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8606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docx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

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选矿厂二选矿车间1#系统、2#系统、3#系统、4#系统、5#系统砂泵;1#、2#、3#、4#、5#泵房渣浆泵。

2设备主要技术参数:

规格

型号

入口

直径

扬程

流量

转速

出口

直径

电动机

型号

功率

转速

mm

m

m3/h

r/min

mm

kw

r/min

150ZJ-Ⅰ-A60

200

61.7

470

980

150

Y315S-6

75

980

200ZJ-Ⅰ-A60

250

32.7

565

650

200

Y355M-6

90

980

250ZJ-Ⅰ-A65

300

35.8

730

705

250

Y315S-6

75

980

300ZJ-Ⅰ-A65

350

35

730

850

300

Y355M-6

200

980

3润滑

3.1渣浆泵的润滑部位

前后主轴轴承

3.2使用的油质及标准

部位

润滑油

标准

更换周期

主轴轴承

黄甘油、100#机油

12月

3.3润滑的“五定”制度:

定人、定点、定量、定更换周期、定标准;

4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4.1开、停机程序:

开机前按规定检查各润滑点、电气设备、信号,确认无误时,按开停车顺序开机.

4.1.1开车顺序:

水封泵尾矿泵精矿泵二段泵一段泵。

4.1.2停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

4.1.3开停车注意事项:

4.1.3.1开车时先盘车1-2周,点试启动;

4.1.3.2停车时必须将管道及泵体内的矿浆冲洗干净;

4.2渣浆泵运转前的检查

4.2.1各部连接螺栓、电机的地脚螺栓是否松动。

4.2.2皮带的松紧否合适,有无缺少的三角皮带。

4.2.3轴承润滑油是否充足,有无漏油现象。

4.2.4泵池的放矿口是否堵好,泵的进、出管路是否畅通。

4.2.5检查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齐全。

4.3渣浆泵运转中的检查

4.3.1电机及泵有无振动现象。

4.3.2电机、渣浆泵的轴承温度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

4.3.3三角皮带轮是否破裂,皮带轮键是否松动。

4.3.4盘根密封处是否漏矿,水封水是否正常。

4.3.5进料管是否畅通。

4.3.6矿浆管是否漏矿。

4.4清扫:

4.4.1电动机、减速机及机体外部保持清洁;

4.4.2各润滑点外部禁止附有油污;

5常见故障及排除

故障

原因

消除的办法

轴承发热

轴承缺油

补充润滑油

轴承磨损过量或碎裂

联系维修检查处理,向相关人员汇报

轴承安装不正

轴承体内进入矿砂等杂物

盘根漏水

水封水压力过大

调整水封水的阀门

盘根压盖没有紧到位

将压盖紧到位

盘根使用到期

倒泵,更换盘根

三角皮带脱落、发热

皮带轮安装不正

联系维修进行找正

皮带与皮带槽不相符

更换三角皮带,并向相关人员汇报

皮带松动

调整皮带轮中心距或更换三角皮带

ZJ系列渣浆泵使用维护规程

1.用途

1.1本规程主要使用于金川集团公司选矿厂ZJ系列渣浆泵的使用和维护。

1.2渣浆泵是供、吸清水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它液浆的机器。

2.工作原理与组成结构

卧式渣浆泵为悬臂离心式渣浆泵,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渣浆,由于它与水泵同属于离心泵,因此,其工作原理也与水泵相似,它对渣浆泵的压送也是装有叶片的高速旋转而完成其能量之间的传递或转换。

渣浆泵主要由传动装置、泵头部分、托架部分或简式托架部分等组成。

3.规格型号与主要技术性能

序号

型号

直径mm

流量Qm3/h

填料规格

管接头

扬程

H

出口

入口

轴封

冷却水

4

250ZJ-I-A65

250

300

1480-408

19*19*502

G1/2″

G1/2″

35

6

200ZJ-I-A65

200

250

950-314

19*19*455

G1/2″

G1/2″

32.7

10

150ZJ-I-A60

150

200

600-164

19*19*455

G1/2″

G1/2″

30

(注:

I表示泵的级数为一级,A表示泵的叶轮片数为五枚)

4.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4.1安装、调试及运行

4.1.1设备安装前,首先参照装箱单检查零部件是否安全。

4.1.2渣浆泵出厂若在6个月内,未经使用的泵必进行拆检。

只检查灵活程度,锈蚀情况及加油情况即可,使用前需填加填料。

4.1.3渣浆泵出厂若超过6个月,必须重新拆洗组装,并更换润滑油。

4.1.4卧式泵机组应采用二次灌浆法进行安装。

4.1.5机组的中心线应与地基中心线保持一致。

4.1.6机组的中心高与设计值的偏差应不大于±2mm,机组的水平允差为0.1/1000。

4.1.7泵的调整

4.1.7.1电机的转向调整在与泵完全脱开传动的条件下进行,应确保与泵的旋向一致,否则会造成叶轮脱扣或损坏其他部件。

4.1.7.2传动带张紧力的调整,应使每根皮带张紧一致,并上好防护罩。

4.1.7.3泵在日维护状态下应做到“紧固、润滑、清洁、防腐、调整”的各项规定。

4.1.7.4采用填料密封的泵,开车前必须符合密封的添加盘根要求。

4.1.8泵的试运行

4.1.8.1泵在安装调整完好之后、即可试运行,有条件的岗位应首先使用清水进行试运行,运行正常后再输送渣浆介质。

4.1.8.2开启轴封水和冷却水,将压力调整到规定值,(压力0.05-0.2MPa,流量1-3m3/h)。

4.1.8.3将进口阀门完全开启。

4.1.8.4开启注水阀门向泵内注水(倒灌泵不需注水)。

4.1.8.5将出口阀门开度调整到1/4。

4.1.8.6待转速正常后,再开启出口压力表。

4.1.9泵启动时应注意的事项:

4.1.9.1由于填料压的太紧,当泵转动后、填料处发热冒烟汽,应将填料压盖螺母松动、使轴封水泄漏、然后慢慢拧紧、知道滴渗为止。

4.1.9.2泵的流量扬程(出、入口压力)是否稳定并符合工艺要求。

4.1.9.3泵的电流是否稳定正常。

4.1.9.4泵是否有异常声响、噪声振动是否过大。

4.1.9.5轴封泄漏是否稳定正常(滴渗)。

4.1.9.6轴承温升35℃,最高温度不得大于75℃。

4.1.9.7停泵前应抽送30分钟清水,以清洗泵及管内的渣浆。

4.1.9.8停泵后15分钟内再关闭轴封水和冷却水。

4.2维护与保养

4.2.1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设备的性能和工艺要求正确操作。

4.2.2操作人员必须保持设备清洁、干燥、无油污、不泄漏。

4.2.3每班点检托架内油位是否合适,正确的油位是在油位线位置附近、不得超过±2mm。

4.2.4经常检查轴封水和冷却水的压力及流量是否合适。

4.2.5采用润滑脂润滑填料的泵,每天应定期加油一至二次,确保填料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4.2.6定期检查轴封水的泄漏量,当泄漏量加大时,应调整填料压盖的螺栓,需要换填料时要及时进行更换。

4.2.7填料的选用和填压方法

4.2.7.1必须采用碳素纤维浸聚四氟乙烯或牛油煮棉线填料,工作压力≤0.5MPa时,可采用石棉填料。

4.2.7.2填料的长度按轴套圆周展开长确定,各环填压时要将切口交错120°。

4.2.7.3填压好的盘根一定要进行通水试运转,运转时再安全认真地调整压盖螺栓,达到渗漏成点(每分钟15-20滴)。

4.2.8操作人员必须认真记录和检测轴承的运行温度、夏季最高不得超过75℃,冬季最高不得超过65℃。

5.设备的润滑制度

操作人员必须理解和记熟设备各润滑部位,按规定及时加足润滑油脂。

设备润滑明细见下表

润滑明细表

润滑部位

润滑油型号

润滑

方式

补加或更换周期

150ZJ渣浆泵

轴承

黄甘油

油枪注入

每月初加一次

250ZJ渣浆泵

轴承

100#液压油

注入

3个月

油箱

黄甘油

 

1个月

泵连续运行800小时后应彻底更换润滑油、稀油润滑冬季加注N32机油,夏季加注N46机油,润滑脂应加注锂基润滑脂2号或3号,切忌无油开车

6.常见的故障及处理措施

 

序号

故障形式

原因分析

排除方法

1

泵不出水,压力表及真空表的指针剧烈跳动

吸水管路内没有注满水

向泵内注满水

吸水管路堵塞、阀门开启不足

开启进口阀门、清理管路堵塞

泵的进水管路、仪表处或填料函处严重漏气

堵塞漏气部位、检查填料是否湿润或压紧

2

泵不出水,真空表显示正常

进口阀门没有打开或已淤塞

开启进口阀门或清淤

吸水管路阻力太大或已堵塞

改进设计吸水管路或清淤

吸水高度太高

降低安装高度

3

泵不出水,压力表显示有压力

出水管路阻力太大

检查调整出水管路

叶轮堵塞

清理叶轮

转速不够

提高泵的转速

4

泵不转

涡壳内被固硬沉积物体淤塞

清除淤塞物体

5

流量不足

叶轮或进、出水管堵塞

清洗叶轮或管路

叶轮磨损严重

更换

转速低于规定值

调整转速

泵的安装不合理或进水管路接头漏气

重新安装或堵塞漏气

输送高度过高、管内阻力损失过大

降低输送高度或减小阻力

进水阀开的过小

开大阀门

填料口漏气

压紧填料

泵的选型不合理

重新选型

6

泵的电机超负荷

泵的扬程大于工况需要泵扬,运行工况点向大流量偏移

关小出水阀门、切割叶轮或降低转速

选用电机时没有考虑浆体比重

重新选配电机

填料压得过紧

调整填料压盖螺栓

7

泵内部声音反常泵不出水

吸入管阻力过大

清理吸入管路及闸阀

吸上高度过高

降低吸上高度

发生汽蚀

调节出水阀门使之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吸入口有空气进入

堵塞漏气处

所抽送液体温度过高

降低液体温度

8

泵振动

泵发生汽蚀

调小出水阀门、降低安装高度、减小进口阻力

叶轮单叶道堵塞

清理叶轮

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重新找正

紧固件或地基松动

拧紧螺栓、加固地基

9

轴承发热

未开启冷却水

开启冷却水

润滑不好

按说明书调整油量

润滑油不清洁

清洗轴承、换油

推力轴承方向不对

针对进口压力情况、应将推力轴承调方向

轴承有问题

更换轴承

10

填料寿命短

填料材质不好

更换好的填料

没有轴封水

增加轴封水

11

泵漏油

油位太高

降低油位

胶件失效

更换胶件

装配有问题

调整装配

12

泵头漏水

胶件没有压好

重新装配或压紧

7.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7.1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

7.2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设备使用维护规程》中的安全事项。

7.3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经常检查运转件、护罩、栏杆及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可靠无误。

7.4操作、维修人员临时检修时一定要断开电源,并悬挂好警示牌。

7.5操作、维修人员若发现异常,应停车处理,并及时逐级汇报,严禁误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