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8407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第30套.docx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第30套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知识(21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骠(piāo)骑破斧沉舟令行禁止忧愁幽思

B.数奇力能扛(gāng)鼎博闻强志股肱之臣

C.狱掾高山仰止徇(xún)私舞弊刎刭之交

D.稗益暗度陈仓按步就班暴虎冯(píng)河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专家巡讲活动在我市拉开帷幕。

我的态度很鲜明,对任何邪教

的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B.敦煌石窟每天都迎接各方宾朋,有些参观者对壁画并不在行,却也都仰着头非常认真

地作壁上观。

C.人事处通知,对那些久假不归的同志要查明情况,对其中的无故旷工者要严肃处理。

D.被刘健提前“告上足协”的中能俱乐部较为气愤,“谁申诉已经不重要,到了这一步,中能就要做好对簿公堂准备,我们有信心。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

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B.通过“机遇”号火星车对一块火星岩的分析,科学家发现了硫酸盐等一些必须在有液态水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形成的矿物质。

C.由于绘画画面的有限性和绘画形象的固定性,对绘画表现更广大的生活空间、表现时间过程、表现心理活动和声音形象等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D.这次活动的宗旨是以展现汉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为目的,并以此推动地方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能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是人的特点。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①一个人在少年时常是朝气勃勃,有志气,肯干,觉得世间无不可为之事,天大的困难也不放在眼里 

②少年时如果能努力,养成一种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老而益壮,也还是可能的 

③人在能尽量发挥这特点时,就足见出他有蓬勃的生命力 

④一个人到了这时候,生命力就已经枯竭,虽是活着,也等于行尸走肉,不能有所作为了 

⑤到了年事渐长,受过了一些磨难,他就逐渐变得暮气沉沉,意懒心灰

⑥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奋发有为,最好是趁少年血气方刚的时候 

⑦遇事都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肯出一点力去奋斗

A.③②①⑤④⑦⑥B.①②⑤⑦④③⑥C.③①⑤⑦④⑥②D.①⑤④⑦⑥②③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近的一项是(  )(3分)

A.岂以为周道衰微

B.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

C.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3分)

A.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

B.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C.管仲既任政相齐

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7.下列句中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B.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C.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

D.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二、文言文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1小题。

(15分)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

“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

“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

“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

“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

“妇言谓何?

”孟曰: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

“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有删改)

8.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

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

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谏:

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

嘱咐

9.下列选项与例句中的“以”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常以谈笑讽谏

B.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C.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

D.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

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

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

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11.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15分)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家世世受射。

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

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

“前!

”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夜半时,引兵而去。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

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广曰:

“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遂引刀自刭。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李将军之谓也?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改)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

竟然因此而死。

B.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将兵:

将军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

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

指刚成年的时候。

13.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14.下列句子全都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项是(  )(3分)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②得赏赐辄分其麾下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译文:

(2)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

(15分)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

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

于是孙子谓田忌曰: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

”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

及临质,孙子曰:

“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

”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

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

“刑馀之人不可。

”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

“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

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

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毙于魏也。

”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

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孙子谓田忌曰: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

”庞涓行三日,大喜,曰:

“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

”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

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

“庞涓死于此树之下。

”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

“遂成竖子之名!

”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膑以刑徒阴见   阴:

暗中

B.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再:

第二次

C.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客:

客气

D.明日为五万灶      明日:

明天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①赵急,请救于齐      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①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  ②门虽设而常关

D.①齐因乘胜尽破其军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18.下列对原文的相关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膑原在魏国,因受迫害而沦为刑徒,后来,他说服了齐国使者,得以逃到齐国,并帮助齐国取得重大的军事胜利。

B.在魏国攻打赵国时,田忌按孙膑所说趁机攻打魏国空虚的都城大梁,于是魏军果然去了邯郸,在桂陵与齐军交战,结果被打败。

C.“马陵道之役”的胜利,是在孙膑充分掌握敌我情况并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取得的。

D.文章刻画人物的性格面貌,生动逼真。

写孙膑的出谋献策,往往只说做法,不讲原因,到了后来才看到它的作用。

这种写法,曲折有趣,引人入胜。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译文:

(2)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译文:

三、默写(6分)

20.从下列8句中任选6句默写。

(1)故《易》曰:

,差以千里。

(《太史公自序》)

(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高祖本纪》)

(3)力拔山兮气盖世,。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本纪》)

(4)风萧萧兮易水寒,!

(《刺客列传》)

(5),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列传》)

(6)其志洁,。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屈原列传》)

(7)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滑稽列传》)

(8)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

(《淮阴侯列传》)

四、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一16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

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

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

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

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

“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

”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

“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

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

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

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

“你从哪里来?

”和尚答:

“我从湖南来。

”药山又问:

“湖水是不是在泛滥?

”答:

“湖水还没有泛滥。

”药山接着说:

“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

”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

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

“是在泛滥。

”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

“何劫中不曾泛滥!

”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

何水不脏?

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

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

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

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

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

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

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

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

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

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

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

那也是他的收获啊!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

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

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

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

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及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

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

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

21.结合文意,概括“汨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

(每种含义不得超过15个字)(4分)

22.从全文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6分)

23.“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认为,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五、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子说: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论语•阳货》)

庄子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司马迁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

请以“无言之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马鞍山二中高二期末考试《〈史记〉选读》试题答案

1、B(A“piāo”应为“piào”,“破斧沉舟”应为“破釜沉舟”;C“xún”应为“xùn”,“刎刭之交”应为“刎颈之交”D“稗益”应为“裨益”,“按步就班”应为“按部就班”)

2、D(A.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B.作壁上观:

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

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

 C.久假不归:

假,借。

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后亦指迷途不知返。

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不回来”。

D.对簿公堂: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

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上打官司(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添加了“双方在法院打官司”这一词条)。

 

3、B(A.搭配不当,“加大……质量”不搭配。

C.主语残缺,删掉“由于”。

D.“宗旨”和“以……为目的”杂糅。

4、C(首句中有“是人的特点”,句③中说到“发挥这特点”,据此可知③应排在最前面;句①说“少年时”,句⑤说“到了年事渐长”,可判断⑤应排在①后;句⑦很明显句意是承句⑤而下的,因此排在句⑤之后。

5、A(以为:

认为。

B.故事:

古指历史旧闻,今指真实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

C.家人:

古指平民百姓,今指家庭成员。

D.地方:

古指土地方圆,今泛指空间的一部分或指民间或指地区。

6、D(A.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善1,褒扬;恶1,讥贬;贤1,尊重,赏识;贱,鄙视,轻视。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善2,善行;恶2,恶行;贤2,贤人。

B.苦: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苦”。

C.相:

名作动做宰相。

7、A(A项是被动句,其它三项是倒装句。

8、A“辩”,这里是“辩才”的意思,名词。

9、BB和例句都是“因为”,A是“用”,C是“凭借”,D是“用来”。

10、C“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应该是“商定三日之后再来(决定是否)为相”,“又责怪庄王”是无中生有。

11、

(1)马患肥胖症而死,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安葬它。

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丧”是“为……治丧”,为动用法;“争”是“规劝”,后作“诤”。

(2)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持”是“坚守”,“妻子”是“妻子儿女”,“不足为也!

”是省略句,翻译时应把主语“廉吏”补出来。

12、D(A项中的“竟死”应翻译为“直到死”。

B项中的“将兵”应是“率领军队”的意思。

C项中“曲折”应译为“详细经过”。

13、C(“饮食与士共之”中“之”受动词“共”的支配(上文中“赏赐”则受动词“分”的支配),讲的是李广与士卒共饮食的情况,“之”在此处当指前头的“饮食”一词,而不是前文的“赏赐”。

14、D(第①句“解鞍,令士皆纵马卧”,这是李广面对匈奴大军,寡不敌众,而镇定自若,出奇制胜的策略,不属于平素治军的范畴。

第③句“专以射为戏”是讲李广喜欢以射箭作为消遣的性情,跟治军无关。

第⑥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是指李广的自刎使军士无不悲恸垂泪,足见他深受士卒拥护和爱戴,虽然事件本身不是李广发出的,但某种程度上也可认为从侧面反映了他“宽缓不苛”的治军之道。

15、

(1)这时恰逢天黑,匈奴的军队始终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不敢贸然出击。

“会、怪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其”直译为“大概”“差不多”“恐怕”之类表揣测的语气副词,“之谓”的正确翻译,译为“说的是”或“是说”。

16、AB项“再”应为“两次”;C项“客”应为“像对待客人一样”;D项“明日”应为“第二天”。

17、DA组中,第一句中的“与”意为“和、同”,第二句中的“与”应为“结交”;B组中两个“于”,前者为“向”,后者为表比较的介词;C组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D项中两个“因”皆为“于是”。

18、B“去邯郸”是“离开邯郸”而不是“去了邯郸”。

19、

(1)善于作战的人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向有利的方面加以引导。

(2)看见白色木质上写有字迹,就点燃火把照看那些字。

参考译文:

齐国使者来到(魏国都城)大梁,孙膑以受刑囚犯的身份暗中求见齐使。

齐使认为孙膑与众不同,就私下用车把他载到齐国。

齐将田忌赏识孙膑,像对待客人那样对待他。

田忌屡次与齐国几位贵公子下很重的赌注赛马,孙膑见田忌的马的足力与对手的马匹相差不远,这些马匹分上、中、下三等。

于是孙膑对田忌说:

“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

”田忌相信孙膑的话对,就和齐王及各位公子下了千金的赛马赌注。

等到临近比赛,孙膑说:

“今天用您的下等马匹与他们的上等马匹比,用您的上等马匹和他们的中等马匹比,用您的中等马匹与他们的下等马匹比。

”双方赛马完毕,田忌一负二胜,终于赢得齐王千金。

于是田忌就把孙膑推荐给威王,威王向孙膑询问兵法,就拜他做了老师。

这以后,魏国进攻赵国,赵国危急,向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