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成都国际汽车城与国内外汽车城对比研究.doc
《(终)成都国际汽车城与国内外汽车城对比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终)成都国际汽车城与国内外汽车城对比研究.doc(7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国际汽车城与国内外汽车城对比研究
成都国际汽车城与国内外汽车城对比研究
委托单位:
龙泉驿区发展改革和经济信息化局
研究单位:
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成都国际汽车城
与国内外汽车城对比研究课题组
2012年11月
74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
1.2研究意义 3
1.3研究路线和主要内容 3
第2章汽车城相关理论 5
2.1产业集群一般理论 5
2.2汽车产业集群理论 6
第3章国内外典型汽车城分析 7
3.1国内典型汽车城 7
3.2国外典型汽车城 25
第4章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现状 44
4.1发展基础 44
4.2现状分析 45
第5章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的SWOT分析 47
5.1成都国际汽车城的优势(S) 47
5.2成都国际汽车城的劣势(W) 49
5.3成都市国际汽车城的机遇(O) 50
5.4成都市国际汽车城的挑战(T) 52
第6章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战略 53
6.1战略目标 53
6.2战略思路 54
6.3发展重点 54
6.4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拓展汽车产业文化 56
第7章成都国际汽车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57
7.1成都国际汽车城竞争力现状 57
7.2成都国际汽车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59
第8章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的对策 68
8.1组织层面 68
8.2政策层面 69
8.3要素层面 70
8.4项目层面 71
8.5创新层面 71
8.6集群层面 72
参考文献 74
第1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0国际汽车产业重构
自1885年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在欧洲发明至今,国际汽车产业正步入第四次转移时期,具体特征体现在:
一是加快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先进技术的步伐,技术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产业转移的重点从汽车制造业逐步转移到现代汽车金融和服务业上,产业利润也将向上下游产业转移;三是跨国汽车公司在产业转移中独资化趋势加强,对新兴市场的垄断逐步从隐性走向显性;四是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日益全球性配置;五是将加速技术创新,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图1.1全球汽车产业的四次转移
尤其是从2008年到2009年,金融危机的蔓延,逐渐演变成全球汽车行业的危机,全球汽车市场严重萎缩,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出现重构。
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举步维艰,通用业已申请破产。
以豪华车生产为主要业务的欧洲汽车厂商此次也将面临考验。
对于传统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受利益集团特别是工会组织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将不可避免地抬头,全球汽车贸易环境将趋向恶化。
而对那些本土市场规模有限、倚重出口市场的新兴汽车制造国而言,开拓国际市场将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在这样的格局下,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商向海外转移生产的趋势进一步加剧,全球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周期性的自我调整阶段,世界汽车制造中心、运营中心和研发中心都将重新布局。
1.11全国汽车产业调整
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汽车产业将长期处于持续较快发展阶段,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也将更为显著。
与发达国家以汽车更新为主的消费市场相比,我国的汽车消费更具有“刚性”,国际金融危机只是引发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期的提前到来,中国汽车将有可能在调整中实现赶超,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国内汽车行业重组加快:
各主要汽车厂商加速在全国布局,特别是西部汽车市场的崛起带来全国汽车制造业的布局调整,促使汽车制造重心向西部转移;二是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
确定装备制造业为未来西部重点发展中的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支持在西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三是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
确定汽车产业为成渝经济区的重点支撑产业;四是四川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出台《四川省工业“7+3”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汽车制造为三大潜力产业之一,确定汽车产业“一带、一基地、六园区”的布局。
1.13成都国际汽车城面对的挑战
然而,成都国际汽车城与国内外的汽车城相比,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差距。
一是汽车行业竞争程度更加激烈:
世界汽车格局和全国汽车产业调整带来区域间的竞争加剧,重庆、西安、柳州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发展势头强劲,竞争壁垒越来越高;二是资源要素压力更大:
能源保障亟待加强(天然气、电力),土地供需矛盾较大,高端人才引进困难;三是“两个高端”培育困难:
高端产业项目引进困难(如集群后发优尚未形成,高端项目聚集较慢),产业高端链条延伸缓慢(如汽车研发、汽车博览等产业高端延伸缓慢);四是城市功能有待提升:
物流保税、总部经济、营销咨询等生产性功能缺乏,涉外酒店、专家村、套率低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高端城市功能缺乏;五是零配件本地配套率低:
零配件龙头企业缺乏,高端化零配件企业缺乏,零配件产值落后于整车制造;六是制造规模较小,集群竞争力不强。
2011年10月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新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
该论坛作为国内举办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最为重要的国际行业会议之一,对于成都着力打造国际汽车城的目标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如何加快成都国际汽车城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其竞争能力就成为地方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1.2研究意义
本课题拟通过对国内外汽车城进行比较研究,总结汽车城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而提出推进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的对策。
1.20丰富汽车产业发展理论
丰富汽车城发展理论,形成汽车产业发展经济研究、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策划、汽车产业发展项目咨询、汽车产业发展研发为核心的业务体系,打造龙泉驿国际汽车城,奠定坚实的基础。
1.21提供汽车产业发展意见
为更好把握汽车产业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深入研究汽车产业聚集,为龙泉驿汽车研发、汽车制造与装配、汽车后产业提供相关依据。
以龙泉国际汽车城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为出发点,从优化汽车产业结构、提高汽车产业效益、创新汽车产业模式等角度,为政府制定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意见。
1.3研究路线和主要内容
1.30研究路线,如图1.2所示。
1.31主要内容
本研究总共包括8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为汽车城相关理论分析,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一般理论和汽车产业集群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为国内外典型汽车城分析及经验启示,主要对国内上海、宁波、安徽、天津和国外美国底特律、日本丰田、沃尔夫斯堡、意大利都灵等地区和国家的汽车城进行比较。
第四部分为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的现状,包括发展基础和现状分析。
第五部分为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的SWOT分析。
第六部分为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思路、发展重点和重大项目。
第七部分为成都国际汽车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包括成都国际汽车城竞争力现状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路径。
第八部分为推进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的对策,从组织、政策、要素、项目、创新和集群等六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成都国际汽车城发展的对策。
集群一般理论
汽车集群理论
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国外典型汽车城
长春、重庆、上海、天津国内典型汽车城
绪论
相关理论回顾
典型汽车城案例分析
成都汽车城SWOT分析
发展战略
核心竞争力培育
发展对策
调研、收集资料
图1.2研究路线
第2章汽车城相关理论
2.1产业集群一般理论
2.10产业集群的定义
产业集群或集群(cluster),用来定义围绕某一特定产业,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其成员包括上游的供应商、下游客商、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通过相关技能、技术联系起来的业内公司,还包括提供专业培训与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大学等(Porter,1998)。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11产业集群的类型
产业集群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共享,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中小企业集群”,如意大利中北部的中小企业集群;另一种是以大型公司集团为龙头,周边聚集起许多配套和相关企业,如日本的“丰田汽车城”。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外部经济;二是由于知识技术的外溢特点,可以促进创新,从而保持了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三是竞争效应。
2.12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由于产业集群对产业推动作用的巨大,甚至有学者把产业集群称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发动机”。
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剧了集群内企业竞争,为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带来动力。
集群内的竞争是一种新的竞争,是集群外和非集群的企业所没有的,这种竞争使得集群内的企业比集群外的企业更有优势。
二是加强了产业内的合作,是集群“竞合”作用的另一方面。
集群企业由于地域和生产上的相近以及人文因素的接近使得集群内的企业间更容易产生分工和协作,从而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三是有利手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集群不但提供了创新的环境,而且也利于技术的扩散和转移,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
2.13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理论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全球经济下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集群的成长需要四大因素之间的密切配合,这四大因素是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要素条件及企业竞争与战略,如图2.1所示。
其中,生产要素条件,即该国生产要素的地位;需求条件,即本地市场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本质;相关产业支持,指该国是否具备产业的支持产业与相关产业,以及这些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厂商结构、战略与竞争,指支配企业如何创建、组织与管理的国内条件,以及该国的国内竞争性质。
在国家环境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上,还有“机会”和“政府”两个变数。
产业发展的机会通常与基础发明、技术、战争、政治环境发展、国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变革与突破相关。
政府则影响着菱形构架的所有其他要素,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
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机遇
政府
图2.1波特的钻石模型
2.2汽车产业集群理论
所谓汽车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围绕汽车产业,由大量具有纵向协作关系或横向互补关系的专业化整车、零部件、原材料及设备供应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高度聚集形成的,呈现出极强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的区域经济系统。
汽车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培育和发展汽车产业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该区域汽车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集群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也是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世界十大汽车城,即美国底特律、日本东京和丰田城、德国斯图加特、沃尔夫斯堡和吕塞尔斯海姆、法国巴黎和比扬古、意大利都灵,是规模最大、最为著名的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产业集群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是科层型集群,这类集群围绕一个或少数几个核心企业运行,核心企业与大量的外围企业是主辅关系,核心企业通常是有规模、技术、品牌或市场优势的大型整车企业,如同本丰田城就是以丰田公司为核心的大规模汽车产业集群;二是网络型集群,这类集群一般由规模较小的中小型零部件企业构成,各企业独立性、自主性很强,对其他企业的控制力很弱,企业间是单纯的分工协作和竞争合作关系,这类集群通常是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如浙江台州、温州等地的民营中小型企业形成的汽车零部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