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828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

招生目录及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学科名称及代码

外国语

专业基础课

导师姓名

主要研究方向

新闻学

050301

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实务

吴飞

新闻传播与社会研究

黄少华

新闻传播与网络社会

传播学

050302

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实务

邵培仁

传播与媒介理论

邵培仁

媒介经济与管理

李岩

传播文化与媒介批评

国际传播

050303

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实务

吴飞

国际传播与跨文化研究

施旭

国际传播与话语研究

韦路

国际传播与新媒体技术

影视动漫传播

050304

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实务

范志忠

影视动漫与文化传播

王小松

影视动漫与艺术传播

文化创意产业

050305

新闻与传播理论//新闻与传播实务

李杰

数字娱乐与文化产业

王小松

文化创意与艺术管理

备注

直接攻博、硕博连读的招生比例视生源情况而定(不超过1/4),在职生比例5%。

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传播理论与方法

主讲教师

邵培仁、吴飞

英文名称

CommunicationTheoryandMethod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影视动漫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1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其实就是传播社会。

因此,传播理论与方法是人类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护照和通行证。

课程要求博士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传播知识,了解和熟悉中外传播事业的历史和现状,知道如何运用传播学的原理与方法指导各种传播活动,而且要能了解和熟悉中外传播理论与方法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传播理论和方法从事科学研究、解决传播问题的能力,能承担国家或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写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著。

课程主要内容:

1、传播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著作;2、传播理论研究中的重要人物;3、中外传播研究的基本现状;4、中外传播研究的发展趋势;5、当下国际传播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6、当下中国传播理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7、西方传播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8、构建中国传播理论体系或进行特色研究的可能性;9、传播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运用。

本课程除讲授与讨论外,十分重视大众传播中信息产品的生产、处理、传播和接受等方面案例的分析,要求博士生平时注意观察、分析和研究中国的大众传播现象,希望通过具有典型意义案例的分析和中国特殊传播现象的研究,使理论观点能应用于诠释经验世界,而经验世界的现象也能作为丰富理论或修正理论的参考。

主要教材:

邵培仁著:

《传播学》(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美]罗杰·D.维曼、约瑟夫·R.多米尼克著:

《大众媒介研究导论》,金兼斌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安德斯·汉森等著:

《大众传播研究方法》,崔保国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资料:

[美]斯蒂芬·李特约翰著:

《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

《大众传播理论》,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德弗勒、[英]丹尼斯著:

《大众传播通论》,颜建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

《大众传播学诸论》,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

《媒介研究的进路:

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美]赛佛林、坦卡特著:

《传播理论:

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著:

《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传播与媒介理论

主讲教师

邵培仁

英文名称

CommunicationandMediaTheory

课程性质

选修课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2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新闻是社会的镜子,传播是社会的神经。

《传播与媒介理论》课程旨在向传播学专业博士生全面展示信息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与当代社会的复杂关系和互动情状,以及传播与媒介理论在这一过程中特殊作用和发挥作用的可能性。

通过教学和讨论,要求博士研究生不仅要了解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和基本规律,而且知道如何运用传播与媒介理论的基本原理指导政治、经济、文化、新闻等社会传播活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优化日常工作和生活,进行创造性的科学研究。

课程讨论的主要内容有:

1、媒介生态理论;2、媒介地理理论;3、媒介社会理论;4、媒介伦理理论;5、媒介文化理论;6、媒介政治理论;7、媒介批判理论;8、媒介身份理论;9、媒介人种理论;10、媒介公平理论。

等等。

本课程除讲授与讨论外,十分重视媒介理论与实践中的案例分析,要求博士生密切关注世界媒介理论与媒介运作中前沿课题和现实问题,希望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分析,使理论观点能应用于诠释经验世界,而经验世界也能作为丰富理论或修正理论的参考。

主要教材:

邵培仁等著:

《媒介理论前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邵培仁等著:

《媒介理论前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著:

《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英]戴维·巴勒特著:

《媒介社会学》,赵伯英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主要参考资料:

邵培仁等著:

《媒介生态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邵培仁、杨丽萍著:

《媒介地理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邵培仁、叶亚东著:

《新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塞伦·麦克莱著:

《传媒社会学》,曾静平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著:

《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美]克利福德·G.克里蒂安著:

《媒介公正》,蔡文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邵培仁主编:

《政治传播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岩著:

《传播与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著:

《媒体等同》,卢大川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媒介经济与管理

主讲教师

邵培仁

英文名称

MediaEconomyandManagement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影视动漫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2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通过学习本课程的讲授与讨论,指导博士生掌握媒介经济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媒介管理的基本规律、原则和作用,知道运用媒介经济学和媒介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媒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熟悉国际媒介经济和媒介管理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和热点课题,敢于积极探索中国媒介经济与管理中重大的和紧迫的理论与现实问题,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媒介组织和政府机构高层次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课程的主要内容有:

1、中外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的基本现状;2、中外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3、当下国际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4、当下中国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5、西方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研究中取得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6、中国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研究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同西方的差距;7、构建中国媒介经济与管理研究的理论体系;8、探讨对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进行特色研究的可能性;9、探讨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研究中的新课题。

本课程除了讲授和讨论外,十分重视媒介经济与媒介管理中典型案例分析。

希望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的分析和中国媒介经济与管理现象的研究,使理论观点能应用于诠释经验世界,而经验世界的现象也能作为丰富理论或修正理论的参考。

主要教材:

邵培仁、陈兵著:

《媒介战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邵培仁、陈兵著:

《媒介管理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美]RobertG.Picard著:

《媒介经济学》,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

主要参考资料:

邵培仁、刘强著:

《媒介经营管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

唐榕、邵培仁著:

《电影经营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飞著:

《大众传媒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普林格尔、斯塔尔著:

《电子媒介经营与管理》,潘紫径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邵培仁等著:

《文化产业经营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理查德·E·凯夫斯著:

《创意产业经济学》,孙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英]约翰·霍金斯著:

《创意经济》,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

[美]BrianKahin/HalR.Varian编著:

《传媒经济学》,中信出版社,2003年。

邵培仁主编:

《会展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数字娱乐与文化产业

主讲教师

李杰

英文名称

DigitalEntertainmentandCulturalIndustry

课程性质

学位课

适应专业

传播学、影视动漫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研讨

开课学期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本课程要求博士生了解数字娱乐与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揭示数字娱乐条件下人们的娱乐心理需要结构,深入把握动漫、数字音乐、数字影视、网络游戏的基本规律,分析并发现其盈利模式。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九大内容:

一、娱乐经济与数字娱乐产业;二、数字娱乐产业的基本特征;三、娱乐心理分析;四、非实物化产品;五、创新的盈利模式;六、当代数字娱乐产业类别;七、数字数字娱乐产业集群;八、中国数字娱乐产业;九、数字娱乐产业的全球竞争与品牌战略。

主要教材:

李思屈:

《数字娱乐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思屈等著:

《中国数字娱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资料:

李思屈:

《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思屈:

《广告符号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Cartoon:

OneHundredYearsOfCinemaAnimation,byGannalbertoBendazi,JohnLibbey&CommpanyLtd.,London,1994

PrimeTimeAnimation:

TelevisionAnimationandAmericanCulture,editedbyCarolA.StabilandMarkHarrison,LondonandNewYork,Routlege,2003.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

《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起每年一本。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文化产业研究

主讲教师

李杰

英文名称

CulturalIndustryStudies

课程性质

选修

适应专业

传播学、影视动漫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本课旨在指导学生研究文化产业的基本规律,探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对广告产业、音像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新闻出版等重要文化产业类别的个案研究,达到对文化产业一般规律和本质的把握。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七个部分: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二、文化产业的经济特征,三、文化产业与文化需求,四、文化产业模式,五、当代文化产业的九大类别,六、文化创意与内容生产,七、文化产业的投入与产出

主要教材:

李思屈:

《文化产业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主要参考资料:

理查德·E·凯夫斯:

《创意产业经济学:

艺术的经营之道》,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托马斯·达文波特/约翰·贝克:

《注意力经济》,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

考林·霍斯金斯·迈克法蒂耶/亚当·费恩:

《全球电视和电影:

产业经济学导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约翰·费斯克:

《理解大众文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邵培仁等著:

《文化产业经营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熊澄宇著:

《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邵培仁、李思屈主编:

《中国娱乐与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国传媒报告杂志社,2009年起每年一本。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传播符号学

主讲教师

李杰

英文名称

SemioticCommunicationStudies

课程性质

选修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影视动漫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研讨

开课学期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本课程主要指导学生研究符号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符号的意义生成规律及其与人类生命深层结构的对应关系,学会运用符号学的方法来研究传播与文化现象。

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部分:

一、传播学的起源与符号学派的兴起,二、李思屈困惑与索尔难题,三、符号学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四、符号与意义,五、符码,六、符号学方法的应用,七、符号的战争。

主要教材:

自编《传播符号学》。

主要参考资料:

李思屈:

《东方智慧与符号消费》,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思屈:

《广告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李幼蒸:

《理论符号学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罗兰·巴尔特:

《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媒介批评

主讲教师

李岩

英文名称

MediaCriticism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影视动漫传播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2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媒介批评课程主要是向学生提供当代批评理论在媒介批评研究方面提供的知识体系,它包括:

批评立场/批评范畴/批评命题和批评话语等四个方面。

同时组织和训练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媒介批评实践,通过实践理解媒介批评对于建构媒介反思和揭示性解读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培养作为人文学者的的批评精神。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1、符号学理论、意识形态分析、叙事理论、读者反映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大众文化理论的基本研究立场和话语方式与理论研究架构;2、以上各种理论在媒介领域的批评实践和开拓方向。

通过互动式教学和讨论,要求博士生认识媒介批评立场对于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意义,了解当代批评理论的形成过程,重点是这种理论产生的背景、面对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思考这些理论在面对中国问题时的适应情况,通过媒介批评实践发展这些理论或者拓宽研究视角的途径。

主要教材:

李岩著:

《媒介批评》,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罗伯特·C.艾伦编著:

《重组话语频道》,麦永兄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主要参考资料:

佛朗索瓦.利奥塔著:

《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车谨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

罗兰.巴尔特著:

《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

福轲著:

《福轲访谈录——权力的眼睛》,严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杰拉尔.日奈特著:

《叙述话语研究》,杨志堂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斯坦利·费什著:

《读者反映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约瑟芬.多诺万著:

《女性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赵育春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约翰.费斯克著:

《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莫瑞.克里格著,《批评之旅:

六十年代之后》,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汉诺哈特著:

《传播学批判研究》,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文化表征研究

主讲教师

李岩

英文名称

CulturalRepresentationStudies

课程性质

选修课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文化创意产业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2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本课程主要是细读和研讨霍尔的《表征》一书。

通过细读和研讨,要求博士研究生了解的文化表征的意义和关注的问题。

同时,接受关于文化研究的方式、方法训练。

能够运用这种方法选择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文化表象和意指实践的分析研究。

文化表征课程细读和讨论的主要内容有:

1、表征的运作;2、表征社会;3、他种文化展览中的诗学和政治学;4、“他者”的景观;5、展示男人卫;6、文类与性别。

主要教材:

斯图亚特.霍尔著:

《表征——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主要参考资料:

罗钢、刘象愚主编:

《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雷蒙.威廉斯著: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

周宪著:

《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媒介话语分析

主讲教师

李岩

英文名称

MediaDiscourseAnalysis

课程性质

选修课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影视动漫传播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本课程要求博士生认识、了解和掌握话语理论与话语研究的方式、方法。

能够运用这些理论研究分析中国媒介话语想象。

本课程内容主要内容:

1、话语分析——文本分析;话语分析——文本间分析;2、媒介文本分析;媒介文本间分析。

3、选择具体媒介文本进行话语分析训练。

主要教材:

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著:

《话语分析基础知识》,曲辰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主要参考资料:

布尔迪厄著: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刘禾著: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与被译解的现代性》,三联书店,2002年。

施旭著:

《文化话语研究:

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悦蛾、范宏雅著:

《话语分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Brown,G.著:

《话语分析》,罗选民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传播与社会

主讲教师

吴飞

英文名称

Communicationandsociety

课程性质

学位课(必修)

适应专业

传播学、新闻学、国际传播、

学时学分

32/2

教学方式

讲授与讨论

开课学期

考试方式

论文

课程内容提要:

(500字以内)

社会事物是通过它在文化形式中的表达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