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1674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docx

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副本

2018年寒假生物学科作业三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如右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鸟要使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  )

A.y≥90xa+10xB.y≤20xa+5x

C.y≥20xa+5xD.y≥100xa+10x

2.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应该出现

①葡萄糖

②尿素

③无机盐

④蛋白质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③④

3.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不正确的()

A.在“观察洋葱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应选择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B.“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琼脂块体积越大,NaOH运输效率越低

C.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后需先使用卡诺氏液处理

D.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可分别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和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4.下列叙述不符合下图模型的是()

A.a是增长速率,b是种群密度,c是种群数量,d和e是“增加”

B.a是植物,b是食草动物,c是华南虎,d和e是“被捕食”

C.a是裸岩阶段,b是地衣阶段,c是苔藓阶段,d和e是“群落的演替”

D.a是人类活动,b是物种丰富度,c是种群数量,d和e是“必将导致增加”

5.如图图甲表示一突触结构,图乙表示一反射弧模式图,有关图甲和图乙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中神经信号从A细胞传至B细胞,要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甲图中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并将内容物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C.甲图示的结构决定了兴奋在乙图中传递的方向可以是双向的

D.甲图中,A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可能使B受到抑制

6.在首次感染中,记忆细胞直接产生于(  )

A.吞噬细胞B.B细胞或T细胞C.造血干细胞D.效应细胞

7.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有关成分分及其关系,图2为其中a、b、c三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其中有一种为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有四条捕食链,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B.图1中狐为第三、四营养级,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C.图2中a、b、c三者之间的营养结构是:

a→b→c

D.图2中a、b、c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8.下列关于内分泌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时间较短、范围广泛

B.人的内分泌系统,包括分散在体内的一些有管腺和细胞

C.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是神经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D.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一种激素只能作用于一种器官或组织

9.在生态环境的研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导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B.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C.采用许多恢复生态学技术来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

D.沼气池中的沼液、沼渣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10.下图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

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B.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肌细胞收缩,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当发生α-银环蛇毒中毒时,肌肉会出现痉挛现象

D.若肉毒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则能阻止兴奋的传递

11.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

B.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并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尿素B.抗体C.血红蛋白D.CO2

13.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

C.茎段中乙烯含量增高,会增强生长素的促进作用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1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a2+、载体、神经递质B.溶菌酶、唾液淀粉酶、胰岛素

C.CO2、RNA聚合酶、尿素D.葡萄糖、血浆蛋白、氨基酸

15.研究表明某些雌鸡打鸣,是某些化学物质使雌鸡出现雄鸡的行为倾向。

由此推测,这些化学物质的作用可能类似于

A.雄激素B.雌激紊C.胰岛素D.生长激素

16.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群落营养结构复杂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17.小萌的爸爸是一位野生动物保护者,周末时,小萌跟随爸爸到某鸟类自然保护区游玩,看到水边的草丛中有许多水鸟的蛋。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说,小萌最合理的做法是

A.尽快退出,不要惊扰鸟类B.收集不同鸟蛋,做成标本

C.收集不同鸟蛋,去网上售卖D.收集不同鸟蛋,赠与其他同学

18.在如图所示食物网中,E是生产者,共固定7.1×l09kJ的能量,B生物种群同化总能量为2.3×l08kJ,从理论上计算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

A.2.84×108kJB.2.38×108kJC.1.41×109kJD.3.05×108kJ

19.如图表示池塘中某鱼类种群的增长曲线,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A.该曲线中种内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最激烈的是bc段

B.t3后种群数量不能继续增长的原因只可能是食物与空间不足

C.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

D.K值是该种群在该环境中能达到的最大密度

20.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主要缓冲物质

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含量无关

D.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21.下表为某研究小组对“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的总长度是将每组枝条的几条根长度相加

B.本实验能推测出最适浓度在a~b之间

C.本实验能证明2,4-D具有两重性

D.本实验证明在高浓度2,4-D条件下,根也能生长

22.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

23.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

24.下列关于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所有的抗体分子都是蛋白质,抗体的分泌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

B.效应B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最终全部分布到血液

C.成熟的B淋巴细胞能合成与特定抗原结合的受体分子,也就是相对应的抗体分子

D.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每一个抗体分子可以结合两个相同的抗原

25.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A.年龄组成B.出生率和死亡率C.种群密度D.迁出和迁入

26.下列化学物质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萘乙酸B.乙烯C.吲哚丁酸D.赤霉素

27.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

C.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中枢等在脑干

D.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28.实验中需要将蛙的产卵期提前,实验人向雌蛙体内注射了蛙的垂体研磨液,这是由于研磨液中含有()

A.生长激素B.促性腺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二、非选择题

29.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________作用。

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________点。

(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至少存在__________条食物链,蛇和鹰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蛇所获得的能量中,l/2来自蟾蜍,1/2来自鼠。

若蛇的同化量增加a,至少需要消耗草的同化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的A属于图甲中___________的同化量,C为用于___________的能量。

若该生态系统中草的同化量为E,则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E。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导致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___调节。

31.如图所示为某一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除了结构模式图中列出的生物成分外,还有一种未列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

(2)辛物种是运动能力较好但又不迁徙的珍稀保护动物。

要调查该地区辛物种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属于二级肉食动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元素在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内部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______________转移和同化。

32.一片玉米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其幼虫能蛀入玉米茎秆和果穗内取食。

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各种寄生细菌以及捕食性天敌瓢虫。

红蜘蛛也取食玉米,常见的捕食天敌有瓢虫和蛙。

(1)请按照捕食关系,绘出该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___________

(2)依靠所绘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该生态系统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完成碳循环的过程。

(3)如图是玉米螟所在食物链的相关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的统计数据,分解者通过这条食物链得到的能量总和为5kJ/(hm2·a)。

[图例分别代表不同种群,数值表示能量,单位为kJ/(hm2·a)。

]

据图分析,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生物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量的______%(保留1位小数),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保留1位小数)。

(4)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分布区出现重叠,但两种玉米螟可以依靠不同的性信息素维持生殖隔离,这体现了_________信息在保障生物种群繁衍中的重要作用。

(5)在不同田块种植糯性玉米和非糯性玉米等不同品种,可增加_____________(填“遗传多样性”或“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3.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液生态系统。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湿地群落区别于其他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其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

(2)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3)某湿地因过度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______能力,使其_______稳定性减弱。

(4)若将

(2)中的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

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________。

(5)改造后的湿地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乙(w2)→丙(w3),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

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10。

其原因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略

2.B

【解析】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葡萄糖会被重吸收,所以尿液中不应该有葡萄糖,①正确;尿素是代谢废物,对人体有害,通过尿液排出体外,②错误;尿液中的无机盐可以部分被重吸收,③错误;蛋白质不会出现在原尿和终尿中,④正确。

故选B。

3.D

【解析】一般情况细胞液的浓度小于0.3g/mL,所以把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的现象,A项正确;“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表明,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小(即相对表面积),NaOH运输效率越低,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B项正确;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后应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后再进行制片,C项正确;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的调查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D项错误。

4.D

【解析】种群的增长率促进种群密度的增加,种群密度增加,则种群数量也增加,A正确;植物被食草动物捕食,食草动物被华南虎捕食,B正确;次生演替过程中,裸岩阶段演替为地衣阶段,再演替为草本植物阶段,C正确;人类活动不一定导致物种丰富度增加,也不一定导致种群数量增加,D错误。

【考点定位】种群的特征、种间关系、群落的演替

5.C

【解析】甲图中神经信号从A细胞传至B细胞必须通过突触,在突触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甲图中③为突触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等细胞器有关,突触小泡中的内容物即神经递质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至⑤所示的突触间隙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甲图示的结构决定了兴奋在乙图中传递的方向是单向的,C错误;甲图中,A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若突触小泡中含有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可使B受到抑制,D正确。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突触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知识的掌握情况。

解答本题的前提是:

熟记并理解有关知识点、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明辨图中数字或字母所示的结构名称,将此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6.B

【解析】在首次感染时期,T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B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故记忆细胞是在首次感染时期由B、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故选B。

7.D

【解析】在图1中有两条捕食链:

草→兔→狐及草→昆虫→鸟→狐,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而不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图1中腐生细菌为分解者不占有营养级,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图2的a、b、c中有一种是草,草是生产者,草的数量增加(减少),引起其他生物数量都增加(减少),据此判断c是草,食物链关系是c→b→a,C错误;生物群落包含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三个方面,a、b、c中没有分解者,三者一定不能构成生物群落,D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

8.C

【解析】体液调节反应比较缓慢,但作用时间较长、范围广泛,A错误。

人的内分泌系统,不包括有管腺,有管腺是外分泌腺,B错误。

因为下丘脑既有神经细胞也有内分泌细胞,所以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是神经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C正确。

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但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不同,有的激素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如甲状腺激素,D错误。

点睛:

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区别,有导管的是外分泌腺,无导管的是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直接到血浆中。

9.D

【解析】利用昆虫信息家诱捕有害昆虫,可破坏其性别比例,降低种群的出生率,进而降低有害昆虫种群密度,A正确;建立高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B正确;采用许多恢复生态学技术,可以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C正确;沼气池中的沼液、沼碴作为肥料还田,可加速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只能单向,D错误。

10.C

【解析】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经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那么乙酰胆碱就不能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肌肉不能收缩,表现是松弛,C错误;题干中信息“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肉毒毒素能特异性地与突触前膜上Ca2+通道结合,会导致Ca2+无法内流,不能释放神经递质,则能阻止兴奋的传递,D正确;故选C。

11.B

【解析】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首先通过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的非特异性免疫阻止其扩散,当病原体突破了第一、二道防线时就启动第三道防线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A正确;效应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B错误;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D正确。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

12.C

【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中含有血液运送的细胞代谢废物:

尿素、二氧化碳等,A、D项错误;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也会分泌到细胞外液中,B项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项正确。

【点睛】①熟记血浆的化学组成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之一:

②熟记抗体的来源和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之二。

13.B

【解析】试题分析:

据图分析:

当植物茎中生长素的含量达到M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当茎中乙烯的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解:

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各种激素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共同起作用的,A错误;

B、据图分析,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即M时,会促进植物茎中乙烯的合成,B正确;

C、据图分析,当乙烯的浓度增大到一定程度,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C错误;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生长素的含量相同,但a点能促进植物生长,b点植物基本不生长,D错误.

故选:

B.

考点:

植物激素的作用.

14.D

【解析】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Ca2+等)、血液运送的物质(葡萄糖、血浆蛋白、氨基酸、尿素等代谢废物、CO2、胰岛素等);溶菌酶可组织液中发挥作用;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扩散至突触后膜;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唾液淀粉酶在口腔发挥作用;在细胞内发生的转录过程离不开RNA聚合酶的催化。

综上所述,Ca2+、神经递质、溶菌酶、CO2、胰岛素、尿素、血浆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载体、唾液淀粉酶、RNA聚合酶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B、C均错误,D正确。

15.A

【解析】雄激素的功能是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产生雄配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由题意知,该化学物质可以使使雌鸡动物出现雄鸡的行为倾向,因此该物质可能是雄性激素,故选A。

16.D

【解析】在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出现的早,灌木阶段的生物种类多,群落的空间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ABC错误;草本阶段为灌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D正确。

【考点定位】群落的演替

17.A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其中最有效的是就地保护,故小萌最合理的做法尽快退出,不要惊扰鸟类,故选A。

18.B

【解析】试题分析:

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是指上一营养级流入该营养级的所有能量,E是生产者,共含有7.1×109KJ的能量,则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B、C和D)=7.1×109KJ×20%=1.42×109KJ,又已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则C和D生物种群的总能量=1.42×109KJ-2.3×108KJ=1.19×109KJ,所以,A最多获得的能量是1.19×109KJ×20%=2.38×108KJ。

点睛:

能量流动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已知高营养级的能量,求低营养级能量时:

(1)需最多能量: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2)需最少能量:

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已知低营养级的能量,求高营养级能量时:

(1)获得能量最多:

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

(2)获得能量最少:

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

19.C

【解析】该曲线中种内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最激烈的是种群数量最多的时候,即cd段,A错误;t3后种群数量不能继续增长的原因只可能是食物、空间、天敌等的限制,B错误;希望长期获得较高的鱼产量,每次捕捞后该种鱼的数量需保持在曲线中的b点左右,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正确;环境容纳量(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D错误;故选C。

20.C

【解析】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的维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Na+、K+泵,该泵通过消耗能量把细胞外的K+泵入细胞内,把细胞内的Na+泵出细胞外,从而维持Na+、K+分布的不平衡状态,A正确;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PH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内环境中存在主要的缓冲物质H2CO3 /NaHCO3,B正确;血浆渗透压取决于溶质微粒数目的多少,与蛋白质、无机离子含量都有关,C错误;人体散失水分过多会导致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渴觉,D正确。

【点睛】考查内环境稳态等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1.B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2,4-D的浓度,因变量是每组根的平均长度,根的总长度是将每组枝条的几条根长度相加,A正确;根据表格分析,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可能在a~b之间,也可能在a之前,B错误;与蒸馏水的对照组相比,a浓度下促进了植物枝条生根,b浓度下抑制了植物枝条生根,说明2,4-D具有两重性,C正确;本实验证明在高浓度2,4-D条件下,根也能生长,只是生长的较少,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以及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政史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