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16091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保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儿童保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儿童保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儿童保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儿童保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保健.docx

《儿童保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保健.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童保健.docx

儿童保健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首页)

刘永忠老师第1页

授课专业班级

15护理3班

15护理4班

15护理5班

15护理6班

教授时间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课题

第三章儿童保健

教学内容标准

识记

1.复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

2.说出计划免疫、疫苗的定义,能识别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

3.说出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

理解

1.举例说明儿童游戏的功能。

2.举例说明常见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并列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应用

1.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査阅资料,为儿童制订合适的保健要点。

2.正确指导家长选择适合其孩子的玩具、游戏或体格锻炼方法。

3.指导家长进行预防接种反应的正确处理。

教学

难点与重点

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计划免疫

教学附言

(包括方法、教具)

教学内容与步骤:

3-1各年龄期儿童特点及保健

一、胎儿特点及保健

(-)胎儿的特点

胎儿的发育与孕母的健康、营养状况、生活环境和情绪等密切相关。

故胎儿期保健

应以孕母的保健为重点。

(二)胎儿的保健

1.产前保健①通过婚前遗传咨询、避开危险因素等方法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②保证胎儿充足营养;③给予孕母良好的生活环境;④避免孕母出现妊娠期并发症。

2.产时保健重点是注意预防产伤及产时感染。

3.产后保健预防并及时处理新生儿缺氧、窒息、低体温、低血糖、低血钙和颅内出血等情况。

二、新生儿特点及保健

(-)新生儿的特点

新生儿身体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和调节性

课件讲解配合录像演示

根据各年龄期儿童特点推导出保健要点,以帮助记忆。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2页

差,抵抗力弱,易患各种疾病,且病情变化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二)新生儿的保健

1.家庭访视。

2.合理喂养。

3.保暖。

4.日常护理指导家长作好新生儿的清洁卫生工作,帮助家长选择合适的衣被,告知家长观察异常状况等。

5.预防疾病和意外避免新生儿感染及窒息等常见意外,按时预防接种,筛查先天性疾病。

6.早期教养通过反复的视觉和听觉训练,建立各种条件反射。

三、婴儿特点及保健

(一)婴儿的特点

婴儿的生长发育是出生后最迅速的,而其消化和吸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故易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等疾病。

随着月龄的增加,婴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物质逐渐减少,而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故易患肺炎等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

(二)婴儿的保健

1.合理喂养4〜6个月以内婴儿提倡纯母乳喂养。

部分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儿则首选配方奶粉。

6个月以上婴儿要及时添加换乳食品。

2.日常护理包括清洁卫生、衣着、睡眠、牙齿及户外活动的护理。

3.早期教育包括大小便、视听能力、动作及语言的训练。

4.防止意外此期常见的意外事故有异物吸人、窒息、中毒、跌伤、触电、溺水和烫伤等。

5.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切实完成计划免疫程序的基础免疫,定期为婴儿做体格检查。

四、幼儿特点及保健

(一)幼儿的特点

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仍较高,意外伤害发生率增加。

(二)幼儿的保健

1.合理安排膳食。

2.日常护理包括衣着、睡眠、口腔等护理。

3.早期教育包括大小便、动作、语言、卫生习惯的训练及品德教育。

4.预防疾病和意外。

5.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五、学龄前儿童特点及保健

(一)学龄前儿童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好奇、多问,易患急性肾炎、风湿病等免疫性疾病,易发生各种意外。

教学附言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3页

(二)学龄前儿童的保健

1.合理营养。

2.日常护理主要包括自理能力的培养及睡眠习惯的养成。

3.早期教育主要包括品德教育及促进智力发展。

4.预防疾病和意外。

5.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六、学龄儿童特点及保健

(一)学龄儿童的特点

学龄期是儿童接受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时期,同伴、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大。

学龄儿童机体抵抗力增强,发病率较低。

(二)学龄儿童的保健

1.合理营养。

2.体格锻炼。

3.预防疾病学校和家庭应注意培养儿童正确的坐、立、行走和读书等姿势,预防

脊柱异常弯曲等畸形的发生及近视。

4.防止意外事故。

5.培养良好习惯。

6.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七、青春期少年特点及保健

(一)青春期少年的特点

1.体格及性器官发育迅速。

2.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相对缓慢。

3.神经内分泌调节不稳定。

(二)青春期少年的保健

1.供给充足营养。

2.健康教育良好的个人卫生、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格锻炼及性教育对促进青少

年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3.法制和品德教育。

4.预防疾病和意外。

5.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3-2儿童体格锻炼与游戏

一、体格锻炼

1.户外活动。

教学附言

 

指导家长选择适合的游戏于玩具。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4页

2.皮肤锻炼包括婴儿抚触、水浴(温水浴、擦浴、淋浴、游泳)、空气浴、日光浴等。

3.体育运动包括体操(婴儿被动操、婴儿主动操、幼儿体操、儿童体操)、游戏、田径及球类。

二、游戏

(一)、功能

1.促进儿童感觉运动功能的发展。

2.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3.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及自我认同。

4.促进儿童的创造性。

5.治疗性价值。

(二)、不同年龄阶段游戏的特点

婴儿期多为单独性游戏;幼儿期多为平行性游戏;学龄前期多为联合性或合作性游戏;学龄期多为竞赛性游戏;青春期女孩一般对社交性活动感兴趣,而男孩一般喜欢运动中的竞争及胜利感,对机械和电器装置感兴趣。

3-3计划免疫

儿童计划免疫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婴幼儿体中,以确保儿童获得可靠的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控制乃至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预防接种是计划免疫的核心。

一、免疫方式及常用制剂

(一)主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主动免疫是指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

这是预防接种的主要内容。

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

(二)被动免疫及常用制剂

未接受主动免疫的易感者在接触传染源后,被给予相应的抗体,而立即获得免疫力,称之为被动免疫,主要用于应急预防和治疗。

被动免疫制剂包括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抗毒素、抗血清。

二、免疫程序

教学附言

 

了解定义

识别制剂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中页)

刘永忠老师第5页

三、预防接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1.环境准备光线明亮,空气新鲜,温度适宜;接种及急救物品摆放有序。

2.心理准备消除家长和儿童的紧张、恐惧心理;接种不宜空腹进行。

3.严格掌握禁忌证。

4.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6.其他

(1)2个月以上婴儿接种卡介苗前应做PPD试验,阴性者才能接种。

(2)脊髓灰质炎疫苗冷开水送服,且服用后1小时内禁热饮。

(3)接种麻疼疫苗前1个月及接种后2周避免使用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

四、预防接种的反应及处理

教学附言

重点,考点

出生乙肝卡介苗,

二月脊灰炎正好,

三四五月百白破,

八月麻疹岁乙脑。

儿童接种疫苗口诀

婴儿出生哇哇叫,接种乙肝卡介苗。

满月一定要记清,该打乙肝第二针。

到了二三四月龄,每月要把糖丸吃。

月龄三四五个月,每月一针百白破。

婴儿月龄满半年,乙肝三针要种完。

流脑乙脑和麻疹,及时接种莫延迟。

七苗初种很重要,周岁以内要完成。

加强免疫也重要,全程接种才有效。

百白破和麻腮风,一岁半时要及时。

甲肝疫苗要接种,最迟两岁不超过。

儿童年龄满二岁,乙脑加强防乙脑。

儿童年龄满三岁,流脑加强防流脑。

儿童年龄满四岁,加强糖丸防脊灰。

年龄六岁该入学,加强流脑和白破。

有价疫苗也重要,家长自愿自费种。

接种疫苗防疾病,免疫程序莫忘记。

家长医师共操心,宝宝才能健康行。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案(末页)

刘永忠老师第6页

3-4意外事故的预防

儿童意外事故重在预防,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应做好儿童的安全教育与监护工作

—、窒息与异物进入机体

二、中毒

三、外伤

四、溺水与交通事故

课堂练习

教材的思考练习

教学附言

通过视频学习抢救知识

课终归纳小结:

重点章节,本章1、3节是重中之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作业布置:

1.复述各年龄期儿童的特点。

2.说出计划免疫、疫苗的定义,能识别主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免疫制剂

3.说出我国计划免疫程序的具体内容。

(期末统一布置)

教学随记:

(一)选择题

1.新生儿保健重点为()

A.生后第1天

B.生后1周内

C.生后10天内

D.生后2周内

E.生后3周内

2.6个月内婴儿体格检查的频率最好是()

A.每周1次

B.每2周1次

C.每月1次

D.每2〜3个月1次

E.每3〜6个月1次

*3.最易发生意外伤害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4.儿童免疫性疾病增多的年龄期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5.儿童生理及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年龄期是()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学龄前期

D.学龄期

E.青春期

6.婴儿期的游戏特点是()

A.单独性游戏

B.平行性游戏

C.联合性游戏

D.合作性游戏

E.竞赛性游戏

7.1〜3个月婴儿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

A.关节脱位

B.食物中毒

C.烫伤

D.溺水

E.窒息

8.乙肝疫苗第1剂次接种的时间是()

A.生后24小时内

B.生后24〜72小时

C.生后1个月

D.生后2个月

E.生后3个月

9.不需要进行复种的疫苗是()

A.脊髓灰质炎疫苗卡介苗

C.麻疹疫苗

D.乙脑疫苗

E.百白破疫苗

10.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途径是()

A.皮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肌内注射

D.口服

E.静脉推注

(题1〜4共用题干)

婴儿,女,2天。

女婴于2012年2月5日出生,巳经接种过乙肝疫苗第1剂次。

1.乙肝疫苗第2剂次的接种时间为()

A.3月5日

B.4月5日

C.5月5日

D.6月5日

E.7月5日

2.乙肝疫苗第1剂次后应该接种的疫苗是()

A.乙肝疫苗第2剂次

B.卡介苗

C.脊髓灰质炎疫苗

D.百白破疫苗

E.麻疼疫苗

3.卡介苗的接种途径是()

A.口服

B.静脉注射

C.皮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肌内注射

4.百白破疫苗接种的部位是()

A.上臂三角肌

B.上臂三角肌中部

C.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

D.上臂外侧三角肌

E.臀中肌

(题5〜7共用题干)

婴儿,男,4个月。

昨日接种了疫苗,今日体温38'C(肛表),接种部位轻度红肿。

咽无充血,心肺无异常。

5.根据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该婴儿接种的疫苗是()

A.乙肝疫苗

B.卡介苗

C.脊髓灰质炎疫苗

D.百白破疫苗

E.麻疼疫苗

*6.处理方法最恰当的是()

A.密切观察,暂不处理

B.给予口服抗生素

C.给予口服退热剂

D.给予口服抗病毒药物

E.给予口服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

*7.该婴儿最佳的饮食是()

A.强化铁奶粉

B.母乳

C.婴儿配方奶

D.全脂奶粉

E.鲜牛奶

(题8〜10共用题干)

幼儿,男,18个月。

该儿童近日食欲下降,母亲担心其患有疾病,故到医院就诊。

儿童精神佳,面色红润,活泼好动。

每日户外活动3小时以上。

8.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不良

B.缺铁性贫血

C.佝偻病

D.巨幼细胞贫血

E.生理性厌食

*9.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不一次提供大量食品

B.食物能被幼儿自己抓食

C.保持轻松愉快的就餐环境

D.提供固定的餐具

E.幼儿要吃什么就给什么

10.幼儿健康检查的频次建议是()

A.1〜2个月

B.2〜3个月

C.3〜6个月

D.6〜9个月

E.12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