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18745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docx

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

敦珠心子谈锡永谈宁玛宗圆融的道次第观,

倡议我宁玛弟子见此即息与人诤论,沉浸在闻思修的无穷法喜中。

一、五种抉择见的建立

  印度佛教的传播,主要可分为三支:

一支是南传小乘(Hinayana);一支是北传大乘(Mahayana);一支是传到西藏的密乘(Tantrayana)。

  密乘亦属大乘的系统,然而传统上则将大乘显密两支,分别称为“波罗蜜多乘”(Paramitayana)与“金刚乘”(Vajrayana);或“因大乘”与“果密乘”。

所以在密乘著作中,提到大乘,一般即指大乘显宗。

  中国的大乘,主要为显宗的传统。

自魏晋以来,发展成三论宗、净土宗、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律宗、禅宗等体系,已将印度的大乘佛学发挥得淋漓尽致,非徒接受印度的佛学而已。

密乘传入西藏后,亦有很大的发展。

  西元八世纪中叶,即唐玄宗天宝初年,莲花生大士受迎请入藏,始弘密法,于是译师辈出。

尤以西元十世纪中叶,宝贤论师赴印度求法,十一世纪初叶,阿提沙尊者入西藏弘法,更为密乘在西藏发展的两件大事。

由是显宗的理论灿然大备。

无著、世亲的唯识;龙树、提婆的中观,皆发展成为严谨的学术系统。

同时,每一经续亦分“见”与“修”二部而传,非徒有说无修。

这即是藏传佛教的特色,亦即遥承印度论师的传统。

  西藏三大论师,即被誉为文殊三大化身之萨迦班智达、龙青巴尊者,所弘为《入楞伽经》及《宝性论》一系之大中观,亦即如来藏;宗咯巴大士则专弘佛护、月称一系之中观应成派。

这种学风,使宁玛派的“大圆满”(DzogChen)得到重要发展,而格鲁派的“止观”亦由是发展至颠峰。

如今的西藏学,则称大中观一系为旧派,应成派一系为新派。

  龙青巴尊者对宁玛派的贡献,是令修密行人的观念改变。

  于阿提沙尊者(Atisa法名吉祥燃灯智)入藏以前,密乘行人过份重视“圆满次第”的气脉明点修习,以此修习易起神通,修持者亦但以神通为证量。

阿提沙著《菩提道炬论》,虽亦说密法传播应依神通,但他并不以得神通为究竟,求解脱才是修持的目标。

龙青巴尊者即于此基础上,提出十分重要的“七抉择见”,依其次第如下——

  ㈠执实见:

凡夫于一切法都执为真实。

  ㈡外道见:

外道理论,或陷于断边,或陷于常边,妄计有无,成为执著。

  ㈢人无我见:

知补特迦罗无有自性,但执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为真实。

  ㈣唯识见:

知万法皆由心识变幻而成,依此作多门观察。

  ㈤中观见:

知万法生灭皆由缘起,依此作多门观察。

  ㈥俱生智见:

知一切法本明,就此无生明体即能成正觉

,不必对治,不必观察。

  ㈦大圆满见:

诸法起时,刹那圆满,故无修无证,于轮回涅槃都不作取舍,此即无智无得。

  如是七种见,一二落于常断二边而生执著,故非佛法;三为小乘,四五为大乘,六七两种则不依文字建立,唯依口耳传承,实与禅宗相类,前者似“攀缘如禅”,后者似“祖师禅”。

如是自三至七,为佛家的五种见。

  然而这五种抉择见,实在可以看成是一个“次第”的系统,后后的层次高于前前。

自三至七,则前前为后后的修持基础,所以修大圆满的人,并不因层次高便鄙薄中观与唯识,亦不鄙薄小乘,没有这层层阶梯,根本便没可能修习大圆满,亦没可能得大圆满见。

  本论即龙青巴尊者的大圆满系列著作之一,名为《四法宝鬘》,而西藏学者实视之为大圆满的导论,详述小、大、密乘的修行次弟,并且依佛家五种见作一层一层的抉择。

  由本论的敍述,可知西藏的大圆满理论,虽同样以空性作为基础,但其见地却不同中国的空宗及禅宗。

中国的空宗,发展成天台宗而臻于极致,禅宗于唐宋两代更绽出奇葩,是印度佛学北传之后的重要发展。

大圆满则依次第而建立究竟道,可视为北传佛学的另一重要发展。

汉藏风格回然不同,实亦无所谓优劣,可以视为莲池中开敷的两色莲花。

 

二、如何了解“四法”

 

  所说的四法,即归心于法、修法为道、道上除妄、转妄成觉。

  由四法的标题即可知,四法的内容实如贯珠,一气呵成,环环相扣。

先是归心于法,归法之后,即当以法为道,修道目的为求除种种妄念妄见,故谈除妄之法,最后以大圆满见转一切虚妄为觉性。

  四法中,以道上除妄一法为本书重点,龙青巴尊者在本章中,先以中观应成见抉择小乘大乘各宗见,然后再以大中观见作为抉择,是为见地之建立,也可以说,这是密法种子,种植在大中观如来藏理论土壤上,长养出来的一树奇葩。

  据说“四法”之名,初由噶朱派祖师冈波巴创立,他有《冈波巴四法》传世,为噶朱派重要论述。

此四法,原为修行人解决四个问题:

即对此生的执著;对轮回的执著;对自身的执著;对实有的执著。

龙青巴尊者于造本论时,仅据“四法”之名加以发挥,然凡所发挥皆用大圆满见,是故已不同于冈波巴之四法。

冈波巴另有《宝鬘论》,则与本论无关。

  至于中观见跟大圆满见的分别,仅在于前者仍有抉择的标准,用以显诸法本不生不灭;后者则以诸法起时,刹那圆满,不须更立抉择标准。

然若欲理解大圆满见,则仍须以中观见作为基础。

为此,已特于敦珠法王所著之《宁玛派教义》一书中,摘译出其述中观宗义部份,成《中观宗宗义》,已包括自续派、应成派及大中观宗义,大中观即如来藏,亦即大圆满见,读者可以参考,此处不予详述。

  本文所述,仅向读者介绍,欲理解论旨必具的两种基本知识——

  一为应成派的理论,及其对余宗的抉择,此为由般若、唯识过渡至大中观的桥梁。

至于大中观,则暂时不讨论。

(可参考《宁玛派丛书》见部《九乘次第论集》。

  一为宁玛派九乘次第的判别,以及外内密对四宗五见的配合。

这是据实际修持的建立,由此始可进入大圆满修持。

  下面,我们将对这两个基础加以简明介绍。

三、四宗“道次第”建立

 

  依西藏论师的说法,释迦入灭之后,由于释经者的意趣不同,总结其见地,可分为四部。

  释迦所转法轮,分为三转。

小乘二宗部据初转法轮建立,是为毘婆沙部(Vaibhasika),及经部(Sutrantika)。

大乘中观宗(Madhyamika)所据,为中转法轮;唯识宗(Cittamatra)所据,则为末转法轮。

  故西藏论师,只承认此四宗为佛法。

而除小乘、大乘、密乘之外,佛教亦无他乘。

如《金刚心释》所说:

  “佛法三乘四宗派,第四第五非佛说。

  这四部派,从应成派的观点看起来,其实是一次第,即是——

     ┌毘婆沙部

  小乘─┤ 

     └经部

          ┌实相派

     ┌唯识宗─┤

     │    └虚相派

  大乘─┤┌自续派

     └中观宗─┤

          └应成派

  上表中,后后视前前为不了义,因为都陷于常、断二边。

然而每一宗派都认为自己的理论为中道。

因为他们对于断除常边与断边,各自有不同的说法。

  毘婆沙宗的中道是,虽许一切法三世实有,但亦不落常边,当果生起时因已灭,是故便非常;从另一角度来看,则因灭时有果生出,是故便亦非断。

  经部宗的中道是,虽主张外境实有,但亦不落常边,因为一切法刹那坏灭,即是非常;而诸法虽刹那灭但亦刹那相续生起,是亦非断。

  唯识宗的中道是,虽许内识实有,但亦非常,因为遍计执性非真实存在,是故非常;而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则是真实的存在,是亦非断。

  中观宗的中道是,虽说一切法的本质非真实存在,但亦非断,因为一切法在名言上的存在是真实的,是故非断;然而在胜义上的存在却非真实,故亦非常。

  以上所言,初学者或不能理解,但这却是四部宗义的纲领。

下文谈及宗义,对此理解当有帮助。

  西藏学者虽然认为只有中观宗的中道见,才是真正的、彻底的中道,但却亦不排斥余宗的中道见,因为他们认为,要先了解下下的中道见,然后才能了解上上的中道见,例如要了解经部的“诸法刹那生灭而相续”,就必先要了解毘婆沙部的“因果刹那生灭”。

  这种观点,即所谓“道次第”。

即将不同的观点,分别为不同的层次,是故每层次便各自不相排斥。

研究西藏密宗,必须先了解“道次第”的概念,如若不然,面对诸般密法,便只能目迷五色,有如一盘散珠,必须用“道次第”的观点将他们贯串,才能成为一串串有层次的珠鬘,而这种“道次第”的观念,跟宁玛派“九乘次第”的观念,亦是一致的。

 

四、四宗宗义

 

  要详细介绍四宗的宗义,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我们只能择要而谈,只谈跟“九乘次第”配合的有关理论。

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因为本论的大纲,实在是一个“九乘次第”的系统,并不直接谈到四宗的宗义,是则我们只须了解“九乘次第”中每一次第的理论基础,及跟余次第的分别,也就可以了。

  ㈠毘婆沙宗宗义

  毘婆沙宗——包括迦湿弥罗派(Kashmiris)、日下派(Aparantakas即西方毘婆沙师)、及中印派(Magadhas)三派。

  这三派共同许可的主张是:

㈠不承认有自证分;㈡外境实有(关于自证分,下文将详说)。

  其实不承认有自证分这个主张,可以说,亦由外境实有这一主张而来。

  他们认为,外境可以离心识而独立存在,而内心亦为实体。

譬如我们周围的事物,桌椅纸笔灯等等,它们的存在,跟我们的内心毫无关系,我们在书房,它们当然存在,我们不在书房,它们亦一样存在。

反过来说,我们的内心,亦跟这些桌椅等毫无关系,并不因它们存在,才有我们的内心。

  换句话来说,毘婆沙师既许外境实有,亦许内心实有。

  然则,外境跟内心又有何关系呢?

  他们认为,当内心接触外境时,内心为“能缘”,外境为“所缘”,前者为主体,后者为客体。

于能缘的内心上,有所缘外境的相状,称之为“行相”。

行相的生起,便是内心与外境接触时的关系。

  唯识宗认为一切外境,皆由八识各自变现而成。

如眼识所缘,是眼识变现的色境;耳识所缘,是耳识所变现的声境等。

  然则,内识怎样去认识自所变现的外境呢?

  安慧论师(Sthiramati)由是建立自证分。

谓眼其实未见色,耳其实未闻声,所有我们见到的色、听到的声,与由识变现的色声外境毫不相干,只是我们自己在识上变现外境之后,再从识上生起一种证明,证明外界有这种种情况而已。

这个识上的证明,便是自证分。

(西藏所传的唯识,为安慧系统,故此处说“自证分”,亦用安慧的定义。

  毘婆沙宗当然不能承认这个说法。

因为一承认自证分,就等于否定自己的外境实有说。

  读者对上述“行相”与“自证分”的定义及其分别,应该记住,因为这分别,牵涉到下文要说的“九乘次第”分别。

  复次,毘婆沙部将一切事物归纳为五个基本范畴,即是:

㈠显现的色;㈡能缘的内心;㈢随伴着心的心所有法;㈣不相应行法;㈤无为法。

  他们将这五个范畴内的一切事物,既称为事物(Bhava),亦称为“有”(Sat)。

事物或有的定义,是有作用的法。

所以现象也是事物,譬如晴雨是现象,但因为晴雨都有作用,所以便亦是事物。

  五个范畴的事物,只“无为法”恒常。

余四者部不恒常。

但无论恒不恒常,都由实体所成,虽然他们并不一定是实有。

  所谓实体所成,即由分析至最小最小的物质单位(称为极微)、或由分析至最短最短的时间单位(称为刹那)所成。

极微和刹那都是实体,由他们即可建立一切法。

  但由实体所成的事物,虽真实地存在,可是却不必以实体的形式存在。

这就叫做“假有”。

  假有和实体有是相对的。

凡属假有,是世俗谛,实体有则是胜义谛。

  怎样去定义世俗谛与胜义谛呢?

  若一件事物,当他被破坏,或被理智分析到不成一整体时,内心便会放弃对这事物的概念,那么,这事物便是世俗谛的假有。

  例如一串花鬘,当将花鬘上的花一朵朵拆开来时,花鬘的概念就消失,只剩下一朵朵花的概念:

是故花鬘便是假有。

  若一件事物,当他被破坏、被分拆为个别部份时,内心仍然维持着对这事物的概念,那就是胜义谛的实体有。

  例如:

无分方的极微;无刹那的心识;无为的虚空等。

  修道即是这么的一回事——

  因为执著自我为实体的存在,是故有贪嗔痴等三毒生起。

这些都成为解脱的障碍,称为染污无知。

将无知除去,便是修行道上的事。

  所以修道的最大关键是,要了知自我虽为真实的存在,但却非实体的存在(实体有)。

这一点,亦是“九乘次第”差别的重要因素。

  ㈡经部宗宗义

  经部宗——分为随教行经部宗,及随理行经部宗。

前者尊奉《阿毘达磨俱舍论》,后者则奉“七部量论”为轨范。

  这两派都不尊奉《大毘婆沙论》,而以佛经为主来宣说宗义,是故称为经部。

经部宗许自证分与外境二者,都是真实的存在。

  然而经部所说的实有,并不同毘婆沙宗。

毘婆沙的实有,是“三世实有”,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

经部宗则仅承认现在法实有,因为过去法是已灭,未来法是未生,是故二者皆非实有。

  经部所说的自证分,亦不全同唯识宗安慧论师建立的自证分。

我们且将此问题加以讨论。

  小乘部派一律承认外境实有。

然而,内在的心识如何去攀缘外在的境呢?

  对于这个问题,唯正量部说,内心可以直接攀缘外境,余宗都不许可此说,另立两种说法来加以解释。

  一说,由境引生内心中的行相。

  一说,境映于心,变为一表象,然后心识再对此表象加以了别。

  前者是毘婆沙宗的说法,后者是经部宗的说法。

  比较起来,内心与外境的关系,正量部说得最直接:

毘婆沙宗则间接一些;经部宗的说法最为间接。

  经部宗因此也必须承认自证分,因为用心识去了别表象,这即是心识的自证分。

可是外境并非由内心生起,所以经部宗自证分所证的,是实有外境映于内心的表象,而非唯识宗“自证自所变现”的自证分。

经部宗的自证分客观,而唯识宗的自证分则属主观。

  有此分别,经部宗的外境与内心,便对立了起来。

外境真实,内心亦真实,二者都是相对的独立存在。

不像唯识家那样,外境与内心由心识统摄。

  这一点,在“九乘次第”的建立上很重要,希望读者能够记住。

经部宗对外境是这样定义的:

心所能了别的事物,便是外境。

因此一切心能了别的所知法,无非世俗或胜义;无非共相或自相。

  世俗和胜义相对;共相与自相相对。

可分别解说如下。

  唯依靠概念施设才能成立的事物,是世俗,例如无为法;其存在不必依靠概念施设的事物,是胜义,例如瓶。

  这样定义世俗与胜义,恰恰跟毘婆沙宗相反。

然而经部宗却有他们的理由。

  无为虚空等,所以给定义为世俗,是因为他们被世俗执为真实,这即是世俗分别,一落分别,我们就不能见其自相,是故称为世俗。

  瓶等所以给定义为胜义,是因为它在胜义的层面上可视之为真实。

我们既无先设的概念,便无分别心,是故便能知其自相。

  所谓自相,是具有独特性质而能成事的法,例如瓶;所谓共相,则是不能成事的法,例如无为虚空(所谓成事不成事,系指具体不具体而言)。

这样说,是因为瓶有自己特定的存在,而且有具体的作用(能成事),而无为虚空则无非只是一个概念(不能成事)。

  是故经部宗便主张——

  共相是假有,是世俗,是无为法;自相是真有,是胜义,是有为法。

  这样定义,在习惯大乘说法的人看来,可能非常奇怪,因此须要进一步解释其宗义。

  经部宗认为,共相是第六识的虚妄分别,第六识有寻思,因此其所分别的便只是概念,如是即为假有。

自相则由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所了别,前五识无寻思,因而其了别的便有实体,是即为真有。

  换句话来说,他们说一切法实有,是有条件的,只存在于概念上的事物,便非实有。

  因此在修行道上,他们的主张便非常直接,只须要除去我执与污染,便能够得到解脱。

这主张表面上跟毘婆沙宗完全相同,骨子里则大有分别,因为毘婆沙宗并不视概念为世俗、为假有。

  这一点,便亦成为修行道次第建立的要点。

㈢唯识宗宗义

  唯识宗——依西藏学者的意见,此宗可分为两派,即虚相派与实相派。

  两派的分别是这样:

在根识中出现的客体相状,到底是虚相,抑或是实相,即是两派的差别。

  然而两派都共许:

外境并非真实的存在。

倘若执外境为实,便是遍计所执性。

至于依他起性,则属实有。

  关于这点,还可以说得稍为详细一些——

  所谓遍计执性,遍是周遍,计是计较,执是执著。

对一切事物或现象,因周遍计较而生执著,所执著的名言或概念,便是遍计执性。

如闻人说马牛羊,假如从未见过马牛羊的人,心中便生推想,甚么叫做马牛羊,这便即是遍计。

一旦见到马牛羊,便执著这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这便是遍计执。

  一般人执外境为实有,即基于遍计执性。

  所谓依他起性,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非由自己单独即能成立,必须依靠其他事物或现象的和合而成。

譬如马牛羊,无非是骨肉毛以及器官等一大堆东西的组合,马牛羊都依这堆东西而起,这便是依他起,亦即所谓“缘起”。

  由依他起而成立的事物或现象,不是依名生义的遍计所执,是故比较起来便真实了。

  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定义——

  凡于胜义上不存在,但依名言或概念而安立的事物,就是遍计执性的安立。

  凡依托其他因缘而安立的事物,就是依他起性的安立。

  此外,唯识宗又有圆成实性,为一切事理的真实体性,此即是真如,万法皆以真如为本体。

所以对于依他起性,我们还可以补足其定义如下——凡依托其他因缘而生,又为圆成实所依的法,即是依他起性。

  这三种自性的安立,也就是“九乘次第”中一次第修法的理论根据,也是“瑜伽行”的理论根据。

我们因此也须要将他们的定义记住。

  我们再谈一谈圆成实性。

  陈那论师举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三种自性的分别——这个例子说,有人于黑夜中碰到一条绳子,误以为蛇。

这种错误,即是遍计执;后来点着火来一照,知道是绳非蛇,这一根依因缘和合而成的绳,本身便是依他起;若知绳不是蛇,更知此绳由麻等因缘所成,则是圆成实。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譬喻。

  依他起,只是一件因缘和合的客观事物存在,例如绳;圆成实则是证知客观事物的境界,例如既知其是绳非蛇,又知此绳的因缘和合。

这种证知,用术语来说,便叫做“观察思择”。

  我们有两种观察思择,一种名言,一种胜义。

例如对绳作观察思择,那便是名言;对绳的空性作观察思择,那便是胜义。

  由此便可以建立世俗谛与胜义谛。

  由观察思择名言而建立之境,为世俗谛;由观察思择胜义而建立之境,为胜义谛。

  依照这样的定义,依他起亦只是世俗谛中的真实,而遍计执即于世俗谛中亦不真实。

如陈那论师举的例,在世俗谛中,蛇不是实,绳则是实。

  若在胜义谛的层面,则唯圆成实是实,依他起亦属假法。

如陈那论师举的例,在胜义谛中,绳只是因缘和合所生的事物,无有自性(本体);而证知其为绳,且为因缘和合的绳,这样的境界才是实法。

  所以依他起只是在客观现象上的真实存在,也是识心分别作用下的存在。

而圆成实则是一切法性的存在,即一切法的真实(如空性)。

  至于外境跟内识的关系,此宗认为,唯识无外境,即一切事物与现象,皆由内识变现而成。

然而所谓变现,却不是像变戏法那么地变,识的作用在于了别,所谓变现,即是了别的作用。

唯识宗喜欢举恒河水为例来说明这点。

如同一恒河水,鱼视之为自己的生活环境;人视之为可以沐浴饮用的水;饿鬼视之为脓血;天人视之为琉璃,这即是不同的了别。

因了别不同,水便有种种变现。

  因此,修道便是这么的一回事——

  初依抉择慧观,知一切有为法皆不可得,唯有识起,即一切事物现象皆依了别而建立(如恒河水例)。

这时,还有能所的分别,即能了知的内识,与所了别的外境。

  第二步,观察能所二者皆空,即皆无自性,乃于能所本空的圆成实上作修学,直至最后,转识成智。

未转识前,识是实有,渐次转依而至究竟。

  这便是修行道次第上的要点。

㈣中观宗宗义

  中观宗——包括应成派与自续派(大中观暂置不论)。

西藏密宗格鲁派所依止的是应成派,而且认为,应成派是了义,自续派是不了义。

  两派共同的主张是:

于胜义谛中,无微尘法有自性,即不许一切事物与现象为真实的存在。

所谓真实的存在,是指事物的本体而言。

  事物或现象的本体有三种——

  一指它们的性质,如火的热性等,此为世俗。

  一指它们的空性,此为胜义。

  一指它们能独立存在,且属永恒,此则为外道。

  中观宗承认前二者,否认后者。

因此中观宗所说的空性(自性空、无自性),其实是指一切法皆不永恒(有变易性),而且不能独立自存(缘起)。

  自续派跟应成派的分别是——

  虽承认一切法无自性,但在名言范围内,承认诸法皆以自相而存在。

  应成派跟自续派的分别则是——

  即使在名言的范围内,亦不承诸法有自相。

但却承认诸法的功能(用)。

  此外,自续派认为,须要自己建立理论,来破斥其余宗派不同的说法,因此他们亦称为“自立量派”;应成派则不然,他们只用归谬法,指出敌宗的说法站不住脚,这样就自然能够显出自己的立论,因此他们亦称为“应敌成派”。

  (甲)中观自续派

  我们先谈谈中观自续派。

  他们又分为两派——瑜伽行派、经部行派。

两派的分别是这样的:

承认有自证分而不承认外境实有的,属瑜伽行派;不承认自证分,而承认外境有真实的自相,属经部行派。

  瑜伽行的中观自续派大师,是寂护论师,他于西元七六三年入藏,然后建议藏王赤松德真迎请莲花生大士。

他死于西藏,死后,他的高足莲花戒入藏继续弘化。

  经部行的中观自续派大师,是清辩论师。

他的著作《大乘掌珍论》破大乘有宗护法论师之说,引起空有二宗的诤论。

  由于瑜伽行派虽不承认外境实有,但却亦承认外境有自相,因此这一点便成为自续宗两派共同的主张,亦即自续派跟应成派的主要分别。

  自续派对二谛的定义,是这样的——

  在现象界中,呈现主客二元的对立状态。

这种状态名为“二显”。

若在二显的情况下,由现量直观对象,此对象的建立即是世俗谛,如瓶。

这时的主客二元,即是能观察的人,和所观察的瓶,人能见到瓶的存在,这即是世俗谛的真实。

  若在二显消失的情形下,由现量直观对象,此对象的建立即是胜义谛,如“瓶的空性”。

对瓶的空性,不须在现实上有所观察的瓶,才能作现量直接观察,是故便说是二显消失。

  世俗谛又分为两类,正世俗与倒世俗。

  人仅凭常识即知其不实的,是倒世俗,例如由云显现出来的形象如犬如狮,若执之为犬为狮,那便是倒世俗。

  正世俗是世俗常识所认可的存在,如云。

  凡认知,都是正世俗,他有四项性质——㈠不须观察即能认可其存在(即仅凭直觉即可认其存在);㈡有生灭;㈢有具体功能;㈣为世俗常识认许,此相当于唯识宗的依他起性。

  这样建立胜义谛和世俗谛,就不须像唯识宗那样,要建立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

因为实际上须观察思择的,仅为倒世俗(如观察云所幻现的犬,然后思择其为实为假),在正世俗以及胜义的层次,不须观察思择。

第七第八识的作用即在于观察思择,如今他们根本派不上用场,是故即不须建立。

  所以自续派的两派,共同主张,意识便即是“自我”。

其分别是——

  瑜伽行派认为,自证分即是意识的作用。

  经部行派则认为,意识可直接攀缘外境。

  因此在修行道上两派都认为,人我执是烦恼障,法我执是所知障。

修道便是对这二障的清除。

两派的分别是——

  瑜伽行派认为能同时断尽二障。

  经部派则认为先断尽烦恼障,然后才能断尽所知障。

——可比较一下应成派的主张:

先断尽烦恼障,然后才能开始断所知障。

  在西藏密宗的修行道次第上,以中观自续派为理论基础的次第,其要领即在于此。

  (乙)中观应成派

  接着,我们介绍一下中观应成派。

这一派的论点,西藏密宗新派认为是了义,而视自续派及唯识宗、经部宗、毘婆沙宗为不了义(旧派则视应成派仍非了义)。

  应成派不承认诸法有自相,亦不承认自证分。

这两点都须要加以说明,因为这两点即是应成派用以破余宗派的基本立场。

  不承认诸法有自相。

乍听起来,似是将一切法断灭,这样便失去中道,陷入断边。

有些人对中观应成派便是如此批评。

其实应成派并不否定世俗法能生所生、能作所作等一切功能。

既有功能,则一切法虽空,而一切法亦不坏,这便是应成派一条很重要的原则。

有这样的原则,便不陷入断边。

  月称《入中论》有一颂说——

  设若观察此诸法离真实性不可得

  是故不应妄观察此间所有名言谛

  这颂文的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