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口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7070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室口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室口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室口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室口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室口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室口语.docx

《教室口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室口语.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室口语.docx

教室口语

教师口语课讲授要点(复习资料)

口语表达概说部分

教师职业口语的要求

1.规范性使用国家通用语

2.目的性为更好地教书育人

3.严谨性不因失误干扰教育教学

4.生动性具有言表魅力

5.文雅性不粗俗、精雅化

口语表达的含义

人们以语音流为基本载体并适当借助某些非语言辅助手段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交际行为。

一、口语表达的一般特点:

(一)简散性

从语句构成看,口语表达明显表现出平易、简洁、灵活的风格。

1.平易指语汇的选择、运用多大众化,避免佶(ji2)屈聱牙。

如:

2.简洁口语表达,语句的构成多简单化,很少有套叠句或结构复杂的复句。

另外,由于有非语言手段的支撑,甚至一两个音节就可以表达完整的语义,所以表达时短句多、省略句多。

3.灵活语序的安排随意性强。

句式不像书面语那样严谨、完整,语序可灵活调整,省略语、插入语、倒序句等使用频繁。

(二)短时性

从时间维度看,“短”是口语表达运行过程中的突出特色。

又表现为瞬时、即时、及时、暂时几种情况。

(三)交互性

从交际主客体的关系看,口语表达使主客体基本处于不同程度的互动状态。

两者间经常有反馈、交流、交锋。

这明显不同于书面表达的仅仅一厢情愿的单边输出。

口语表达的交互性维系了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联并推动其走向新的关联,甚至纠葛或冲突。

只要彼此形成交际,就至少会出现以下几种交流态势:

1.直接交互性使得各方在同一时空背景下,没有隔离地把彼此的知情意传达给对方。

2.及时交互性使交际的参与者在互动中及时感知彼此的立场、态度、观点、取向等;并及时把自己的意旨表示出来,传输过去。

3.深化交互性提供了口语表达导向深刻的动力。

有利于交际内容在深度、广度两个方向的开掘。

赞同形成共识、反驳表明立场、询问引出解答、质疑期待澄清、解说扩充认知、解释消除困惑、激励点燃热情、争辩激发探究……从而,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由点到面、由简到丰,进一步达成各方深刻、细致、全面地交流。

4.互补交互性往往促成交际参与者双边或多边的彼此受益。

不管原有的立场如何,交际的目的怎样,都能在彼此的话语中得到提示或启发并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从而使:

混沌变得明朗、散乱变得集中、苍白变得坚实、肤浅变得深刻、分歧找到症结、漏洞得到弥补、谬误被陆续摒弃,真相被最终揭示。

(四)情境性

从交际的支撑因素看,口语表达拥有着丰富的非语言辅助资源。

其中,又以情境辅助表现得最为突出。

所谓情境,一般包括情感、情绪、氛围、环境等。

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它们都能或多或少、或强或弱地对交际的表情达意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

1.情境辅助的方式

(1)生境口语表达的情境,有些是交际人在表述同时相伴发出或制造的,可称之为“生境”。

能增加形象感。

(2)借境口语表达的情境,有些属于交际人对外部已有的情境因素的利用,可称之为“借境”。

能促成语言的节省。

2.情境辅助的作用

口语表达的情境性使其表情达意比书面更鲜活、丰满。

(1)鲜活

首先,口语表达是时间维度里语言的流淌,不停地发出→消失→发出→消失……有更替,有变化,只要不是病态的,总能让听者感到新鲜。

其次,交际的各方又因为是在近距离面对面地交流(打电话属特例),彼此都能感知对方的真实存在,是活生生的交往。

第三,口语交际在亲聆其语的同时又能亲睹其貌(体态)、亲感其情(情绪)、亲观其行(动作行为)、亲处其境(场景),亲历其事(过程),综合地立体感知。

(2)丰满

口语表达得益于情境的辅助,其信息含量往往超出话语本身。

使感知的内容更丰富饱满。

如:

装束话未出口,先有感觉

表情喜怒哀乐,了然于目

动作举手投足,传神肖形

口吻憎爱好恶,一听便知

场景观物视象,自能会意

二、口语表达的价值意义

1.口语表达是最便捷的交际方式。

张口即来,无需其他人工装备。

(书写需纸笔、QQ要电脑、示爱大都得弄束捧花)

2.口语表达是知情意的迅速外化。

绝少迟滞,方便交流。

(塞万提斯:

口之所吐无非是心之所藏)

3.口语表达是个人素养的标志。

能彰显身份、地位、心智、学识、品德、情商等。

看得出高低优劣。

(余秋雨点评青歌赛)

4.口语表达是立身处世的利器。

沟通、应对、协调……赢得信任和尊重。

(教师授课、律师辩护、外交官谈判、商业沟通等)

三、口语表达的类型

1.口语表达就其应用范畴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生活性口语表达为人们日常普通交往所用,最为普遍和经常。

随意性很强。

(2)职业性口语表达在职场中使用,有专业性要求或约束。

如:

教师口语、商务口语、公务员口语、司法口语、播报口语等。

(3)艺术性口语表达是表演领域内的口头表达,需提炼加工和二度创作。

如:

朗诵、演讲、曲艺的口表、影视戏剧对白等。

2.口语表达就其应用方式而言,主要可以分为八类:

(1)交谈两人或多人之间的言来语去。

最基本,最常用。

其交际主客体变换频繁;各方交叉互动;话题按需转移。

(2)讲解

交际单向性明显,话题集中,语量较大,单人讲说时间较长,无需交际主客体换位。

(3)谈判为达成某个目标而商榷、调和。

原则性强;互动性强;利益关注度高;目标底线有弹性。

(4)论辩是不同见解的话语交锋。

不同于生活中的争吵,多围绕重大话题展开。

正反方观点鲜明,有阐说、有争辩、有评论。

是口才、学识、智慧的展示。

多以辩论会方式组织进行。

(5)播报指广播传媒的播音员、主持人面向社会公众的口语宣传。

覆盖面大,影响深广;讲究舆论效应;要求播报人口齿清晰、语言规范、形象好,有亲和力。

(6)朗诵对文学作品的口头再现。

讲究艺术性。

声情并茂。

如:

诗歌朗诵、散文朗诵等。

(7)白(独白、对白、旁白)影视、戏剧、曲艺作品中演员的角色化口语表达。

讲究生动传神,利于掀起冲突、推进情节。

(8)演讲是面向大庭广众实施的由点到面的口语表达。

为宣传主张而讲、为阐释理念而讲、为寻求支持而讲。

讲、演兼备。

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

要求演讲者拥有极高的口才。

规范的口语表达部分

口语表达的规范化概而言之,就是依法说好普通话。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凡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

普通话的概念: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的“普通”二字不是“普普通通”,而是“普遍通行”的意思。

具有不容置疑的广泛使用价值。

口语表达的语音规范,强调在表达时,各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均要求准确无误。

同时,还要掌握好轻声、儿化、变调以及语气词“啊”的语流音变。

一、声母的规范

声母知识

指汉语音节中开头的部分。

如:

“中华”这两个音节zhonghua

普通话声母有21个(另有零声母,所以有人说是22个),由辅音充当。

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其音色。

包括:

双唇音bpm阻碍部位在上下唇

齿唇音f阻碍部位上齿、下唇

舌尖中音dtnl阻碍部位舌尖、上齿龈

舌根(舌面后)音gkh阻碍部位软硬腭交界处与舌根

舌面前音jqx阻碍部位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

舌尖后音zhchishir阻碍部位舌尖、硬腭最前端

舌尖前音zcs阻碍部位舌尖、上齿背或下齿

声母发音要领

(1)双唇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双唇送气清塞音)

【m】(双唇浊鼻音)

(2)齿唇音

【f】(齿唇清擦音)

(3)舌尖中音

【d】(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舌尖中浊鼻音)

【l】(舌尖中浊边音)

(4)舌根音(舌面后)

【g】(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k】(舌根送气清塞音)

【h】(舌根清擦音)

(5)舌面前音

【j】(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舌面前清擦音)

(6)舌尖后音

【zh】(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ch】(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sh】(舌尖后清擦音)

【r】(舌尖后浊擦音)

(7)舌尖前音

【z】(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舌尖前清擦音)

辽宁方音声母偏误与纠正

1.声母z与zh、c与ch、s与sh混淆:

大部分人是心里明白,嘴不听使唤,只好乱读、乱说一气,自由变读。

2.r声母缺失与扩展:

有的把r声母字读说成i打头的零声母字;有的把r声母字读说成ü打头的零声母字;有的把普通话自成音节的üɑn、ün、ionɡ字加上r声母。

3.在部分零声母字前加n或nɡ。

如“饿、爱、袄、敖、傲、安、恩”

4.以v代u十分普遍

二、韵母的规范

韵母知识

韵母:

韵母是指汉语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

普通话中韵母共有39个。

韵母的构成:

普通话韵母主要由元音担任,纯粹由元音构成的韵母有23个。

另有16个韵母除了元音之外还带有鼻辅音n或g的尾巴。

韵母按构成方式分成三类:

由单个元音担任的韵母叫单韵母(10个):

aoeêiuü-i(前)-i(后)er

由两或三个元音组成的韵母叫复韵母(13个):

前响复韵母aieiaoou

后响复韵母iaieuauoüe

中响复韵母iaoiou(拼写时写成iu)uaiuei(拼写时写成ui)

由元音加辅音n或ng组成的韵母叫鼻韵母(16个):

前鼻韵母anianuanüaneninuen(拼写时写成un)ün

后鼻韵母ang(昂)iang(央)uang(汪)eng(亨的韵母)ing(英)ueng(翁)ong(轰的韵母)iong(雍)

韵母的发音

1.单韵母发音的关键是“到位”。

即把握住舌位的高低、前后;唇形的圆展。

发音要领是: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口大开,舌位低,舌头居中央,唇形不圆)

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口半闭,舌位半高,舌头后缩,唇拢圆)

e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发音与o基本相同,但双唇要自然展开)

ê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口半开,舌位半低,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唇形不圆)

i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唇形呈扁平状,舌头前伸使舌尖抵住下齿背)

u舌面、后、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后缩,使舌根接近软腭)

ü舌面、前、高、圆唇元音(发音与i基本相同,但唇形拢圆)

-i(前)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舌尖前伸接近上齿背,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唇形不圆)

-i(后)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气流通路虽狭窄,但气流经过时不发生摩擦,唇形不圆)

er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口形略开,舌位居中,舌头稍后缩唇形不圆,舌尖向硬腭卷起)

2.复韵母发音的关键是“完整”。

要做完相应动程(一连串音素滑动)。

前响复元音韵母:

ai、ei、ao、ou(发前头的元音后立刻滑向后头的元音,后者音值含混,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

后响复元音韵母:

ia、ie、ua、uo、üe(前头的元音轻短,只表示舌位从那里开始移动,后头的元音清晰响亮)

中响复元音韵母:

iao、iou、uai、uei(前面的元音轻短,中间的元音清晰响亮,后面的元音音值含混,只表示舌位滑动的方向)

3.前鼻韵母an、en、in、ün(一个元音加上一个“n”型)发音的关键是:

在完整做完相应动程的基础上,收好“n”尾。

先发元音,紧接着软腭逐渐降下来,增加鼻音色彩,舌尖往上齿龈移动.最后抵住上齿龈发n,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4.前鼻韵母ian、uan、üɑn、uen(两个元音加上一个“n”型)发音的关键仍然是:

在完整做完相应动程的基础上,收好“n”尾。

从前面的轻而短的元音(韵头)滑到中间较响亮的主要元音(韵腹),紧接着软腭逐渐降下来,鼻腔通路打开,舌尖往上齿龈移动,最后抵住上齿龈发n,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5.后鼻韵母ang、eng、ing、ong、iong(一个元音加上一个“ng”型)发音的关键是仍然:

在完整做完相应动程的基础上,收好“ng”尾。

发音时,先发元音,紧接着舌根往软腭移动并抵住软腭发ng,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6.后鼻韵母iang、uang、ueng(两个元音加上一个“ng”型)发音的关键仍然是:

在完整做完相应动程的基础上,收好“ng”尾。

发音时,前面的韵头轻短,只表示舌位从那里开始移动,紧接着紧接着舌根往软腭移动并抵住软腭发ng,整个韵母发音完毕才除阻。

辽宁方音韵母的偏误与纠正

1.以e代o

o与e区别在于唇的圆展。

普通话中b、p、m、f只与圆唇元音o相拼而不与展唇元音e相拼,辽宁除锦州等少数地区外,大都读说成展唇音。

属于严重失误。

2.u介音丢失

普通话声母z、c、s、d、t、n、l与韵母uei、uan、uen相拼的音节,在辽南、丹东等地区常被省略u介音。

这些音节成词率、使用率较高,所以口语错误频现。

3.ɑi、uɑi、ɑo、iɑo开口度小

以辽西朝阳地区最为典型。

注意不要读成小帽子ê。

4.lei音节领属字扩大

以辽南大连地区最为明显。

把原本在普通话中读li音的字,也一律读说成lei的音。

这些音节成词率、使用率也较高,要注意剔除。

5.韵母无规律地变读

常见的如:

雹(ba)翟(ze)摘(ze)窄(ze)农(nu)谋(mu)脚(jue)剖(pao)

割(ga)黑(he)夺(de)塑(suo)粽(zeng)略(liao)约(yao)农(nong)

弄(neng)学(xiao)否(fao)街(gai)秸(gai)缰(gang)鹤(hao)角(jia)耕(jing)扭(ning)取(qiu)客(qie)朽(qiu)岳(yao)若(yue)液(yi)等。

三、声调的规范

声调知识

普通话声调体系简单,仅有4个。

它们高、扬、拐、降,趋势明显。

使普通话各个音节有很强的辨析度,也使普通话听起来清晰、响亮。

声调的表示法

为了更好地描写声调的相对音高和变化情况,赵元任先生创造了“五度标记法”。

将调值的最低点定为1,最高点定为5,然后等值划分为:

次高4、中高3、次低为2。

为了形象化起见,画出图形,用等分为五的竖线表示音高,用直线或折线表示音高的发展变化趋向。

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值是:

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拼音标调用更形象化的平直线、上斜线、折线、下斜线的符号来代表,如:

āáǎà

声调最大程度地决定着人们的语音面貌。

即使都说普通话,有人听起来标准,有人却带有方言“味儿”。

这基本上是来自于声调方面的缺陷。

专业术语称之为调型、调类偏误和调值不够。

辽宁方音声调的偏误与纠正

1.阴平调值普遍偏低有的为44。

有的为33。

2.阴平读说成曲折调类似213。

如:

疤、掰、班、帮、碑、边、兵、呆、刁、丢

3.阳平收尾高度不够类似34。

收音时声带应该再拉紧些。

4.阳平而以曲析调替代类似312。

如:

打酱油、开门、帮忙、毛驴等;或者类似213。

如:

福、革、国、投、吉、菊、结、媳、习、竹、职、惩、违、研等。

5.阳平以下降调替代类似41。

如:

脖、盘、朋、贫、平、蘑、坟等。

6.上声尾音不够高类似213。

7.去声半高起半低收起点多为4,终点多为2。

四、轻声的规范

轻声知识

轻声不属于普通话的声调,而是一种语流音变现象。

因音节模糊化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变得又轻又短,成为轻声。

俗称“丢调子”。

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调值大致有两种形式:

其一,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去声(即非上声)的时候,轻声音节的调形是一个短促的降调,调值大致为较短的31。

其二,当前面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的时候,轻声音节的调形是一个短促的半高平调,调值大致为较短的44。

一些音节读轻声和不读轻声的意义有区别,读说时要注意,做到发音准确。

例如:

“地方”(轻)指的是地点,“地方”(不轻)指的是基层。

轻声词分为两类:

语法轻声词和词汇轻声词。

语法轻声词是构词造成的,多为词缀、叠词、助词、趋向动词或量词“个”;词汇轻声词是约定俗成在第二音节习惯上读轻声的双音词。

五、儿化的规范

儿化也是普通话中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在语流中,作为后缀的“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使之具有了卷舌音彩,从而改变了整个音节的音色,这就是所谓的儿化。

儿化音的“儿”字,在语音中原本是一个音节,但儿化后取消了独立性,所以汉语拼音的标写方式是在前面音节韵母后面加写“r”。

儿化的作用:

1.区分词义。

如:

头与头儿、眼与眼儿、一点与一点儿

2.区分词性。

如:

画与画儿、笑与笑儿、尖与尖儿、顶与顶儿

3.表达细小轻微的性质和温婉喜爱的情感以及亲切称呼等。

如:

烟卷儿、冰棍儿、小马儿、小王儿

六、变调的规范

变调是指某个音节在语流中受其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在调型上产生的变化。

包括:

上声变调、“一”、“不”变调等。

1.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为35。

例如:

懒散品种扭转手指母语请帖

2.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

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情况:

(1)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时,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如:

手写体展览馆管理者选举法

(2)当词语的结构是“单双格”时,因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读作“半上”,调值变为211,当中音节则按两字组变调的规则调值变为35。

如:

党小组撒火种冷处理耍笔杆

“一”、“不”的变调,主要是形成上扬或下降的对比顿挫。

如:

不必不变不说不行

一片一对一生一群

七、语气词“啊”的音变规范

语气词“啊”发音时往往受前字读音的影响而产生音变。

是前一音节的韵腹或韵尾延长后与元音ā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特殊音节。

其一,i、ü、o、e、ê、ɑ+ɑ→yɑ汉字规范写法为:

“呀”。

例如:

鸡呀、鱼呀、磨呀、鹅呀、写呀、他呀

其二,u+ɑ→wa汉字规范写法为:

“哇”。

例如:

真苦哇、多好(ɑo相当于ɑu)哇

其三,n+ɑ→nɑ汉字规范写法为:

“哪”。

例如:

难哪、新哪、甜哪

其四,nɡ+ɑ→nɡɑ汉字规范写法为:

“啊”。

例如:

娘啊、香啊、红啊

其五,-i(后)、er+ɑ→rɑ汉字规范写法为:

“啊”。

例如:

是啊、店小二啊

其六,-i(前)+ɑ→za汉字规范写法为:

“啊”。

例如:

次啊、死啊

八、口语表达的词汇语法规范

要避免方言词语

方言是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各种方言在词语方面有自己的偏好。

对同一事物的表述,不同方言区的人其遣词用语常有差异。

别人听起来,或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或误此为彼,闹出笑话;或听着别扭,进而生厌。

难免造成交际的阻隔。

例如:

词汇方面:

划魂儿(猜疑不定)绑丁(总是)细伢子(小男孩)老虎熊(面糊糊)取灯儿(火柴)

查(点数)电棒(手电筒)老表(乡亲)咱(我)

语法方面如:

“你走先”、“你走头先”(你先走)“穿多一件”(多穿一件)

辽宁方言词语举例:

才刚较比察喇嗄古格眼拿摸显摆小店扎骨得瑟放声满哪逮饭磨叽粘zhan包颗k了彪卡乎乎甩剂子磨不开不着调单蹦儿换常儿起地根赶趟儿麻溜儿地嘴巴啷叽“哎哟,我瞅这爪子搁地下划拉啥呢,仔细一看,明白了,练签名呢!

”“不行啊,我这心啊,拔凉拔凉地,快拿这个腾腾,嗯呐。

生动的口语表达部分

生动是口语表达的具有艺术意味的魅力展现和赏识体验。

生动对提高口语交际质量具相当大的正面作用:

(1)能集聚注意力,引起对方关注和重视。

(2)能引发尊崇感,让对方愿意接近和交往。

(3)能提升表现力,使交际更加具体、形象、活泼。

(4)能调动参与欲,激起对方的反应并形成互动。

(5)能增加趣味性,使对方喜闻乐见,不生厌倦。

(6)能丰富交际的内容,让对方在话语之外,得到更多信息……

生动的践行

(一)声情并茂(感情)

口语表达不仅是声音的传输,也是知情意的交流。

其中,“情”更是贯穿始终,不可或缺。

口语表达中,情常常表现得浓厚、直接、动人。

它和声音并行而出,表达着读说人的喜怒哀乐、憎爱好恶,是为声情并茂;它感染着受众,引起人们心理的波动、心灵的共鸣和情绪的呼应,心潮起伏、心旌摇荡。

是为动人心弦。

“生动”关于“情”,有个完整过程:

第一,有情来自交际者的人性先天基础。

第二,含情来自表达者对内容的情感投放。

第三,传情表现为表达者对表达方式的选择及实施。

第四,燃情(煽情)作用于受众,使之受到感染,激起对方的情绪反响。

(二)有声有色(描摹)

“有声有色”并非单纯指向声音、色泽,它反映的是口语表达的的精彩状态和程度。

善于描摹的人,能够凭借其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去最大可能地弥补这一缺憾,舌灿莲花,使生活现实得到相应再现。

描摹的魅力在于:

它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把静的变动,死的变活,抽象变具体,无形变有形。

有声有色的要义是:

第一,重视细节凡有利于渲染情境、言表状貌、铺陈过程的,根据需要尽力展开。

第二,不吝言辞积极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充实言表。

像一些关乎声音、色彩、形貌、动态的,可以适当多些。

第三、启发想象用话语激活受众头脑中存储的表象和经验体会,在语流诱导下,重现、组合、补充、联想,形成新的创造想象。

随话语播放心中的“电影”。

(三)妙语如珠(文采)

口语表达同样需要有文采,特别是若干词语的精彩。

妙语在语料中,宛如夺目的灿星、闪烁的珍珠,当它出现时,总能引起人们的惊喜、振奋、共鸣、赞赏。

妙语的呈现方式

1.运用修辞手段2.萃取现成词语3.即兴创造说辞

(四)幽默风趣(巧言与机智)

幽默风趣,在口语表达中通常理解为:

有风度,言语精彩有趣。

指的是:

高智商在语言交际中的喜剧化地运作及其效应。

它是是一门高超的表达艺术,它能逗你开怀、给你启迪、引你反省、教你处事。

幽默风趣的呈现方式

口语表达的幽默风趣,体现在言表风格和应对技巧两个方面:

其一,从言表风格看(巧言)

即说得巧妙、别致、有趣,不同凡响。

具体则有俏皮、热闹、尖刻、搞笑等。

(1)俏皮言表活泼、流畅,语气轻松、跳荡,带有调皮、顽皮的游戏色彩。

(2)热闹不点儿小事儿,也能说得连篇成套,渲染到极致。

(3)尖刻冷嘲热讽,入木三分。

信口道来,切中要害。

(4)搞笑说可笑之事,笑可笑之人。

用笑料添趣、寄情、刺时、警世。

其二,从应对技巧看(机智)

幽默风趣在语言交际应对环节上,突出的特征体现为“机智”。

即调动当事人的聪明才智,巧妙回应、对付。

常见的有:

巧辩、曲说、装傻、调侃、委婉、返还、别解、自嘲、转移等。

(1)巧辩并非强词夺理的蛮横和无理搅三分的诡辩,而是一种深含哲理的巧妙回答。

虽未必在理,却让人哭笑不得。

(2)曲说变换说辞,用好听的词语说难堪的情况。

(3)装傻原本谈此,偏转向彼,貌似犯傻,实则别有用意。

(4)调侃彼此开玩笑,机锋往来,令人喷饭。

(5)委婉本有鲜明的观点、意见,不直截了当地说,而是或迂回、或暗示、或含蓄,

让人听了会心一笑。

(6)返还言语交锋中,遇到讲歪理的,就用歪理的逻辑推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7)自嘲表面看,是放大自己的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