
20世纪70年代初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帛画上,也绘有嫦娥奔月图,足见这个神话故事至少在公元前200多年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古代人类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直升飞机、航天飞机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古代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
“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古代神话中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
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具有能动性,因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④意识具有创造性,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2、使用“360搜索”引擎搜索古代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
其实古代并没有照相机,这些图像往往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
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很大的画像。
这表明
①人们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画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艺术再现
③对于没有客观根据的领域,认识的片面性总是不可避免的
④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3、一座领袖雕塑,其腿部的几块瓷砖剥落,对这个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建筑学家认为,人像腿部瓷砖剥落,意味着雕像结构量变的开始,这一细小变化的长久持续将导致雕像的坍塌;美学家认为,领袖像腿部斑驳将影响整个人像的美观;经济学家认为,腿部的损坏是整个雕像陈旧变坏的开始,其经济价值会降低;政治学家认为,领袖雕像形态、颜色怪异,有损领袖的光辉形象,影响领袖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将可能构成严重的政治问题。
对这个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③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过一次有名的实验:
经过精心策划安排,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进煮沸的油锅里,这只反应灵敏的青蛙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用尽全力跃出了那势必使它葬身的滚滚油锅,跳到地面安然逃生。
隔半小时,他们使用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一回在锅里放满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锅里。
这只青蛙在水里不时地来回游动。
接着,实验人员偷偷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
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开始意识到锅中的水温已经使它熬受不住,必须奋力跳出才能活命时,一切为时太晚。
它欲试乏力,全身瘫痪,呆呆地躺在水里,终致葬身在铁锅里面。
“青蛙温水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
④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5、2014年4月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2》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第二季,主要讲述主食。
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将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始终是融合在一起的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2014年6月2日美国科学家绍什洛夫宣布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发现一颗“超级地球”,这颗与地球一样由岩石构成的行星重量是地球的17倍,体积是地球的2倍多。
科学家此前通常认为,类似“超级地球”大小的行星主要由氢和氦等气体组成,不像地球或火星一样由坚固的岩石构成。
绍什洛夫认为,发现“超级地球”这种由岩石组成的行星对人们寻找地球外生命是一个好兆头,“我们认为生命起源于固态星球上发生的化学变化”。
这一发现对现有生命起源理论提出严重挑战。
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①认识具有创造性,认识的进步会推翻已有真理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重复性
③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人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7、浙江依海而生,与海为伴。
浙江省对海洋经济的认识,是不断探索和提高的。
1981年开始调研浙江海岸带,主要是从认识浙江的家底、探索资源优势的角度生发的,提出“念好山海经”的口号,做好渔(海洋渔业)、港(港口建设)、景(海洋旅游资源)、油(东海汽油田开发)四大文章。
1998年提出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大省,海洋优势资源排序变成了港、渔、景、油。
2003年提出“陆海联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
面对新一轮国际海洋竞争,2013年省委、省政府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主题。
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绕月轨道,12月15日,“玉兔号”月球车顺利驶抵月球表面,这标志着中国迈入嫦娥探月工程“绕”、“落”、“回”等“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
“玉兔号”月球车采用了多项新技术,这些新技术主要用在空间技术方面,也是为将来中国人登上月球做先期的技术验证。
这表明
①人类的实践活动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计划性
②人类主观能动性对客观规律有了一种新的突破
③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和人类认识的无限性的统一
④提高人类的实践水平有赖于认识上的新发展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19、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
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A、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和归宿
B、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C、实践总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20、树叶是利用太阳能的高手,如能人工造出“树叶”,能源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
最近美国科学家诺切拉宣布造出人工树叶。
这种人工树叶形状像扑克牌,只需放入水中,置于阳光下,它便可以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并将这两种气体存储在燃料电池中,以此发电。
这个发明被认为是人类寻找替代能源征程中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2010年12月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在本科生招生首次复试中由著名学者朱清时、张景中、陈应天等大师亲自撰拟笔试试题,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其中绝大多数的考题并无标准答案。
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
③是一个无限发展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真理自身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对于地球,我国古代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的说法,也有“天如斗笠,地如覆盘”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并非是一个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稍鼓的球体;人们经过进一步的精确测量发现,地球不同地区的半径和赤道半径不等长,是一个不规则球体;20世纪,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
所以,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天圆地方——球体——椭球体——不规则球体。
这一认识过程
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②每一阶段的特点相同
③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④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达到了更高境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3、16世纪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
这表明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认识是实践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4、“一只蜜蜂的酿蜜量微不足道,一箱蜜蜂酿的蜜却不可小觑。
”我国某县把这种“蜂群经济”确立为全县的发展路子,即扶持加工小企业、农户和相关产业的小作坊联合成为“蜂群”,大家抱团发展,共闯市场。
这表明
①“蜂群经济”的力量来自部分的无序性
②“蜂群经济”的力量反映了关键部分的性能
③“蜂群经济”的力量来自各个部分结构的优化
④“蜂群经济”的力量注重发挥整体功能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
二、主观题:
本部分共两大题5小问。
共计52分
25、(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7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他们依次对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出租车、电动车、自行车和其他出行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1)联系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为什么会
出现差异(6分)
材料三2014年10月24日02时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实施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
此次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三期一次重要的验证飞行试验,主要目的是突破和掌握探月航天器再入返回的关键技术,为嫦娥五号任务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探月工程“三部走”战略第三步第一阶段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探月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中国探月工程“三部走”战略第三步第一阶段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3)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探月工程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9分)
26、(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某校高二
(1)班召
开“贯彻十八大精神,设美丽家园”的主题班会。
同学们积极展开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总体布局;随着我国现代化
事业的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增加了社会建设,十八大又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发展的总体布
局由“三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我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的不断拓展,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